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讀者: 「創業題目想破頭嗎?現在有 AI 可以幫你想。」由 Open AI 推出的新技術「GPT-3」雖然還在測試階段,但網路上已經出現許多驚人的應用成果。號稱每個小時可以生出兩個創意點子,「IdeasAI」利用了 GPT-3 的技術,推出才三天就已經產生了快七千個創業題目,背後的開發者就是曾經發下豪語要「在 12 個月打造 12 個新創」的 Pieter Levels。 網站上的創意點子,有的是「讓你用手機照相就能建立地圖的 app」「依據人過往花在專案上的時間,來釐清目標的新創公司」等。另外網站說明也提到,如果你看到不錯的想法,只要花大概 3,000 元台幣就能擁有這個點子,你覺得 IdeasAI 本身會是好的創業題目嗎? by 天心 |
[Podcast] 星箭廣播 EP72 | 用手機點個 Uber Eats,也會造成社會「加速」? 你有用過 Uber Eats、foodpanda 這類的餐點外送服務嗎?還是你曾經擔任過這些外送平台的外送員?這次《星箭廣播》邀請到的特別來賓是社會學家、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助理教授曹家榮,他要來跟大家聊聊餐點外送平台與社會的「加速」現象。其實 Titan 本來有點抗拒外送平台的服務,不過後來他也成為使用者之一,而 Uber Eats 在疫情爆發後推出一項新功能:請外送員將餐點放在門口——你們甚至不必見面了。一開始 Titan 覺得這樣的叫餐體驗很神奇,手機跳出通知後打開門就會看到餐點有如魔法般出現,但幾次之後他開始感到某種說不上來的怪異。 那麼「加速」是什麼意思?舉例來說,假如原本你要爬樹才能摘到果子,現在只要用竹竿將果子打落,就可以省略爬樹的過程,這樣不管是時間還是空間在某種程度上都被省略了,這就是加速。曹老師會跟大家解釋什麼是加速社會,為什麼 Titan 口中「怪異」的感受是整個社會因為科技而「加速」產生的現象之一。節目中,他還會跟大家介紹三種關於社會學中「加速」的三種理論,分別是法國哲學家 Paul Virilio 認為科技帶來的加速會取消物理空間;Hartmut Rosa 提出的三種加速:科技的加速、社會變遷加速,以及生活步調加速,最後還有 Judy Wajcman 在《縮時社會》一書談到不同處境的人所面臨的加速問題。 |
讓 Podcast 聽眾快速找到重點,四個好用「章節」編輯工具介紹 大家在收聽 podcast 時有注意到節目的「章節」設計嗎 ?聽眾可以先快速瀏覽節目的重點內容,或是跳到有興趣的部分收聽。其實新增 podcast 章節非常簡單、快速,這次要介紹四款國內外好用的章節設計工具,讓你不用花太多時間就能提升 podcast 的收聽體驗。 你可能也看過一些 podcast 主持人會透過章節設計放入廣告連結,章節設計還有好處在於,聽眾可以跳過重複的開場部分直接進入內容,有了章節功能,搭配節目筆記(show notes),也可以讓新來的聽眾們更快上手。 |
[中] Leafwind/為何資料工程人才難以培養? 許多人靠著自學、線上資源等成為軟體工程師,但資料工程師可能很難透過這樣的方式轉職成功,本篇作者 Leafwind 分別從學界、業界來看培養資料工程師的困難點。他提到一些只能在業界才能碰到的知識,像是 ETL、軟體工程學校很難提供,應用課程也少,無論在業界還是學界都難以取得大量的資料,許多有關隱私的資料也掌握大大企業的手中,一般企業或是新創難以取得用來訓練模型。 作者也提到台灣產業也因為企業主對這塊領域的陌生,導致招聘時多偏向招募資料科學背景的人才,但這類型的人可能缺乏工程背景,不過作者也提到,現在台灣產業的資料工程知識、架構越來越成熟,整體也在慢慢改善中。 |
[英] 工程師,你曾經「單純因為喜歡」而寫程式嗎? 「各位工程師曾經因為真心喜愛而寫的程式嗎?」日前有網友在《Hacker News》上對眾多工程師發問:你有沒有過一段全心投入寫程式,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很美好的時光? 有網友提到當初是為了追女生而開始了寫程式之路,有人為了婚禮而設計了小遊戲,其中比較特別的是,一位網友在智慧型手機還不流行的時代,跟當時的女友遠距戀愛,因此他自己開發了一個通訊網站,可以自動更新對方的訊息,並有「已讀」功能。雖然當初寫程式的熱情可能已經不再,但那些網站、程式可能還有人在使用,讀者是否也想起了曾經有過的那段美好時光?歡迎跟我們分享。 |
[英] WhatsApp 創辦人談怎麼打造產品 史丹佛線上課程(Stanford Online)2017 年時曾邀請到 WhatsApp 創辦人 Jan Koum 分享打造產品的心法。他在演講中提到原先在 Yahoo 工作中,學到了後端開發技術跟如何打造出好的產品。離開 Yahoo 後開發了 WhatsApp 推出第一版內有「顯示狀態」的功能,雖然這項功能後來被許多軟體沿用,但當時的 WhatsApp 剛推出時並沒有受到太多關注。不過後來 Jan Koum 及團隊收集用戶的回饋,陸續開發了群組聊天、多媒體附件等功能,當時恰好趕上智慧型手機的熱潮,加上通訊軟體數量還沒那麼多,WhatsApp 才逐漸打開市場知名度。 影片中也有不少精彩的提問,其中有人問到 WhatsApp 被 Facebook 收購以來,有沒有與內部其他通訊軟體有過競爭?以及現在有許多通訊軟體,年輕人也習慣使用社交軟體內建的通訊軟體,WhatsApp 會如何面對?Jan Koum 則回應,他們不會花時間思考怎麼跟其他產品競爭,而是專注在改善產品。雖然這支影片是 2017 年時發布,Jan Koum 在 2018 年 4 月離開了 Facebook,但其中關於產品開發的想法仍然值得參考。 |
[英] Netflix CEO 在新訪談中說明為何只要明星工程師? Netflix 招募人才向來以只雇用明星員工的原則(Rockstar Principle)聞名,《星箭廣播》第 43 集也曾經介紹過 Netflix 獨有的文化。Netflix 的創辦人 Reed Hastings 在這篇文章中提到他們在 2013 年時,手中的資金不如現在豐沛,依然決定這樣的招募方針,只是這樣的原則並不適用於所有類型的工作,如果工作性質偏向操作執行面,薪水則比照業界標準。 他以挖冰淇淋的例子來解釋,無論再怎麼會挖冰淇淋,充其量比一般水準要多三倍的產能,但是工作內容與創造力有關的頂尖人才往往能發現一般人沒有看到的趨勢,所以他們願意以遠超過業界水準的價格聘請這樣的人。招募明星工程師的好處,除了程式比起一般工程師寫更快更好,也更好管理、合作。不只 Netflix 創辦人這麼認為,Bill Gates 也秉持這樣的看法,你認同他們的觀點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