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讀者: 相信大家都很關心這次美國大選,編輯跟大家分享一則最近在社群平台上發生的小插曲,在美國選舉日當日,有人發現自己的 Instagram 跳出錯誤訊息 「明天就是選舉日」,不過 Instagram 也立即在官方 Twittter 發表聲明,提到部分用戶因為沒有重新啟動(restart)所以收到舊資訊,已經立即搶修成功。有 Twitter 網友也打趣地回覆,Twitter 自己也該將這則通知標註為「不實訊息」 by 天心 |
Descript:會用 Google 文件,你就能剪輯 podcast 和影片! Podcaster 和 Youtuber 的後製有新救星了:Descript 這個影音編輯工具除了能自動轉成文字,使用邏輯 和 Google 文件類似,不管在逐字檔複製、貼上或刪除,音軌都會同步調整。最特別的是能偵測並一鍵刪除冗詞贅字和合成聲音,當你想換句話說或修正口誤,AI 學習你的合成音會同步修改,就不用重錄了。這些都可以運用編輯文字的方式解決,所以多講、漏講或講錯的都有救。 而且 Descript 和團購網 Groupon 都是同一個「爸爸」:Andrew Mason 。看起來領域跨度很大,但他其實大學主修音樂,也有錄音室的工作經驗。2013 年,Andrew Mason 離開 Groupon 後就創立旅遊語音導覽服務 Detour,而 Descript 的前身就是 Detour 的內部工具。 |
[Podcast] 星箭廣播 EP80 | 監控資本主義時代,「如果不用付錢,你就是商品。」這句話早就過時了 「如果沒付錢,你就是商品。」意指人們拿自己的資料交換免費的網路服務或是數位商品——使用者等於是被廠商當成商品賣掉了。但《監控資本主義時代》作者 Shoshana Zuboff 說:不,其實你連商品都稱不上,監控資本家看上的才不是你,而是你的「行為剩餘」。 本集節目 Titan 與特別來賓曹家榮老師會先從《監控資本主義時代》的書名談起:為什麼作者 Shoshana Zuboff 要將這個新型態的資本主義命名為「『監控』資本主義」?它是怎麼運作的?跟我們過去理解的資本主義有何不同?它又是在什麼背景下興起?如何興起?為何 Shoshana Zuboff 認為這些科技公司的使用者連「商品」都稱不上?她在書中呼籲讀者應該要質問監控資本家:「誰知道?誰決定?誰決定誰決定?」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 |
[英] 前 Dropbox 工程總監分享 side project 心法:每天只花十分鐘 Alex Allain 曾經擔任過 Dropbox 的工程部總監(Eng Director)他在兩年期間花了不到 200 小時寫完了 C++ 程式設計的教學書。他分享了自己如何堅持每天寫作及心路歷程。 Alex Allain 提到自己每天會花十分鐘的時間寫書,雖然只有十分鐘,好像很難進入狀況,但他提到自己其實並不是都在「寫」書,有時只是在改一條程式碼、編輯修改或是在發想點子。簡單來說,他只是每天十分鐘盯著文件,做些讓他感覺像是在寫書的事而已。 雖然每天只有十分鐘而已,但他發現在寫書時遇到的關卡,在洗澡時就能解開,或是在工作中跟人聊天時,他也一直把寫書這件事情放在他心上。他也提到自己曾經以為永遠不可能寫完書,但當他回顧過去的進度時激勵他完成當初設下的目標。讀者如果正在進行一項業餘專案,不妨試試看 Alex Allain「每日十分鐘」心法? |
[英] 功能式組織架構如何讓蘋果公司持續創新? 《哈佛商業評論》近期刊出一篇文章,分析蘋果公司的組織架構。過去蘋果一項是以產品的工業設計、軟硬整合與使用者體驗聞名,人們比較少關注這家公司的組織架構。1997 年 Steve Jobs 回歸蘋果,當時公司採用傳統的事業部(business units)架構,每個事業部都有一張自己的損益表,各自由一個事業部總經理管理。這樣的組織架構其實在很多企業是很常見的,但也有許多問題。 但後來 Steve Jobs 在一天之內資遣了所有事業部的總經理,將公司改為功能式組織架構(functional organization)。這樣做對蘋果公司的好處很多,其中之一是將所有相同領域的技術專家聚集在一起,而不是分散在各個事業部,舉例來說,現在蘋果旗下很多產品都有攝影鏡頭,它的技術與開發都是由同一群專家負責。所有的資深副總都是為了一個目標共同努力:推出絕佳的產品,財務團隊不會參與產品路線圖的會議,研發團隊也不會參與產品定價決策。傳統的事業部架構是讓責任與控制保持一致,功能型組織則是要確保專業與決定權掛鉤。文章還談了各種關於蘋果內部的領導與協作方式,指出蘋果公司這樣的功能式組織架構在業界是很稀有的。 |
[英] CircleCI 找工程師主管職:領導能力>技術能力 有些公司招募工程師主管職時希望找具備深厚技術的人才,過去 DevOps 服務供應商 CircleCI 招募軟體公司師主管跟招募資深軟體工程師的方式差不多,但過了兩年後發現主管只具備技術背景還不夠,還需要有能帶領團隊以及與其他部門合作的能力。 CircleCI 改變了招募主管職面試的流程,增加了過去沒有了與團隊合作的模擬題,及是否能從使用者角度開發產品等環節。另外,文章中 CircleCI 也提到他們期待主管不只能夠 Tech Lead 還能具備 Team Lead 的角色,上集週報我們也推薦了在日本工作的台灣工程師愷開的文章《成為 Tech Lead 的一些感想》,提供給有興趣的讀者。 |
[中] learningmachine/教授轉職工程師的心得 (7/8):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工程師? 在許多轉職當工程師的心路歷程中,我們比較少看到選擇從學術領域轉職的角度。而本文作者是在 Apple 擔任硬體工程師的台灣人,2020 年夏天剛滿五週年,不過在這之前,她是先從交大電子物理系、清大物理研究所畢業、赴加州理工大學取得應用物理博士學位,也在 IBM Watson 當博士後研究員近兩年,並去美國中部州立大學當了四年的助理教授。雖然一直以當教授為職志,但逐漸發現喜歡研究的精神跟職稱其實無關,加上企業擁有的資源與效率能讓她專注解決問題,最後決定轉換跑道。 作者第一年擔任 product 工程師後轉去 R&D team 至今,她觀察「產品」和「研發」工程師性質的差異,並結合她在實驗室帶領團隊的管理經驗對應業界所需要的人才,歸納出工程師應具備的五大基本能力,以及優秀工程師要有的四個特質。如果讀者對她從學界轉到業界的職涯感想有興趣,也可以在文內找到系列文章搭配閱讀。 |
(文章代表圖:Photo by CHUTTERSNAP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