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鐵皮屋是「科技」嗎?
我們在《星箭廣播》20 集〈不在乎曾經擁有,只在乎隨時取用 — — 談科技產品的所有權、使用權和維修權〉的後半段,跟大家聊到一本書《老科技的全球史》(The Shock of the Old),當時我們跟大家聊電子產品維修,提到了書中第四章〈保養〉,裡面有許多顛覆我們一般對於維修、保養的理解。
我們在談到「科技」的時候,常常把「發明」跟「創新」一起談,有時候甚至混在一起講。《老科技的全球史》作者 David Edgerton 認為,以發明與創新為焦點的傳統科技史,無法理解科技在全球所扮演的角色,他想要挑戰這種「以發明為中心」來看待科技史的角度,主張我們應該「以使用中的科技」為視角來看待科技史,這會引領我們看到一幅完全不同的發明與創新圖像,採用這個觀點,將可以看出一個隱形的科技世界,並且改變我們對何者才是最重要科技的認定。
以使用為中心的觀點來看待科技發展,你將會很驚訝地發現,科技的歷史並不像我們玩「世紀帝國」那樣總是直線往前、向上升級。書中有個例子:台灣在 1980 年代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拆船產業(Titan 在節目中講錯年代),使用專門的船屋設施,拆卸的船隻超過全世界拆船量的三分之一,到了 90 年代,台灣退出該產業,後來的拆船業是由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主導,在 1995 年拆船量佔了全球的 80%,但是這批新的拆船業者是在海灘上,用最簡單的設備,由數以萬計的赤腳工人去拆船。
眼光放到我們今日習慣的數位科技,你會發現自己其實並不關心是誰發明了第一部智慧型手機,甚至第一部手機是誰發明的、在哪裡被發明的,你知道的是:口袋裡的那個電腦已經大大地改變了你的生活,而且幾乎已經擴散到全球的各個角落。
以使用為基礎來看科技的歷史,你會發現原本那個你所熟悉的、以發明作為時間軸線的歷史一下子被攪亂了。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而且有趣的觀點,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推薦《老科技的全球史》給關心科技和創新故事的你。
假如你喜歡我們的節目,記得訂閱《星箭廣播》、在 iTunes 留下評價(或是寫信給我們),同時也別忘了來我們的部落格看看,或是訂閱我們的電子報。如果你想要聽更多節目,可以參考我們推薦的節目,或是你想教朋友怎麼收聽 podcast,我們也有寫一篇文章。
以下是我們在本集提到的連結:
- 《老科技的全球史》(The Shock of Old)
- 現代世界的物質史:《老科技的全球史》中譯本導言
- 《星箭廣播》第 20 集 — — 不在乎曾經擁有,只在乎隨時取用
- 鐵皮屋
- 電影《黑豹》(Black Panther)
- 瓦甘達(Wakanda)(維基百科)
- 關於比爾・蓋茲(Bill Gates)的紀錄片《蓋茲之道:疑難解法》(Inside Bill’s Brain: Decoding Bill Gates)
- 《蓋茲之道》(預告片)
- 曼哈頓計劃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 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