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星箭廣播》137 集——喜歡把問題變複雜的人如何設計個人知識系統(ft. Ernest) 訪談逐字稿。本集節目介紹與相關連結請到此頁面閱讀。
本集使用說明 & 來賓介紹
Titan:嗨,大家好,歡迎收聽星箭廣播第 137 集,我是主持人 Titan,先說明一下,由於這次的錄音比較長,我們會分成兩集播出,所以結尾的地方不會聽到來賓跟大家說 bye bye。今天很特別,我們邀請到一位特別來賓,他是來自國內專注於室內健身器材軟硬體開發的 PAFERS,派仕科技的產品與技術整合總監 Ernest,我們先請他跟聽眾朋友打招呼,順便自我介紹一下。
Ernest:哈囉,大家好,Titan 好,我是 Ernest,我是一位很熱衷拆解整合的一個人,現在服務於 PAFERS 這個,派仕科技的產品與技術整合部門,我們這個部門處理了橫跨五個科技領域的資訊,包含了硬體、韌體、軟體、遠端還有通訊協定,同時我也是 AWS Heros,歡迎來我們的 AWS User Group Taiwan 來玩一玩、聊聊天。那我自己是,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我服務於台積公司 TSMC 的製程整合工程部門,那時候很幸運有幾位老闆讓我有機會可以接觸橫跨開發、預量產、量產這三種製程階段,所以就激發了我對於各種流程的拆解和整合的興趣,然後就衍伸到今天這個題目來。
Titan:我覺得有一點很值得一提,就是大家如果認識 Ernest,或是有聽過他演講,他可能會跟大家說他喜歡複雜化問題,那時候看到這段資料的時候,我眼睛一亮,我想說,哇,因為我自己有時候也是會被人家講說,欸你把事情想得太複雜。
Ernest:對。
Titan:我覺得喜歡把問題複雜化這件事情,以今天的風氣來看是比較特別的,因為大家大概不太喜歡在自我介紹的時候跟人講說,我這個人喜歡把問題複雜化,聽起來有點負面,我們等一下節目最後會聊一下這件事情,我覺得這個非常好玩。
Ernest:好啊!
Titan:今天為什麼要請 Ernest 來聊這個題目?我們今天要聊的是如何設計個人知識系統,過去,我們其實有跟大家聊過很多筆記的工具,例如:Bear、Notion、nvALT、或者是 Roam Research 等等,那也有些微的提到 Obsidian,不過我們沒有深入的談,那當然還有一些寫筆記的方法。
這個部份像我們的老朋友,現在在做 Kaik 的 Lawrence,還有財報狗的林威宇,他們都有來我們的節目跟大家聊過,他們自己個人是怎麼寫筆記的。
還有一個東西我覺得是很有趣,就是個人的系統,什麼意思呢?我自己可能之前有提過我會聽一個 Podcast 叫做 Mac Power Users,主持人是一位律師,叫 David Sparks,他說他有一個個人的作業系統,那個作業系統不是指說,像 Windows、MacOS 這種,他比較像是說把工作上面的各種方法,還有軟體,為自己量身打造出來的一個系統,他覺得這個東西是最符合他的個人的工作流程,而且使用起來非常的順手。
所以我覺得這個個人系統,就是每個人應該都要有一個自己一套的工作方法,加上工具,還有你的流程,這些事情加起來,你可以稱它是一個個人的系統。
我們今天要專注要談的是知識的部分,那個人的系統呢?像我們之前有邀請過比較接近的喔,就是法律白話文運動站長楊貴智律師,他有來跟我們分享他數位化律師的工作經驗,其中有一個部分就是談到他的自動化文件系統,因為大家知道律師工作是需要處理非常多文件的,而且這些文件很多都有法院的時效性,所以這個個人系統對他來說非常重要,有興趣的聽眾歡迎去我們的 Shownotes 去找這個連結來聽。
那我們今天要講呢,怎麼設計個人的知識系統,記得那時候一開始,其實是我們節目的另外一位老朋友 Richard 介紹我認識 Ernest,熟悉 Ernest 的聽眾可能知道說他在今年的開源人年會 COSCUP 有一場演講,主題就是講如何打造個人知識系統。可是,那天的時間我記得只有30分鐘,包含問問題喔,只有30分鐘。
Ernest:對,比較短。
Titan:其實我看完就覺得,不太過癮啊!有很多東西,因為時間關係起來就講不到,所以我覺得正好可以請他來我們節目。反正我們的時間應該至少可以用到可能兩倍到三倍的時間,來講這個問題,所以應該還可以啦。
為什麼不說「個人知識『管理』系統」?
Titan:今天的節目我們會談幾件事情,第一個部分我們會先請 Ernest 講解一下他個人知識系統的架構,還有設計的原則,大概會分幾個部分,等下他會跟大家說明。
接著呢,我們就要請他來跟大家介紹一下他自己個人的系統,因為前面在講架構跟設計的原則,他可能會是拆解開來講,那接著,我們就是會請他把自己個人的一整套系統完整的跟大家講一下,包含他的這個流程是怎麼做的,節目的最後我們會有一個提問的環節,就是說我有一些疑問,或者是有些問題想要跟 Ernest 好好的討論一下這樣子。
今天節目一開始,我們就先請 Ernest 來講一下他的個人的知識系統。首先,我有一個問題想要問,那時候在聊天的時候有問到說,為什麼他是說個人知識系統,而不是個人知識管理系統?因為大家可能有聽過一些術語嘛,PKM、PKM,講的就是 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就是個人知識的管理,那位什麼要捨管理加上系統這個詞?
Ernest:我單純不喜歡 Management 這個字,就很常我們都說,比如說時間管理,但通常去講時間管理的課程,或人家的分享,大家都說不是在管時間,是在梳理自己的這些生活啊,然後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所以常常大家都對管理好像都會有一種誤解或是其他的想像空間。
我在思考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就在想,我好像不是在管理我的知識,而是我想要疏通,讓我的腦袋發揮它該有的功能。所以我就先把 Management 這個字拿掉,但是在查詢資料的過程當中,我自己也是去爬梳別人怎麼做。
很多人在英文的文件上面或英文的分享上面,滿多人會用這個字,就是「PKM」這個字,它就會變成是個人知識管理,我覺得也沒有太大的問題。因為早先,大概十幾年前曾經有一陣子流行過 KM 這個字,Knowledge Management 放在公司裡面,所以它把公司裡面的 KM 拿到個人來用,它可能就會變成 PKM,也許它是有一個這個脈絡在,但我還是滿希望是解決我自己所需要的一個整理知識的方法,所以我就先把它弄簡單一點,叫它個人的知識系統。
Titan:我覺得等一下聽眾應該有機會可以從 Ernest 的講解分析,去理解到為什麼他覺得 Management 對他的個人的系統,相對來說可能不是他最關注的焦點。他比較關注的可能是把他之前累積起來的東西,在需要的時候拿出來用,而且要找得到,要能夠連在一起,這個部分他等下會跟大家談。
個人知識系統的架構
Titan:我們就先請 Ernest 來跟大家聊一下,他的個人知識系統的架構應該要長什麼樣子,這個部分他其實在 COSCUP 有提到,但我們今天會請他多談一些,他當初在那個影片,我們會放在 Show notes,他當初在那個影片談得比較少的部分,今天會特別提出來講。
Ernest:我在 COSCUP 分享的時候,我把它先粗分成一個類似工廠的流水線的這種感覺,當很多很多的資訊來源流進來之後,會先放在一個倉庫做儲存,Storage 的部分,儲存分類之後呢,才送去 Compute,運算的部分就應該是我們的大腦最擅長的地方,像我就覺得我的大腦很不適合做 Storage,我常常忘記事情,我就一直去找說,那我應該要做什麼是我擅長的事情,那我就發現說我擅長把看起來不相關的很多的片段資訊,做整理跟串聯跟消化,那我就發現那我應該活用我的 Compute,那我應該要弱化我的 Storage,Storage 應該要儘量都交給工具或電腦來幫我處理,這是一開始設計的原則。
還有另一個設計原則是,我常常發現我早年、現在其實也還是會用,就是常常會被,除了剛剛 Titan 聊到的我喜歡把問題複雜化,在生活周遭就會常常被同學或被老婆,就會說你怎麼又把事情複雜化了,搞得那麼複雜,或者是有時候會被一些客戶,或者是長輩提醒說,欸你好像知道很多事情,但是你都沒有做到。
我就去查了一些資料之後,我在設計這個知識系統的時候,我發現三件事情,就是如果把它分成三個段落,我可能會把它分成知道,第二步是做到,第三步是教別人怎麼做到,有點像之前我們在聊的時候是 Input,這是知道,然後接下來我們才會去消化、吸收這些 Input,去做一些東西,去打造一些東西,那這個是做到要有產出,最後的 Output 呢?我覺得不單單是比如說:錄音、錄影、寫書、寫部落格文章,而是這些產出要對別人有幫助,別人也可以產出他的產出,這樣才是真正的活水,把整個流程流起來,所以那時候,最早有一些這樣子的想法來開始設計我的這個系統。
Titan:這樣看起來好像剛好跟我們講電腦的架構好像有點像。
Ernest:我還滿大量的參考電腦的架構的。
Titan:但我是不確定說是不是這樣比喻是很完美,我那時候看到 Ernest 的影片,我會覺得說,好像剛好跟我最近在想的做法很像,他在那個影片裡面有把他剛剛提到的說 Storage,儲存跟運算 Compute 的部份把它當成 process,它是一個流程,就像他剛剛最前面講的,他說有點像是工廠的流水線。
我最近在思考,我自己在做筆記,所謂的設計我自己的知識系統的過程當中,我也是用這種流程的概念喔,因為我最早可能有跟大家提過說,我在用 Drafts,算是,你要說他算是筆記軟體,但它比較像是說只要你要處理文字都可以從 Drafts 這個軟體開始,哪怕只是寫一個訊息,我都會叫出它的視窗,然後先打一個草稿再把它送出,這樣比較不會出錯。尤其是像寄 e-mail 這種事情,這樣也比較不會錯。
所以我自然而然就會去想說那是一個流程,我先從 Drafts 開始,接著我把文字處理完之後,我要送去下一個地方,送去哪邊呢?可能是寫 e-mail、寫文件,那寫完文件後你還要想一下說,那這個東西你要怎麼去組織,我們之前有跟大家談過說,像林威宇他來我們節目的時候有提到嘛,在寫筆記的時候,Fleeting note 啊、Literature note,還有 Permanent note 或你要講 Evergreen note 也可以,就是這種永久的筆記、長青的筆記,用這種概念,所以他是一個流程。(《星箭廣播》107 集––希望我們的第二大腦都不會太遲緩:聊聊學習生產力工具(ft. 財報狗林威宇) | Star Rocket Blog)
Titan:剛剛 Ernest 有跟大家講,他把它分成三個部分,就是第一個是知道,然後第二個是做到,我們剛剛講的中間流程的部分,第三個可能就是 Output,就是教別人怎麼做這樣子。
先把問題複雜化一下
Titan:我覺得往下講之前,我們先回過頭來,請他來定義一下他個人的知識系統,因為我覺得我們剛剛有講個人知識系統,英文的話大概是三個詞,我覺得可以先定義一下,因為我覺得個人在這件事情是蠻特別的,因為他會影響到我們的設計,今天之所以我不是直接請 Ernest 跟大家講說他怎麼做、他的系統長什麼樣、他用什麼軟體、他的工作方式是什麼,而是說我要講說原則,設計的原則,原因就是因為每個人的方法是不太一樣,適合自己的方法是不太一樣的,這也是為什麼大家用的軟體,都寫筆記可是你可能在用你會覺得 A 比較方便,我覺得 B 比較方便,所以個人是滿重要的,所以我覺得先請他來跟大家談一下,在他的認知裡面喔,個人知識系統到底是什麼東西,他剛剛有講到,把事情變複雜,這樣有什麼好處?
Ernest:好,接下來我要把事情變複雜囉,把事情變複雜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過程,很矛盾的一句話,我的很簡單的意思是我會把它拆成一小段一小段,讓我的大腦好消化處理,所以剛剛如果有個字串叫做個人知識系統,總共有六個字,我可能就會先把它斷句,斷開之後可能就會變成三個小東西,一個是個人,第二個是知識,第三個會是系統,如果拆成三個小東西來看,我就比較好去對它做認識或是做定義。
以目前我自己的定義來說,個人就是給自己用的,舒服就好不要有壓力,一但有壓力這件事情就無法長久,它就不會形成流程或系統,它就會是一次性的工,就會常常都重來,那沒辦法累積,可以累積的這些就會是第二個詞,就是知識,所以這些知識,如果我們想成倉庫的話,它就會有貨車幫我們把這些知識運進來這個倉庫,看看我們在倉庫裡面會不會有貨架,那可能分門別類地把它,比如說像大的 Walmart、Costco、Hill’s 這樣子,它就這樣很大的倉儲把東西全部放一放,放好之後我們就要有系統的去把它拿出來用。
所以要拿出來用,我自己就遇到一個問題,我都是從問題開始的,我遇到的問題就是,我會忘記走進去倉庫,把我知道的事情拿出來用,所以我就開始設計一些工具或流程,或者我自己所叫 trigger,就觸發我自己要進倉庫拿東西,避免倉庫裡面有一些放到快發霉的、腐爛的、過期的東西還放在裡面,第三個部分就是這個系統,系統對我來說就是要有流程、要有工具,如果可能的話,就帶它去做自動化,自動化就可以讓我自己省下重複性的時間,特別是資料轉換格式,這類的事情,我就會盡量希望自動化。
Titan:剛剛你有提到說,你會忘記進倉庫去找東西,但是,你並不是說我進倉庫之後會找不到東西,我覺得這兩個好像有一點差別。
Ernest:對!這兩個有點不一樣,我是知識進到倉庫的時候,我找了一個自己的方法去把它分門別類,所以,因為那個分門別類的方法是我自己去定義它的,他會進到我倉庫不同的位置,所以我回到倉庫來找東西,我可以依循的那套方法去找,我存放的位置,這點我先解決了。第二點就會是倉庫擺在那邊,我可能在倉庫外面瞎忙別的事情,然後就會忘了進去倉庫找一些解法。
Titan:這會比較像是說其實東西都有準備好,像你剛剛提到的可能都已經透過日常的流程跟自動化做到了,但反而比較容易忘記的是說,要進去找以前的東西這樣子。
Ernest:對!對我來說我的問題比較像是這樣子,可能每個人遇到的狀況會不一樣。
系統的七個站點
Titan:剛剛你有提到說,我們在做設計的時候,你的架構,我們再重複一次喔,就是 Input、Storage、Compute。那 Storage 跟 Compute 就是這算是一個中間的流程,剛剛講的做到這件事情,最後是 Output,我覺得這時候應該可以請你來談說,把這四個階段,你個人的原則,把它稍微談一下。
Ernest:它原則之前,我描述一下,我一開始怎麼來設計這個原則,原則之前的原則的思路。那我一開始是在台積學到的問題解決法,那時候有很多套問題解決法,其中一套是比較簡單的,叫「福特 8D」,他是福特車廠設計出來的 8 個 Discipline、8 個步驟,依照這 8 個步驟,一路一路走下來的目標是要去找出,去描述問題、去定義問題,然後找出問題背後真正的那個原因,我們叫 root cause,那我就用這個方法來對我自己解問題。
所以這是我一開始設計原則背後的出發點,後面再加上一些自己土砲做的自動化程式,去加速這個流程。所以我就從這個福特 8D來對自己解問題,解完問題之後,就會回到剛剛 Titan 聊到的 Input、Storage 跟 Compute 到 Output 的這個流程。
這個流程裡面,我再把它細分成大概是7個步驟,那形成我的這個生產的流水線,我先把這7個站點先介紹一下,第一個站點叫資訊來源,第二個站點是處理資訊來源的工具,主要就是做一些轉換格式跟自動化,第三步我叫 Inbox,信件來了就有一個小抽屜,或者是,有點像回到家的那個玄關,那個就是 Inbox,先把東西堆在那邊,第四個步驟就是分數機制,這個待會我們可以再聊一下,第五個步驟我叫做消化,原本我叫第五個步驟,叫做整理。
後來發現我比較喜歡消化這個動作,就它應該要往下一關走了,整理就會像我剛剛那個問題,我在倉庫裡面很認真的整理,但我還是會忘記回到倉庫,所以我後來就改稱做消化。
消化就會有第六步,第六步我叫應用,就要拿去打造某個東西,或做出某個東西出來,第七步才是輸出,教人家怎麼做這樣子,所以大概是七個步驟。
Titan:剛剛聽 Ernest 講這七個步驟,第四點分數機制,大家如果有去看他的部落格有一篇文章,我那時候也是看完 COSCUP 演講之後去找的,那篇文章應該是在講他的個人知識管理系統的工作流程,我在讀的時候文章講得很仔細喔,就是按照 Ernest 的特色。
可是啊,我在裡面就一直讀到說他在 Input,資訊來源在整理的時候,都要先經過分數系統,然後我就一直在等,因為他說後面會提到分數系統,結果整篇文章讀完了,分數系統根本沒有提到。
Ernest:然後就拖稿好幾個月。
Titan:所以我就想說請他來節目上面講,等一下大家不要忘記,我等一下會提醒他講分數機制這件事情,請他好好的解釋一下,因為大家去看文章裡面是沒有的。
Ernest:裡面沒有講。
資訊來源、工具與 Inbox
Titan:我們接著就請 Ernest 來講,他自己個人的流程,然後他往下談他說,他每個東西具體是怎麼做的。
Ernest:第一步是資訊來源,是很多 Input 的 source,第二步是處理個別的來源的一些工具,那這邊已經在 COSCUP 聊過,然後也在部落格上聊過,所以我們今天這段就短一點點。
資訊來源它對我來說是,比如說看書、看文章、或者是開會、聽 Podcast 這些都是各式各樣的資訊來源,因為我現在也是在做一些資訊工程的一些事情,所以我就先把它分門別類,文字類的我可能有一些工具來處理它,然後聲音類的跟影像類的,都各自有一些工具來處理它。
這裡頭比較討厭的,就是大家的格式會不一樣,這段在之前的星箭的其他的 Podcast 我覺得也聊蠻多的,所以這個部分,我們今天就少提一點。
我們今天就從 Inbox 來談,這個 Inbox 對我來說,就開始要進那個進倉庫了,那進倉庫的話,如果倉庫裡面,我有一經存在的領域分類的話,有那個貨架了,那我就直接把這個小盒子,就搬去那個貨架子放好,如果還沒有那個知識領域,還沒有那個既有的貨架的話,我就會先放在沒有歸類的,最原始的那個 Inbox,先在那邊累積,等到累積到夠多的時候,我知道這個領域我有開始接觸到需要再深入研究了,已經夠多了,我就會開始把那個領域的貨架,把它建起來,要不然我一開始不會花時間跟資源,去把那個貨架建起來。所以 Inbox 是對應到我的知道,有進到倉庫了,有進到 Inbox 這個 warehouse,那就算是知道這件事情。
Titan:我以前剛開始知道 Inbox 這個概念的時候,通常都是在電子郵件或者是人家講 GTD 待辦事項,工作的這種流程的方法,會提到什麼事情來了先放到 Inbox,然後再整理,重點是不要在一開始記錄事情,或者是剛剛 Ernest 講的 Input 就把它變得很困難,盡量先在這個部分先簡單一點。因為如果你在整理這些東西,或是說你在接收這些資訊的時候,你就必須要花很大的力氣,去把它做前期的處理,那可能門檻會變得比較高,你可能會比較不想要做這件事情。
Ernest:是的是的。
Titan:那可能會排除掉很多,本來對你來說有用的東西,你就可能太麻煩懶得記,或者是花太多時間去思考,我要把東西放在哪裡。他們的做法可能就是,把東西先放到 Inbox,那之後再來整理,比較有完整的時間,或者是你在想另外一套方法來把它做分類跟整理,因為我在用的那個 DEVONthink 這個軟體,它也是這樣設計,就是他有一個 Inbox,那他的主要的概念就是你有什麼東西想要收起來、收藏起來,你看到一個網頁或者是你拿到一份文件,你可以先全部放到 Inbox,然後再去整理它。那我覺得這種流程的概念,就有點像是套用到前面講的 GTD 還有 e-mail 的這個東西,我想 e-mail 也是啊,大家打開信箱,信不是都進來了嗎?如果,基本上就是進到這個 Inbox。
Ernest:對。
Titan:那如果你是用 Gmail,你可能會設定一些條件篩選器,去把它再做整理,那我覺得這個就是,大概有點像這樣的流程。
Ernest:對對對。那時候引發我開始想這個 Inbox 的概念時候,我覺得也延伸蠻多的想法,比如說剛聊到的 GTD,趕快把想到的東西 capture 起來,把它寫下來,或者是,我是從那個 The second brain 那個脈絡那邊,它也分了4個步驟,它的第一個步驟也是在講 Inbox 這件事情,它在講 capture 就是有想到或者有捕捉到,就把它放起來,或者是,剛剛我們聊到的這個 Nicolas Neumann 他的三種筆記,他的源頭的筆記 Free keynote 它也是類似 Capture 的概念,讓東西先找一個地方放。
Titan:而且這個概念啊,就是趕快把什麼東西捕捉下來的這個概念,也開始出現在我們會用到的這些軟體身上。
Ernest:對。
Titan:我記得,好像 Apple 今年發表了 iPadOS 15,就是它有一個 Quick Note,就是你拿著 Apple Pencil,從 iPad 的右下角,你把它拉出來,它就會有一個 Quick Note,可以把你想要寫的東西記下來,更早之前他們有一個設計,就是你用 Apple Pencil 去點螢幕的畫面,在上鎖的狀態你去點,它好像會直接跳出那個 Note。
我覺得這個大概就是他們想要透過軟體的方式去把這件事情做到,以前的話就是趕快拿一張紙、然後筆,就趕快把想法寫下來,所以有些人身上可能都會有一點,就隨身攜帶小本的筆記本,好寫為主,可以拿為主這樣子,這種背後的概念應該也是一樣,就是趕快把心中的想法,趕快記下來,如果沒有寫下來,可能很快就忘記,不要跟自己的這個記憶力去對賭啦。
Ernest:像你剛剛一開始聊到那個 Drafts 這個 app,那它就很適合趕快把東西寫下來,然後我另外也玩了 Mini Focus,它也是有快速鍵可以趕快先存起來,它就是固定會去一個 Inbox 的 Folder,然後先趕快把那個時候的靈感、想法先把它記起來。
Titan:我現在的想法是覺得說,東西先有,先存下來,之後再來整理,或者是說再去應用,我覺得可能是比較好的,我更早以前的想法,可能會想要先把我的整個 Finder,整個檔案系統都分門別類,都先設想好,然後東西還決定我要放在哪裡這樣子,那我覺得前期投入的心思太多了,應該是反過來可能會好一點。
Ernest:而且常常可能系統轉換的過程當中,又要再重新弄一個分類結構。
分數機制
Ernest:然後在第三步 Inbox 之後的第四步,是一個分數機制,那我為什麼會在這裡放一個分數機制,才去第五步的消化呢?
我們剛剛一開始看的主流程式 Input、Storage、Compute,然後再 Output,這是大的結構,在設計資訊系統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拿這個大的結構呢,拆斷之後,同時在那個小的段落裡面,再重複一次用這個結構,所以我們現在在第三步的這個 Inbox裡面,他就是一個小的 Storage,小的 Storage 我就會搭配一個小的 Compute,在這一段大倉庫裡面它就有一個小的 Compute,小的運算要來做,那這個運算我就叫他分數機制,這個分數機制是用來先在倉庫裡面,類似 AI machine learning 他們要洗資料,整理資料的這個概念。
我的整理的原則是,我的資訊來源一開始會很多很多,我會盡可能很公平性的,不管是各種視角、討論的面向,我會先不考慮那麼多的方式,先把全部的資訊來源都收進來,可是太多的資訊來源就會造成一個問題是資訊量很多很多,我自己會消化不完,那消化不完的話,那我們用的工具就會是過濾器,有做一個 Filter,過了過濾器之後,後面才去做整理跟儲存。
這個過濾器我就需要做驗證,這個做驗證有幾種選擇,一種就是自己做驗證,或者請別人幫忙做驗證,比如說這個半導體的領域,我就可能會借住誰在半導體領域,是比較有名望的,我看他之前過濾的結果好像是我可以接受的,我就先信任他的過濾機制,那個人就是每個領域,比如說財經領域啊、金融領域、技術的領域,我都會找幾位我覺得可信任的過濾器,藉由別人幫我做驗證。
在藉由別人幫我做驗證的過程當中,我自己就要去學習說,別人是怎麼驗證這些資訊是有價值的、我的含金量比較高的、知識量比較高的,同時也會在這裡就開始打分數了,別人如果驗證錯誤,那我就要對那個別人打低一點的分數,然後那個別人的源頭其實是很多的資訊來源,可能是雜誌、可能是出版社的、可能是 Conference、可能是其他的人,這每一個人我都會去給他一個分數,分數高的我在未來在取用這些資訊來源的時候,我就優先取用它,或者優先處理它,分數比較低的,我會先放著不會丟掉,有空的時候再去處理它,零分的就是直接丟掉不要再浪費我的人生了。
Titan:這邊我有一個疑問,就是我想問一下他背後的系統,因為你剛剛有提到打分數這件事嘛,你是有一套系統嗎?因為我當初在讀那篇文章的時候,想像中的是你可能有一套系統,用軟體來設計這些進來的資訊,就有點像是給他們加權分數,然後再去計算說結果要怎麼樣,那要不要優先處理,但是剛剛聽你講起來,好像比較不是說真的全部都軟體化,比較像是已經吸收資訊久了,你有一個內化的方法,去判斷說這個東西是不是該留下來,比較沒有像我前面想像的那麼機械式的方式,是這樣子嗎?
Ernest:最早有是試著要用試算表,或者是 Google 去做,但是這樣做我就發現,又回到最早的個人知識系統的那個「個人」,給自己用的舒服就好,不要有壓力,就會發現,欸我做了一個很大的表,很精美、很精準沒錯,可是我會有一個阻力,是我要再多開一個表格才能做這些事情。
我後來的調整方式是增加我進到第四步這個分數機制的頻率,我把頻率調高所以自己就不會忘記要做這件事情,因為我常常在做這個分數機制的這個步驟,所以他就會在我的腦海裡面,形成那一個試算表,因為零分就直接丟掉,就腦容量很小嘛,我就不會記得他,它就會自己被我丟掉了。然後我就一直重複的取用,目前我覺得用起來還會有一個缺陷、Bug,就是我可能會漏掉新的資訊來源,所以我現在還在想辦法定期要去擴充新的資訊來源進來,或者新的別人,幫我做的別人。
Titan:這個部分你的意思應該就是說,因為他是新的來源,你對他沒有一個之前的分數在手上可以參考,所以你可能會不知道要怎麼處理,或者是就漏掉了這樣子,所以要定期回去整理,我覺得這件事情滿有趣,因為剛剛 Ernest 講的東西,我全部都經歷過。
一開始要用試算表,剛開始當這個科技記者的時候,你總是會覺得說我要 Follow 一些事情,我關注的事情是什麼,簡單的想法就是全部都記下來,就是我要開始追蹤,A 公司怎麼樣,他們有沒有什麼相關的產品、人事或者是策略上面,或者是其他業界上對這家公司的分析,想要全部都把它放在試算表的格子裡面,後來你就會發現說太多了根本就放不完,而且那個阻力很大,光是想到那個表格你要怎麼整理,然後每一次都要把它叫出來,這些都是很大的阻礙。
後來我們在節目上有跟大家提過,以科技新聞為例,我們有跟大家推薦說,你在讀科技新聞的時候,你可能要注意的是,它是哪個網站?它是哪個記者?哪個作者寫的?那個名字有沒有記下來,因為其實我自己是覺得如果你看久了,應該就可以有一個概念說,什麼樣的人在談什麼樣的東西是比較可以信賴的,久了之後你有這個習慣,就當你一開始你會去注意我們前面講的,它是什麼樣的網站?什麼樣的媒體?還有這個作者是誰?好那我們之前跟大家介紹過 Techmeme 這個網站,它其實上面都會有新聞媒體跟記者個人的排名,都把它列出來,這也是一個參考啦,不見得適用每個人,但是我認為久了之後,你應該會對這些資訊來源有些信賴感,一定程度的信任,我覺得這時候,這個分數就慢慢的出來了。
只是剛剛 Ernest 有講說我要定期的去更新新的來源,因為永遠都會有新的東西,我自己最近有遇到這樣的狀況,比較接近的是,比如說像我可能有跟大家介紹過,可以關注一些矽谷的人物,比如說創投,距離我一開始接觸這些東西,已經又過了好幾年了,其實矽谷有一些新型態的創投,我們講所謂的新勢力好了,又冒出來了,更年輕的創投或者是用不同類型、不同型態的創投,最近幾年也開始冒出來,我會意識到這件事情,覺得說那我應該要來知道一下,認識一下這些新一代的人他們是誰,他們怎麼做,我覺得這個對我個人在了解這個領域來說是滿重要的,所以要定期去更新,但我猜差別可能就在於說頻率不同,你看大家最近在講,很紅的區塊鏈,我們講幣圈好了,看起來這個知識領域要 Update 的頻率要非常高,你不能好隔幾個月都不去更新自己的來源,那可能你就完蛋了,但是有一些領域可能就不需要這麼頻繁,可以隔幾個月甚至幾年再來更新就可以。
Ernest:所以要挑對領域,欸?不是!
接續剛剛 Titan 聊到的,我覺得有一個,對大家可能比較實用的,就是書籍,書籍我一定會從最前面開始翻,我很喜歡看推薦序,那些推薦序的人就會出現在我的分數機制裡面,或者是比如說,除了推薦序之外,還有我會從他的書的大綱開始看,他是怎麼去調整這些內容的前後順序,這也可以看出這些作者的思路,最後才跳進去看裡面的內容,很多很細小的 Metadata,最近很紅的字,Metadata 我覺得都是可以拿出來作為分出機制的一些判斷點。
Titan:剛剛 Ernest 講到書這件事情,我覺得蠻有趣,我們之前有跟大家談過怎麼選書這件事情,我們在節目裡面有談,那大家可以去找來聽一下。(《星箭廣播》16 集 —— 如何選擇一本書? | Star Rocket Blog)
剛剛 Ernest 有講到目錄,我自己是也喜歡翻目錄,就是看到一個新的書,了解一下作者的背景,知道這本書他怎麼設計,哪些東西會講,哪些東西不會講這樣子,還有一個我覺得可能各個領域真的大家會看的東西不太一樣,我相信有在出版業待過的人,他還會翻到最後面去看這本書的編輯是誰,真的待過這個產業的人,他可能光看那個編輯是誰,他大概就知道這本書有沒有花時間認真讀的價值,大概就可以有一個分數,這個可是我們一般人比較沒辦法掌握的,可能我們這種 Metadata 就不會看。
Ernest:就看封面漂漂亮亮,或者是這個排行榜第幾名,然後就衝了。
Titan:對對對,這個跟大家分享一下。
Ernest:我們延續用書來做這個例子,把我剛剛七個步驟的流程的前四個,就把書當作一個例子來走一次這個流程。
書是在我的第一步是資訊來源,這個資訊來源假設他是書籍,第二步處理資訊來源的工具,這邊比較像是我在閱讀書籍的過程當中,我是怎麼去畫重點,做筆記摘錄,那希望他是電子化的形式,在後面進到我的 Inbox 裡面去,就是像前幾集有聊的 Readwise,這些工具軟體去幫忙這些資料格式的轉換,進到 Inbox 之後,我再去放到分門別類的領域,看它是哪一類知識的工具,還是它是哪一個產品領域的資訊,我就把它陸續放進去,放進去的後面就搭配說,這些作者是誰,他的評論者是誰,他的編輯是誰,就開始打上這個分數機制,這是其中一種處理的流程範本。
另一種跟書有關的範例就會是,從源頭來看我為什麼需要處理這麼多的資訊來源,通常是我想要去做一件事情,比如說我想要去開發一個產品,或者我想去學習一個新的領域,比如說我想去學葡萄酒,或者我想去學做菜,那我要去學一個新的知識領域,或我要去學一個新的技術,譬如說 Flutter 或是我要學 AWS Lambda,有一個目的性去衝,要去前進,那這個時候我就會先大量閱讀,比如說我要學 Flutter,那我就會把市面上已經有的 Flutter 的書全部找來,或者我就會去專門的書店,架面上通常它會放同一區,我就把每一本都先快速的翻過,看作者是誰,看推薦的人是誰,看出版社是誰,然後看看裡面呈現的架構如何,多半的情況就是,內容應該是六成、五成是一樣的,每一本大概會有一兩個 Chapter 是不一樣的。
接下來就是挑作者的寫作方式是適合自己的,自己好吸收或者他的排版方式好吸收,那這樣就會形成了一到四,一到四資訊來源,資訊來源處理工具,Inbox 到分數機制的目的性都是待會我們要去好消化、好吸收,吸收完之後能夠解決我們身邊的問題,或身邊的任務,或老闆交辦的任務,換取下一個資源,再形成下一個迴路這樣子。
Titan:剛剛 Ernest 有提到那個 Flutter,他是 Google 底下做跨平台的軟體開發套件,對於比較不熟悉的聽眾梢微補充一下,那剛剛看起來 Ernest 的做法就是這個第四步驟進到分數機制之前,就是盡可能的把所有的資訊來源,都先放到 Inbox 裡面,透過剛剛他有提到的 Readwise,我們之前有跟大家介紹過,我覺得有興趣的聽眾,就是如果你常常在看電子書,或者是你在網路上讀文章,你會想要畫線、寫筆記的聽眾,你有這個習慣的話,那我覺得你可以去研究一下 Readwise 這個軟體,我覺得它是最近幾年我看到一個很不錯的,太好了!有這個東西可以幫我把所有我想要記下來。(《星箭廣播》85 集——聊聊五個畫線註記服務,其中一個長得有點像 Tinder | Star Rocket Blog)
在網路上面重要的東西,幫我彙整起來,我透過 Readwise 這個軟體幫我整理下來的,這種各式各樣的 Highlight,甚至我們之前有提過說連 Podcast,語音的東西,透過 Airr,Airr 這個 Podcast app,你也可以把語音的內容筆記也記下來,整理好之後再把它輸出到你習慣用的軟體,比如說像 Notion 或者是 Roam Research 或是 Obsidian,這個 Readwise 都有做,所以我覺得目前這套系統看起來我自己是蠻喜歡的,等下有機會應該還可以請 Ernest 再跟大家聊說他實際上使用的工具有哪些。
消化、應用
Titan:好,那接下來就可以請 Ernest 來跟他講想說,他後面五、六、七這三個步驟他怎麼做。
Ernest:前面一到四比較是 Storage 的部分,儲存的部分,後面會進到 Compute,我們先把大的講完,等一下再來疊代,從 Compute 為什麼又會回頭影響前面的一到四的這個 Storage,Compute 的部分,
第五步的消化,會是我的目標產出物做完消化之後,我要產出整理過的,消化過的知識地圖,我想像中的是
提到要用的時候比較好拿出來用,我就發現我剛剛提到那個問題,我會忘記有一個出發點進到倉庫拿出來用,所以我後來就針對我的這個問題,我規定我自己我要產出一種產出物,叫做 Pattern,我要產出一個模式,我就去定義這個模式,是由三個東西組成的,這三個東西第一個很重要就是出發點這個 Trigger,第二個是要做什麼動作,要做什麼 Action,那第三個是參數 Parameter,那這個參數會去教條 Trigger 跟 Action,這個思路很像是從軟體工程師的思維,或者從數學的思維,以前我們都有學那個很討厭的什麼 Sin、Cos,然後就會 Sin 括號,括號裡面可以放一些數字,那個數字就是參數,就是 Parameter,你丟0度角進去,你丟90度角進去,就會跑出不同的 Sin 的結果,或 Cos 的結果,不好意思又觸發大家這個不好的回憶,但大家可能比較好吸收這個 Parameter 會是這樣子。
那出發呢?可能是同樣類型的 Pattern 我會把它放一起,因為我希望說,比如說有整理出了五個 Pattern,但這五個 Pattern 有可能它只是要調參數,就可以共用它的出發點,它的 Trigger,那我就會把這五個合成一個,藉由不同的出發點去做對應一樣的動作。
舉個例子來說,之前我學到一件事情是我做的 To do,我的 To do 裡面會有一區是我遇到了誰,我要做什麼,或者是我到了哪個地方,我到了哪個餐廳,或我到了哪個辦公室我要做什麼,這也是一種 Trigger,所以 Trigger 不一定是時間說時間到了,我要做一件什麼事情,那個 Trigger 有可能是我遇到 Titan,我要跟他什麼,我遇到 Richard,要跟 Richard 聊什麼,這是一個 Trigger 加 Action 的 Pattern,這是在我的第五步驟裡面,我目標要產出的,所以我在第五步驟,我知道我的目標是要產出知識地圖加 Pattern,那我的過程當中,我就會開始對我自己對話,從前面的這些 Readwise、這些 Inbox 收集到的資訊,已經都長在我的筆記的工具裡頭,我就從我的工具軟體裡面,在裡頭整理出我的想法,這個過程是比較抽象的,我比較喜歡的講法是自己跟自己講話,像現在是我對著 Titan 講話,就想像夜深人靜的時候,Ernest 對著 Ernest 講話,然後就把自己講話的內容,我就把它打在我的筆記裡面,我先不去思考這句話對不對,我反而是先把他打下來,我覺得比較重要,所以我可能會對自己講的十句話,然後我再把那十句話做一些整理,最後留下一兩句話,是我覺得有符合我後面要的那兩個產出物,知識地圖還有我的 Pattern。
Titan:這個應該都是在第五步消化的部分?
Ernest:對,都在第五步裡面,第六步跟第七步我覺得就是,比較多人討論的。
第六步應該會是隨著產業的不同,或工作環境的不同,或者是學習的領域不同,應該會有不同的應用的工具,或做的工具,那這部分我覺得就因人而異,這個第六部分的應用,我覺得比較需要的就是我自己的第五步找到的 Trigger 跟知識地圖,Trigger 我去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我就會運用知識地圖裡面的這些知識節點,讓我更全面性的比如說跟客戶開會,或者跟團隊、跟同事一起開會,一起討論事情,當大家在討論的時候,我就會對應進去我的知識節點,我的知識地圖,他現在講左邊的那件事情,那我能不能也問問看,可能他已經想了右邊的那件事情,我問問看他,他可能想了,也可能他還沒想,那有可能左邊右邊都一樣重要,那我來問問看好了,那就會激發我開始在現場做問問題,那就會形成對話,這些問問題的過程有問有答一來一往,那這樣子就可以形成雙方或多方對同一件事情的理解越來越完整,這是應用的場景,我覺得這邊也許就是大家的場景會不一樣,這邊也許就沒有一個通用型的工具會在應用的這一段。
檔案夾 vs. 標籤
Titan:那我們剛剛聽 Ernest 把他自己的工作流程,1 到 7 點大概都講過了一次,我覺得可以再請他深入一點去談我們今天設定的重點,就是在 Storage 跟 Compute 的部分,請他跟大家多談一些,包含他自己怎麼去使用哪些工具,然後他的做法是怎麼樣跟大家多講一些。
Ernest:Storage 的部分,我分享幾個有趣的點,這是我這幾年來建立自己的這個筆記系統,或這個知識系統的過程當中我遇到的幾個困難點。
其中第一個困難點,之前在跟 Titan 聊的時候也有討論到,就是這些知識進來一張一張的卡片噴進來倉庫的時候,到底要不要分門別類的放在階層式的檔案夾、資料夾裡面,要不要放在 Folder 裡面,還是要打 Tag,打標籤,同一本書他可以放好多個標籤,做不同的分類,我自己目前來看是看的習慣,看每個人想要完成的目的,可能會找對應的做法,所以我覺得這幾種做法都很好,我最早最早的時候,我就是很認真的把我的階層式資料夾都建好,每個知識領域跟技術的 technology 的,然後 technology 裡面我可能會有分,Compute 的、Storage 的、Database 的,或者是 Protocol、Communication 那我就把它分很細,那 Communication 裡面我可能又會分 Wi-Fi、Bluetooth、ZigBee 好多個,那最後我就發現一個問題,我的資料階層很漂亮,但是裡面沒有東西。
Titan:這個經驗我也有,之前在用 DEVONthink 的時候也會想說,我有很多知識領域想要了解,我就會先設定好,但過一段時間你就會發現說,其實這些子的資料夾裡面,或者說以 Devonthink 來說他叫 Group,然後其實裡面都沒有東西,或是說資料非常的少,好像你其實也沒有在關心一樣。
Ernest:對對對。所以後來我就看了幾個其他網路上的分享,我就發現欸對我有這個問題,那我就開始做一個修正,那個修正就是修正成現在這個 Inbox 的概念,所以我先讓我的,隨著我的當時的任務需求,或者我當時目標的不同,我會去學習不同的領域的知識,那我會先放在 Inbox 裡面,等到Inbox 裡面長出來的筆記,或知識節點可能超過 10 個了,超過 15 個了,我就可以開始幫他找一個資料夾,找一個 Folder 來放,這是我目前的調整的方式。
標籤
Titan:聽起來你還是比較偏好說用檔案夾方式來整理,如果是標籤你有試過嗎?你會去使用 Tag,所謂的標籤系統嗎?
Ernest:有,我前陣子轉用 Obsidian 這個軟體之後,我發現他兩個脈絡都可以讓我用,一個是看我的筆記放在哪一個資料夾,他整個全域搜尋都可以搜尋得到,所以我就發現資料夾可能不是很重要,因為我只要按下全域的名字的搜尋,我都可以找得到他,這樣子他有解決我的其中一個問題是我自己要找到那則筆記才方便複習,資料夾對我來說就弱化了,Tag 的需求就慢慢跑出來,我發現說 Tag 它只是工具,我們自己要去定義說我們要怎麼用這個 Tag,比如說第一種方式用 Tag 是繼續做知識領域的分類,把 Tag 當知識領域的分類,那我後面又在看了幾個網路上的學霸的分享,他們有另一個思路是說,這個 Tag 可以是跟某個事情的脈絡有關的,它不一定是個知識領域,所以這個帶到了,我自己會有一個困難點是同一件事情,這件事情,比如說在半導體產業可能有一個意義它會用到,可能在 IT 的產業也有另一個意義它會用到,但是他會有不同的名字,但本質上我覺得他是同一件事情,這是我目前發現這個在筆記系統裡面比較難呈現這個。
Titan:剛剛 Ernest 講的我有兩點想要補充一下,第一個就是下 Tag,就是說下標籤這件事情,我一開始也是用一個知識領域或者是一個關鍵字。
Ernest:一個分類。
Titan:對,很直覺就說啊這個是像剛剛有提到嘛,這是 Wi-Fi,這是藍芽,這是 ZigBee,這樣子去用標籤,可是後來發現啊,這樣子不太好的,因為其實比較好的關鍵字,或是說標籤的設計方式應該是針對你想要了解的那件事情,就有點像 Ernest 剛剛講的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領域,是用不同的方式看待它的,這時候你的關鍵字的下法最好是避免比較無用的,比如說 Wi-Fi 或者是藍牙這個東西,比較好的可能你要加上你對這件事情理解的脈絡,會比較好,就是等你到時候再搜尋、再找的時候你才比較容易找得到,或者是他對你事後如果要再取得這些筆記呀,資料的時候他會比較有用吧!
Ernest:對。標題的搜尋,現在的軟體都越做越好了,那件事情如果跟藍牙有關,那我的標題來就會有藍牙,我就不用再把藍牙再做一次放在標籤裡面。
與自己對話
Ernest:在我 Compute 的第五步驟消化的時候,我再跟我自己對話,我再跟自己對話的時候,一開始會先有點像建立一個 Permanent note,這個 Permanent note 裡面我就是有一個任務,或者我當下一個專案,我想要去完成,那我建立這個 Permanent note 之後,我就發展我的大綱,長出我的思路,長出思路、大綱的時候,就會有一些想法跟 Keyword 會跑出來,我就會用這些當成標籤,回頭對整個我的筆記系統,或知識庫的系統裡面,我會把我重新搜尋出來的這些筆記或卡片,我會再把我這些標籤再打上去,這是其中一種我對標籤的用法。
Titan:你的做法就是說當你有一個專案,或是說有一個特定的東西在進行的時候,這時候你會產生一個專屬的標籤,比如說像你們公司在做室內健身器材的軟硬整合,這時候重點應該就不是在於說,是什麼樣的通訊協定這件事情,他可能會在某個行徑下可能會變成某個產品市場,某個垂直領域的分類,對你來說他的關鍵字可能會是這個。
Ernest:對。
Titan:這時候你會回過頭來把相關的東西,把它上一個新的關鍵字這樣子。
Ernest:對應到我現在想要進行的這個產品,因為最終我自己想要是,我在開發或規劃這個才產品線的過程當中,為什麼要用到這 70 種技術裡面的某 2 種,我想要交代這件事情,把這個原因記錄起來,跟想法紀錄起來,這我覺得比較有用,所以我就會避免說我一直在我的倉庫裡面,把東西貼標籤,把我的卡片貼標籤,我覺得那件事情在 Wikipedia 那些大的系統裡面,已經很多很多人做得非常完善了,我們不用在自己的小的倉庫裡面又再重作一樣的事情,就是上標籤。
Titan:所以我想應該可以把我們剛剛講的東西歸納成,今天如果你要幫你的資料或筆記下標籤,你可以一開始用自己方便記的關鍵字,甚至你也可以用剛剛我們講想得那種可能比較 General 的方式,但是當你回過頭來整理這些資料的時候,你最好再加上一個你當下在研究的主題、關心的事情,比如說我現在要做某某某產品開發,這個標籤你把它放上去,回過頭來把這每一個東西把它加上去,到時候你要找的是比較容易回過頭來。
Ernest:就會有一個連結的關係。
Titan:對對對。
Ernest:料理的時候,我的筆記裡面有一區是食材,比如說番薯、Potato,然後肉啊,牛肉、豬肉,或是各式各樣的葉子,我會有一個一個食材的卡片,或者筆記,或知識節點。
但是我們要煮的時候是煮一道菜,比如說紅酒燉牛肉,或者是日式高湯要怎麼煮,所以另一邊就是食譜,那食譜就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我們要做出那一道菜,我們才能吃嘛,很少就直接啃洋蔥,直接肯青椒。
所以,我們要做一道日式高湯或者是一個日式關東煮,有了這個食譜之後裡面會有流程順序,這一個食譜對我來說就會是一個 Permanent note,他最終就長這個樣子,可能會去改版,但是目標他是一個 Evergreen note,這個 Note 我就讓他連回去這些食材,那食材的那一邊的卡片我就會記錄 Potato 的處理可能有兩三種處理的方式,洋蔥的切法可能有兩三種方式,料理的時候我要用哪一種方法來切洋蔥,或者是我要用什麼方式來加熱,溫度要如何控制,這個我會寫在食材那邊,因為他是通用性的,然後我就可以從食材連接到我有哪些食譜可以用到這個食材,到時候進廚房的時候,我遇到的問題就會是兩個,第一種是我廚房裡面現在有洋蔥、 Potato 加什麼東西,我可以去找到這三個食材的食譜有哪些,我就縮小範圍,我就可以從食材找到食譜,第二種就是家人或朋友要來,然後我想煮某一道菜,就會從食譜找到食材。
Titan:我自己就是因為剛好,這很明顯就是我剛學到,所以我還沒有實際去應用很多次,這個下 Tag 的方式,我覺得就還沒有很成熟,但我大概可以懂他想要表達就是你下這麼多 General 的標籤,可能是沒有意義的,當你為了某個情境要去找這些資料時候,你找到東西還是會太多,或者是在篩選上你會發現我收集這麼多 Wi-Fi 資料,可是裡面講的東西都是針對不同情境底下去談 Wi-Fi 這件事情,我覺得像你要研究通訊協定的技術問題的時候,去探討這個通訊協定造成的一些社會現象,產業結構變化,就沒有什麼幫助,如果是這些資料背後講的東西是這個,看起來你光是用通訊協定,這個 Tag 去找東西是沒有用的。
Ernest:可能會找到很少,或是也會找到很多。
Titan:對對對。
我們應該要有一個自己的標籤系統嗎?
Titan:另外一個關於 Tag,我想要問 Ernest 的是因為現在有很多我們在使用的各種軟體,或者是服務,我們講 Web app 或者說 Sass 好了,他們其實都有 Tag 系統,我用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前一陣子有一個疑問,就是,是不是人們應該要有一套自己的 Tag 系統,或者是 Tag 的規則。
可以套用到各大網站服務,比如說像我們自己有時候在發 Twitter,在發推文或者是 Facebook 貼文的時候,大家不是都會想要下個 Hashtag,你在使用的筆記軟體像我在用的 Roam Research,或是 Ernest 最近在用的 Obsidian 也有標籤系統,或者是我們在用假如你是用 Pinboard,或者是你在用 Evernote,這些都有標籤系統,甚至作業系統本身 Finder 現在有標籤系統,我就會去想說,所以我們會需要一個可以通用的標籤規則嗎?那這樣是不是我們去哪邊,至少找我們自己的東西都比較清楚,然後要下標籤也比較簡單,比如說優先順序是不是就需要一套規則來設計,優先順序的 Tag 要怎麼下,你覺得這是有幫助的嗎?
Ernest:這個問題蠻重要的,我延伸想到了兩三個東西,第一個是這個 Tag 的設計規則,或者他的分類規則,這個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我會去對應到分類法,我去規定一個我自己分類事情的分類法,這樣可以加速,比如說在跟 Titan 聊天,在跟同事聊天的時候,我馬上去定位我在跟這一位同事聊什麼,或討論什麼,他在我的知識腦海裡面是哪一個區塊,這個我會叫 Classification 或者是把它 Categorization 做分類,這個分類我覺得有對應到這個 Tag,那因為下了這個分類之後,Tag 就需要有個名稱,可是這邊就開始產生衝突了,Tag 很短的時候,一開始用很舒服,比如說這是跑步機的,下個 treadmill(跑步機),這是個食譜,下個 Recipe。
但是,做著做著,當資料量長大,類似你的圖書館變大,你就會發現下一層問題是,你有 100 個 Recipe,你有 1 萬個 Recipe,你有 1 千萬個 Recipe 的時候,你又會再想分類它,這時候有幾種選擇,一種是把 Recipe 後面再接幾個字,變成一個新的 Tag,第二種是你下兩個 Tag這個是 Recipe,然後它是適合冬天的,或者這 Recipe 他適合野外的,這邊就會一直開始長各種的樹狀結構或分類結構。
下一題就會是,我好多顆分類樹,哈利波特它只有一種分類帽,但是我們就會拿到好幾個分類帽,這個時候就很在同一個 Tag 規則裡面,把所有事情長完,我也有面對到這個問題,我還延伸想到的一個點,就會是時間,比如說我們在今年所遇到的 Tag,跟明年所遇到的 Tag 可能又會是不一樣的,或者是我自己很喜歡對時間這個資訊,這個 Meta 我會去處理他要掛載在我的筆記裡面,比如說今年 2021 年,我們兩個討論到 Tag 的這個問題,但是明年我們兩個再遇到一次的時候,又來錄一集的時候,可能我們兩個的想法又會不一樣,再兩三年可能又會有不同的想法。
Titan:你指的是同一件事情隨著時間過去,他可能會有不同的樣貌,或者是我們稱呼他的方式會不一樣嗎?比如說我們現在在講 Big data 好了,Big data 這個概念在 Computer Science 裡面應該已經很久了,他存在很久,但以前大家還沒有想出這麼像 85 號行銷朗朗上口的 Big data 這個兩個字之前,他們可能是用另外一個名詞在稱呼他,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這樣講。
Ernest:我覺得比較像是分類樹的增長,所以我一開始可能只有一棵小樹,然後就長成一棵樹根很深的分類樹,甚至我們會長出兩三顆不同的分類樹,這個時候我們的卡片跟知識節點還是同一個,我就會想要回去再幫他補一些不一樣的標籤,讓我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的時候,我可以找得到它。
Titan:因為我剛剛是聽到你講關鍵字,時間這件事情,因為如果我們寫的筆記累積了夠久,比如說 20 年,可能本來有些東西你一開始叫 A,隨著時間過去開始這個東西大家決定要要換一個名字來稱呼它,可能就叫 B,類似像這樣子的概念,比如說像早年,我猜在二十年前,大家在講寫一個應用程式的時候,大家就直接寫 Application,可是,在後來有了 iPhone 之後,大家就說是 App,我覺這個是不是就有差別,雖然說這個詞,顯然你打 App 你還是會搜尋得到全部的 Tag,就是 App 跟 Application 都還有,可是有時候這個命名是完全不一樣。
Ernest:因為有時候會換,這個目前的解法是我挑工具的時候,我看他有沒有那個 Alias 可以用,別名,如果這個 Tag 等於明年的另一個 Tag 看能不能建立這樣子的關聯性。
Titan:不然的話就只能一直是加上去對不對。
Ernest:對。
Titan:或者是去修改,去改那個以前的 Tag 這樣子。因為有些系統設計是你有一個 Tag 的管理系統,你可以直接 Tag 名稱,有被上過那個 Tag 的,過去使用的也會一起改名字。這樣子就沒有什麼問題。
Ernest:對對對。那如果軟體不能上 Alias,就是我們的腦袋自己上 Alias。
Titan:對對對。剛剛聊得這個部分,比較算是岔題了,但是我想這個東西是蠻有趣的。我只能說我現在還是一個很模糊的想法,我也知道這些問題的限制在哪裡,比如說很明顯不是每個軟體,它使用的標籤系統都是一致的,比如說像剛剛 Ernest 有談到嘛,你可以想說如果我要把不同的 Tag 合在一起變成一個所謂的巢狀式的標籤系統,像 Gmail 他可以接受你有巢狀式的標籤,有些不行,或者是有些系統很討厭,它的 Tag 中間你一定要用一個 Hyphen 把不同單字連起來,有些可以比較,讓你下空格,讓你打空格,你要完成一個比較長的句子就比較容易,像這種每個都不一樣,所以其實這是一個很複雜問題,剛好兩個喜歡把問題複雜化的人在一起,結果就是這樣。
Ernest:我們拉回本子,這個 Tag 的本子上,你可以想像他是個紙箱,紙箱是我們的知識,我們真正在意的資訊在這個箱子裡面,Tag 只是外面的這個標籤,所以當年為什麼紙箱上面要貼這個 Tag 標籤呢?是為了在很多紙箱裡面要好找到這個紙箱,是為了搜尋而設計的,所以大家要回到自己的初衷,我們要累積我們的知識,然後把這些知識分門別類,才不會迷失在很多的標籤設計系統裡。
Titan:沒錯沒錯,我覺得可能還是簡單就好。
想 vs. 空想
Titan:那我們剛剛算是把關於 Storage,整理資料的部分算講了蠻多的。包含 Ernest 怎麼使用檔案夾,然後我們剛有談到標籤系統,這個很混亂的一個題目,接下來我覺得可以請他多講一些他之前在 COSCUP 比較沒有講到的,Compute 的部分,請他來談談他怎麼做這件事情,怎麼做,怎麼講運算嗎?怎麼做到?
Ernest:Compute 我一開始遇到的問題就會是如果用兩個字來想,來做拆解的話,我那時候遇到的是想和空想有沒有差別,有的時候我會說,喔!我想一下。或者在跟別人討論事情的時候,開會的時候,別人可能會說,嗯…我想一下。嗯…這一個嗎?然後我們就會發出嗯的聲音,好像我們在思考。
Titan:像機器在運轉。
Ernest:很像機器,對對對。然後,就不禁開始問我自己這個事情是說,當我們發出嗯…我想一下的這個聲音的時候,我們的腦袋在做什麼?簡單拆解的話大概就三種結果,第一種結果就是我們的腦袋在幫我們發出這個聲音,嗯…我想一下。第二個就是我們的腦袋正在幫我想一件事情。第三個就是我們的腦袋幫忙發出這個聲音,並且也有幫忙在想。
但我測試了幾個朋友,我們幾個人的結論都是,我們在發出嗯的聲音的時候,我們的腦袋就只是幫我們發出嗯的聲音而已,所以我就開始在想說我要怎麼讓我自己進入到想的這個動作,就開始去找我要怎麼去定義我在想,有點哲學的概念。
比如說我們今天準備這一場 Podcast,Titan 連絡我的時候,我的第一個動作就是我先進我的筆記系統裡面,我就先建一個筆記,這個筆記就是我一個任務,我要跟 Titan 準備一場 Podcast,所以我就會把一開始抓 Podcast 的主題、想法、大綱,然後我就在裡面,就開始長一則筆記出來,長筆記的過程當中,我就會開始回顧我的其他筆記,我覺得是有一個工具,有這個筆記的軟體在幫助我進行想的這個過程,因為他可以讓我視覺化,然後讓我固定在這個畫面上,固定在這個實務上面的,像我們兩個都是會複雜化問題的,我會從一個關鍵字,瞬間又想到其他的關鍵字,因為 Podcast 的關係,我們只能從裡面挑一兩個關鍵字出來,出來聊,要不然我們基本上可以聊個十天十夜沒有問題。
那就回來這個筆記系統裡面,我會開始把我想到的事情,我就把他打下來,或者用 Siri 這些工具,就把它用唸的,那電腦幫我打下來,基本上就是寫下來,我有發現有幾種方式是我在紙本上面寫的時候,或者我用電腦打下來的時候,會有一些差異,可能是速度上的差異跟記憶上的差異,但都沒關係,就是我會先鼓勵我自己,就是先寫下來,全部都寫下來,噴完一輪,我叫作嘔吐法,把我腦袋中的東西一股腦兒的全部噴出來,全部吐出來,我們在嘔吐的時候,是沒有辦法思考這個東西我要吐還是我不要吐,對不對。
面對一個東西,嗶,然後你就開始吐了,然後吐的時候,他就是一股腦全部出來,我就想好這個應該也要用在,我在發想事情的時候,我先全部都吐出來,吐出來之後我就開始做回顧,跟從裡面吐出來的內容、句子,我開始調整句子,看回顧的文章,看回顧的筆記,再回頭再調整句子,我覺得這個過程是我有在想、在思考、在整理,也朝著我的目標前進,我的目標就是它會長成一個可以錄這一集 Podcast 的知識地圖,也連結到各式各樣的筆記備用。一聊到那個話題我可以再拉出去到別的筆記,談那個筆記裡面的內容,所以他們知識跟知識,卡片跟卡片之間就連起來了。
Titan:剛剛 Ernest 有講到嘔吐法,那時候在看 COSCUP 的影片的時候,我也覺得說嘔吐法這個概念不錯,我以前在用這個方法的時候,我並不會叫他嘔吐法,就是我們會直接先把所有的東西都先寫下來,你腦袋裡面想到時,就把它寫下來,然後再回過頭看看哪些東西要刪掉,哪些東西要去找更多的資料。
比如說我跟,剛剛 Ernest 也有提到我們這次準備 Podcast,像我在準備我要問他什麼問題的時候,我的作法也是先把所有要問的問題都把他寫出來,想到什麼就寫出來,寫出來之後,再去把他做一個整理,什麼問題要放在哪裡,什麼問題要放在比較後面一起問,哪些要放在有相關的地方,把它整理起來,跟 Ernest 討論,我覺得這就是一個有點呼應到剛剛 Ernest 講,這是個人的知識系統,所以用你最舒服的方式去進行效果會比較好,他不見得會比較完美或怎麼樣的,但是對個人來說應該是會比較適當的。你在進行的時候,門檻不會那麼高,心理負擔會消很多,大腦也比較可以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我現在就是把想到東西都寫出來,我不用去想我想到這東西有沒有用,它是什麼,類似像這樣就不用去思考那些問題。
盡可能把每個流程單一,功能單一化,就真的是像 Ernest 講得,雖然我們表面上把事情變得好像很複雜,好多個步驟,可是每個步驟他做事情都變得很簡單,就是你只要負責一件事就好,這個事情做完接著進到下一步,這樣子按部就班把這個任務完成,我覺得這個是,有時候這個是比較容易的方法。我想這在很多不同的領域,大家在討論事情時候也會用這個方式,比如說像人家講你要培養習慣,你一定是從最簡單,沒有壓力沒有負擔的開始,類似像這樣子的概念。
嘔吐之後的過濾與分類
Ernest:在嘔吐之後,我的習慣是我吐完之後會有一些 Filter 做整理,比如說我就會去想說,我能不能用更少的字、更精簡的概念來理解當下的這句話,來理解當下的這個知識,或者是我會不會在不同的場景下,會讓別人產生不同的理解,然後有可能會產生誤會,這些事我會去列的,我有一個 Checklist,我到處都有一大堆不同、奇奇怪怪的 Checklist,然後在嘔吐完之後,我會先上這個 Filter 的 Checklist,這裡頭最常出現誤會的地方就是在名詞,或者是在不同的產業,不同的範圍、領域用到同樣的字,那他可能會是不同的意思,串成整句話之後,可能就會讓人家誤會。
比如說飲料產業的珍珠,跟珠寶產業的珍珠,那他可能是不同的珍珠,或者是運輸產業的 Container 貨櫃跟雲端工程師的 Container 也是貨櫃,但是他封裝的方式不一樣,那他們可能是不同的 Container,類似這樣子,那我就會先去釐清,並且試著降低這個產生誤會的機率。
後面我就會搭配一個叫分類法,剛剛我們在聊 Tag 的時候,標籤的時候,我們聊到這個 Classification、Categorization,這個分類法我會去做比較表跟分類,我會做完這個分類去歸檔,再做這個比較,來找出我現在正在解的這題問題,最適合當下的解法,可能是哪一個,那我就會自己下一些參數,然後去對每個參數打分數,又回到打分數了,只是這個打分數是在 Compute 的過程裡面,我要找出一個解決的方案,所以我就會去做一個比較的表格出來。
過程當中一定又會跳回去疑惑,或者跳回去其他的思路,把自己拉回來我有一個好方法,Ted 有個很不錯的演講,有個 Simon,那他提了 Golden Circle 這個概念,他就畫了三個圈圈,最外面是 What,就我們常常在做的很多很多的事情,第二個圈圈,往裡面走的第二個圈圈就是 How,怎麼做這些事情,Golden Circle 的最裡面圓圈圈,最小的那個圈圈,面積最小的它叫做 Why,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的出發點是這個 Golden Circle 的最中間是這個 Why,如果迷惘或者我發現我花太多時間的時候,我就先去檢查我現在在這三個圈圈的哪個位置,我會不會一直在最外圈的那個 What,有可能我解決出來的方法,或我生出來的這個方法不一定有去解決正中間的那個目的性,那個 Why,這個是我把我自己拉回來的其中一個檢查的方式。
所以我旁邊會加了很多檢查的工具,把我自己的範圍縮小縮小縮小,所以大家看到我的時候可能會覺得,你的檢查工具好多好複雜,但是我背後設計的目的是我要縮小範圍,我盡快完成一個小的目標,然後再累積下一個小的目標,再累積下一個小的目標,然後累積完之後,可能會有一個不錯的結果這樣子。
Titan:剛剛 Ernest 講的這個 Golden Circle,提出這個概念的 Ted 演講,我記得應該是很久以前,那個 Simon Sinek 他在講他用這個 Golden Circle 來解釋蘋果公司的策略吧,我記得,大家可以去找來看,他前陣子好像有出一本書中譯本《無限賽局》,我是沒看過,我不知道怎麼樣,有興趣的聽眾可以去了解一下。
Titan:第 137 集的節目先到這邊結束,如何打造個人知識系統的第二部分,也就是 Ernest 所使用的工具,例如他最近在嘗試的 Obsidian,還有第三個我們問答的部分,預計應該會是在第 139 集繼續播出,歡迎對這個議題感興趣的聽眾回來收聽,怕忘記的話可以訂閱我們的節目,並且打開 Podcast App 的推播通知,我們下一集見,bye bye!
(文章代表圖來源:Timelab Pro on Unsplash)
本文為《星箭廣播》137 集——喜歡把問題變複雜的人如何設計個人知識系統(ft. Ernest) 訪談逐字稿。本集節目介紹與相關連結請到此頁面閱讀。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 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