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 100 個鐵粉,比想像百萬用戶更重要

| |

對於無數懷抱著創業夢的人來說,最困難的從來不是想像一個偉大的未來,而是如何踏出紮實的第一步。最近,在矽谷創業圈的知名論壇Reddit上,一個被稱為 YC 內部「隱藏公式」的話題,再次點燃了創業者們的熱烈討論。這個公式樸素到甚至有些不起眼,卻被譽為是早期創業者最該刻在心上的指針。

這個公式是:「100個付費用戶 × 每人每月100美元 = 10,000美元的月經常性收入」,換算成台幣大約是月收入30萬。這個數字,對比那些動輒談論「百萬用戶」、「顛覆產業」的宏大敘事,似乎顯得微不足道。但對於YC這個全世界最頂尖的創業加速器來說,這組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意義,遠比你PPT上預測的千萬營收,來得更加重要。

這不只是一道數學題,這是一場對你創業夢想的「壓力測試」,也是一個逼你直接面對市場真相的思考。
為什麼是「100 x 100」?這不只是數學,這是對你夢想的靈魂拷問
許多YC校友在Reddit上分享,當他們帶著自認為絕妙的點子去面試時,YC的合夥人或導師,往往會跳過那些虛無飄渺的五年計畫,劈頭就問一個極其具體的問題:「你的點子聽起來很酷。那麼,你要去哪裡找到前100個,願意每個月掏100塊美金給你的客人?」這個問題,就像一把鋒利的刀,瞬間切開了所有用「市場潛力巨大」、「未來可期」等空泛詞藻堆砌而成的糖衣。YC真正在意的不是你會不會「畫大餅」,而是你能不能「烙出一塊餅」,哪怕只是一塊小餅。他們想知道的是:這世界上,到底有沒有一小群人的需求被你解決了,痛點被你撫平了,以至於他們願意用真金白銀來感謝你?

在Reddit的討論串裡,有位創業者形容,「100 x 100」公式是YC的「心法」,因為它具備三個強大的特質:
1. 它看起來很小,卻極度困難:找到100個付費用戶,聽起來比找到一百萬個用戶簡單多了吧?但現實是,如果你連這100個願意為核心價值付費的「鐵粉」都找不到,你憑什麼相信未來能說服一萬個、十萬個陌生人?這100個人,是你商業模式的第一塊基石。基石不穩,萬丈高樓終究是空中樓閣。
2. 它強迫你聚焦,拒絕模糊: 當你的目標是「服務所有人」時,你的產品最終可能「誰也服務不好」。但當你的目標變成「找到100個願意付100美元的人」時,你不得不開始思考:這群人是誰?他們在哪裡出沒?他們真正的痛點是什麼?是省時間?是多賺錢?還是獲得某種獨特的體驗?你不能再用「我們的TA是25到40歲的都會白領」這種籠統的描述含糊帶過,你必須描繪出一個活生生的人物誌。
3. 它驗證了你的商業模式: 一旦你達成了每月一萬美元的經常性收入,這不僅僅是帳戶裡多了一筆錢。它像一份市場蓋了章的「初步驗證報告」,告訴你和你的投資人:你的定價策略沒問題、你的產品功能有價值、你的客戶價值主張,至少在一個小範圍內,是成立的。這份來自市場的真實回饋,勝過任何市場調查報告。
這不是唯一的公式,而是一種「找答案」的思考工具

當然,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我的產品客單價沒那麼高怎麼辦?」「我是做B2B企業服務的,100美元太低了!」,這正是這個公式最巧妙的地方:它不是一條僵化的規則,而是一個彈性的「思考框架」。Reddit上的創業者們,就分享了他們如何「改編」這個公式,來對準自己的商業模式:
B2B SaaS:對許多企業來說,一個能提升效率、解決問題的工具,每月100美元(約台幣3,000元)的費用根本不算什麼。許多成功的B2B新創,甚至一開始就瞄準每月收費500、1000美元的客戶。這樣一來,他們或許只需要找到10到20個關鍵客戶,就能達成同樣的月收入目標。目標從「找100個人」變成了「搞定10家公司」。
B2C 消費型產品的轉換:如果你做的是面向大眾市場的App或訂閱服務,像是影音串流、線上課程或是一款手遊,那單價可能只有每月10美元(約台幣300元)。在這種情況下,你的目標就變成了找到1000個願意付費的用戶。這個挑戰,就從「深度溝通」轉變為「如何有效觸及並轉化更廣泛的用戶」。
● 服務或顧問型創業的應用:自由工作者、設計師、或是小型顧問公司,也可以用這個公式來倒推自己的業務目標。例如,一個月想有1萬美元的收入,如果你的專案收費是2,000美元,那代表你每個月至少要成交5個案子。這個數字,直接關係到你需要投入多少時間開發客戶、提案、以及執行專案。
也就是說,數字本身可以變,但背後的精神不變。這個公式就像一個「錨」,讓你所有的商業決策都有了可以依歸的座標。你必須清楚地知道,你服務的族群是誰(Who)、他們願意付多少錢(How much)、以及你總共需要找到多少人(How many)。這三個問題,就是你創業初期的「黃金三角」。

YC的真正哲學:做100個人「愛死」的東西,而不是1萬個人「有點喜歡」
許多人對YC的印象,停留在「獨角獸製造機」,以為他們只對那些能快速成長、壟斷市場的專案感興趣。但事實上,YC創辦人Paul Graham最經典的一句名言,恰恰與這種印象相反:「去做100個人瘋狂熱愛的東西,而不是10000個人有點喜歡的東西。」,這句話,與「100 x 100」公式的精神完美呼應。
想像一下,當你的目標只是服務那100個「鐵粉」時,你會做些什麼?你可能會親自打電話給每一位付費用戶,詢問他們的使用體驗。你會把他們的回饋,當作產品改進的最高指令。你會為他們解決最棘手的問題,提供最貼心的服務,甚至記住他們的名字和偏好。你會像經營一家私廚餐廳一樣,用心對待每一位上門的饕客。
這100個「愛死你」的用戶,會成為你最忠實的擁護者、你最強大的口碑傳播者,和你最寶貴的產品顧問。他們的存在,證明了你的產品解決了一個「非有你不可」的痛點。YC的合夥人曾在Reddit上分享,他們問過創業者最尖銳、也最本質的一個問題:「把所有花俏的功能拿掉,你的產品,到底為用戶創造了什麼價值?這個價值,為什麼值得他每個月心甘情願地付你100美元?」,這就是殘酷的市場驗證。如果你解決的問題不夠痛,用戶只會覺得「有你不錯,沒有也沒差」。這樣的產品,是收不到錢的。
你的夢想,從找到第一個願意付錢的人開始

創業是一條漫長而孤獨的旅程。那張通往星辰大海的地圖,固然令人興奮,但真正能支撐你走下去的,卻是腳下那一個個堅實的腳印。YC的「100 x 100」公式,不是什麼神奇魔法,它更像一位嚴厲而慈悲的導師,不斷提醒我們回歸商業的本質:你的存在,是否為別人創造了不可取代的價值?所以,走進你的目標客群裡,去找到那100個願意為你的才華與努力,投下信任票的「鐵粉」吧。當你真正擁有他們時,你會發現,你得到的將遠不只是一萬美元的月收入,而是一個得以燎原的星星之火,以及一個真正值得你奮鬥下去的偉大夢想。


.

Photo by Clemens van Lay on Unsplash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 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釋出
Previous

科技創業週報 #488:AI顛覆未來10年:智慧助理崛起,一人公司成新常態!

科技創業週報 #489:搞定 100 個鐵粉,比想像百萬用戶更重要

Next

發佈留言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