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業週報》是由 Star Rocket 於每週三發送的免費電子報,內容涵蓋創新故事與觀點、產品開發技術與經驗的分享、值得一聽的 Podcast 節目與歷久彌新的經典好文。
每則選文都會加上編輯精心撰寫的引文,非常推薦給工程師、產品經理、設計師,或者是所有對科技產業感興趣的讀者訂閱。(訂閱連結附於文末)
哈囉讀者: 我們曾經推薦過〈Fast Software, the Best Software〉這篇文章,作者 Craig Mod 是一位定居在日本的出版人,他平時經營會員制的部落格,很喜歡帶著相機到處走走,最近以類似群眾募資的方式推出一本散文+攝影集。(有「散步文學」這種說法嗎?)有趣的是,他同時將自己設計用來在 Shopify 進行群眾募資的工具也開源了,所以任何想要自己動手做的人都可以拿來用,名稱就叫「Craigstarter」。 看到 Craig Mod 的故事,讓我想到以前跟大家介紹過的一人雜誌《Offscreen》,發行人兼作者 Kai Brach 原本是網頁設計師,後來不僅雜誌越做越順手,還成立了一個專為獨立雜誌設計的印刷、配送服務「Heftwerk」。 By Titan |
Setapp: app 界 Netflix,以獨特商業模式創造多贏局面 過去沒有 App Store、Google Play 等年代,獨立軟體開發者很難接觸廣大的消費者,如果是做 Mac app 市場又更小眾。一家烏克蘭新創 MacPaw 在 2017 年推出 Setapp 被稱為「app 版的 Netflix」簡單來說就是軟體吃到飽,消費者只要月付約新台幣 300 元,就可以使用 190 多種 app。MacPaw 背後的創辦人原本靠著自己開發軟體販售的方式創業,沒有拿過創投任何一毛錢,到了 2017 年時推出 Setapp 軟體訂閱的服務才成功轉型,可以說 Setapp 為自己、消費者及開發者創造了多贏局面。 |
[Podcast] 星箭廣播 EP66|「阿希英文」特輯 1:創業者講的那些英文術語 相信各位聽眾在閱讀新創公司相關報導時都會看到很多英文縮寫,這次《星箭廣播》邀請到我們的老朋友、連續創業者程希瑾 Cjin 來跟大家聊聊各種創業會用到的英文和術語,所就叫「阿希英文」吧 XD 我們會先從新創公司的類型開始講起,矽谷知名的「創業導師」Steve Blank 曾經將新創公司分為六種,我們講的「新創公司」只包含其中兩種,並且再加上「PG」Paul Graham 所提出的「Startup = Growth」定義。 接著我們會提到各種關於市場的用語例如 TAM、GTM 等等,然後再跟大家聊聊各種新創公司的商業模式,那些我們常常聽到的 SaaS、D2C、marketplace 是在做什麼,而創業者們經營事業所關心的衡量指標如 retention rate、churn rate、ARR、MRR、ARPU⋯⋯ 我們也會聊到,如果對於這類議題有興趣的聽眾,別錯過了我們的節目筆記。 |
[中]Kalan/在日軟體工程師工作一年心得(at 福岡) 不知道有沒有工程師讀者曾考慮過「海外求職」?除了遠赴歐美國家外,鄰近的日本其實也是選項之一。本文作者 Kalan 在大學畢業後,前往日本福岡擔任前端的軟體工程師。文中分享了他對日本軟體產業一年來的觀察,他特別提到日本公司的開發流程謹慎而且需求明確,規格書描寫非常詳盡;至於大家最關心的薪資條件,Kalan 認為雖然日本工程師的底薪很低,但是天花板卻比台灣高上許多。 有些人可能會好奇,如果不懂日語,是否也能順利在日本找到工作?Kalan 提到一些日本公司只要求具備基本的英文會話即可,甚至會補助學習日語的費用,但如果具備日語能力,那麼找工作的選擇也更多。本篇作者過去也有分享過一開始在日本求職的狀況,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參考這篇《日本軟體工程師求職心得》。 |
[中]Lin Simon/淺談設計品質控管(Design QA) 「開發成品跟設計稿怎麼長得不太一樣?」產品設計師可能花了許多時間定義問題、設計介面,但當設計稿交付給工程師後,發現成品不如預期,該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本篇作者 Lin Simon 認為設計師需要擔負「設計品質控管」的責任,除了在開發過程中積極了解狀況,甚至可以跟工程師坐下來好好喝杯茶,雖然公司有負責品質保證工程師(Quality Assurance engineer,簡稱 QA),但一些 QA 沒有設計背景,可能看不出設計稿跟成品的差異。 Lin Simon 也在文中提到如何減少溝通上的模糊地帶,譬如用原型展示設計,還有他個人認為推出 MVP 時不只考慮到交付速度,也要考慮到完整度,提供給需要的讀者參考。 |
[Podcast] 我該從產品設計師轉型成產品經理嗎?Facebook PM 來解答 (本文是讀者推薦文章)Design Details 是讀者 Zil 幾乎集集收聽的 Podcast,分別由 GitHub 設計師以及 YouTube Gaming 設計師共同主持。最近兩位主持人的話題是「設計師轉職產品經理」,其中一集訪問 Facebook 產品經理 Cemre Güngör。他原先是產品設計師,加入 Facebook 後發現自己的視覺設計功力永遠追趕不上天才同儕如 Mike Matas,同時也感到自己與總是一身黑、對傢具、相機如數家珍的設計圈格格不入。工作的過程中,Güngör 發現自己反而更熱衷於下指令查數據、挖掘使用者、參與工程師的 sprint 會議。後來主管也很直接地提示,他的設計能力並不出色,可以考慮轉調。他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猶豫,直到去紐西蘭旅行時,他告訴自己,「如果我都敢玩自由落體了,那沒道理我不能當 PM!」最後也發現這真正是他的心之所嚮。 對於也在徬徨是否轉職 PM 的設計師,Güngör 給了一個蠻有趣的判斷指標:Facebook 曾開發一款精緻、帶有實驗性質的app「Paper」,功能類似 Facebook app,但介面與瀏覽方式大為不同,結果叫好不叫座。他指出,可以藉由衡量「設計『精品』」或是「介面並未達到自己的美學標準,卻受到使用者歡迎」這兩件事,何者對自己更加重要,那麼自己更適合哪種角色的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主持人之一立刻接話:他很確定如果能設計出 Paper 他會更心滿意足)。他也提到,Facebook 建議員工,相較於努力補強不擅長的事情,找到自己的才華並且不斷壯大這個優勢,是更有效率的選擇。不知道讀者贊不贊同這樣的方向呢? 《Star Rocket 科技創業週報》的 Podcast 推薦播放列表 |
[英]Eugene Wei/TikTok 的演算法就是《哈利波特》裡的分類帽 本文作者 Eugene Wei 先前在 Hulu、Flipboard 和 Oculus 做過產品,2019 年寫過一篇在科技圈很有名的文章〈Status as a Service (StaaS)〉分析社群網站的運作方式,這次他要談的是 TikTok。Eugene Wei 在文章開頭提到文化論,說自己原本以為外國公司在消費端的產品很難打進美國市場,但是 TikTok 辦到了。TikTok 其實是母公司 Bytedance 收購兩個上海人開發、在美國非常受歡迎的 Musical.ly 與抖音合併之後的產品(前者其實就是後者模仿的對象),Musical.ly 可以讓使用者輕鬆拍攝對嘴音樂影片,這在美國青少女族群很受歡迎(但無法突破既有族群),而 Bytedance 將 TikTok 改造為更加成功的產品。 Eugen Wei 認為 TikTok 成功的地方在於藉由演算法直接跳過社交圖譜(social graph)快速建立「興趣圖譜」(interest graph),提供使用者感興趣的內容以留下他們,這點是其他產品如 Facebook、Snapchat 做不到的。過去很多產品都是透過先建立使用者的社交圖譜(使用者得先追蹤一些人)來建立使用者的興趣圖譜,他認為這只是某種「逼近法」(approximation),比較沒效率,而且社交圖譜有其負面的網絡效應:你因為喜歡某種類型的內容而追蹤作者,卻發現自己沒有很喜歡那個人的「全部」內容。Eugen Wei 說自己以前認為 YouTube 在推薦演算法上遙遙領先,但現在他認為 TikTok 的 FYP(For You Page)演算法更厲害,就像《哈利波特》裡的分類帽,將使用者快速分類到更細分的次文化群體(並且提供他們喜歡的內容),最終成功滲透進印度、美國這樣原先他認為外國產品難以攻克的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