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業週報 #256:為何我們還是需要大齡工程師?

| |


.

哈囉讀者:
這次要跟大家推薦一款能將物品直接去背的 app「ClipDrop」,其實早在今年五月時,ClipDrop 背後的團隊就在 Twitter 上發布相關影片,影片中操作者只用單手就能將環境實物快速去背,並直接傳送到電腦上,當 ClipDrop 宣布推出 app 的測試版時,已經有十萬人預約想搶先使用。

編輯自己也下載 app 玩玩看,手機跟電腦需要先下載軟體,並連結相同 wifi、開啟藍芽就可使用,無論是實物去背還是傳送到電腦上都相當快速,推薦有興趣的讀者也能下載試用。

by 天心
[Podcast] 星箭廣播 EP79 | 這家公司沒有未來,未來卻因此而生

《#星箭廣播》78 集跟大家聊了矽谷公司 General Magic 的故事和它的同名紀錄片,這家成立於 1990 年的公司曾經匯集一群矽谷科技菁英,企圖在還沒有 web、手機,甚至 email 也還沒普及時就打造出類似 iPhone 的裝置,然而夢想並沒有在他們手上成真,General Magic 因為種種因素最終失敗了。

他們錯過當時正在爆炸性成長的一股趨勢:網際網路。那時公司裡有位工程師架了一個讓人拍賣二手商品的網站,同事們都不相信有人會想在網路上買二手貨,但很快地他從這個網站賺的錢就超過薪水了,這名工程師叫 Pierre Omidyar,他的網站就是 eBay 的前身。而且你知道嗎?被大家稱為「iPod 之父」、後來也參與第一代 iPhone 開發的 Tony Fadell,他與「Android 之父」Andy Rubin 兩人當年在 General Magic 的座位其實就在彼此的附近;前 Adobe CTO、如今負責 Apple Watch 的 Kevin Lynch 當年也待過 General Magic⋯⋯
今晚,我想聽點⋯免猶豫,Endel 會創造「天時地利人和」的背景音樂

你也是需要邊聽音樂才能邊工作的人嗎?但播放清單聽到有點膩、不知道今天要選哪一個歌單?Endel 這款 app 能隨時隨地產生「專屬你的背景音樂」。因為 Endel 不像 Spotify 或 Apple Music 根據你的收聽行為優化推薦演算法,它是分析你現在經歷的天氣、時間、光線等環境資料和生理數據,創造出個人化音樂,幫你更有效的專注、放鬆或入眠。

而 Endel 的團隊除了工程師,還有音樂人、藝術家等,所以你會看到它們全黑的介面搭配白色線條的動態效果,這種簡約的設計也讓有選擇障礙的人把注意力保護好。
電子報平台 Substack 創辦人 Chris Best:人們願意花錢買回注意力

Substack 背後創辦人 Chris Best 曾經創辦過熱門的通訊軟體 Kik,卻在開發 Kik 新功能時發現科技產品背後令人戒不掉的設計。他在 2017 年離開了 Kik 並創辦了 Substack 希望提供讀者高品質、值得信任的資訊管道。

許多 Substack 創作者不但從中獲得穩定收入,也有人全職投入,像是日前知名記者 Casey Newton 離開了服務七年的《The Verge》並宣布用 Substack 推出個人電子報。從 Chris Best 的創業過程,似乎證明在這真假資訊難辨的時代,人們願意為了自己越來越少的注意力付上代價。
[英] 為什麼我們還是需要「大齡」工程師?

軟體業向來歡迎年輕一代的工程師,我們也常聽到各種「年少有為」的創業故事或成就。不過,中高年級的工程師只能成為死在沙灘上的前浪嗎?除了比較豐富的人生歷練,對工程師這行來說,如何看待年長工作者的貢獻與存在?

作者 Mark Seemann 今年將滿 50 歲,是一位丹麥的自雇型工程師與軟體架構師,曾任職於微軟六年。他舉有名的「五隻猴子」實驗為例,提到兩種世代對保守或創新的選擇差異,並說明雖然年輕一代較敢嘗試,但工程師仍需要這些業內「前輩」。原因並非是中高年級生擁有的經驗或智慧,而是他們沒什麼包袱。
[英] YC 新創經驗談:產品不完美,也早點接受市場考驗

Paul Graham 曾經在寫過「18 個新創不能犯的錯誤」其中一條是「產品太晚接受市場考驗」,新創團隊可能因為害怕被指責,或同時做太多事情而延誤產品發佈時間。文章作者 David Mack 創辦 SketchDeck 並在 2014 年加入 YCombinator,他在文章分享自己在創業過程中,如何實踐「快速推出產品」的策略。

David Mack 提到一開始內部團隊停留在產品開發過程太久,加上方向錯誤、找不到用戶,初期創業就遇到困難。加入 Y Combinator 後,他與團隊改善了開發流程並提高推出雛形產品的頻率。David Mack 提到在這個測試階段,雖然每次推出的產品還有許多功能有待加強,也可能有負面的評價,但卻可以在早期回收大量的使用者回饋、資料等等,另外他也分享了內部如何展示雛形的過程,譬如直接指出產品是否偏離當初計畫等,並且他們也將這樣的概念落實在所有的產品開發。
[中] 愷開/成為 Tech Lead 的一些感想

工程師除了單純在技術跟開發上發揮領導的角色,後期職涯也可能承擔管理職責,在階段轉換中難免遇到挑戰。像本文作者愷開是一位 25 歲的工程師,他被主管升上Tech Lead 後就體悟到與 Team Lead 有所不同,也發現自己習慣直接埋頭寫程式碼,是最大的弱點和需要改善之處。

愷開在團隊中發現幾個問題,像是成員相對沒有處理複雜場景的經驗、不注重整體流程與程式碼品質等,導致開發後期修 Bug 的成本增加、時程壓力下也降低了品質。所以他學到:釐清問題根源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同時也得掌握團隊進度、理解自己的優劣勢、找到特別需要注意的指標等。不過他也分享,雖然升上Tech Lead 後有點迷惘,但現在幾乎每天都要頻繁跟 Planner 協商,角色的轉變的確開啟更大的視野。之前我們也推薦過作者在日本軟體產業一年的觀察,有興趣的話歡迎搭配閱讀。


.

(文章代表圖:Photo by ThisisEngineering RAEng on Unsplash

Previous

電子報平台 Substack 創辦人 Chris Best:人們願意花錢買回注意力

Descript:會用 Google 文件,你就能剪輯 podcast 和影片!

Next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