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已經不再只是聊天工具,而是開始「替你上班」。Google Gemini 3 Pro 與 Claude Opus 4.5 展示了 AI 直接控制滑鼠、開啟軟體、部署程式碼的能力,宣告 AI 正式進入「代理人時代」。當 AI 能執行任務、操作軟體,甚至完成工作流程,軟體工具型新創可能瞬間被取代,而個人創業者卻可能因此一人打造公司。本期帶你看懂,為什麼這不只是功能升級,而是商業模式與護城河的重新定義。 AI 讓旅遊進入「理解時代」。 AI 正在重新定義旅遊體驗。從搜尋比價到自動推薦,AI 不僅能幫你找到便宜機票,更能根據興趣、預算與行程偏好主動設計旅程。隨著 Google 推出 AI 機票優惠工具,旅遊不再只是查資料,而是與智慧助理對話的過程。未來旅遊的關鍵,不在於誰比價更快,而是誰更懂你。 AI 不只是冷冰冰的演算法,它正學習如何「與人共處」。 AI 機器人正快速進入餐飲、飯店與照護產業,從引導、點餐到配送,取代了部分人工服務。然而,效率提升的同時,我們也在失去「人味」。這期從希爾頓的 AI 機器人 Connie 到 Bear Robotics 的 Servi,探討 AI 服務如何在自動化與人性之間尋找平衡,打造「有溫度的科技」。 AI 正在把「職位」拆解成可重組的任務模組。別只是跟 AI 聊天,讓它替你上班:當「代理人」接管滑鼠,創業者的護城河還在嗎?
科技創業週報 #508:當AI 開始理解你的旅行偏好:未來旅遊不是比價,而是比誰更懂你
從被動搜尋到主動建議,AI 不只是效率工具,更是情感與體驗的橋樑。當旅遊平台懂得你的節奏、偏好與風格,旅行將不再是行程安排,而是一場「專屬於你的探索」。在這個轉變中,懂人心的科技,才是未來旅遊的真正競爭力。當AI 開始理解你的旅行偏好:未來旅遊不是比價,而是比誰更懂你
科技創業週報 #507:當 AI 進入服務業,我們需要的不是「完美機器」,而是「有溫度的科技」
在服務業的現場,效率固然重要,但真正能打動顧客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未來的競爭,不只是誰的AI更強,而是誰能讓AI更懂人。當科技開始懂得「體貼」,它才會真正成為我們的夥伴。當 AI 進入服務業,我們需要的不是「完美機器」,而是「有溫度的科技」
科技創業週報 #506:2025 AI 職場變形記:當任務被拆解,價值重新組裝
當機器處理重複性工作,人類的價值不再是「效率」,而是「解釋力」、「判斷力」與「創新力」。
企業若要在這波變形浪潮中保持競爭力,關鍵不在於導入多少AI工具,而在於如何重新設計工作流與價值鏈。未來的職場,不是被AI取代,而是與AI一起被重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