會打字就會用:Whimsical 讓你免費畫流程圖、心智圖,還能線上協作

| |

Whimsical」是一款易懂好上手、操作流暢又適合團體協作的線上工具,能讓人快速畫出流程圖、用便利貼記下想法。Whimsical 提供經典的 4 種模板:開發網站、app 會用到的線框稿(wireframe)、便利貼、心智圖、流程圖(flow chart)除了適合個人使用外,也很適合團隊在開會時可以腦力激盪。

Whimsical 的介面相較於專業設計軟體 Sketch、Adobe XD 等更加簡潔,功能雖然比較少,使用門檻也因此降低很多,即便是第一次使用的人也能快速上手,Whimsical 提供輕量的功能,使用者不用下載軟體就能做出跟專業的軟體差不多的流程圖、線框稿。

Whimsical 操作教學影片(影片來源:YouTube/Whimsical

Whimsical 幫你省去煩惱、抓住靈感

不知道讀者有沒有過靈感乍現的時刻?遇到這樣的狀況時,大部分的人會抓取手邊有的便條紙和筆,將草稿概念速記下來。Whimsical 共同創辦人 Steve Schoeffel 提到,為了讓人在設計時不會糾結於字體大小樣式,圖示位置而忘記記下重要的想法,刻意將功能、設定減少,僅提供 6 種字體大小,在工具列也只有 6 種功能。

Whimsical 僅提供 6 種大小作為圖示、字體的選擇。(圖片來源:Whimsical Blog

為了凸顯 Whimsical 介面、功能「Less is more.」的特色,它們甚至在部落格中提到 Google Docs 光是一個工具列就有 27 種選項,而 Sketch 則有 23 個,但 Whimsical 的工具列只有 6 個選項,可以說如果你會使用 Google Docs 撰寫文件,那使用 Whimsical 也不是件太難的事。

跟 Google Docs、Sketh 比較起來,Whimsical 的介面簡潔、功能精簡許多。(圖片來源:Whimsical Blog

第一次登入 Whimsical 操作頁面後,使用者可以選擇直接使用範本,或是新增一個白板(Board)。如果是免費版,一個人最多可以使用 4 的白板,但每建立一個群組都有 4 個白板可以使用;Whimsical 也提供付費版,如果是選擇年繳的方案,一個月只要 10 美元(約新台幣 300 元),就可享有無限制的白板,如果是選擇一個月繳一次則是 12 美元(約新台幣 360 元)。

Whimsical 的功能「Less is more.」

我使用 Whimsical 白板時可以感受到設計流程圖時非常快速、流程,放大縮小都沒有延遲的感覺,而且當我在拖拉物件時,都有自動校準的標線,物件跟物件之間也能自動對準,讓使用者一邊新增物件時,也能保持構圖的整齊。

之前我們也介紹過一款線上協作的軟體 Miro,與 Whimsical 有類似的功能。Miro 提供使用者白板及多種模板,但操作上更複雜一點。以物件跟物件之間的連線功能為例,Miro 提供自動對準點到點的功能,但物件之間的連線,需要手動拉線、複製物件等;Whimsical 提供一鍵就能同時複製物件跟線的功能,雖然不能針對線的樣式再進行調整,但適合想快速架起線框跟流程的使用者。

Miro 適合專案、組織更複雜的團隊使用,因為 Miro 串連許多軟體譬如 Slack、Airtable、Dropbox 或是其他工具,Miro 內部也有許多擴充套件,譬如可以在 Miro 內舉辦投票以及視訊,讓人在使用時,不用再開啟 Zoom 視訊。Miro 功能多元,而且根據不同開發過程提供相關模板,譬如選擇敏捷式(agile workflows)開發,裡頭就包含使用者故事對照(user story mapping)、看板(kanban framework)、每日站立會議(daily standup)等團隊運作時可能會使用到的模板。

Whimsical 則是將多種模版濃縮成四大類型,如果使用者想製作像是回顧會議(Retrospective Meeting)的看板,可以用便利貼的方式新增。這兩種工具都有各自愛好的使用者,讀者也可以針對自己的工作需求選擇適合的軟體。

另外,Miro 有提供 Android 跟 iOS 版本的手機 app,讓使用者可以切換不同裝置使用,但 Whimsical 沒有提供手機 app,無法用手機即時預覽,這可能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募不到錢,乾脆不求人創業(bootstrap)

Whimsical 創辦於 2017 年,Steve Schoeffel 在一則採訪中談到 Whimsical 剛起步時,曾經尋求過外部資金及申請進入加速器,但卻遲遲沒有結果,因此他們重新思考開發產品的目的,認為如果要長久經營,需要靠不求人的方式創業(bootstrap)。

Steve Schoeffel 受到 Paul Graham 的一句話影響:「Make something people love.」(打造大家喜歡的產品)[1],讓他及團隊決定將 Whimsical 打造成適合所有人的工具,他們不斷思考產品如何能吸引更多人、讓使用者做出的成品更漂亮,或是讓團隊協作時能更順利,在 Steve Schoeffel 跟團隊不斷改良、精簡功能之後,Whimsical 也在推出的一年半後成功獲利,證明他們的設計理念「Less is more.」能讓使用者願意掏錢買單。

歡迎使用過 Whimsical 的讀者與我們分享你的心得。除了 Whimsical 之外,過去我們曾經介紹過 Miro 提供大家參考,希望讀者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具。

資料參考

Whimsical Blog

Meet Whimsical. Proving less is more.

How to Design a Profitable Software Startup with the Co-Founder of Whimsical

【註】

  1. Steve Schoeffel 引述的原文應該是「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Paul Graham 曾在自己的部落格文章〈Be Good〉中提過。 ↩︎

(文章代表圖:擷取自 Whimsical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 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釋出

Previous

科技創業週報 #242:從工程師轉任管理職,我所學到的幾件事

《星箭廣播》67 集——從《魔球》升級:運用科技力量的《MVP 製造機》(feat. 《Hito 大聯盟》Jacky 李秉昇)

Next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