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業週報 #302:Shopify 創辦人:讀 MBA 不如打《星海爭霸》

| |

Hello 讀者,

這幾天發現了「拜登施政百日追蹤器」,檢視美國總統拜登上任時的百日支票,分成經濟、環境、防疫措施等等類別,每個承諾是否已經達成(Done)、或是仍在進行中(In Progress)或者零進展都標記得清清楚楚。點擊每個支票,都有相關新聞、推文,以及關鍵行動時間軸可以進一步參考。

雖然拜登已在今年 4/30 就職滿一百天,不過這個追蹤器的形式還是很值得參考,便於檢驗政治人物是否空口說白話。如果你有發現類似的台灣政治人物諾言追蹤網頁,也歡迎回信推薦給我們~

🔺 另外,由於連假關係,下週《科技創業週報》將延到週四出刊,祝福大家中秋節快樂啦 🥮

liz


.

[Podcast] 星箭廣播 EP124 | 你的耳機都開多大聲?用 iPhone 與 AirPods「測」聽力(ft. Jedi)

你戴耳機時音量都開多大聲?關注聲音科技的同時也要關心一下自己的聽力哦。《星箭廣播》邀請到台灣早期部落客、聽力師 Jedi(林克寰)來跟大家聊聊「聽力」這件事。很多人誤以為聽力就是可以聽到多細微的聲音,Jedi 會先從「什麼是聽力?」與聽力檢查開始談起,告訴你為何「升官」或「換工作」是接受聽力檢查的好時機。

有了聽力檢查作為聽力的基準,平時我們可以用手機搭配耳機和「Mimi」這樣的免費 app 自行監測聽力狀況,而且你的聽力檔案平時是可以派上用場的哦。節目中 Jedi 也會介紹幾個保護聽力的方法與注意事項,其中最令 Titan 吃驚的就是運動時最好別戴著耳機聽 podcast 或有聲書。
[英] Shopify 創辦人 Tobi Lütke:想學商業決策,與其念 MBA,不如來打星海爭霸

Shopify 共同創辦人 Tobi Lütke 與 a16z 合夥人 Sriram Krishnan 對談,提到許多對創業、產品、生產力、企業管理、家庭的洞察。編輯覺得最有意思的是他非常熱愛打電動,直說打電動提升且延長他的專注力。他最喜歡的遊戲之一是《星海爭霸》,每個決定都是在針對當下的需求跟長期利益尋求平衡,並且要在充滿劣勢的環境裡盡可能掌握充分訊息,制定遊戲戰略。他甚至認為,學習商業之道,打《星海爭霸》比念 MBA 來得直覺多了。

在訪談中他還用爵士樂比喻產品創新,用跳傘說明擔任高層後一定要找教練幫忙免得摔死,另外還有 Lütke 讀《帕金森定理》、《設計心理學》,以及《反脆弱》的收穫——他會關閉伺服器來測試系統彈性,也要求員工偶爾使用非慣用手作業,灌輸大家別對現況自滿的心態。文章雖然很長,但讀起來趣味橫生,建議大家連假空個 30 分鐘好好品味 🤓
[英] 五個數據視覺化技巧:為什麼最好別用圓餅圖?

在舊金山擔任資深產品經理的 Angelica Gutierrez 整理了幾個資訊視覺化的訣竅跟地雷。所謂資訊視覺化是將原始數據資料賦予形狀、排列、色彩等元素,轉譯為人類視覺系統可以消化、解讀的形式。她引用了一項研究,根據圖像元素被理解的難易程度進行排序:位置、長度、方向、角度、面積、體積、曲率、陰影和顏色,排名愈前、人類愈能輕易理解。

根據這項研究,她提出了五個建議。首先是常見的圓餅圖、甜甜圈圖(donut chart),其實暗藏讓人容易誤讀的角度、曲率(curvature)與面積(area)元素,兩個數字相近的切片又毗鄰時,很難發現差異,誤判也許就產生了。作者建議使用長條圖或點圖取代,因為沒有角度跟曲率的干擾,每個數據點會更容易識別。

此外,去除任何與數據無關的「噪音」,像是設計折線圖時,可以去掉較無意義的 Y 軸背景格線,讓畫面更簡單、更好判讀。另外,泡泡圖儘管美觀,但可能因尺寸大小難以均衡造成誤讀,可以改成什麼形式更精準地呈現呢?
[中] Anne Chang/釐清這三個組織內部角色定位,邁向成熟的 UX Researcher

作者擔任使用者研究員三年後,觀察到不論研究方法、執行能力或處於哪一種職涯階段的使用者研究員,有些共通的心態及能力是很重要的。像是工程師練習刷題,研究員則要練習提出新觀點,推進團隊成員的認知邊界;遇到 stakeholder 聽完研究員報告後卻淡淡說「跟我想的差不多」或「還不錯,不過我本來期待有更多發現」,該怎麼避免研究價值大幅縮水呢? 

最後,為什麼有的產品經理會指定某個研究員、有什麼想法就先找他討論?如果是跟沒有與研究員合作過的團隊共事(而這也是業界經常發生的),那就更要先具備研究員角色定位和吃重能力的準備。推薦給想要在使用者研究員這條路上前進的讀者參考⚡️
[Podcast] 台積電的歷史與商業策略

台積電很可能是目前全球市值前 10 名的公司裡最不為人所知的,本集的《Acquired》從創辦人張忠謀的故事講起:他如何進入半導體界、學習半導體知識,如何在德州儀器公司發展半導體部門⋯⋯ 沒當上德儀執行長的張忠謀曾經差一點要當上創投,後來受到台灣政府的李國鼎邀請擔任工研院院長,接著又受命成立「一家國際級的半導體公司」,其中令兩位具有矽谷背景的主持人驚訝的是:台積電創立初期,張忠謀其實沒有股份。

兩位主持人除了談到許多關於台積電與半導體代工的基礎知識,例如 EUV 光刻機的運作方式,還分析了台積電如何走到今日領先全球的地位,除了當時很獨特的純代工模式,還有 2009 年張忠謀復出、重掌台積電後做的關鍵決策(提示:跟智慧型手機有關)。節目最後一段還談到過去節目中比較少提到、關於地緣政治部分。本集節目的參考資料非常多,大家可以參考網頁裡的連結,如果對於張忠謀的生平很感興趣,也可以閱讀《張忠謀自傳》。(目前只有上冊。)《Acquired》由 Ben Gilbert 與 David Rosenthal 兩位長期在科技圈工作的創投所主持,每集節目會介紹一個科技圈重要的收購案始末,或是新創公司如何走到 IPO 的過程,最後對這些案子打分數、提出評論。

🎧 Star Rocket 科技創業週報推薦列表
[英] 刷完 500 題 leetcode 後,我的五個心得

作者分享五個自己刷完 500 題 Leetcode 後的五個感想,像是除了讓他更了解如何在問題上運用演算法和資料結構,他發現有大半的收穫都來自討論區各種神奇、厲害、甚至超越官方解答的解法。在理解他人的程式碼並重新實作的過程中,他深感人外有人,也以此提醒自己在工作上要多跟大神「偷師」。

另外,作者提到經歷刷題後更體會努力和堅持的意義(特別是當很有天賦的人卻只出一張嘴時)。像他一開始連最簡單的問題都解不了,但透過不斷練習和學新方法而變得越來越熟練;但相對的,只顧著埋頭寫程式而不分析解決方法、沒有取得共識,就很可能走冤枉路,而這也是現實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環。
[中] Mosky Liu/Scrum,但每週只用一小時

Scrum 工作法雖然有很多優點而被廣泛採納,但一個禮拜得花上 2-4 個小時開會,也是一種折磨。Pinkoi 後端主管 Mosky 改造成「Mini-Scrum」,不僅保留 Scrum 既有的菁華,也把每週開會時間壓縮到 1 小時以下,效率加強了 2-8 倍,而且有效加強了團隊向心力。

在本文中她分享了 Mini-Scrum 的做法。Scrum 三個要素 Review、Planning、Retro 個別都需要舉行會議,但在 Mini-Scrum 中,所有項目都在一次例會中完成,重點擺在搜集回饋、進行調整的「Review」環節。Planning 時則捨棄華麗的複雜度與優先度評估方法,多數時候由她粗略排序後語需求跟開發兩端確認即可。而在最後的 Retro 階段,則是表達感謝、讚賞的時機。Scrum 跑起來總是卡卡的?不妨參考 Mosky 的方法,推進專案更順利。

🔋 延伸閱讀:如何進化自學能力?後端工程師 Mosky 的人體實驗
 
[中] 戴铭/我寫技術文章的一點心得

曾在滴滴出行工作的 iOS 開發者戴铭首先分享了他認為寫技術文章有四個最關注的重點,接著搭配他以前寫的文章,一一拆解這四點怎麼融入當時寫作的脈絡;如果對怎麼開始還沒什麼頭緒,戴铭還會介紹一套相對容易著手輸出的步驟,以及他寫文章用的一些軟體,並用八個問題檢查文章的完成度。最後,作者更手把手示範如何用前面的分享寫完一篇技術文章。

作者發現,以大白話分享技術文章的觀點,就跟優秀的 app 一樣,都能讓別人很自然的接收和使用,意識不到背後下的功夫。而文章的天花板是自己的技術能力,所以更重要的是所做技術是否有突破並被應用,或在產品實現了好的成效,還有那些研究技術的時光,不放棄去取得一點點進步帶來的滿足感。文章雖然很長,但內容非常詳盡,推薦給你連假期間慢慢咀嚼~


.

(文章代表圖:《星海爭霸》官網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 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釋出
Previous

《星箭廣播》125 集——命運總是會考驗你有沒有備份電腦資料

《星箭廣播》126 集——你有資訊焦慮嗎?看看科技編輯怎麼對付它(ft.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Next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