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過去只在電影裡出現的人形機器人正加速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包括 特斯拉(Tesla)Optimus、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的Atlas、小米(Xiaomi)CyberOne,以及 1X Technologies 的 NEO 等代表性產品,都在技術與應用層面上展現出驚人的進步潛力。這期我們從市場規模、成長動力與家用市場的發展趨勢三大面向,來談談人形機器人到底有什麼市場潛力,又會如何顛覆未來生活。
人形機器人市場的快速崛起
根據 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 的市場報告指出,2024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約 10.17億美元,並預計在2030年成長到 151.4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超過 56%。在銷量方面,估計人形機器人將從2024年的 1.19萬台 增長至2030年的 60.57萬台。
儘管幾年前人形機器人的發展還侷限在研發與原型階段,如今隨著許多廠商進入量產階段,未來人形機器人有望迅速滲透至物流、製造業、醫療照護等多種商用領域。就市場區域而言,美國與中國以及北歐地區的成長最為顯著。
- 美國:波士頓動力、特斯拉等科技巨頭領銜,持續突破機動性與自動化技術。
- 中國:傅利葉智能、宇樹科技、小米等新興企業蓬勃發展,市場應用與實驗性場景並進。
- 北歐:1X Technologies 等企業積極推進產品商業化,逐漸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
AI 與硬體創新這兩個技術雙引擎,是成長關鍵
人形機器人市場之所以能夠在短期內獲得高度成長,主要歸功於以下兩大推動力:
- 勞動力短缺與自動化需求
在工廠、物流、醫療照護等領域,機器人能填補人力不足並大幅提高效率,對於人力密集型產業更是關鍵突破。 - AI 與硬體技術的突破
隨著人工智慧、機器視覺、語音辨識、機械關節、深度學習等多項技術漸趨成熟,機器人的動作平衡與自主學習能力也不斷提升。電池、晶片和感測器等關鍵零組件成本的下降,更進一步促進市場需求與接受度。
家用人形機器人是下一波商機
在過去,人形機器人的應用重心多在企業端,如工業流程或物流中心;然而,隨著AI、機器視覺以及語音交互技術等逐漸完善,家用市場正在迅速崛起。家用人形機器人能勝任包括基本家務、照護輔助、個人助理等功能,並以「陪伴型機器人」的定位提供新一代的家庭生活體驗。
整體來說,人形機器人在家用市場的發展趨勢,可歸類於以下的幾個重點:
- 功能多元化與實用性提升
早期人形機器人多屬娛樂或展示用途,但現在逐漸強調實際的家庭服務功能。 - 互動能力與情感連結加強
未來人形機器人更強調人性化互動,以建立家庭成員間的情感連結。 - 成本下降推動產品普及
隨著感測元件、馬達系統、AI晶片等技術進步,相關成本持續下降,使人形機器人逐步從B端產品走向大眾市場,未來家用市場的普及速度將會加快。 - 融入家庭娛樂與教育用途
未來人形機器人將進一步整合影音娛樂、互動遊戲和教育功能,提供個性化的教育和娛樂服務,例如語言學習、知識教學,和娛樂體驗等。 - 重視資料隱私與安全性
未來的人形機器人需要在資料安全與隱私保障方面,提出清晰的有力保障,包括:隱私政策、資料使用透明度,以及嚴格的資安防護。 - 生態系整合
可以預見的是,人形機器人未來會透過更開放的平台與其他智慧家庭設備進行聯動,形成完善的生態系統,協同提升整個家庭的智能化程度。
而在目前市場上的眾多人形機器人產品中,以挪威 1X Technologies最近推出的 Neo Gamma 最值得關注,因為這款人形機器人堪稱為智慧家庭的最新標竿,在以下的多項關鍵技術上有重大突破:
- 全身控制器(Whole-Body Controller)
透過深度學習模組,Neo Gamma 能夠更自然地完成如行走、蹲下、拿取物品等動作,有效提升靈活度與協調性。 - 視覺操作模型(Visual Manipulation Model)
能即時辨識並操作陌生物體,無需額外編寫程式即可完成端水、收拾雜物等家務,讓機器人真正融入日常生活。 - 大型語言模型整合
除了影像與手勢感測外,Neo Gamma 也結合了語音交互能力,可以透過語音、手勢和燈光等多模態方式與使用者進行互動,使溝通更自然順暢。 - 安全與舒適設計
擁有柔軟的針織外殼與肌腱驅動設計,不僅能防撞、降低噪音,還能提供舒適的接觸體驗;多模態感測器也可自動偵測不同地面環境,確保機器人在家中穩定行走與安全作業。
由於這些技術與功能,Neo Gamma 不僅能協助家務與照護,擔任家務助理的角色,未來有機會發展成為醫療陪伴——陪伴老人、提醒日常行程、執行安防監控等,成為智慧家庭生態系的「核心成員」,或是發展出更專業的版本,進到醫療或教育場所發揮更大的功能。
人形機器人的下一步
總體來說,這股人形機器人浪潮已經勢不可擋。勞動力短缺為它帶來需求,AI 與硬體技術的成熟與零組件成本下降等多重因素,都為人形機器人帶來了強力的成長動能。而在家用領域也因 Neo Gamma 等新產品的突破,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市場發展潛能。
未來,只要技術能持續升級,政府也給予明確的法規和政策支持,我們就會看到人形機器人會進一步走入醫療、教育、保安防控等領域。當機器人成為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夥伴時,新的商業模式與生活方式也將應運而生。
精選推薦
覺得 Google 被自己的黑魔法玩壞了?你可以嘗試這五個搜尋引擎 探索 5 個不同於 Google 的搜尋引擎,體驗更隱私、安全且個性化的搜尋方式。 | Individual Contributor:工程師不當帶人主管的職涯選擇 工程師一定要當主管嗎?探索 IC 角色,找到不帶人也能升遷、發揮影響力的職涯路徑! |
從夢想打造獨角獸到一人公司,Gumroad 創辦人 Sahil Lavingia 不想當連續創業家 Sahil Lavingia 如何從矽谷獨角獸夢回歸本質,打造真正永續的創業哲學。 | 冒險之書 這本書不只是探討學校教育的意義,更透過 80 個關於學習與未來的核心提問,引領我們思考如何在 AI 主導的未來時代,找到自己獨特的價值與使命。 |
(文章代表圖:Photo by Aideal Hwa on Unsplash)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 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