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太多反而不是好事。」高年級工程師 Tempo 的創業告白

| | ,

「你知道的事情太多,反而不是好事。」

這句看起來好像是在恐嚇人的話,其實是來自連續創業家馮彥文,他在網路上的暱稱叫 Tempo,台灣許多三十多歲的創業家過去都曾聽過他演講、看過他寫的文章。他在 Facebook 上的簡介寫著:

❤️💻Software, 📈Growth, 🔗Blockchain

馮彥文曾創辦過至少六家公司,嘗試過的創業題目或專案更是不計其數。特別的是,馮彥文的創業之路跟行動裝置有著緊密的連結。2004 年,他與妻子程希瑾(Cjin)第一次創業的 Willmobile(隨想科技)就是與行動裝置有關,當時做的是手機看盤系統,那時網路泡沫剛結束、Facebook 還在哈佛宿舍裡一個新生的電腦裡,iPhone 還要三年才會問世。2012 年,馮彥文再度挑戰與行動裝置有關的創業 — — 「Cubie Messenger」,這款即時通訊 app 全球使用人數一度突破千萬人,也曾入選 500 Startups 加速計畫,成為名單裡少數的台灣公司之一。

然而,Cubie 後來遭遇了發展停滯不前的狀況,2014 年 6 月,Cubie Messenger 先是找來在遊戲界老將林音擔任營運長,強化東南亞市場的表現,並且尋求行動遊戲的合作機會。馮彥文與程希瑾則是逐漸淡出公司業務。2015 年,Cubie 宣布重組,更名為「Pal+」,改變定位,以興趣為主題的論壇設計再出發。

那麼在這之後呢?馮彥文過去四年來都在做什麼?頻繁進出矽谷的他是否觀察到趨勢或生態的改變?年過 40 的他,如今怎麼看待創業這件事?

這次的採訪,才剛從矽谷回來沒多久的馮彥文,慷慨地跟我們分享他的見解與猜想,也給出許多出乎意料的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低潮

跟許多創業家一樣,馮彥文也曾遭遇過低潮期,而這個低潮,來自於原本很可能是規模最大、最成功的一次創業。2014 年,Cubie 遭遇成長的困難,在策略上面臨是否要改變的壓力,馮彥文想嘗試 pivot(軸轉) 或是找買家做 Acqui-hiring(人才收購),但投資人不同意,於是他與程希瑾就離開。

馮彥文坦承這件事對他的打擊很大。「我花了很多時間在研究如何讓 Cubie 跟別人不一樣,但要到 Snapchat 的程度,我也想不出來了,真的比較需要一些天份。」他說,Snapchat 創辦人 Evan Spiegel 看世界真的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別人不是那麼容易學的。「可能每個人的背景不一樣吧。」他說。

「有段時間我會覺得,哇這真是太難了。」

「大家對它(Cubie)有很多的期望,那段時間我們學了很多,也會覺得有辦法改善它、讓他成長,我們換過蠻多做法,但終究⋯⋯ 確實我覺得它(改善 Cubie 的成長)是蠻難的。」「因為你沒有放那麼多心力,就不會到那個高度,但是你投入那麼多,失望就會比較大。」馮彥文說,在 Cubie 遭遇困難之後,大約有一年多到兩年的時間他都處在低潮期,而且自己也不太會處理這樣的狀況,後來去做了心理諮商,覺得頗有幫助。

不斷嘗試

過去幾年,馮彥文陸陸續續嘗試了一些新的點子,例如還在 Cubie 的時期,他們嘗試設計了一款 app「天天上影」,主打影片推薦,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決定每天在特定時間收到某個類型的影片推薦,差不多在同一時期也有一個叫「5by」的影片推薦 app 曾被 App Store 在首頁推薦,不過兩個 app 現在都已經下架。

2015 年時,馮彥文也曾跟現在的創業夥伴李紹剛(Wraecca)一起設計了一款 IM app「Smile」,讓使用者傳送訊息時用手機的前置鏡頭錄影,即時讓對方知道自己當下的表情,馮彥文當時說那是一個「學習專案」。同一年稍晚,他們還設計了一個音樂協作 app:使用者可以錄一段清唱,然後傳給朋友完成鍵盤的部分,之後再給另外一個人完成吉他的樂段 — — 沒錯,就像 2018 年市長選舉期間流行的「蜂蜜檸檬」,但是一切都在手機 app 裡完成。只可惜這個 app 最後並沒有在 App Store 上架。

除了 app,在 2016 年 9 月到 2017 年 9 月間,馮彥文也發行《產品開發週刊》,一共推出 40 期的電子報,主打「報導一週內好像很重要的冷門產品開發新知」。後來兩人投入電商,除了幫客戶做系統,也曾自己賣過牙膏、女用乳霜、沙灘墊等等,同時也經營按時計費的商務空間服務「逗點」,這些都是可以歸內為人力需求低、高度自動化的事業,目的只是在於帶來現金收入,因為他們還有更想做的事。

按時計費的商務空間服務「逗點」。(來源:「逗點」網站

李紹剛過去是 iOS 原型設計 app「POP — — Prototyping on Paper」背後團隊 WOOMOO INC 三位共同創辦人之一。POP 也曾於 2013 年入選過 500 Startups — — 事實上馮彥文就是在美國與李紹剛認識,才有後面一起創業的故事。

樂於分享自身經驗與觀察

馮彥文向來樂於在網路上分享自己對於事物的看法,除了在自己的部落格寫文章,也會在 Facebook 分享一些想法,從 2017 年起更是陸續在 Medium 上發表了不少文章,特別是最近一年的文章主題都與區塊鏈有關。(提供一個小秘訣:大家可以看一下馮彥文給過哪些文章「掌聲」,馬上多出幾篇可以看的文章與可以思索的問題。)他還說自己最近想要嘗試所謂的「Tweetstorm」 — — 在 Twitter 上發表一系列的推文(tweet)討論一件事,許多科技圈人士都很喜歡發表這種形式的推文,例如鼎鼎大名的 Marc Andreessen,【註 1 】或是馮彥文自己也很常看的成長駭客(growth hack)專家 Andrew Chen 等等。透過這樣的形式,一來所有 follower 都有機會看到,形式上也比部落格更加輕鬆,而且如今 Twitter 的介面更加適合一次發出多個相連的推文。

談到公開發表意見,大家或許會覺得台灣與美國有很大的落差,彷彿洞見都是來自外國。對此,馮彥文認為有些現象可能只是基數問題而已,單純就台灣人數比較少,但同時他也用認真的語氣說:「確實,在台灣要討論複雜的事情比較難。」「像我現在在做區塊鏈,大家都不寫,你就很難評論,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要寫,像 Twitter 上很多關心這個議題的人一樣,我也想培養自己的觀點。」

科技的黑暗期

在被問到自己過去三年來對科技趨勢的觀察,馮彥文先是想了一下,接著吸一口氣,說:「沒有耶,我覺得我們在一個科技黑暗期。」

馮彥文觀察,認為現在是科技的「黑暗期」。(攝影 / Titan)

看似令人意外的答案,其脈絡緊扣著網路時代的創業關鍵字:成長。

他解釋,最主要是沒有平台在成長了。過去他曾經歷過幾段時期,例如 Facebook 網站應用程式 / 遊戲、行動裝置與 API。Facebook 網站應用程式與遊戲的代表就是國人熟知的開心農場,以及 Zynga 旗下的一系列遊戲,這波風潮大約在 2009 年燒來台灣,掀起一波「偷菜」熱潮,也為 Facebook 在台灣帶來大量使用者;緊接著 Facebook 平台,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在 2010 年翻倍後開始高速成長;比 Facebook 晚兩年多推出的 Twitter,則是在早期靠著開放 API 推動整個生態系的繁榮,在 2012 年以前,Twitter 就像 email 或筆記 app 般,是 app 開發的熱門題材。

不過這些過去曾經高速成長的平台,最後也都紛紛趨緩。

他還提到現在沒有人想要下載新 app 的現象。「當時大家會看排行榜,下載了 LINE 以後,還會想要下載一個類似的 app。大家拿到新的 iPhone,就會想要下載新的 app,現在已經過了那個時期,這個平台已經不成長了。」2017 年 comScore 所發表的調查報告指出,一個月內有 51% 使用者下載 app 的數字是零【註 2 】;而蘋果的 App Store 也在 2017 年首次出現「新發行 app」數量往下掉的情況。(但 Google Play 則否)【註 3 】

那人工智慧呢?機器學習呢?

「人工智慧比較像是新的管道(channel),而不是平台。重點是如何接觸到使用者。」「如果是面對消費者的話,像 iOS 這樣的平台有個好處,你做一個 app,普通的品質,只要有些新的想法,放上去(App Store)之後,哇,大家就下載了。現在你也可以花很多錢打廣告,大家會去下載,遊戲就是這樣,但當時不需要這麼做就能有很好的成長,有機會去吸引很多新的使用者,像 Instagram 就是在那個時候起來,成熟之後可以做很多事情。」

「有時候也不一定是平台,而是一個新的管道,讓你可以用來獲取很多的使用者,他們都想要你的東西。但是這幾年比較沒有了。」

「所以 IoT、穿戴式裝置你覺得還不符合這些條件嗎?」我問。

「對,他們比較像科技趨勢,就有點像自駕車。」馮彥文答道。「除非你自己做自駕車,不然你沒辦法運用它去獲取使用者。」

馮彥文非常看重「成長」,他認為現在沒有一個好的平台或管道讓開發者運用。但他也指出,有些「全棧式」(full-stack)類型的公司,例如 Uber,就全部自己來,花錢買廣告、想辦法打造自己的管道去獲取使用者跟司機(沒錯,對 Uber 來說,司機也是需要「成長駭客」的),這是一個現在比較流行的方式,但難度也更高,需要更多的資源去支撐。

相較於普遍的 AI,更看好自駕車

儘管對馮彥文來說,過去幾年科技產業是處在「黑暗期」,但他其實很看好無人車,只是那並不是他可以做的創業題目。馮彥文甚至說:「我覺得比起普遍的 AI,它(自駕車)對我們的影響會很大。」

2018 年 11 月,Alphabet 旗下的 Waymo 宣佈在加州取得無需配備「真人駕駛」的無人車道路測試許可,【註 4 】這是業界的首例,也象徵自動駕駛的技術往前邁進了重要的一步。根據路透社報導,目前獲加州政府核可、需搭配真人駕駛的自動駕駛道路測試許可約有 60 家。

另一家在自動駕駛有著高度野心的公司 Tesla,其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在接受訪問時,更是聲稱在自動駕駛領域中沒有對手,僅有 Waymo「稍微接近」。【註 5 】

馮彥文相信自駕車商用化很可能是未來五年會發生的事,一旦有一家公司開始部署,就會很快地擴散開來。他特別指出,像 Uber 這樣的公司,由於最大的成本之一就是開車的司機,假如沒有這一塊的成本,那麼他的價格就有可能進一步下降,否則的話它未來是難以跟自駕車競爭的。而未來各大車廠都有可能轉型成「full stack」的車輛服務公司,就像 Uber 一樣,當然,他們也有可能跟 Waymo 合作,車廠提供車輛,後者提供技術,但馮彥文推測應該只有在車廠轉型失敗後,才會退回去變成單純的車輛製造商,因為假如只能提供車輛,那麼在自駕車的時代,一定會被 Uber 這樣的公司「吃掉」,處境一如今日的 PC 代工廠。

事實上,就像馮彥文推估的,一些車廠已經在嘗試轉型,例如福特汽車在 2016 年收購接駁車服務新創「Chariot」;通用汽車同樣在 2016 年收購無人車公司 Cruise,後者預計要組織一個上千輛自駕車的商用車隊,而本田更是在 2018 年 10 月宣布投資 Cruise 27.5 億美元。【註 6 】

或許有人會覺得自動駕駛距離我們的生活很遙遠,或是質疑台灣的環境、法規可能不適合發展自駕車,「我沒有覺得台灣就沒辦法,你不一定一開始就要做到 Level 4,【註 7 】可以從簡單的開始。」馮彥文說。事實上,最近幾年台灣也有相關單位在嘗試自動駕駛的公車,大家可以多留意相關的進展。

加密貨幣與區塊鏈

那麼身處在科技黑暗期的創業者該怎麼辦?馮彥文表示自己還是會持續做一些東西,目前他花比較多的時間在 crypto(這邊說明一下,在矽谷,講「crypto」就是泛指加密貨幣與區塊鏈相關的事物),認為那是個不錯的機會,但他也補充,面臨現在的情況,等待的同時要注意很多事情,如果能夠有另一次像 Facebook 網頁 app 那樣的機會,當然要想辦法抓住。「有時候你很難分辨,像 crypto 你不知道它是不是真正的機會,Facebook 網頁 app 一開始也是,當時我不覺得那是一個這麼有影響力的東西。」馮彥文自忖現在比較會分辨了,「我現在比較不會去評斷那些一開始看起來像玩具、像垃圾的東西。」他甚至會注意要讓自己保持「有空一點」,才能在機會來臨時抓住它。

Crypto 是馮彥文與創業夥伴李紹剛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與摸索後選擇專注的領域,他們會將研究中的東西記錄在 Notion 這個軟體,收集各種資訊、將各個議題拆解,最後選出比較有機會的題目,可惜目前馮彥文能夠透露的資訊不多。但他認為 crypto 是一個新的平台,可以為市場帶進新的角度,2017 年的一波成長,就產生了許多理論。

關於加密貨幣與區塊鏈的其中一個理論(或者說是看法),即是宣稱源自比特幣的區塊鏈最終會是一個更加重要的存在,即便比特幣的炒作最後走向 17 世紀鬱金香狂熱般的結局,區塊鏈技術仍能對整體社會帶來莫大的助益。2018 年 1 月,擅長撰寫科學、科技題材的作家 Steven Johnson 在《紐約時報雜誌》發表了一篇精彩的文章〈Beyond the Bitcoin Bubble〉,標題下寫著:

Yes, it’s driven by greed — but the mania for cryptocurrency could wind up building something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wealth.
沒錯,它(加密貨幣)是由貪婪所驅動,但這股加密貨幣狂熱最後很可能建立起一個遠比財富更加重要的東西。

或許這波被視為泡沫的加密貨幣熱潮終究會破滅,但是遺留下來的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特性、ICO 機制⋯⋯ 如果能夠在網路上促成其他新一代的開放協定(open protocol),將有可能解決目前被 Facebook、Google 等科技巨頭壟斷的一些問題,例如我們的網路身份與社交圖譜,現在幾乎大多掌握在 Facebook 手上,而不是一個開放的標準,所以當人們不想待在 Facebook、想要改用別的服務,這個轉移的門檻很高,因為你沒辦法輸出所有你在 Facebook 上的紀錄與人際關係,帶到新的平台(你還得說服朋友們也一起跳過去)。

這就好比當年的網路泡沫雖然破了,但留下來的基礎建設卻可以在後面興起另一波更大的浪潮,讓幾十億人都可以享受網路帶來的好處。

近年來隨著科技巨頭的影響力漸增,特別是經歷過去幾年曾出不窮的各種事件,因此開始有一個討論:網際網路是否已經距離那個當年科技先驅們寄與厚望的自由、民主、開放、去中心化的理想之境越來越遠了?Steven Johnson 先是舉出幾個開放的協定,例如電子郵件(POP, SMTP, IMAP)、HTTP、TCP/IP,還有 GPS。他請大家想像一下,假如當年美國軍方沒有將 GPS 開放出來會發生什麼事?我們自從九零年代中期使用 World Wide Web 後,其他像是身份、支付、社群等這些可以成為讓大家在上面搭建各種服務的協定,最後幾乎都交給私有部門解決。

Steven Johnson 在文中表示,沒錯,現在驅動 ICO 的很可能就是貪婪、投機,但是其背後的代幣(token)獎酬機制搭配開放協定,很可能讓小蝦米有機會挑戰那些遭到當今科技巨頭盤據的領域,例如一個開放的地理位置協定,就能讓一些新公司有機會挑戰 Uber 這樣擁有龐大資本的大鯨魚。

那篇文章在紐約時報的網站吸引了超過 500 則的留言,在科技圈知名的 Hacker News 網站也有超過 200 則的討論。而且,幾乎是像呼應那篇文章一般,比特幣的價格在 2018 年 11 月,已經跌至全年的新低點,而且還在繼續往下跌。

資料來源:CryptoCurrency Chart

儘管如此,馮彥文仍不改其本色,儘管大家爭先恐後地提出自己對 crypto 的看法,他還是說:「我也不大知道那些人說的是真還是假,那些擁抱 crypto 技術的人,他們提出來的理論,已經有足夠長的時間來印證他們是對的了嗎?」

馮彥文也提到,crypto 的出現產生了幾個影響:一是讓創業者有 ICO 這樣全新的籌資工具,第二件事則是開發者可以寫一段被信任的程式,除了金融用途之外,還可以用在農業、醫療等等。不過他認為,「創業」本身這件事還是一樣的。

一如馮彥文曾在文章裡提到的,他觀察到美國與亞洲在 crypto 領域新創的方向不同,前者比較多做基礎建設,而後者做應用的新創比例較高:

大概就是東西方的差別,美國的 Infrastructure,Side Chains 或是 Protocols 專案比起亞洲多。美國專案比較少是「用區塊鏈來改善 ooxx(某個現有的產業)」,而是加速某些事情,讓某些地方更好用,讓某些資訊更安全,與讓 Tokens 更有效。當然美國也是有「用區塊鏈來改善 ooxx」專案,亞洲也是有好的 protocols,不過感覺起來就是兩邊走的大方向不同。

這讓我想到 1996 Internet 剛起的時候,也是很多企業或是新公司以 e 化某產業為口號想做一番事業,不過後來大多不敵以 Internet 為基礎的原生產品。

馮彥文也提出幾點觀察,一是 crypto 熱潮帶出很多新的創投,而大家熟悉的傳統創投反應顯得有點「慢」,一來是因為那些基金(fund)最初在募資的時候,與 LP(limited partner,有限合夥人)談好的投資內容並沒有包含 ICO 的 token,不能投資 crypto(它不是股權),而回頭去改協議是有困難的,因此像 a16z 就要募一個新的基金,會花比較長的時間。「你看像 Chris Dixon,他的 fund 今年才弄好,而 crypto 去年開始熱。」 而投資 crypto 新創所需的知識跟以往的 B2C、B2B、成長駭客等等並不完全一樣。

在言談中,你可以感受到馮彥文對 crypto 的熱情,以及他所相信的、來自加密貨幣與區塊鏈為創業者和市場帶來的機會。a16z 專注於加密貨幣領域的合夥人 Katie Haun 就曾在她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Paul Krugman 的辯論中指出,我們是擋不住 crypto 創新的,現在 crypto 發展的階段還很早期,就像以前網路還在撥接的時候,暗示後續如同網路指數型成長的可能性。

給創業者的建議

馮彥文常常會質疑一些看似通用的論調。(攝影 / Titan)

馮彥文告訴我,很多新創公司雖然沒有倒掉,算是處於中間地帶,經營者自己也知道不太會有所突破,只是沒辦法說停就停。而他如果遇到這種問題,就不會想要繼續做了。

通常馮彥文判斷一個創業題目能不能繼續往下做,有幾個方法,一個是關鍵指標的表現,例如 retention rate(客戶留存率)不好,或是當他發現很難獲取使用者時,就表示該做調整,甚至 pivot。馮彥文表示這個觀察期大約是一、兩個月,假如一開始做得不錯,有 traction,例如 Cubie,那麼這個期間大概就是兩、三年,短一點可能就是一、兩年,差不多就是 seed fund 用完的時候。

如果各位讀者平時有在追蹤馮彥文的 Facebook,應該會發現他經常在質疑一些人講的話,或是明顯不喜歡太通用的論調,例如「要做好一個產品,用戶是最重要的。」這樣的一句話,在馮彥文看來就是有講跟沒講一樣。因此當有創業者想要找他聊天、徵求創業的建議,他都會建議對方把產品帶來。

馮彥文認為,創業的人身邊圍繞著太多建議,而每個創業者的個性不同,也會影響到他們最後接受哪一種建議,因此他也坦承,有時候自己也不是很確定他給的意見是不是真的有幫助。有些人會覺得 Cubie 做不好是因為錢籌得不夠,但他覺得問題不是出在錢。「也許我太樂觀,像我就相信,應該靠軟體就可以成長。」

創業者,不要犯簡單的錯誤

「你要說服人家你的產品很好,還是要說服人家閉鎖型公司很好?」

過去幾年,馮彥文跟創業夥伴李紹剛頻繁進出矽谷,有時甚至是用接力的方式去矽谷,他必須小心地計算停留在美國的天數,以免成為美國的「稅務居民」。「超過這個(天數)以後啊,美國會覺得你來太久了,是不是來打工?」「對我來說,很多事情我會希望他不要有麻煩。如果要在美國籌資,卻因為這樣不能入境,創業者不能犯這種簡單的錯誤。」

馮彥文還提到,雖然說公司法已經修法完成,創業者可選擇成立「閉鎖性公司」,但還是有人會問他為何股票的面額不是 10 元,或是用股價來衡量公司價值。他表示,很多投資人還是習慣用本益比來看,用各式各樣傳統方法來檢視,讓新創公司陷入籌資的困難。

因此他說自己不會想要當第一個使用閉鎖性公司架構的創業者,並且建議創業者還是應該要專注在產品上,「你要說服人家你的產品很好,還是要說服人家閉鎖性公司很好?」他認為閉鎖性公司是一個中間產品,去結合舊的世界跟新的世界。

「我不希望投資人之所以不投我們公司,不是因為不喜歡我們的產品,而是一些技術上的細節。(例如公司設在哪裡、是什麼類型)」馮彥文說。

知道太多未必是好事

「知道太多東西會影響你的判斷。」

為何這麼說?根據馮彥文自我分析,一個是他年紀比較大了,所以對很多事情可能沒那麼容易興奮,不會特別記住哪個新創的專案;第二,在某些方面,知道更多事情不會讓你做得更好,你反而會因此避開那些看似不合理的事。馮彥文自認自己讀東西蠻快的,也讀很多,只是現在他已經明白這對他來說不是什麼好事。「我以前會把 Twitter 時間軸上的東西看完,現在不會了。」

馮彥文:「知道太多東西會影響你的判斷。」(攝影 / Titan)

「某些方面,我會覺得你知道太多事情,容易覺得理所當然,有太多的成見,反而不大有用。」「我現在就沒有想要知道那麼多事情,比較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做什麼(專案)。」「多花時間在寫程式、多花時間做使用者研究,會比看文章來得好。」

還要繼續創業嗎?

對馮彥文而言,創業是個關於「選擇」的問題。

「你有想過要創業到幾歲嗎?」我問。

「我不知道耶,」馮彥文回答:「但我也覺得時間越來越少,一方面很難這樣子繼續嘗試不同的東西。」「每個人創業有自己的目標,我很清楚自己想要做的是,在台灣做一家比較大的軟體公司,像 Snapchat 這樣。因為這個目標,我就不會選擇去做某些題目。」至於電商或是 SaaS 公司,對他來說比較像是如果「缺錢」的選擇。

他也很老實地說,當時會做電商,就是因為沒錢了,而他認為電商應該是一個「想要賺錢理論上就可以賺錢」的題目,「我們永遠可以選一些事情來做,像電商尤其容易入門,一個方式是你去看看 Amazon 前十名的,試試看在台灣能不能賣,然後可以的話,看產品能不能在中國生產⋯⋯ 我不能說這算是數據分析,但這確實是一個很多數據的時代,所以你很容易去爬一些資料,讓你知道是不是該做這些生意。」因此他們幫別人寫系統,也自己批貨來賣,然後串接別人的系統,例如 ECFIT,一切自動化,剩下的就是買 Facebook 廣告,過一段時間對同一批人再下一次廣告,當然,他們還是有網站,會發 email 或是 Facebook Messenegr 訊息。他明確地表示,做電商就只是要賺錢,不覺得之後有什麼好發展的。

訪問末尾,我問馮彥文假如以後不創業了,想做什麼?原本我以為他會說改行做創投,畢竟不少創業者最後會去當創投,而他來往過的創投那麼多,加上程希瑾也在創投工作⋯⋯ 馮彥文似乎還沒認真想過這個問題,但我猜,他會繼續創業吧。

延伸閱讀:〈工程師星箭日誌:Build #18348 馮彥文〉


【註 1 】此人於 2016 年 2 月一次因為推文引發的爭議後大幅減少在 Twitter 上發文。

【註 2 】Majority of U.S. consumers still download zero apps per month, says comScore

【註 3 】iOS Developers Ship 29% Fewer Apps in 2017, the First Ever Decline — And More Trends to Watch

【註 4 】Waymo gets first California OK for driverless testing without backup driver

【註 5 】Elon Musk: The Recode interview

【註 6 】本田先投資了 7.5 億美元,並且會在未來 12 年陸續投入 20 億美元。(來源:Honda to invest $2.75 billion in GM’s self-driving car unit

【註 7 】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將自動駕駛的等級區分為 0–5 級。第 0 級就是由人類手動駕駛,第 5 級則是可以完全移除人類駕駛。(資料來源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 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釋出

Previous

你想活在「瘋狂麥斯」還是「星際爭霸戰」的世界?學會當科技選民,向未來提問

工程師星箭日誌:Build #18348 Tempo(馮彥文)

Next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