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科技的人性面:網頁設計師做的紙本雜誌《Offscreen》

| |

電影《美國隊長 3:英雄內戰》裡,由丹尼爾・布爾(Daniel Brühl)飾演的反派「齊莫」(Zemo)雖然沒有超能力,卻憑藉著強烈的決心與縝密、大膽的謀略將美國隊長、鋼鐵人率領的復仇者聯盟弄得四分五裂。齊莫在戲裡有一句台詞

I have experience… and patience. A man can do anything if he has those.(我有經驗,還有耐性。一個人若可兩者兼備將無所不能。)

而獨立雜誌《Offscreen》背後的故事比較像是網頁設計師版本的齊莫。(當然了,本文的主角並不是反派。)此人要對抗的並非超級英雄,而是我們這個時代一股越來越強大的力量:螢幕。

網頁設計師轉行做紙本雜誌

Kai Brach 是一名旅居澳洲墨爾本的德國人,從事網頁設計超過十年之後,有一天他厭倦了工作,覺得所有他投入好幾個月設計的東西,最終不是被更新的版本取代,就是消失在網路上。後來 Kai Brach 決定休個假去旅行,過程中他從其他網路人聽聞了一些關於自己常用的產品背後的故事 — — 那些關於人的故事,令他大開眼界,而且這趟旅行也讓他愛上了紙本雜誌。

Kai Brach(來源:Offscreen

以上種種,驅使 Kai Brach 決定轉換跑道,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摸索紙本出版:請教出版商、去線上學習網站 Lynda 看 InDesign 教學影片⋯⋯而這段期間的經驗,或許也促成了 Kai Brach 日後非常看重將自己的出版事業「透明化」。

從一個募資失敗的 kickstarter 專案出發

2011 年的年底,Kai Brach 在 Kickstarter 發起一個專案,想要募資 16,000 美元(約新台幣 49 萬元)出版第一本《Offscreen》,最後目標並沒有達成,但他已經做了包含採訪工作在內的許多準備,而且運氣不錯,除了用上自己的存款,還找到了八位熱心的贊助者,讓他完成第一期的雜誌。

當年《Offscreen》的 Kickstarter 專案影片

就在 Kai Brach 努力學習、嘗試在紙本雜誌出版站穩腳步的這幾年,世界發生了幾件事。

當時,紙本媒體消失已不是新聞,例如 2012 年 10 月,擁有超過 80 年歷史的《Newsweek》(新聞週刊)宣佈不再印行紙本雜誌【註 1】。但假如我們將鏡頭稍微搖往旁邊,會發現數位的世界更加殘酷,我們隨便舉兩個例子即可:2012 年 12 月,發行不到兩年、新聞集團旗下專為 iPad 設計的新聞雜誌《The Daily》宣佈停刊,這份主打「iPad 獨家」的刊物,如今你幾乎找不到它的蹤跡;2013 年 8 月,在台灣擁有數百萬使用者的無名小站宣布於年底終止營運,時間一到,所有使用者過去在該站留下的足跡都消失。Kai Brach 未必知道《The Daily》或無名小站,但這些數位內容與網站的存在是如此短暫,恰好反映出他對數位內容的反思。

那些在位元跟像素後面的人

根據 Kai Brach 的解釋,「Offscreen」的意涵在於,離開螢幕、關心那些在位元(bit)和像素(pixel)後面的人,所以我們可以說《Offscreen》的主題就是關注人 — — 更精準地說,是「The Human Side of Technology」(科技關於人的那一面),不談新創公司募資或是新潮的技術,鼓勵讀者「關掉螢幕」、閱讀紙本雜誌。

目前 Kai Brach 一人包辦《Offscreen》雜誌網站、人物專訪、設計、發行和行銷等工作,全書採用 100% 再生紙製作,每期的印量為 5,000 本,一年只發行三本,每本 20 美元(約新台幣元 614 元),在全球 200 多個實體據點銷售,讀者也可以上網訂閱,無需額外運費。翻閱《Offscreen》,你會發現雜誌裡並沒有穿插廣告,只有中間大約連續十幾頁的贊助商頁面,除了黑白的科技新創公司 logo、網址,只有簡單的文案,象徵對這本雜誌的支持,而這些贊助費將用來支應雜誌的印刷成本、稿費和攝影師的費用。由於沒有預算,《Offscreen》靠的幾乎就是網路上的口耳相傳。

每一期的《Offscreen》內容主要分成四個部分,一部分是來自其他網路、科技工作者的稿件,主題涵蓋生活、工作、創業、創新⋯⋯多樣而豐富,一部分則是透過開發者 / 設計師一天的生活,讓大家了解所謂「the people who behind the screen」在做什麼,第三部分是產品的選品、簡介,以及科技公司工作空間的介紹(只有圖片),另外就是貫穿整本雜誌的四篇人物專訪。

這四篇長篇專訪,由 Kai Brach 訪問科技相關的產業人士,受訪者包含工程師、設計師、產品經理、社群經理等等,其中不乏業界重量級人物如 Airbnb、Stripe、Kickstarter、The Verge 等公司的共同創辦人。在最近幾期的內容裡,一些倡議者也開始出現在受訪名單中。

《Offscreen》每期會有四篇由 Kai Brach 執筆的人物專訪,上圖是第 16 期一篇 Facebook 產品設計副總裁 Julie Zhuo 的專訪(來源:Offscreen

Kai Brach 專訪的特色之一,是他往往會從受訪者的早年生活或是職業生涯早期談起,找出受訪者一路走到今天的軌跡與轉折點,逐漸深入去談受訪者的工作、設計與他們身處的產業。例如 Kai Brach 在《Offscreen》第七期訪問了 Oliver Reichenstein — — 我用來寫這篇文章的 Markdown 編輯器「iA Writer」開發公司「iA」創辦人,他是瑞士人,不過卻在日本工作過,2005 年他在東京成立了 iA 公司,專為跨國媒體公司設計資訊系統。以這篇專訪為例,Kai Brach 從 Oliver Reichenstein 在瑞士的成長經驗談起,接著談到電腦何時進入他的人生,再談到日本在科技和設計方面與西方的差異。

又或者是《Offscreen》第四期,Kai Brach 專訪了在 iPhone 上發明「下拉更新」手勢的 Loren Brichter,此人是非常厲害的獨立 app 開發者,曾經以第三方 Twitter app「Tweetie」(被 Twitter 收購)與拼字遊戲 app「Letterpress」兩款不同類型的 app 二度拿下蘋果設計獎(Apple Design Awards)。他從國中就開始接觸電腦、寫程式,到了大學轉往電機領域,中途差點輟學去蘋果工作,事後看來家人勸阻他是個不錯的決定,因為他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還是在蘋果,而且是參與開發初代 iPhone,加入行動裝置圖像與影像團隊,負責處理硬體與高階軟體元件(如 OpenGL 或 Core Animation)之間的介面。專訪中,已是獨立開發者的 Loren Brichter 對 Kai Brach 說的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

I don’t distinguish between my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life, just as I don’t distinguish design and engineering in my work.(我不會去區分個人與職業生活,就像在工作中我不會去區分設計和工程。)

在這些專訪中,都會有一個側欄,羅列受訪者目前的所在地與故鄉,讀者也可以因此得知這些一流的產品人,他們最常拜訪的網站、最愛用的 app、最喜歡的書、最喜歡的物件、受到誰的啟發⋯⋯ 還有:喝茶還是咖啡?XD

《Offscreen》有一個「A Day With」欄目,是讓工程師或設計師分享他們一天的生活:幾點起床?先滑手機回 email 還是先下床?如何分配不同工作的時間?幾點離開辦公室?下班之後做什麼⋯⋯ 十幾期看下來,你會發現,大部分這個欄目裡的工作者都會固定與團隊成員同步彼此的工作進度,可能是透過一般會議,或是站著進行 15 分鐘的會議。我也發現不少人睡覺前都是在看線上影片,以及另一個也很常見的共通點:他們會找時間運動。

「A Day With」欄目(來源:Offscreen

當然,從網頁設計轉作紙本雜誌的 Kai Brach,難免會犯下一些錯誤,例如封面的文字大小寫出問題、某篇內文有一個段落重複出現等等,他也曾經在部落格描述當自己發現封面上明顯的問題時,自信心是如何受到打擊。

Kai Brach 也在 Indie Hackers 網站談到一個人做獨立紙本雜誌的困難之處:雜誌運送問題、經銷商沒有按時付款⋯⋯ 但是最困難的還是每期雜誌的企劃、時程的安排,以及尋找合適的作者。此外,Kai Brach 也坦言,他有時很難區分工作和休息時間,因此如何保持動力、不讓自己的熱情燃燒殆盡是對他個人最大的挑戰。

一隻透明的獨角獸

For indie magazines, making it sustainable is a big success. Being able to make a good living from it is our version of a unicorn.(對獨立雜誌而言,如果能經營成可持續發展的事業,已是大大的成功。如果生活可以因此過得很好,那就是我們 [獨立雜誌] 版本的獨角獸了。)

— Kai Brach

雖然 Kai Brach 在墨爾本設計每一期的《Offscreen》,雜誌的印刷、裝訂和寄送卻都是在柏林進行,因此完成每一期雜誌的設計後,他都要從墨爾本飛到柏林,乍看之下很不「經濟」,事實上這是經過成本考量後的結果。Kai Brach 解釋,來自澳洲的幾個印刷報價大約比德國貴上 15–50%,而且他之所以選擇柏林作為生產基地,最重要的原因是物流成本。由於大部分的《Offscreen》會是直接送到讀者手中,國際運送費用將會是最重要的考量,例如同樣的一本雜誌,從從柏林用德國郵政寄送,成本只要 3.5 歐元(約新台幣 126 元),但若從澳洲寄,那麼運費將會高達四倍之多。

或許《Offscreen》一開始只是個實驗,但隨著一期又一期的雜誌出版、上架,Kai Brach 逐漸將這本獨立雜誌經營成可存續的事業,如今六年過去,《Offscreen》沒有成為短暫而絢爛的煙火秀,而是真的可以在財務上做出一定的成績。2013 年時他曾在部落格上公布一年稅前淨收入約為 65,000 美元(約新台幣 199 萬),2017 年,他在 Indie Hackers 網站再度拆解了《Offscreen》的成本與銷售情形【註 2】,表示自己有幾年可以「賺」(這裡指的是淨收入)超過十萬美元,但也有時後只有一半。

《Offscreen》使用「Swiss Brochure」裝訂方式,讓雜誌可以整本攤開。(來源:Offscreen

在出版《Offscreen》的過程中,Kai Brach 有一項罕見之舉 — — 除了公開財務數字,他還在部落格上揭露了《Offscreen》的設計、製作、印刷、銷售和物流等種種細節,列出他用到的工具以及各種資源。以最近一次大改版來說,他分別寫了幾篇文章分享企劃、設計、裝訂,甚至是如何打造網站的訂閱後台等議題。2016 年,他寫了一篇超過 6,000 字的文章〈Indie Magonomics — making a sustainable indie print magazine〉(獨立雜誌經濟學 — — 做一本可持續發展的獨立紙本雜誌),詳細地分享了他的經驗。

Kai Brach 用 InDesign 排版《Offscreen》第九期的縮時影片

從 2012 年一期印行 3,000 本,到 2017 年印行 5,000 本;從一個人包辦大小事,到後來可以雇用兼職的編輯助理,Kai Brach 正在穩定地在獨立雜誌出版這條路邁步。甚至,在經過多年合作後,Kai Brach 還與他在發行、銷售《Offscreen》過程中的合作夥伴建立起一套獨立出版品的解決方案「Heftwerk」,從顧問、印刷、倉儲、運送到分銷都包辦,根據網站所列的資料顯示,Heftwerk 已經服務過約 80 種刊物。

Kai Brach 建立的獨立出版網路 Heftwerk(來源:截自 Heftwerk 網站

篤信凱文・凱利(Kevin Kelly)「一千名鐵粉」(1,000 True Fans )理論的 Kai Brach,也很樂於跟讀者互動、交流,我曾在《Offscreen》改版後寫信詢問他某個關於排版設計的決定,很快就收到回信。

Kai Brach 運用自己身為網頁設計師的能力,迅速學習平面設計與雜誌領域的知識,不斷地試誤,搭配他最熟悉的工具 — — 網路與設計軟體,幾乎憑著一己之力將《Offscreen》與他的理念推往全世界。

然而即便每期雜誌的印量已經達到 5,000 本、大部分都已經賣到絕版,Kai Brach 也承認 — — 做獨立雜誌並不會讓你賺大錢,在這個領域,如果可以把獨立雜誌經營成可持續發展的事業,就是大大的成功,萬一還可以因此「過得不錯」,那幾乎可以算是獨立雜誌界的獨角獸了。

有趣的是,雖然我某種程度上贊同 Kai Brach 的主張:《Offscreen》只印行紙本,賣完就沒了,但每當我想要回頭閱讀某一篇文章,難免會想:哎呀,如果《Offscreen》有電子版就好了。【註 3】

儘管我時不時地會埋怨,可是每次看到《Offscreen》在 Twitter 上預告新一期雜誌內容,我依舊翹首期盼,希望那一方瓦愣紙盒快快送到。


【註 1】2013 年《Newsweek》經營權易手之後,於隔年 5 月重新發行紙本雜誌。

【註 2】2017 年的資料則是來自 Kai Brach 提供給 Indie Hackers 的,但並未經過獨立的驗證(independently verified)。

【註 3】Kai Brach 會將一些絕版期數的文章挑出來刊登在網站上,不過數量並不多。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 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釋出
Previous

工程師星箭日誌:Build #18240 范聖佑

你不能錯過的聲音——推薦給科技人的 10 個 Podcast

Next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