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LI:乘著黑色波浪而來的未來樂器

| |

電影《樂來越愛你》(La La Land)後半段有一場戲,萊恩・葛斯林(Ryan Gosling)飾演的男主角 Sebastian 在高中同學 Keith 的現代爵士樂團擔任鍵盤手,參與演出〈Start a Fire〉這首歌。

當三位合音天使將手指向前方的 Sebastian,他左手彈鋼琴,同時張開身子用右手彈著另一部 MIDI 鍵盤,前方不遠處面向觀眾擺著一架外表全黑的薄型樂器,周圍黏著 LED 燈條。過一會兒 Keith 唱到副歌時,畫面先是閃過一個對著 Sebastian 的鳥瞰鏡頭,如果這時按下暫停鍵,會看到這部有著異樣外型的樂器,不僅沒有黑白鍵之分,亦不像旁邊的 MIDI 鍵盤有各種按鍵、旋鈕或推桿,只看得出黑色表面那看似鍵盤狀、整齊而重複的起伏。

下一次鏡頭再度拍到那部機器時,是從一個短暫的近距離特寫拉遠回到 Keith 身上,Sebastian 在背景站著彈奏那部機器,這是它首次發出樂聲,很明顯不是傳統樂器的音色。就在 Keith 唱完那句「I just know I feel so good tonight.」鏡頭迅速帶向 Sebastian 演奏那部的樂器,其中一個正上方的鏡頭,他的手指由右往左滑,彈奏出一般鍵盤類樂器不會出現的滑音,在末尾這 30 秒的演出中,Sebastian 多次以無名指或食指「搓」著這部機器。

ROLI Seaboard GRAND Stage 出現在電影《樂來越愛你》的片段(可以從 1:20 處開始看)

《樂來越愛你》在第 89 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平紀錄的 14 項提名,最終獲得 6 項獎項,其中兩座小金人分別是最佳原創音樂與最佳原創歌曲。就在頒獎典禮的前三天,《時代》(Time)雜誌刊出一篇文章〈That Weird Keyboard from La La Land Is Real, and It’s a Hit〉(《樂來越愛你》裡面那個奇怪的鍵盤是真的,而且很受歡迎)介紹了這部來自倫敦的樂器,它背後的公司名字很好記,叫「ROLI」。

ROLI(© ROLI Ltd. 2018)

那個黑色的東西

說來有趣,一個音樂的門外漢如我,之所以會知道 ROLI 並不是因為看了電影,而是因為我想要幫自己的 podcast 節目製作一段「bumper」或「stinger」,但我對電子樂器的了解並不多,印象中曾經在蘋果的網站看過一種有打擊墊的東西(那時候連「MIDI 控制器」這個名詞都不知道),沒想到打開網頁,反而被一種叫「Lightpad Block」的黑色立方體吸引,那是我第一次知道 ROLI。

擅長軟硬整合的 ROLI 旗下有三個主要的產品線:Seaboard、BLOCKS 與軟體,彼此之間既獨立亦高度相關、互補。

Seaboard

Seaboard RISE 49 與 Seaboard RISE 25(© ROLI Ltd. 2018)

首先是 Seaboard 系列,外觀看起來像鍵盤,卻沒有黑、白鍵之分,由一大片黑色矽膠覆蓋整個表面,雖然仿照傳統鍵盤設計了黑鍵與白鍵的位置,但彼此之間卻是相連、無縫隙的,表面的凹凸就像海面上起伏的波浪,ROLI 稱之為「keywave」。而 Seaboard 這個呼應外觀的名字,是由「Sea」+「Keyboard」組合而成,然而「Sea」其實並不是單指「海洋」,而是來自「SEA Interface」技術,其中「SEA」代表 Sensory(可感知的)、Elastic(有彈性的)以及 Adaptive(可適應的),在矽膠表層之下是感應器陣列,可偵測演奏者手指按壓的力道、速度和角度等等,2015 年 ROLI 在美國取得了這項技術的專利。

(來源:ROLI 的專利文件)

採用 SEA Interface 的 Seaboard 其彈奏方式比傳統鍵盤類樂器更加多元,總共有五種,也被 ROLI 稱為「5D」:Strike(敲擊)、Glide(左右滑動)、Slide(前後滑動)、Press(按壓)、Lift(抬起),彼此之間可互相搭配組合,在同一個平面上靠著類似彈奏傳統樂器的方式,以更自然的方式創造出比一般仰賴旋鈕與推桿的 MIDI 鍵盤更多的變化。

為了進一步了解 Seaboard 的特性,我們訪問了音樂家、「當代論壇」創辦人張超然,他指出,「Seaboard 提供比較接近『觸及音色』這種類似真實樂器的體驗,讓聲音的表達更自然。例如以前用 MIDI 鍵盤操控音色時,抖音(或稱顫音)必須用左手操作搖桿來得到,同樣的效果在 Seaboard 上操作則自然許多,不僅結果比較好,也減少浪費在修飾的時間。」

張超然曾在 2015 年訂購 61 鍵的 Seaboard GRAND,他在〈時代尖端觸控鍵盤: Roli Seaboard GRAND 使用經驗分享〉一文談到,ROLI 適合兩種人:

  • 想要用最新音樂科技產品來做新穎音樂的人。
  • 已經有傳統鍵盤,但想讓編曲用 MIDI 相關時更容易模擬樂器,例如吹管樂器的抖音或 glissandos、聲音漸大漸小與音質不斷產生變化之類。

從第一部產品出貨至今已經 5 年,ROLI 旗下的產品逐漸受到音樂創作者的注意甚至採用,例如作曲家、電影配樂大師漢斯・季默(Hans Zimmer)就曾到倫敦拜訪 ROLI 公司,表示自己很想看看他們的 Seaboard。打開 ROLI 網站上介紹 Seaboard 的頁面,會看到漢斯・季默的評論:

Roland Lamb and his team are actually much closer than anyone else has come to establishing a new, truly expressive digital instrument.

Roland Lamb(ROLI 創辦人)與他的團隊比任何人都更接近打造一個新的、真正富有表現力的數位樂器。

而 Seaboard 之所以會出現在《樂來越愛你》,正是因為該片的執行音樂製作人 Marius de Vries 也是愛用者,他知道那場戲萊恩・葛斯林會有一段特別的獨奏,為了追求未來感(電影裡的那個樂團是走現代風格),於是說服導演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讓 Seaboard 登台演出。

Seaboard 除了讓音樂家用來作曲之外,也適合用來現場表演,例如近年竄起的挪威 DJ Kygo 就將 Seaboard RISE 49 用於創作單曲〈Born To Be Yours〉【註 1】,樂迷們也可以經常在 Kygo 壯觀的巡演配備中看到 Seaboard RISE 25。

ROLI 在 2013 年 3 月發表第一款限量版產品,有著 88 鍵的「Seaboard GRAND Limited First Edition」,售價高達 8,888 美元(約新台幣 27.4 萬元),同年,創辦人 Roland Lamb 帶著他登上 TEDx Albertopolis。而出現在電影《樂來越愛你》的則是後繼產品、售價較低的 61 鍵「Seaboard GRAND Stage」,之後 ROLI 陸續推出更便於攜帶、售價更親民的 49 鍵款 Seaboard RISE 49 和 25 鍵款 Seaboard RISE 25,並且開發另一系列同樣具有代表性的產品線「BLOCKS」。這很容易讓人想到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一開始的策略:先打造出一款當時市場上沒有的卓越產品以高價銷售,接著再運用第一款產品的收入與經驗去開發售價更低但功能更多的產品。

相連的鼓聲:Lightpad Block

ROLI 的 BLOCKS 系列兩大主力分別是 Seaboard Block 與 Lightpad Block M【註 2】,搭配三個控制器 Live Block、Loop Block 與 Touch Block。(我買了 Lightpad Block M)

可以任意組合的 BLOCKS 產品(© ROLI Ltd. 2018)

BLOCKS 系列產品顧名思義,就像樂高積木一樣可以自由組合,價格也比較親民(300 美元或更低)。透過產品周圍的「DNA」接點,使用者可以自由組合各個 BLOCKS 產品。這個系列分成三種,一種就是前面提到的 Seaboard Block,由於它輕便的特性,適合創作者隨身攜帶,作為發想音樂點子的工具。當然,Seaboard Block 也可以用在表演上,2017 年 Google Pixel 2 發表會中間的一段過場音樂就是以 Seaboard Block 演奏。

Seaboard Block

另一種像是我們常看到 DJ 在玩的方格形 MIDI 控制器,叫做「Lightpad Block M」,如果說 Seaboard 想要顛覆的是鍵盤類型的樂器,那麼 Lightpad Block 舉的就是打擊樂革命大旗。表面也是以一整片矽膠覆蓋的 Lightpad Block,藏在表面下的則是 15 x 15、一共 225 個 LED 燈(模式、感壓不同會換顏色),用途也是模擬各種樂器,其「5D」的觸控模式與 Seaboard 一樣,因此能藉由不同手勢以「連續」的方式去玩鼓組。

Lightpad Block M

擁有百萬粉絲的加拿大 YouTuber Andrew Huang 用初代 Lightpad Block 做了一首歌之後認為,ROLI 的技術最棒的地方在於,其靈敏的觸控介面對電子音樂注入了一部分的細微人性,而這是一種「好的不完美」。

雖然 Seaboard 系列產品與 Lightpad Block M 表面都是以矽膠覆蓋,但兩者的材質特性略有差異,Seaboard 系列的表面比較「黏」,如果使用推擠的手勢,可能會覺得手指緊抓著上面的矽膠材質,而 Lightpad Block M 相對而言要「滑順」一些,表面的點狀波浪也提供了很好的觸感。(按起來真的很舒壓 XD)

Lightpad Block M 點狀波浪表面下的 LED 燈,畫面下方是 BLOCKS 系列特有的「DNA」接點(© ROLI Ltd. 2018)

最後一種則是三款控制器 Live、Loop 和 Touch,分別對應現場演奏、音樂製作和控制 SEA Interface 表現方式,這三組「Control Block」以實體按鈕去完成軟體上的功能(切換模式、升 / 降調、和弦、琶音、錄音和音量等等)。

複雜的事,交給軟體

數位樂器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透過軟體來調校。不管是 Seaboard 系列還是 Lightpad Block,都可以用 ROLI 提供的 Dashboard 軟體去改變力度感應(例如,可以調整成「鋼琴」模式,就不必擔心敏感的介面模擬彈琴會「不像」)、MIDI 頻道分配,LED 燈的顏色與排列。(當然,LED 的部分是 Lightpad 專用)跟其他同業一樣,ROLI 也會隨硬體贈送各種軟體或購買折扣,例如 Ableton Live Lite,對初入門的使用者而言,光是要探索玩 ROLI 贈送的軟體就夠花時間了。(那些軟體的零售價格相加,大概就要超過硬體的售價了)

ROLI 自己也提供了許多殺手級軟體,例如 Equator 和 FXpansion 旗下新推出的 Cypher2,前者是第一個專為 MPE 規格設計的軟體合成器(我們稍後會提到 MPE 這項新的標準),搭配 Seaboard 或 Lightpad 的觸控功能,可提供非常豐富的聲音變化,而後者則是強力的聲音設計外掛工具,同樣支援 MPE。

軟體合成器 Cypher2

除了搭配市面上各種支援 MIDI 標準的音樂軟體,ROLI 將硬體產品結合自家免費的 iOS app「NOISE」,具備前述「Control Block」的功能,使用者可直接用 ROLI 的產品在 NOISE 做出完整的曲子,或是音樂點子的發想。NOISE app 不僅內建許多樂器聲,ROLI 還聯手第三方錄製許多 sound pack(音源檔案組)讓使用者選購,合作對象不乏大咖,例如 Grimes、Steve Aoki、Pharrel Williams 和武當派的 RZA 等等。NOISE 還有一個社群功能「noise.fm」讓大家上傳自己用 NOISE app 製作的音樂,而且還能下載別人的作品混音後再分享,下載的檔案不僅包含音軌,連原作者在各個音軌和每一小節彈奏的紀錄都可以在 app 裡重現。

NOISE app 可以獨立使用,即便是在 iPhone 或 iPad 上也能模擬一部分的力度感應,而且內建教學影片,對音樂完全沒概念的人也可以玩玩看。如果你想試試模擬 Seaboard,ROLI 也有推出一款免費的 app「RISE」。

遺憾的是,許多人在嚐到用 NOISE app「玩」聲音的甜頭後,很快就會發現缺少一個功能:用 iPhone 或 iPad 進行錄音或取樣(sampling),再將這些聲音用來作為旋律或鼓組進行演奏 — — 這對今日的行動裝置而言是輕而易舉的事。另一個可惜的地方是 ROLI 雖然與音樂家合作、銷售音源檔案組,卻沒有一個類似 App Store 的機制可讓使用者在 NOISE app 上架販售 — — 下載後立刻使用,多麽便利的機制?目前這個「聲音市集」的機制僅限在 2015 年收購而來的 Blend.io 運作,但是在市場上能見度完全比不過同類型的 Splice。

可以「程式化」的積木們

BLOCKS 系列的 Lightpad Block 一大特點在於「可程式化」,開發者可以透過官方的 SDK 編寫程式(LittleFoot 語言)「改造」Lightpad Block,ROLI 甚至還讓產品「內建」了幾款古早味的遊戲。具體的例子可以參考下方的影片:

ROLI 將產品的「發聲」工作交給運算能力更強的電腦和行動裝置,是相當聰明的選擇,如此一來不僅可以降低硬體的成本,聲音也可以做出更多變化。對此,張超然有不同的看法,他說:「我個人會希望 Roli 能製作單獨的 Seaboard 是『完整的樂器』。當然,將硬體當成操作介面,電腦軟體做成發聲的心臟是有好處,畢竟電腦螢幕上可以看到更多資訊。但這種方式對作品的未來演奏並不是很理想,因為所有的軟體最後都會終結,不論是作業系統不再支持或是其他原因。若 Seaboard 就像 Mini Moog ㄧ樣就是ㄧ個完整的樂器,只要保存良好,幾個世代後都還可以輕易拿出來演奏相同的東西。」不過他也承認,ROLI 應該是不會想要這樣做的。「畢竟他們的策略是軟硬體的整合,而非軟硬體整合在ㄧ台鍵盤裡。」

ROLI 的理念是讓音樂創作更加大眾化,藉由軟硬體的創新去改變創作、演奏音樂的方式,讓音樂創作這件事情變得更加平易近人(more accessible)。創辦人 Roland Lamb 多次提到,人們的生活已經有很多層面被數位科技所改變,例如攝影,因為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攝影如今已經是一個大家都能輕易從事的活動,但是音樂創作還沒有經歷這個轉變。

曾經跑去日本當和尚的美國人

Roland Lamb(© ROLI Ltd. 2018)

ROLI 的創辦人 Roland Lamb 有著很特殊的經歷,出生在美國新罕布夏州的農村,他的父親是藍調音樂鋼琴手,Roland Lamb 小時候在家自學,後來去英國知名的體制外教育學校「夏山學校」(Summerhill School)就讀,他在學生時期加入爵士樂團,擔任鍵盤手。Roland Lamb 曾經在多個訪談中提過自己從青少年時期就很著迷於哲學,一直在思考生命的意義跟目的,並且閱讀不少相關書籍,最後發現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於是開始旅行,18 歲那年他去了日本,把頭給剃了,住進寺廟裡修行一段時間,學習佛教的歷史和哲學,接著又到中國和印度旅行,最後回到美國進入哈佛大學主修古典漢語和梵語,畢業後再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學習設計。【註 3】

差不多就是在學習設計的這段時間,Roland Lamb 聽的音樂很多都是由薩克斯風和吉他所演奏,身為鍵盤手的他很希望自己能夠在獨奏時表現出類似的變音、轉調,為旋律增添深度和強度。

I’m going to try to make a new kind of piano that is both continuous and discreet so I can play it like a piano, but also move and slide and add vibrato.

我將試著製作一個繼連續又分離的新式鍵盤樂器,好讓我可以像彈鋼琴般演奏,但又可以移動、滑動和加入顫音。

根據 Roland Lamb 本人的描述,Seaboard 的概念就是在這個時期孕育,毫無工程背景、不會 CAD 軟體的他就這樣慢慢地設計、開發原型,Roli 公司也是在這段期間成立。

2009 年,ROLI 於倫敦成立,當時 Roland Lamb 還在皇家設計學院學習產品設計。從 2012 年起獲得的第一筆天使投資算起至 2017 年,ROLI 獲得的投資金額(包括一次債權融資)超過 4,000 萬美元,包含 2013 年的種子輪、2014 年 1,650 萬美元的 A 輪與 2016 年 2,700 萬美元的 B 輪投資,投資者有 Balderton Capital、Index Ventures、環球音樂集團、Foundry Group、Founders Fund 和李嘉誠創辦的 Horizons Ventures(維港投資)等等。2018 年 6 月,ROLI 再獲 SONY 創新基金(SIF)投資,不過並未揭露金額,ROLI 僅在新聞稿說明至今獲得的投資金額累積已超過 5,000 萬美元。

這些資金,除了讓 ROLI 得以擴張、跨出歐洲之外,還讓 ROLI 做了幾次關鍵的收購。

收購策略

ROLI 在 2014、2015 和 2016 年分別收購了開源、跨平台的 C++ 應用程式框架 JUCE、音樂創作者協作平台 Blendo.io 和老牌音樂軟體公司 FXpansion,為 ROLI 在擴張生態系與戰略上扮演重要角色。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恐怕是在音樂產業中廣被使用的 JUCE 框架,許多公司用 JUCE 來開發 DAW(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數位音樂工作站,可說是今日數位音樂創作不可或缺的工具)外掛(Plug-in),JUCE Award 得獎作品幾乎清一色是音樂類的軟體。

JUCE 其實是「Jules Utility Class Extension」的縮寫,是設計者 Jules Storer 在開發 Traction(現在叫「Waveform」)這個 DAW 時產生的「副產品」,採 GPL 與商業授權,適合用於開發 UI 和 plug-in(外掛程式),支援 Windows、macOS、Linux、Android 與 iOS 等平台,廣受音樂產業採用,包含 Cycling 74’、PreSonus、Korg、Arturia、SWAM Engine 等都在產品中使用 JUCE 的技術,ROLI 自家 Blocks 產品線開發套件就是以 JUCE 為基礎來開發。

Jules Storer(左)與 ROLI 創辦人 Roland Lamb(右)

我們採訪了國內一家軟體公司「I³D Technology Inc.」技術長 Sam Tsai,他們的公司使用 JUCE 技術開發了許多專案,客戶包含北美三大電信商之一、知名電競硬體公司等等。Sam 平常也會在部落格發表與 JUCE 開發相關的文章。他表示當初選擇 JUCE 的原因有幾個:

  • 跨平台
  • 輕量
  • 高度客制化
  • 高效能
  • 開源

Sam 舉了幾個代表性的開發專案,雖然皆非音樂相關的應用,但都恰好凸顯出 JUCE 的特性,例如一支跨 Windows 與 macOS 的 Android 裝置備份與還原工具,他們以 JUCE 開發使用者介面,再將系統底層相關的邏輯獨立成個別模組,增加平台間程式碼的共用程度,大大節省整體開發時間;另一個專案則是為電競硬體公司開發主控程式(類似 Razer Synapse),主要功能是控制電競週邊的燈光特效、巨集錄制與管理。JUCE 內建了一些處理網路的類別(Class),HTTP、XML、JSON 等常見的組件都包含在內,對於開發該專案的線上更新功能很有幫助。而且客製化使用介面是 JUCE 強項,看看那些 DAW 外掛,各式各樣玲瑯滿目的介面,就知道 JUCE 在這方面表現優異,因此也同樣適合用來開發介面講究炫目的電競類軟體。

而且,JUCE 付費版有一個「Projucer」工具,它的「Live coding engine」功能可讓開發者在改變 C++ 程式碼後,即時反應出修改後的變化。這點對 Python、Ruby 或 JavaScript 等不用編譯的動態語言來說不是問題,但對 C++ 這種需要編譯的靜態語言卻是一大挑戰。

Sam 指出,「評估跨平台軟體開發框架時,許多人的第一選擇是 Qt,雖然看似合理,但對我來說,不特別調校的話執行成本太高了。一支簡單的程式,Run-time Library 所需的空間超過 30MB。那個電信商的案子,需要把程式塞到平板內建的儲存空間,我們只有 10MB 可以用,根本不夠啊,而 JUCE 只需要 2MB。」

當一個帶有開源色彩的產品或公司被收購,通常會引發社群的憂慮,更糟的情況是曾經廣受眾人喜愛的開源專案就這樣毀於一旦。

不過 JUCE 似乎沒有這個跡象,根據 Sam 觀察,以前的 Jules Storer 事必躬親,導致版本更新緩慢,常常在論壇看到他說「這個問題,如果我有時間的話⋯⋯」

但是 JUCE 被 ROLI 收購後,社群參與度提升了,JUCE 的人開始積極參與 CppCon、BoostCon 等大會,接著官網改版、論壇改版、開辦一年一度的 JUCE ADC(Audio Developer Conference),還跨海到美國設立了第一個辦事處。2017 年雖然曾經一度因為 JUCE 5 提出新的授權方案,導致一部分舊版授權升級出現爭議,但因為官方很快作出回應與適當的調整,這件事很快就告一段落。

Sam 分析,儘管 JUCE 不曾針對音樂產業以外的軟體開發做出重大的變更,但音樂產業對 JUCE 的需求與其他領域的需求有高度重疊,使得這項技術有如「音樂產業的 Unity 或 Unreal Engine」,所以 Sam 的公司即便要做與音樂無關的專案,在考量之後也選擇使用 JUCE 技術。

「我的感覺是,ROLI 收購 JUCE 後,資源更多,開發更積極,ROLI 對 JUCE 發展的影響,我給予高肯定。像社群不斷提到的導入 C++11 及更新的標準規格,新版 JUCE 已經導入如 Lambda 等若干功能。對 C++ 開發者來說,這是相當正向的發展。」看來 Sam 給了 ROLI 收購 JUCE 相當高的評價。

MPE 成為正式規格

“With MPE you don’t just play a note — you play with a note.”

— Craig Anderton

「有了 MPE,你就不只是彈奏音符,你可以玩音符。」

像 Seaboard 這樣的產品有多創新呢?大概到了必須讓產業為已有超過 30 年歷史的 MIDI 標準協定再做一些翻修的程度。【註 4】

2015 年 1 月,Rolnad Lamb 與 LinnStrument 的創辦人 Roger Linn 等人在音樂產業的指標性商展「NAMM Show」上共同討論開發一種新的通訊協定,因為過去的 MIDI 標準已經不能滿足他們設計的新型態電子樂器,當時他們提出的暫定名稱是「Multidimensional Controllers」(簡稱 MDCs),也就是多維度控制器。Roland 等人提出的標準,可以讓新一代電子樂器在現有的 MIDI 基礎上,做出更豐富的表現,讓音樂創作有更多可能性。

2018 年 1 月,負責維護 MIDI 標準的 MIDI 製造商協會(MIDI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通過了一項新標準「MIDI Polyphonic Expression」(簡稱「MPE」),當他們在網站上宣布這項消息時,代表的照片就是一部 Seaboard Block。

根據 ROLI 的解釋,一般的 MIDI 控制器會將彈奏出所有的音符送往同一個頻道(channel,MIDI 有 16 個頻道),而 MIDI 控制器上的參數調控將統一套用到該頻道,進而影響所有的音符。而 MPE 則是將每個音符分配到獨立的頻道來傳送 MIDI 訊息,因此可以個別針對每個音符去做調整,接收 MIDI 訊號的另一端如果有支援 MPE,也會收到個別的訊息。舉例來說,當我們在彈奏傳統 MIDI 鍵盤時,要一邊彈奏一邊調整音高滑輪或變調滑輪,這些效果會統一套用到當下所彈出來的所有音符;但假如我們用一隻手指在 Seaboard 上彈奏出 C4,因為 MPE 的關係,可用觸控方式針對單一個音做調控,同時還可以用另一指彈奏出 D4 並且獨立調控各種參數,就在彈奏的當下,而且送出的 MIDI 訊號都會分別包含這些資料,這是傳統 MIDI 標準所做不到的。

另一種也支援 MPE 的樂器「LinnStrument」

必須要強調的是,MPE 並不是全新的標準,套用音樂家、音樂科技權威 Craig Anderton 的說法,MPE 之於 MIDI,就像是把一棟老房子重新做現代化的裝修,而非是重新蓋一棟房子,MIDI 有了 MPE,就像是老房子有了更多空間,讓屋主居住時有更多的選擇。【註 5】

MPE 要發揮潛力,軟體的支援是不可或缺的,目前已經有一部分合成器軟體、手機 app 和外掛程式支援 MPE,對於音樂創作者來說最重要的工具類型 — — DAW 也有不少市場上的主流產品如 Steinberg Cubase、Logic Pro X 和 Bitwig 8-Track & Studio 等等,Mac 內建的 GarageBand 也支援,不過仍有許多大廠尚未加入,或者需要透過外掛程式才能支援 MPE。代表 ROLI 領導起草 MPE 規範的 Ben Supper 博士認為 MPE 將引發更多有趣的創新,很快地各方就會加入支援 MPE 的行列,讓生態系更加壯大。【註 6】

不過,張超然並不看好 MPE 會引發新一波的創新。他解釋,樂器產業已相當成熟,規模很小又相對保守。像 MPE 這樣新的 MIDI 協定確立後也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其他軟體才會慢慢開始支援。而硬體方面,電子樂器的軟硬體都在低價化,研發投資自然變少。市面上可以看到很多廠商都在做類比合成器、仿類比的數位產品,在數位硬體已經到位的情況下反而在走回頭路。

未來樂器的未來

雖然已經有了初步的成果,但 ROLI 眼前的挑戰並不少。

在我研究 ROLI 的過程中,發現網路上有些使用者抱怨 BLOCKS 系列裡的 Loop Block 有充電上的問題,或是 Lightpad Block M 的硬體在感應上有問題(我自己就遇過,在更新韌體後有改善)。此外,雖然 ROLI 的 Noise app 有在 Google Play 上架,但是在 Android 手機上的表現似乎非常不好,ROLI 甚至在 BLOCKS 底下的各個產品頁面直接標記「不支援 Android」(No Android support),這件事也成了社群上諸多使用者抱怨的常見問題。或許基於策略或是資源等現實考量,導致 ROLI 的行動裝置還偏向 iOS,但若要在音樂創作的普及程度上更近一步,Android 大概是躲不掉的平台。

Seaboard Block 的產品頁面寫著「不支援 Android」

而且,並不是所有人對於 ROLI 在 Seaboard 或 Lightpad 上的創新設計都買單。現任倫敦市長設計顧問之一的 Dan Hill 就曾在 Medium 上撰文,藉由觀察女兒使用 Lightpad Block,提出他的疑慮,並且拿傳統樂器如吉他等與之比較,談 Lightpad Block 的設計問題與限制。雖然我不認為這種比較是恰當的,但 Dan Hill 有一點說得很有道理,由於 Lightpad Block 的體積關係,會導致表演者全身被縮在一個很小的範圍裡,兩隻手臂呈現「V」字型,最終交會在一個小點(即 Lightpad Block),演奏時的律動顯得有點尷尬、不自然,「那不吸引人。」Dan Hill 寫道,他還質疑了藍牙連線在表演時的可靠度,直指與 Lightpad Block 連接的 iPhone 或 iPad 或許是最脆弱的一環。

Lightpad Block M(© ROLI Ltd. 2018)

更重要的是,ROLI 為了讓使用者快速上手,在硬體上提供了簡單的介面,在軟體的部分提供了現成的聲音素材(他們甚至還為每一種聲音素材附上簡短的示範彈奏),因此即便是沒有經驗的人,也可以做出一些什麼。相信懂得遊戲化設計或是心理學回饋機制的讀者,都可以理解 ROLI 這樣設計的目的 — — 讓使用者迅速感受到「做」音樂的成果。但這也正是 Dan Hill 在文章中所質疑的,他懷疑看似 Lightpad Block 簡單的軟硬整合介面,背後隱含的豐富變化,會導致初學者迷失在其中。

所以初學者不應該去碰 ROLI 的產品嗎?對音樂半點不懂的我買錯了嗎?對於這點張超然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說,「演奏樂器的動詞英文是『play』,本身就具有『玩』的意思,所以在中文裡也常常會說『玩什麼樂器』或『玩什麼樣的音樂』。因此若只是覺得 Seaboard 很好玩、很酷,這樣的動機就已經夠了。重點在於自己覺得好不好玩而已,不需要去管初學與否。」

而且,在談到 ROLI 是否能成功營造蓬勃的生態系,張超然認為由於價格以及當今流行音樂製作需要等等的原因,可以對生態系產生良性循環的可能會是 Lightpad Block 那樣的產品,反而不太會是 Seaboard。

但他也警告:「若是考慮比較有系統地進入音樂領域,選擇傳統樂器當入門或許是比較好的選擇。ㄧ方面是傳統樂器不論是鍵盤、吉他、吹管樂器的接觸介面很單純,你可以直接感受到聲音的共鳴、樂器發聲原理,甚至空間與自己身體的共振感。那不是經由塑膠鍵盤、電腦、軟體等再透過喇叭可以比擬的。再者,用 Seaboard 來入門很容易會因為器材的複雜性而感到挫折,或是流於只是在玩軟體和音色。」

那些最終連結在一起的點滴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 Steve Jobs

「你不能預見這些點滴會如何聯繫起來,唯有在回顧之時你才能看出關聯,所以你一定要相信這些點點滴滴會在將來以某種方式連接起來。」

Roland Lamb 曾說,當他在構思、描繪心中那個新式鍵盤的草圖時,想到了波浪概念的結構,讓雙手可以在上波浪上游走。其中一個思考的過程,最終還是回到他以前對哲學的研究 — — 某種程度來說,音樂就是關於過程。那些我們感覺起來更像是過程的東西,就像旋律,它會移動、會改變。【註 7】

Seaboard Block(© ROLI Ltd. 2018)

在一次的訪談中,Roland Lamb 提到自己在中國和印度的經驗讓他覺得自己一直在追學的哲學問題和語言有關,是語言形塑了人的經驗和社會結構,後來他進一步感覺到,語言和語境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our context)可能就是「問題」本身的一大組成。他認為從小伴隨我們長大的語言提供了「過濾器」(filter),而不同的語言使這個社會形成各種略為不同的結構,這也是為何他要去哈佛主修古典漢語和梵語。

這讓我想起美國科幻小說作家姜峰楠的作品《妳一生的預言》。小說的封底大概是這樣寫:主角露伊絲班克斯博士透過學習外星人的語言和文字 — — 更精確一點說,應該是符號,發現上頭乘載了外星人的意識,而符號裡的訊息打破了時間的線性,讓她明白到,過去和未來是同時存在的,而且所有的內容都是在敘述一個未來確定存在的事實,也就是說:使用那種符號的人,一定知道⋯⋯ 【註 8】

回到現實,Roland Lamb 大概不能像科幻小說裡的語言學家那樣,因為學習了外星人的語言而洞悉未來。他的發明能不能讓藝術家創作出我們這個時代的經典樂曲、能不能促進音樂創作的普及,沒有人知道。但有件事情蠻清楚的:我雖然連五線譜都不太會看,卻因為 ROLI 而開拓了視野,甚至試著「玩」起了音樂。

前面有提到最初會知道 ROLI 是因為想做幾秒鐘的 stinger 或 bumper,現在也算是有完成目的 XD

【註 1】 該校的知名校友包括大導演 Ridely Scott、Dyson 創辦人 James Dyson 和建築師 Thomas Heatherwick 等人。

【註 2】On tour with Kygo: Bringing the Seaboard to the stadium

【註 3】Lightpad Block M 是 Lightpad Block 第二代產品。

【註 4】MIDI 標準是源自於 1981 年音響工程及合成器設計師 Dave Smith 向音訊工程協會提出的的一篇論文,產業標準則是於 1983 年正式確立,而進一步的規範 General MIDI 則是在 1991 年成為標準。

【註 5】Craig Anderton: MPE defines the future of electronic music

【註 6】MPE: It’s official!

【註 7】Philosophy of design: An interview with Roland Lamb from ROLI

【註 8】推薦大家看看 YouTuber Super Y 超級歪的解釋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 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釋出

Previous

群眾外包的力量(下):那些著眼於人類生存大問題的科技樂觀派

如何進化自學能力?後端工程師 Mosky 的人體實驗

Next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