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服的環境、順手的工具、順心的步調,當各項條件都滿足時,人們就能心情愉悅的進入自己專屬的高效模式。一名工程師的「產地」長怎樣?他使用了哪些工具?發明了哪些方法論?有哪些堅持?
拜訪 Laravel 台灣社群創辦人范聖佑的時候,他剛結束 LaravelConf Taiwan 的活動,辦公室堆了許多箱子、桌上也放滿了各式各樣的雜物。他嘴巴不停碎唸,其實比較喜歡在乾淨整齊的地方工作…。
Q:你的基本配備?
出門必帶「行事曆」,而且是非常「土法煉鋼」的方式 — — 紙本!
其實我是個沒什麼時間觀念的人,過去常因時間管理出問題而付出不少代價。為了讓自己產能更穩定,所以會很在意自己是不是有把時間管理好。我現在用的時間管理方法其實改版了四代,但唯一不變的精神就是一定要有「以月為單位的日曆模式(Calendar View)」。因為日曆模式可以從高處的視角看出一個月裡面要做些什麼事,讓我一目瞭然哪些時段是滿的,也可以檢視自己還有餘力做多少事。所以,只要是需要花時間去做的事情(曾誇張到去買個東西都寫),就一定會把它變成行事曆上的一個時間格,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自己的時間,一種時間主控台的概念。
以前我也曾是個數位控,一定會將自己的行程輸入到行程管理軟體裡,並在各平台間同步。當時我用的一款行程管理軟體原本有日曆模式,但一次改版後這個功能被拿掉,結果造成我管理上的混亂,從此放棄使用數位工具而改用純紙本了。
現在的做法是把日曆印在 A4 上,用鉛筆紀錄所有行程。因為手上有很多事都是幾個月前就要敲定,所以一定隨身攜帶約一年左右的量。當一張用完時,會再補上新的一張,隨時保持在 12 張上下。使用紙本當然也會有些缺點,像是因為印在 A4 上,所以變得包包也得大於 A4。其他的限制還包括紙本也沒有辦法同步,帶出門時有負重和遺失的問題。
Q:手機跟桌機有哪些協作或提高生產力的軟體工具?
因為覺得自己記性差,所以花很多時間在「記」筆記和「整理」筆記上。這也是我跟別人協作和維持生產力的基礎,因此,我一直在手機和桌機上尋找好的筆記軟體。我只有三個條件:
- 手機、桌機都要有對應的軟體且可以跨五大作業系統平台(Windows、Mac、Linux、iOS、Android)
- 各平台間的內容可以同步
- 可支援 Markdown 語法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曾換了好幾套軟體。比方說我曾經使用過 macOS 內建的筆記 Notes,雖然功能很不錯,但就只能在 macOS 和 iOS 上使用。而目前我使用的是 Inkdrop 這個軟體,雖然它不是很完美,但因為有滿足這些條件所以持續付費使用中。若有更好的方案歡迎推薦給我 🙂
Q:打造社群時使用了哪些軟體工具?分別用來做什麼?
我覺得經營技術社群有兩個重點:1. 像家人般的隨時聯繫以及 2. 透明的資訊共享。
因為每個人偏好使用的軟體工具不同,不太可能強制指定,因此我在經營 Laravel 台灣社群固定班底的時候,只順應現況使用了 Facebook Messenger 的群組功能做為班底們聊天、討論事情的聯繫平台;而當需要散佈資訊或是一同協作時,則是直接採用 Google Drive 做為共享平台。光是善用這兩個工具的特性,就讓我運作起一個 20 人為基底的班底群,以及 7,200 人的技術社群。
Q:推薦/最近都去哪些網站吸收資訊?
我覺得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其實已經沒有太多時間去固定的網站吸收新知,所以我都是直接在 Facebook 上看大家分享出來的新資訊。好在我 Facebook 上朋友群的廣度還算蠻廣的,以下為常接觸的資訊來源:
- Laravel 台灣 、PHP 台灣 、PHP 也有 Day
- 經營 DevOps 社群的同事、擅長前端及後端程式語言的友群: Front-End Developers Taiwan 、Backend 台灣、 Angular Taiwan
- 最近很活躍的敏捷社群朋友,包括 Agile.Taichung、Agile community in 內湖、 AgileCommunity.tw
- 再加上來自微軟 MVP 的高手前輩們,像 91 敏捷開發之路、點燈坊、安德魯的部落格、全端開發人員天梯、 Will 保哥的技術交流中心等。
這些朋友在我的動態牆上分享的各式資訊(不止是技術方面的),都成為我現在汲取新知的主要管道。
Q:你都怎麼啟動「專注模式」、協助自己高產出?
以前有一位學長曾教我一招自我訓練的方式 — — 「啟動儀式」。這個技巧其實說穿了就是透過一定的「儀式」來喚醒、啟動自己的身體和腦袋,讓身體知道將要進入專注模式,並在一定時間內進入心流(Flow)的狀態。
儀式的方式有很多,每個人的方式也都不同,比方說我學長都是先看一部卡通、有人會先打一回合電玩或是聽一首固定的音樂、也可以做個伸展之類的,讓自己在放鬆跟開心的前提下逐漸轉換進高效工作模式。不過,儀式是需要自己去尋找並花時間練習養成的,身體是有記憶的,它會慢慢的適應和熟悉這個過程,以後這個流程就會下意識的成為反射動作。
但我現在常常專注力不佳是因為要做的事太多了,每個事情要用到的腦袋跟想法是不一樣的,要去切換不同的脈絡很困難。但上述的「儀式」或其他的方法(如事情排定在固定的時間)多少可以改善脈絡切換的問題。
Q:當你陷入思考困境時,你會需要什麼樣的外部刺激來突破關卡?
我覺得「放鬆」很重要,所以會試著做一些放鬆的事情來轉換情緒。對我蠻有效的方法就是去洗個澡,因為我常常在洗澡的過程中想出解決方案。不是有個很知名的阿基米德浮力小故事嗎?他也是在洗澡的時候想出影響科學界幾世紀的公式!另外,我自己覺得好好睡一覺也是很好的方式,睡醒後往往可以發現自己在睡前的思考盲點而有所突破。
范聖佑:得寬科技創辦人,Laravel 台灣社群創辦人,LaravelConf Taiwan 總召;自詡 Laravel 傳教士,因組織與推廣 Laravel 社群而搞的沒有私生活。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 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