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軟體百百種,但真正符合你目前需求的可能少之又少,「如果會寫程式該有多好?」沒有技術背景的人也許多少有這樣的心聲。試過兩三個軟體後宣告放棄,想要創造一個 App 需要從頭學程式語言、UI/UX、架資料庫等等,不會寫程式,就像在魔法世界裡看不懂咒語的麻瓜,但使用 No code 工具可能是最快的選擇。近期越來越多 No code 工具誕生,像是一支魔杖,讓程式麻瓜從此有了施展魔法的機會。
「只要有 Google 試算表(Google Sheets),你也能創造出 App,」這是 Glide 在網站上不斷強調的「魔法」。使用者不需要任何技術背景,只要手邊有資料、名單,Glide 號稱五分鐘就能快速生成漸進式網頁 App(PWA,Progressive Web App),不但有直覺式、視覺化的 App 介面,還能讓人共同編輯後台,資料也能隨時更新。Google 的技術部落格裡也提到 ¹,PWA 兼容了網頁軟體(Web App)跟原生軟體(Native App)的優點,讓瀏覽網頁就像使用 App 一樣流暢,開發者能隨時更新後台資料,使用者也不用重新下載更新的版本。
(編按:〈PWA 實戰經驗分享〉一文提到 ²,「明明是個網頁可是看起來卻跟 Native App 一樣,這就是 PWA。」以往原生軟體(Native App)要做到像是網頁軟體(Web App) 需要克服離線後無法運作的問題,但得益於 Google 提供的技術,可以讓 Native App 即便在離線的情況下仍然有流暢的使用體驗。)
Glide 創辦人:「試算表」可說是最成功的程式模型
沒有程式背景的人要做 App 短期內可能無法達到,譬如建構資料庫時至少需要先會一項的程式語言(像是 PHP),一篇文章提到 ³,App 寫入每一筆資料時,系統就會重複「新增 Create」、「查詢 Read」、「更新 Update」、「刪除 Delete」,資料庫能讓系統讀取、修改檔案的速度變快。Google 試算表有固定的欄位、格式、順序,就像是簡易的資料庫,而且沒有程式背景的人幾乎都能上手。Glide 共同創辦人大衛・辛格爾(David Siegel)在 Hacker News 上表示⁴:「試算表可說是最成功的程式模型,手機則是最成功的計算機,(Spreadsheets are the most successful programming model of all time, and smartphones are the most successful computer.)」因此希望能將兩樣發明結合。
類似的概念不只有 Glide 正在嘗試,Sheet2site 也讓使用者將 Google 試算表轉成網頁的 Node code 工具,但網路上也有人不建議以線上試算表作為資料庫,因為是開放編輯,所以如果有人為失誤就會影響到整個 App 的運作,而且也有大小限制 ,像 Google 試算表不能處理超過 5 百萬筆資料。
只要五分鐘就能將 Google 試算表變成 App
登入 Glide 後可以看到有名單管理、路線圖、行程表、記帳、Podcast 等套版,選擇想要的 App 介面之後,就會進入編輯的後台。接著,把你想要編輯的 Google 試算表丟進去後,Glide 就會自動將資料轉換成 App,剩下只要針對介面的細部調整,大致就有一款你想要的 App 了。
我自己也將手邊現有的電子試算表丟進 Glide,前後不花超過一分鐘的時間就生出一款視覺、功能兼備的 App,無論是電話、地址、網址都能正常開啟,而且不需用下載到手機才能使用 App,對手機容量小的使用者可說非常方便。完成之後分享 App,按下 Share App 將連結分享給其他使用者,收到連結的人就能下載到手機桌面。Glide 也能讓你分享做好的模板,只要使用「Copy this App」就能讓其他人複製使用。
鎖定中小企業用戶,但個人使用也 OK
有人在 Hacker News 上詢問 Glide 的潛在用戶及收入來源,Glide 團隊回覆,現階段鎖定的對象主是內部需要一套簡易的客戶管理系統的中小型企業,但同時也在部落格文章中提到,他們的初衷是希望提供給任何沒有技術背景的人,據他們調查 Glide 被應用在商業、學校、社群媒體中,用戶超過百萬。針對需要更專業的功能,Glide 則推出了一個月 19 美元、199 美元訂閱方案。除了企業單位內部需要之外,也有人在 Glide 的 Product Hunt 上分享心得,認為 Glide 也能作為提供 Prototype 的工具,適合沒有 UI/UX 設計師或工程師的新創團隊;也有使用者的身份是老師,他在 Product Hunt 分享使用情境,表示自己則是將 Glide 應用在紀錄學生的學習歷程上。
「我不是開發者,為什麼我會需要自己建一個 App?」Glide 在官網上承認,這是他們最常收到的回覆,但他們相信,無論是不是開發者,都曾經有過逛了應用程式的線上商店,仍然沒有符合他們需要的,因此 Glide 要讓每個人打造不存在架上的「Dark App」,Dark App 意味著在應用程式商店上找不到的軟體,通常只為了一個目的存在,能為特定的團體提供特定的服務(all used by a limited audience or for a limited time),譬如管理工商名錄、開會、公布欄、安排行程等等。
Glide 其中一位創辦人 Siegel 接受 Techcrunch 訪問時談到,他們計劃未來能夠申請 Y Combinator 以接觸更大的網路,創業的過程讓 Siegel 和他的團隊學到,避免掉進技術坑而忘記與客戶接觸,他們也提到 Glide 的工具實際上也真的幫助了不少 Y Combinator 內部的新創團隊在開發 App 的過程中更順利。
No code 工具逐漸受到注目
Product Hunt 的創辦人 Ryan Hoover 曾撰文認為 No code 是個趨勢,他曾經跟一位企業家聊天,對方提到雖然公司內部已經擁有工程師團隊,但仍然大方擁抱 No code 工具,原因很簡單卻也很實際,「更快打造產品、更簡單維護。」
「If you want something done right, do it yourself.(如果你想完成某件事,自己去做最快)」這句在創客圈知名的話或許能形容 No code 工具代表的精神,過去 Star Rocket 也有撰文〈不會寫程式也能當 Maker :NoCode 與它的創造者,為不會寫程式的人而生的「自造網站」〉介紹專為不會寫程式的人而生的「自造網站」Nocode,還錄製了 Podcast 〈《星箭廣播》17 集 — — No Code: 不會寫程式也能打造好用工具〉介紹了相關議題,因為像 Glide 提供給程式麻瓜的工具越來越受到注目,他們不斷在證明不懂程式的人,只要具備商業邏輯、產品思維,一樣可以用軟體呈現想法。
不熱衷打進應用程式的排行榜、沒有五花八門的功能卻能入侵許多人的手機裡,Glide 未來還會如何發展?有沒有更多類似的 No code 工具會出現?還會帶來什麼樣的刺激?也令人期待後續的表現。
如果想看更多創業、科技文章,歡迎追蹤 Star Rocket 三創育成的 blog
如果看完文章有任何想跟我分享的心得,歡迎寄信給我:skylah@starrocket.io
【註】
- Progressive Web Apps
- PWA 實戰經驗分享
- 「不是工程師」後端服務的根基,淺談 SQL 關連式資料庫 RDBMS
- Launch HN: Glide (YC W19) — Mobile Apps from Google Sheets
【參考資料】
- Why you shouldn’t use Google Sheets as a database
- Glide helps you build mobile apps from a spreadsheet without coding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 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