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業週報 #309:先改 header 的《報導者》開發 2.0 之旅

| |

哈囉讀者:

你喜歡聽音樂嗎?有沒有試過自己做一點音樂來玩?跟大家分享一個很有意思的網頁「Learning Music」,它從「節奏」「音符和音階」「和弦」「旋律」「歌曲結構」等面向帶你認識音樂創作的基礎知識,內容不僅簡單易懂,搭配精巧的互動設計讓你直接在網頁上編排鼓組節拍、創作和弦與旋律,還可以在最後的「遊樂場」把前面玩過的音樂素材組合成一小段音樂。(不知道為什麼,這個網頁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貼到 Hacker News。)

這個網頁是由德國知名音樂科技公司 Ableton 所製作,他們的數位音樂工作站(DAW)軟體 Ableton Live 今年推出滿 20 年,深受創作者喜愛。「Learning Music」是他們為了推廣音樂製作特別設計的網頁,後來他們還另外做了一個「Learning Synth」推廣合成器的基礎知識,兩個網頁都有繁體中文版本(儘管不是很理想)。你去玩過之後就會知道他們有多酷。

Titan


.

[Podcast] 星箭廣播 EP131 | 一名 SaaS 購物狂的 10 年告解(ft. Richard)

《星箭廣播》過去聊過幾個「SaaS」話題,例如「阿希英文」系列,或是介紹 SaaS 公司或產品(例如 email 服務 Hey)等等,這次 iCook 愛料理共同創辦人暨技術長李致緯(Richard)要來分享他身為一名創業者(他自嘲是「SaaS 購物狂」)採用 SaaS 的經驗、觀察與思考。

其實不只創業,許多想要做數位轉型的公司也會面臨是否要選用 SaaS 解決方案的選擇。節目一開始 Richard 會聚焦在新創公司營運過程中採用 SaaS 產品的優、缺點,再跟大家分享過去學到的幾個教訓,其中一個案例是表單軟體 Typeform。節目後半段,他會繼續以 iCook 愛料理在電子報派送、專案管理、團隊內部溝通等工作使用 SaaS 的經驗為例,談談幾個他歸納出來是否採用 SaaS 的考量點。
[英] 號稱買螢幕送電腦的新款 MacBook Pro,它的 miniLED 技術是怎麼運作的?(圖多)

國外消費者已經陸續收到新款 MacBook Pro,除了大家非常關注的 M1 Pro/Max 晶片之外,蘋果採用的 miniLED 技術也獲得不少關注,甚至有人開玩笑說這是「買螢幕送電腦」。編輯有注意到各家媒體在評測 MacBook Pro 時不管是影片還是照片,螢幕上黑色的顯示似乎都比以往「更黑」,並且就像 iPhone 那樣,在螢幕顯示黑色時幾乎可以讓「瀏海」隱形。但 iPhone 採用的是 OLED 技術,屬於背光 LCD 陣營的 miniLED 怎麼能有類似效果呢?

產品設計師 Dan Hollick 繪製一系列插圖說明 miniLED 運作的機制,並且與 OLED 做了一番優缺點比較。他從早期 LCD 設計開始講起,由於液晶本身不會發光,當時光源設計在面板周圍,好處是有利散熱,也比較便宜,缺點則是亮度不均勻(螢幕周圍較亮)。後來將光源移到面板後方,解決亮度不均勻的問題,還可以局部控制,減少漏光和光暈的狀況。miniLED 則是近一步將 LED 縮小,原本一個面板的光源可能是幾百個 LED,現在則是成千上萬個,可進行更細緻的調光,也因此得以讓黑色「更黑」。Can Hollick 過去還發過一系列關於 LCD 原理的推文,同樣附上大量精美的插圖,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看。
[英] 2021 年,我用這些新技術重新架設了我的網站

本文作者分享了這半年自己重整程式教學網站的技術心得。這是一個含有資料庫、cache、使用者註冊登入等等功能的全端(full stack)網站,總共產生 27,000 行程式碼。他從自己如何設計架構、進行部署自動化作業,又如何處理資料庫連動、cache、圖片最佳化,個別用了哪些工具、實驗了什麼方法;以及最近常被當作取代帳號密碼的身分驗證方法「magic link」(使用者在服務端輸入電子郵件後,服務端會傳送一組獨特的網址到電子郵件,使用者以此網址登入)實作分享。

本文包含豐富的程式碼範例與流程圖。作者說明,這篇文章可能不太適合新手閱讀,也不適用 WordPress 或使用 CDN 架站者。但如果也正刻意嘗試使用各種新型工具、框架建立複雜的網頁 App,裡面也許有些經驗值得參考。
[英] Spotify 的設計系統重生之旅

「我們有 22 個設計系統!?你需要哪一個?」通常設計系統是一套讓工程師、設計師依循的統一標準,但當公司誕生了無數個設計系統,光是理解可能就讓人焦頭爛額。Spotify 設計團隊在這篇文章裡描述了在公司推行設計系統時,隨著組織擴大、跨平台產品不斷增加,面臨的難題。

Spotify 在 2009 年推出行動版 app 時第一次意識到不同平台上的使用體驗有多斷裂,但直到 2013 年才真的實踐「一致化」的概念,當時也是 Spotify 招牌「暗黑」色調形塑出來的時期。2014 年終於獨立出一個 30 人團隊專門負責設計系統,但隨著組織規模不斷擴大、跨平台產品無所不在,2018 年包括網頁、手機、汽車、手錶、冰箱等等,已滲進 45 種平台,誕生 22 個設計系統,無論是「中心化」或是「草根式」的開發、維護模式,都行不通了。他們的解法是——開發一套「系統的系統」,把所有設計系統納入一把大傘下。這篇文章解釋了這套「系統家族」的內涵,以及 Spotify 設計團隊對設計系統的認知調整。”
[英] 律師+後端工程師一起創業,外包前端開發換來的血淚教訓

作者回顧多年前和夥伴在全職工作之外創業時,因為他主要經驗在後端,但規劃以 app 作為 MVP 推出,所以決定把前端開發外包,結果卻是一次慘痛無比的經歷——原本應該兩個月搞定,卻花七個月才發佈。他說如果自己不是開發者,可能就會一再相信對方的說法,然後付出更高昂的代價。

創業夥伴是律師,在簽合約時當然務求周全,但預付第一筆款項並啟動專案也是整起致命錯誤的開端⋯⋯過程中從技術能力到解決問題的誠意、溝通都是「雷點」,作者事後認為,不管是外包給 freelancer 或服務商,重點都在於確保自己有能力「離開」,因為他們的痛苦歸根結底是來自前期已經投入的成本。後來作者汲取教訓,也改變了與外部開發者的合作方式。
[中] Individual Contributor:工程師不當帶人主管的職涯選擇

理想的職涯發展,並不一定要當主管。在台灣較少提到的 Individual contributor(獨立貢獻者,簡稱 IC)提供矽谷軟體工程師和產品設計師升遷的另一個選擇,不用放棄熱愛的技術工作,同時能累積晉升的資本。但這樣的選擇要經過哪些權衡呢?

可以先釐清 Individual contributor 和主管職工作性質的主要差異,並了解知名資深 IC 的作法、心態和經驗分享。大部分人在意的可能是 IC 要有在薪資上「妥協」的心理準備嗎?如果有一天想轉往主管發展,還能再回去當 IC 嗎?
[中] KW/先別急著畫UI,你聽過Flow Chart嗎?

進行介面設計時,如果一開始就刻畫面,實作時才發現可能漏東漏西。其實在資訊架構定義後、線框圖產出前,可以藉由繪製「flow chart」釐清操作邏輯與資料顯示依據。

本文詳細說明了 flow chart 的概念、好處,以及圖形符號的意義、繪製的技巧,作者也示範了使用者註冊、登入的流程圖,頁面、元件與資料的互動關係表達得十分清楚。最後,作者也討論了近來流行的 wireflow,可能會有什麼優缺點?
[中] Ivory Chia/數位產品幕後:從 header 改版開始的《報導者》網站開發之路 2.0

作者是獨立媒體《報導者》成立 6 年後的第一位產品經理,而她的第一個產品開發專案—— header 改版——也在最近上線了。她詳細的分享這次開發過程的細節和自己的心路歷程,提供團隊的新進 PM 許多值得參考的心得✨

文內除了說明新舊版的 header 差異,也解釋了選擇從 header 開始的 3 個考量,包括基於團隊磨合的現實面(全體遠距工作+新角色+新流程+新工具的多重挑戰)。接著她提到怎麼劃定 header 的開發範圍、判斷哪些做與不做,以及壓抑自己「想做大事」那股衝動的框定方式。


.

(文章代表圖:Photo by Jason Goodman on Unsplash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 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釋出
Previous

星箭廣播 132 集——你可以接受把書橫放嗎?聊聊我們怎麼整理書櫃

星箭廣播 133 集——和《M 觀點》Miula 聊創作者經濟:就像 20 年前的電子商務

Next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