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業週報 #489:搞定 100 個鐵粉,比想像百萬用戶更重要
在創業早期,與其幻想擁有百萬用戶,不如先搞定 100 位願意持續付費的鐵粉。這正是 Y Combinator(YC)創業加速器口中的「隱藏公式」:100 位用戶 × 每月 100 美元 = 1 萬美元的月經常性收入。這個簡單的計算不只是財務目標,更是對產品市場適配度的真實考驗。本期內容將帶你理解,為什麼這一小步,往往才是夢想實現的起點。
在創業早期,與其幻想擁有百萬用戶,不如先搞定 100 位願意持續付費的鐵粉。這正是 Y Combinator(YC)創業加速器口中的「隱藏公式」:100 位用戶 × 每月 100 美元 = 1 萬美元的月經常性收入。這個簡單的計算不只是財務目標,更是對產品市場適配度的真實考驗。本期內容將帶你理解,為什麼這一小步,往往才是夢想實現的起點。
對於無數懷抱創業夢想的人來說,最困難的,從來不是想像一個改變世界的未來,而是踏出那第一步——找到 100 個願意每月付你錢的用戶。
最近,這個在矽谷 Reddit 創業板上被稱為 YC 內部的「隱藏公式」再度掀起討論。它看起來平凡得像道小學數學題,但背後蘊藏的,是能讓你走出幻覺、面對市場真相的真實考驗:
100 位用戶 × 每人每月 $100 美元 = 每月 $10,000 收入
轉換成新台幣,大約是每月 30 萬。這個數字,對比你 pitch deck 裡寫的「百萬用戶」或「顛覆產業」,顯得渺小。但在 YC 看來,
為什麼產品沒人用?破解產品失敗的關鍵盲點!
打造一款「功能齊全」卻沒人用的產品,是許多產品經理的夢魘。破解產品沒人用的困境,關鍵不在功能清單,而在深入理解使用者行為。真正驅動產品成功的,不是你設計了什麼,而是使用者是否真的採取你期望的行動。
身為一位產品經理,你是否常在規劃時心想:「功能要多」、「設計要美」、「體驗要極致」?這些方向固然重要,但若忽略了使用行為設計,再完美的介面也可能成為「漂亮的空殼」。真正該問的是:你的產品,是否讓用戶願意做你希望他們去做的事?
為什麼產品沒人用?破解產品失敗的關鍵盲點!
打造一款「功能齊全」卻沒人用的產品,是許多產品經理的夢魘。破解產品沒人用的困境,關鍵不在功能清單,而在深入理解使用者行為。真正驅動產品成功的,不是你設計了什麼,而是使用者是否真的採取你期望的行動。
身為一位產品經理,你是否常在規劃時心想:「功能要多」、「設計要美」、「體驗要極致」?這些方向固然重要,但若忽略了使用行為設計,再完美的介面也可能成為「漂亮的空殼」。真正該問的是:你的產品,是否讓用戶願意做你希望他們去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