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World,寫給教程式的人:print (“誰是初學者?”)

| |

我知道我要做什麼了。
平常看新聞都要自己去找,或用 RSS 什麼的,乾脆用關鍵字跟字串讓我要的新聞內容自己導進我的網站好了。

我是三創育成的編輯,百分百人文萃取的文科生,平常寫一些與科技議題相關的文章,也採訪工程師,偶爾協助課程的籌備與執行,但我不會寫扣。前陣子,抱著肥水不落外人田的心態(歐巴桑心態),我報名了由我們自己與 Taiwan Code School 合辦的「輕鬆上手 Python 程式語言」。

透過在這三晚的課,我得出了兩個學習心得與觀察:一是過去多次旁聽技術課程,這次身體力行,角色從協助籌辦課程的工作人員,變成底下實作上課的學員。我發現,「教程式的人」與「被教程式的人」之間有條無形的鴻溝。這條溝,需要雙方,甚至第三方(例如我們這樣的開課單位)來回溝通才能填補。

於是,我寫下這篇文章,寫給老師(工程師)與開辦授課的那一方:初學者在想什麼?初學者在怕什麼?更重要的是,誰是初學者?

誰是初學者?

「誰是初學者」不是個容易回答的問題。一種米養百樣人,初學者也是百種樣態。從前端轉後端的,是後端的初學者;從 JavaScript 轉 Python 的,是 Python 的初學者;從 PM 轉學程式的,是程式初學者;會 Python 但要學機器學習的,是機器學習的初學者;電腦一當機就不知所措哭找 IT 部門,現在卻要開始學習非人類自然語言的人(像我這種),更是所謂的「程式麻瓜」初學者。

你的學生,是屬於哪類的初學者呢?

前陣子育成團隊內部進行課程設計回顧。過去我們提供相當多以「零基礎」及「自學」為主軸的技術課程,希望能逐步引導學員找到自己的學習定位。但後來發現,我們對「零基礎」的定義相當模糊且曖昧。也就是說,我們沒有掌握住來參加課程的「初學者」的真實樣貌。

舉例來說,幾週前我旁聽了一場機器學習的零基礎課程。聽著聽著才發現,來上課的學員可能需要對 Python 或統計學稍有認識,才比較能跟上進度,或正確理解老師所講的,不然所學只會「過眼雲煙」。儘管老師教得確實不難,但如果學生本身不具備某些基本條件,例如對程式語言、Python、統計學的基礎認知,要在短短幾小時內快速融入,則會有一定挑戰,也很容易因聽不懂而迷路。

另一個例子來自那三天的 Python 課程。

與我一起上課的學員中,有像我這樣一輩子都沒寫過「電腦語言」、對電腦世界甚至相當陌生的「零基礎」,也有熟稔其他程式語言,只是沒寫過 Python 的「零基礎」(對方還是小六生呢,真汗顏…)。

如此看來,我這種「初學」與小六生的「初學」,基礎點上顯然就有差異。我需要更傻瓜式的教學方法;而他必定比我更了解程式語言廣義而言的運作邏輯。這些差異,都成為我們推廣課程、設計課程,以及與講師溝通內容時,需要深思熟慮的細節。

「你要用程式做什麼?」這是好問句嗎?

這應該是所有想學程式語言的人最常碰到的問句;大概也是所有工程師在被想學程式的朋友問到煩時,最常反問的。

先畫靶再射箭的方式,有助於引導初學者進一步思考「為何而學」。除了能檢視自己是否有足夠的動機跟目標,對於學習流程的規劃,也有如指北針,有明確可依循的步驟,免去繞路找不到學習定位的窘境。

只是,人生如果這麼容易找到指北針,大家就不會我廢我驕傲了。這世界上就是有像我這種說餓了想吃飯,但要吃什麼?

A:不知道。
B:吃拉麵(寫網頁)?
A:不要。
B:吃炸雞(寫 APP)?
A:不要。
B:吃滷肉飯?(寫遊戲)?
A:不要。
B:那你要吃什麼?
A:吃飯。(寫程式)
B:…
A:(我才想點點點好嗎,為什麼騷不中我的癢呢!!)

我在網路上找過各種初學者的心得分享,其中一位作者的悲鳴,讓人看了心有戚戚焉。她說當她詢問工程師友人如何學寫程式時,被問的第一個問題都是「你要用程式做什麼?」,她吶喊:

「我根本不知道有哪些選項可以選擇啊!」

許多初學者並不清楚程式語言的原理、邏輯跟應用的場景。就算網路上看過很多文章,但沒有看過 demo、沒有實作體驗,其實很難光靠腦袋「想」出程式語言可以「做」什麼。對我們而言,「我可以拿程式來做什麼」是個非常抽象的問句。

工程師與老師們因為成日與程式為伍,經年累月,腦海中已建構出一個「資料庫」,信手拈來,就能輕鬆勾勒出許多應用場景的畫面。但初學者的腦袋裡卻沒有這麼清楚及完整的資料庫。所以當被問及「你要拿程式做什麼」時,腦中跑出的可能是更多的問句:

大家口中的「專案」是什麼?它聽起來是個很專業、有一定規模且有明確藍圖的東西。架個人網頁也算是專案嗎?那我要什麼樣的網頁(或網站)呢?它需要什麼樣的規模跟需求?對應到什麼程式語言?我要怎麼判斷哪個語言最適合拿來寫出我要的功能?

也許有些人會說,這就是學生要自己回去做功課的啊。但事實是,作為初學者心中都有很多疑問跟不確定。提問容易,卻未必有能力解答。更可怕的是,我甚至不確定我的提問是不是「太笨」了?我也會擔心,當我問出這麼笨的問題時,對方會不會覺得我都不做功課?

以上笨笨的提問、糾結的內心、鬼打牆的問句,每一個點,都足以讓對程式有點興趣、有點動力,但尚不知該如何「定錨」的初心者卡關許久。

而這條「定錨」之路,往往才是跨領域初心者在開始上課或採取自學前,最需要有經驗者從旁引導的。

此外,根據以往碰過一些對語言程式的描述,常常是「簡潔」、「優雅」、「快速」、「易學」、「容易除錯」等形容詞。這些描述在沒有應用場景的輔助下,對非相關領域的學習者而言,就算是中文,也如天書般難以領悟。

如何「定錨」,是跨領域初心者在開始上課或採取自學前,最需要有經驗者從旁引導的。(來源:Yoann Gauthier;CC BY-NC 2.0)

「為什麼你上完課後就知道要做什麼了?」

文章一開頭有說,我在第二天晚上「腦洞大開」,之前一直不清楚學 Python 要拿來做什麼(只有很模糊的概念),突然間有了很清楚的應用場景:我要讓電腦固定幫我抓與彙整我要的新聞跟資料,而我的網站就會像一個儀表板(dashboard)一樣,固定有即時更新的訊息。如此一來,我就不用再去 RSS、Twitter、新聞網站一個個滑了!

我很興奮的把這個點子告訴了我們三創育成具資深開發經驗 EIR(駐點創業家)林宜儒(以下簡稱 L),他卻顯得困惑:

「為什麼妳上完課後就知道要做什麼了?」

他的困惑其來有自。過去一年因為工作關係,我無數次被他推坑學寫程式、被慫恿架設自己的部落格、寫網頁。可是除了妥協開 GitHub 帳號外,我卻一路裝死。後來發現有兩個核心原因:(一)我不知道程式語言在做什麼;(二)我不知道我可以用程式語言做什麼。

這兩個核心問題,可能是許多初學者在正式接觸程式語言之前,遲遲裹足不前、望之卻步的原因;這兩個問題,亦是許多開班授課的工程師老師們,積極協助學生跨越的障礙。

理論上來說,我應該不會不知道程式語言是用來幹嘛的。從過去採訪的工程師,到筆下介紹的產品及公司,每一個故事皆因程式語言而生,就像矽谷創投大老 Marc Andreessen 所說的,軟體吃了這個世界。

只是,我並不真的知道程式語言怎麼運作,而且無法對應到個人需求,腦袋也無法想到應用場景。

一般而言,我們體驗到程式語言帶來的益處時都已經是結果、是成品了,例如手上一款有漂亮介面的 App、一個互動體驗順暢的網站。但這中間,從零(程式碼階段)到生出成品的過程,涉及更多繁瑣的步驟,比方說為了回應使用者要求而開發的新功能等。這些也都是程式語言所發揮的應用場景;但對許多非相關領域的人來說,這些「應用場景」不只很難具體想像的,也很難想像該如何被落實與執行。

就像人人都能喊出「我要蓋房子」,卻未必知道該如何選擇建材、進行丈量、繪製設計圖或進行管線維護等。

回歸到個人,就算我可以在採訪中告訴讀者受訪者的產品是用什麼程式語言寫的,其中的功能又用了使用什麼技術,我還是不知道自己寫程式要幹嘛。我要用它來「具體」做出些什麼?我似乎沒有非得需要程式來解決的事(也或許是有,但我不知道可以用程式來解決)。

崩潰,我卡在 Input

上述那些如鬼打牆的糾結,都是因為程式乃至整個電腦世界對我來說都太陌生了。我就像是在漆黑的尖叫屋裡,只敢緊貼著牆壁摸著走。

第一天上課,因為 PyCharm 出現了 bug,大約有五分多鐘的時間助教在協助我排除障礙,我因此漏聽了一段。當回過神,黑壓壓的程式碼中多了一個從未見過的符號 — — input(使用者輸入)。

看著老師 demo 的範例,我隱約知道是要讓某個接收訊息者「輸入」某些訊息,來作回應。但我不知道為什麼需要 input、為什麼需要某個接收訊息者「輸入」訊息。我開始感到慌張(當我現在搞懂回頭看時,自己也不太清楚當初為何能會這般大卡關 XD)。

這股慌張持續到第二天我們開始上「迴圈」。我因為一直糾結在不理解為什麼這個環節需要出現 input,導致整堂課都像牙縫卡了菜一樣,不影響咀嚼,但就覺得卡著難受。而且覺得不解開,一定會讓接下來的問題毛線球越滾越大。

現在當然是理解了 input 了啦(來源:上課筆記)

下課後抱持著可能被笑說 input 就是等待輸入啊,有什麼好糾結的風險,我終於向外求救了:

我:「我不理解為什麼要寫 input () 。
今天上迴圈,都聽得懂,但操作加入 input 我整個就看不懂。」

L:「等待輸入嗎?』

我:「對啊,但為什麼要做「等待輸入」這件事?」

L:「因為電腦要等你告訴他下一步要做什麼呀。
例如你要登入,
電腦等待使用者輸入密碼,
所以要 input username & password。」

登愣!直到這一刻起,我才終於知道,我使用程式語言是在跟電腦說話!!

笑我吧。人類語言是跟人類溝通,程式語言當然是跟電腦溝通啊!聽起來是很簡單的邏輯吧?但我以前的生活環境裡面又不需要跟電腦講話,input 當然不在我的字典裡啊,也當然就不是這麼理所當然的事。我怎麼知道在跟另一個人類(使用者)說話前,還需要先跟電腦說話,再讓電腦跟他(使用者)說話……。(自暴自棄)

這個小插曲讓我意識到,學程式不只是學語法而已,而是要拋掉人類溝通的思維,去熟悉電腦的「語感」、去進到電腦語言的脈絡。

這個例子也凸顯出我與那位會其他程式語言只是不會 Python 的小六生,在「零基礎」上的差異;同時,也是我與老師們認定的「基礎」有所差異的地方。來自不同背景的大家各自在地圖上不同的座標上,要怎麼往共同目標(學會 Python)前進,就是教學上的一大考驗。

當然,「輕鬆上手 Python 」的 Louis 老師,他的教學特色就是以超級淺顯易動、生動且傻瓜式的方法來帶學生進入程式語言的世界。他教的速度不會太快,對第一次觸碰程式語言的人來說,是個很好跟上的節奏。 Louis 老師講話速度也不會太快(我一度以為他太累想睡覺),且會頻繁停頓、詢問學生是否有跟上。這點相當重要,因爲小時候上電腦課最大的噩夢,就是老師自認為已經講得很簡單,學生「應該聽懂、應該跟得上」,所以加快速度,爲趕進度而教。

這次參加三個晚上的衝刺班,原本只打算以學員的身份專心學寫程式,未料忍不住以協辦課程一員的身份,在課堂中觀察與思考我們可以如何優化未來的課程規劃與設計。

如果你是初學者,也有想對所有程式語言老師的「吶喊」(或悲鳴),請不吝嗇留言給我們,讓我們與老師們有機會打造更貼近你需求的學習環境。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 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釋出

Previous

科技創業週報:血淋淋的 Design Sprint 初體驗

一介文科生為何學寫程式?理由不是你想的那樣

Next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