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活在「瘋狂麥斯」還是「星際爭霸戰」的世界?學會當科技選民,向未來提問

| |

我們對於未來可以很多的想像,但如果一個是《星際爭霸戰》,一個是《瘋狂麥斯:憤怒道》,兩種極端,你選擇哪一個?

《星際爭霸戰》裡人類與進步科技高度交融。除了在 2366 年擁有高超奈米技術的博格人入侵之外,地球完好如初,井然有序又祥和,聯邦委員會、星艦司令部等星際聯邦的重要機構都在舊金山,人類所有的基本需求都獲得滿足,有更多時間投入與鑽研更高深的智慧與知識。

而瘋狂麥斯的世界,則是混屯不安的末日黃土,在戰爭能源的主宰下,地球陷入失序的爭奪之戰,人類僅抓生存的本能,成為自己求生的附庸。

這兩部電影刻畫的未來,是《科技選擇》的作者們給讀者的功課:盤點你眼前的科技與新技術、提出問題,然後幫未來做出選擇。

來源:Star Trek 官方粉絲頁

這本書適合誰?

《科技選擇》是一本輕巧易讀的讀物,儘管暢談科技,卻沒有艱澀難懂的用詞。如果你對新科技認識不廣,或是不確定這些發展對生活與環境的具體影響,那這本書會是個很好的起點。每個章節深入淺出,像是懶人包一樣囊括當前正夯的科技新進展。

本書最大的特色,是作者設計的「三個問題」,環繞公平、風險、自主三個面向,向科技提問(後面會再說明)。作為理解科技與人類關係的第一層過濾網,這三個提問很清楚也很簡易,透過作者輕鬆的筆調,一步步帶領讀者檢視每項科技所的正面與負面意義。整體而言,是本很好入門的工具書。

相較於由美國奇點大學(Singularity Univerisity)創辦人 Peter Diamandis 所寫的《富足》,以極低比例關注科技風險,一面倒的將創新科技描述為解決人類難題的解方,《科技選擇》的作者做了功課,較均衡的提供了基本資料,也透過自問自答及經驗分享,供讀者評估。如果你是已看過《富足》的讀者,建議搭配閱讀這本書,讓自己在全盤接受「富足論」之前,有機會停看聽。

而如果你對新科技的發展與應用已有較全面的了解,只是需要更紮實的討論,來協助你做出更深層的判斷,那麼《科技選擇》可能會太過「科普」。同時作者在三個提問的分析上也太過鬆散,在科技對於人類倫理與道德的衝擊上,並沒有做出太深入的討論,只是不停的拋出更多問題。因此,如果你是對這個領域有興趣的朋友,可能會覺得作者終究是一群對科技感到樂觀的人。那麼,你可以參考文末的延伸書單,找到能夠跟你一起尖銳提問的讀物。

科技「中性」,以及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前陣子在書店櫃上看到這本新書時,第一眼覺得書名跟書封都沒有太深的記憶點;但還是遵循以往的選書步驟,瀏覽了作者介紹跟推薦人、評估了目錄與題材、並尋找吸引我的關鍵字 。

很剛好的,我在作者介紹與推薦人的地方,各別看到了幾個關鍵字 ── 奇點大學、指數型成長、Peter Diamandis。這些關鍵字與前陣子寫的兩篇「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文章有些關係。在當時查資料的過程中,我透過《富足》認識了所謂的「科技樂觀派」(Techno-optimist)。

科技樂觀派是一群思考大膽、假設也大膽、不畏懼風險,將科技創新視為能夠解決人類生存問題的人。同時,他們認為科技是「中性」的工具,而主流媒體及好萊塢電影對科技的描述都過於負面跟浮誇。

在一場與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對談中,柯林頓調侃 Peter Diamandis:「你怎麼這麼樂觀?難道你都不看報紙嗎?」他回:「我盡量不看!」現場一陣大笑。可是,不管假戰爭、選舉、假新聞、隱私喪失再怎麼混亂又悲觀,仍是人們真實的感受,倘若輕忽擺在眼前的問題,又怎能寄望科技去解決更大的難題?

不同於《富足》選擇性關注,對科技影響不予平衡評估,《科技選擇》在第一部第一章便以 2016 年川普與希拉蕊之爭、英國脫歐跟德國極右崛起當作引子,帶領讀者直視民眾的憤怒,並指出資訊科技的失衡難辭其咎。

然而,不管是支持科技創新還是抗拒,二分法的選邊站絕對不是最佳作法。我們該思考的是學會從風險中找到能掌握的、從益處中找到能延伸的。當科技的指數型成長勢不可擋時,有沒有方法協助判斷它的利與弊?最重要的是,我們為何需要學會判斷?

我想從這本書的英文原名 ──《The Driver in the Driverless Car》 ── 以及原版書封的圖片設計,作為回答這些問題跟介紹該書的入口。

是我們在「駕駛」科技,還是科技在「駕駛」我們?

原版的書封是一台自駕車,車內的人類手握著方向盤,坐在跟車頭反方向的駕駛座。這圖看起來非常滑稽,駕駛為何反著開車?自駕車還需要方向盤嗎?反坐握方向盤又有什麼意義?自駕車的世界裡,誰才是那個「駕駛」?

作者在前言介紹了一段他與 Google 自駕車的邂逅,Google 自駕車本身沒有方向盤,乘客面向哪方其實都沒有差別。但書名跟書封設計,傳遞的卻是很尖銳的訊息:

是我們在「駕駛」科技,還是科技在「駕駛」我們?

當「科技始於人性」六字琅琅上口時,你相信科技公司始於人性嗎?當我們一邊擔憂工作將被機器人取代,又一邊埋頭滑手機時,我們該如何自我提問?向科技提問?

亞歷克斯・沙基佛(Alex Salkever),《科技選擇》的共同作者,在說書會上介紹該書。

你肚裡的那顆數位藥丸

百年前工業革命引進機械,取代了人們工作的雙手,社會面臨空前絕後的變革跟大失業。作為第一線被淘汰的勞工,將報復的怒氣宣洩在工廠的機器上;但自動化的齒輪沒有停止,如今「人工智慧」冒出,大失業潮的預言再次浮出。

失業或許能借鏡歷史得到解答,但資訊科技進展帶來的新問題,卻是前所未見。想像有一天,你只需吞下有感應功能的數位藥丸,就能即時監控身體,並將結果回傳給醫生,「數位醫生」的即時診斷與照護讓人覺得方便。可是,你會不會擔心關於自己身體的資料外流?或是有人遠端操控你胃裡的藥丸?

資訊科技發展的速度多快?隨著網路普及,2018 年全球 77 億人口中有 40 億人口已聯網,回想 1990 年 World Wide Web 問世一年後,還不到 300 萬人;而十多年前還不存在的智慧型手機,僅花了個人電腦滲透速度的四分之一時間,就稱霸世界。 研究機構 Statista 預測 2019 年全球智慧型將達到 25 億使用者。而這一切,都可溯及知名的「摩爾定律」【註 1 】。

(來源:Our World in Data;CC-BY_SA)

那些借助摩爾定律、透過強大運算及聯網力而崛起的矽谷巨擘,例如 Apple、Facebook、 Goolge 、Neflix 等,以翻倍的指數型速度在建立科技帝國、挖深護城河,逐步支配消費者的習慣、行為跟話語。

作者在書中反覆提到,我們現在創造的資訊量,比過去幾十年、甚至幾世紀以來創造的更多;不出 50 年,人人都能與超級電腦連線,且 iPhone 11 或 iPhone 12 的運算能力將會比人腦還強。改變的速度已無法操之在你我手上,而更多的改變,可能開始不請自來 。該書中有一句話堪稱金句,一語道破人類文明與科技的共生關係:

「科技追求的是社會的寬恕,而不是許可。」

《科技選擇》的兩位共筆作者皆是長年生活於美國矽谷的科技人。費維克・華德瓦(Vivek Wadhwa)是多所頂尖大學的研究員、創業家,亦曾任教於奇點大學(這個身份或多或少也說明了他對科技的樂觀立場)。

第二位作者亞歷克斯・沙基佛(Alex Salkever),科技編輯出身,曾在 Mozilla 工作,但這些經驗都不比他另一個特殊身份來的奇特 :未來學家(Futurist)。書的前言一段話,「我靠思考未來和其他人討論未來維生」簡潔有力的介紹未來學家的工作 ── 他們觀察歷史跟當下,透過論證與分析來預測未來。

這本書簡單說,即是兩位作者對未來觀察的結晶。他們以數據跟事實模擬未來世界的可能樣貌,並丟給讀者一個大哉問:「我們該怎麼做選擇?」,希望激發大家思考人類與科技的互動關係。書中,作者透過「兩種未來」及「三個提問」一步步引領讀者去抽絲剝繭、自我檢視。

三個提問:走一趟「科技評估」之旅

兩個未來,即是文章一開頭展示的兩部電影 ──《星際爭霸戰》跟《瘋狂麥斯:憤怒道》。作者不斷告訴讀者,兩種極端未來都有可能變成現實,但我們有能力、有權利,也有機會做出選擇。

2014 年 Uber 與美國政府的法規之爭白熱化,這間矽谷公司大動作動員乘客跟司機利用 Email 跟電話灌爆美國市議會。作者援引 Uber 案例,解釋普羅大眾可以適時介入,去參與跟形塑科技在我們生活跟國家政策上的樣貌。 只是在介入與選擇之前,作者也強調我們需要對科技進展及社會需求有完整的了解,才能做出最好的決定。

至於怎麼做選擇?該書提供了三個與公平、風險,以及自主/依賴相關的判斷標準:

這些科技有沒有「公平造福每個人」的潛能?

它有什麼風險與報酬?

這些科技能促成我們自主,還是造成我們依賴?

書中,作者分別談論了人工智慧下的人機關係、數據為王時代的自主與依賴、聯網世界的隱私矛盾、生醫技術上的道德界線,從中穿插介紹了許多正在發展的前瞻新技術,例如人工智慧 IBM 華生提供個人化療程、基因編輯技術 CRISPR、使用生物墨(bio ink)的 3D 列印、 無人機、自駕車,以及物聯網技術下能共享資訊的家電。接著,作者透過上述三個關鍵問題,就灰色地帶一一提問。

在一次訪問中華德瓦坦言,嚴格來說三個提問是不夠的,而且答案並非非黑即白。確實,在看書中的分析時,不難發現作者有時可以很快告訴讀者自己的判斷與決定,有時卻拋出更多沒有解答的問題。

舉例來說,前些天(2018 年 11 月 26 日)世界第一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案例在中國「誕生」了。這則消息引發科學界的爭論,儘管用意是為了解決醫生都束手無策的愛滋病,但這類技術涉及直接干預人類演化,不僅冒著極大的道德風險,還包括作者在書中提醒的,基因編輯後可能引發的未知疾病,以及新型生物恐怖主義,皆是新技術的風險。如此一來,這項技術能夠達到「公平造福」的標準嗎?

在這個議題上,作者清楚且快速的表明了反對立場。但在其他議題上,選擇變得更困難。例如過去健康不佳的華德瓦,對能夠即時追蹤與診斷身體狀況的電子裝置持開放心態,但他也知道科技公司拿走他這些私密數據訊息後,會以此賣廣告。他同時也很尖銳的問:如果哪天老闆可以像購買信評報告一樣,購買你的 DNA 數據,可以嗎?

2018 年 11 月 29 日在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技術高峰會(International Human Gene Editing Summit)上,主導 HIV 免疫基因編輯飽飽的中國科學家賀建奎遭台下學者圍剿逼問。一位學者問道:如果是你的小孩,你讓他基因編輯嗎?(來源:IHGES 直播

你可以怎麼閱讀它?

三個提問,是這本書最大的特色,但也有許多模糊之處,例如如何衡量「公平」?而「自主」與「依賴」又是一體兩面。比方說,身體有殘缺的人,能夠仰賴「人體電子科技」(3D 列印的器官或支撐物)達到更多自由跟自主,但也同時只能仰賴這些輔助。那如果是將同樣技術運用在美觀上,是對自我外貌的自主,還是不必要的依賴?

由於太多問題未解,讀完後我有種隔靴搔癢的失望感,認為作者沒有更用力、更尖銳的去提問。但或許作者的目的也非幫我找到答案,而是拋磚引玉。

那我們可以怎麼閱讀這本書?

首先,我會建議讀者在運用三個提問時,時時自我提醒,問題的背後還有更多問題可以被催生出來,而非點到為止。同時,面對作者的決定跟答案,讀者也要試著更進一步思考隱藏的邏輯跟爭議,並回頭問問自己的實際需求,以及未來的需求為何?畢竟,作者也是依據他們的需求跟經驗在做判斷。

再來,透過如作者這類相對樂觀的科技人視角,我們確實能看到未來科技的潛能跟益處,但也正因創新科技勇於挑戰風險的本質,導致人們在創造力大開時,容易輕忽人類社會的複雜度,尤其是歷史、社會與文化結構等多重因素。

在第 15 章節中,作者針對能源做出大膽推斷,認為能源跟水源相關的技術研發以指數型速度成長,供應成本大幅降低,有天全人類的能源需求都能獲得滿足,所以過去因能源爭奪而引發的衝突跟戰爭,也可以得到解決,「免費的電,意味更和平的世界。」

可是,這樣的推斷太過直線思維。書中舉了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天然氣管之爭作為例子,但卻忽略烏俄間的摩擦有其深遠的歷史與民族情結因素,倘若根深蒂固的歧見未解,就算烏克蘭擁有自給自足的乾淨能源,也可能成為持續抗衡俄羅斯的有力籌碼。這些都是作者未察覺、也未在書中提供讀者的資訊。

選擇完後如何行動?《科技選擇》沒教的事

《科技選擇》透過三個提問帶讀者走了一趟「評估科技」的流程,但在我們判斷完自己對科技的需求與偏好後,如何將選擇轉化為具體的決策跟行動?總不能每次都像 Uber 那樣被科技公司招喚動員吧?又如果哪天我們希望改變的是 Facebook 這種不當運用使用者個資的科技巨擘時,我們又能從何切入去發聲?當我們避不掉某些科技的必然發展時(例如資訊科技),我們又該如何應對隨之而來的風險?

對於「下一步怎麼做」,該書並沒有提供明確的指引跟方向,頂多給予零散的新工具作為應對(如對人工智慧設計安全框架,以防止其暴走,或是史丹福法律資訊中心正在構想一套系統,讓使用者可以管理自己所有的數據)。這也是《科技選擇》讀起來讓人覺得隔靴搔癢的原因,因為留了更多難題給讀者。

當然,沒有一本書是萬靈丹,《科技選擇》作者寫書的目的顯然也不是要說服,或是提供絕對答案,而是拋磚引玉,讓讀者意識到「選擇」與「了解科技」的重要。如果你有興去了解「該如何做」,或許可以看看另一本跟《科技選擇》差不多時間出版的書《修復未來》,這本書作者透過兩個國家的個案研究(愛沙尼雅、新加坡),設計出五個「行動地圖」,來帶大家在數位年代中降低風險、達到人類生存最大價值。

這篇文章的最後,提供了延伸書單,有興趣挖深的讀者可以自己再去進行腦力成長!


延伸閱讀

對「群眾外包」跟科技創新激勵獎有興趣者,可以透過這本書了解過去 13 年 XPRIZE 是如何透過高額獎金當作誘因,激發素人參與科技創新,解決像是水資源不足、貧窮地區教育、海上漏油清理,以保護珊瑚礁等政府常常束手無策的龐大議題。

這本書的作者也是 Peter Diamandis。相較於《富足》比較是在佈道願景跟理念,《膽大無畏》則是一本給想成為指數型組織與人才的工具書,從建立規模思考到運用群眾力量,學會乘風站在指數型科技的浪頭上。如果你想要為公司的營運或是自己的人生找到突破框架的機會,這本會是蠻合適的指南。

關於自主與依賴,我們或許可思考,有些科技能夠賦能個體,但是不是也有反效果?例如因網路而生的資訊流通,是讓我們變得更聰明、思考更敏銳,還是更仰賴 Google 搜尋呢?請參考書評

除了上述的個案研究與五個「行動地圖」,該書相較於《科技選擇》,談論了更多歷史與社會人文的元素。比較不喜歡高空談論科技的讀者,可以選擇這本書。

虛擬實境直之父傑容.藍尼爾(Jaron Lanier)從在矽谷第一戰線的視角,向世人示警,重新思考數據時代「人」與「思考」的意義。大家可以思考看看,同樣來自矽谷、同樣身為願景家,為何藍尼爾會跟《科技選擇》的作者、《富足》的作者,有著相反的意見?


附註

【註 1 】摩爾定律指的是「半導體ㄧ晶片上集成的電路數目每隔 18 個月增加一倍」,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手上的智慧型手機運算能力逐年翻倍成長,遠超過 50 年前的超級電腦,瞬時間我們可以從只能收發黑白簡訊到可遠端操控。雖然摩爾定律已被預終將死亡,因為晶片再小也無法超過原子,但摩爾定律的「指數型成長」精神卻從晶片硬體本身,一路在其他與資訊處理相關的科技運用上延展,例如網際網路每秒傳輸的位元數,或是運用演算法創造廣告營收的科技公司。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 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釋出

Previous

工程師星箭日誌:Build #18318 Mosky(劉依語)

「知道太多反而不是好事。」高年級工程師 Tempo 的創業告白

Next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