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hi 讀者們, 上次的 Logo 測驗有讀者跟我們炫耀只錯了一題,這次直接進階大魔王關卡,考你畫 logo!瞬間體會從選擇題到簡答題的天大差異,這跟美術天分有關係嗎🤣我跟 Liz 到第四題就直接棄賽⋯⋯推薦你找個人一起對戰,畫完還可以嘲笑對方在鬼畫符什麼東西。(怕你畫太認真忘記看本週選文,參賽連結會放在文末👀) Julie |
[Podcast] 星箭廣播 EP106 | 五星推爆!聊聊生活中的評分系統 ⭐️⭐️⭐️⭐️⭐️(新角色登場!) 你踏進一家咖啡店前,會先在 Google Maps 看評價嗎?幾顆星以上的店可以讓你安心造訪?「看星等」「給評價」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是我們開始或完成一次消費不可獲缺的儀式。本集《星箭廣播》我們要聊聊生活中的評分系統 ⭐️⭐️⭐️⭐️⭐️ 而且我們還要歡迎一位新角色登場! 本集節目會分成三個部分,首先三位主持人會分享各種評分系統的使用經驗,例如 Google Maps、Uber Eats、Pinkoi 等各種網站或 app 裡的「評分」功能;第二部分我們會接著聊聊幾個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評分系統設計;最後會談到一些對於評分系統的觀察,例如:為什麼串流音樂服務普遍沒有星等評分機制?歡迎跟我們分享你對評分系統的觀察 。 |
[英] 「字型大小」是個沒用的東西,我們得修好它 當你在編輯器裡設定 “font_size”: 32,指的到底是什麼意思?作者 Nikita Prokopov 從工程師的角度出發,輔以大量圖片探討「字型大小」(font size)這件事,他同時也是開源字體「Fira Code」的作者。他指出「“font_size”: 32」裡的「32」跟真正顯示出來的字體大小本身沒有任何關係,32 指的其實是從字體排印學發展而來的「點」(point)。 Nikita Prokopov 接著討論「em」這個我們在網頁設計上常看到、源自金屬活字的單位。他認為當前在電腦螢幕上量測字型大小的做法有幾個問題: 1. 難以預測,一個「16 pt」字型指的到底是多少像素(pixel)? 2. 不實用,我們沒辦法說「我要一個 13 px 這麼高的字母 」。 3. 不穩定,你只要一換字體,就算「pt」一樣,不同字體實際顯示的大小就是有差。 4. 在不同作業系統的顯示大小不同。 為了要解決這個問題,他主張應該要以字體的「cap height」(大寫高度)而非 em square 為準;單位要是 pixel 而不是 point。文章後半段即是探討如何將他的主張落實到文字排版的行高。 不過,編輯推測 Nikita Prokopov 對於「相同尺寸的不同字體看起來不一樣大、行距不同,導致排版不同」這件事的看法,可能會遭到字體設計師的反對。文末有本文在 Hacker News 的連結,大家討論得相當熱烈,有近 350 則評論。 |
[英] 當我們在測試 UI 時,我們到底在測試什麼? 「為什麼它看起來/用起來就是不對勁?」網站或 App 推出新功能時,使用介面元素肯定都會連帶變更,這時就會產生一連串測試問題。專精於設計系統的開發者 Varun Vachhar 親自訪問了 Twilio、Adobe、Shopify、BBC 等公司的設計工程團隊,統整他們進行使用者介面測試的原則。 使用者介面要測試的東西非常繁瑣,包含:元件的視覺與狀態是否一如預期?多個元件組合起來時(composition)彼此是否運作良好,事件(events)互動是否順暢,accessibility 有沒有符合標準、是不是能讓所有人無痛使用?複雜的使用者步驟(例如填入表單)有沒有出差錯?文章中分別針對這幾大項提供各家公司正在嘗試的解決方法以及——大家最愛的——工具清單。 🧰 |
[英] Notion 工程師給資料庫麻瓜的第一堂課 這幾年 Notion、Airtable、Coda 之類的軟體讓人輕鬆搭建工作生活資料庫,市面上也有許多課程教人如何利用 Notion 當一名生活駭客。如果你想更深入了解「資料庫」的運作原理跟邏輯,Notion 工程師 Chet Corcos 專為麻瓜寫的這篇入門指南,內容包含了資料庫、資訊架構的解釋,以及使用者生成資料的篩選過濾與排序,也很值得參考。 想像你正在管理一個警員識別卡的檔案櫃好了,你必須確保所有訊息都是最新,而且資訊隨時都可以被提取。剛開始的排序整理很好解決,就按照原始編號即可,一切有序美好⋯⋯但如果有一天某個員警調職或升遷到別的單位,就開始有麻煩了,資料可不是只有被抽掉那麼簡單;此外,如果財務人資想晉升符合某些條件的員警,身為管理檔案櫃的你要怎麼以最快的速度把資料調出來給對方呢?如果你是資料庫苦手,這篇文章寫得簡明易懂,也許能夠幫助到你! |
[中] KD Chang/簡明約耳趣談軟體(Joel on Software)導讀書摘 《約耳趣談軟體》是 Fog Creek Software 創辦人 Joel Spolsky 撰寫的軟體專案管理書籍的經典之作,集結軟體開發、人才培訓、創業經營與企業管理等現場實錄,筆法風趣且實用,可惜本書已經絕版,但最近台灣開發者 KD Chang 摘錄了本書部分內容,並且加上自己的心得,還沒讀過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 本文著重在解釋「約耳測試」,這是專案管理者能夠用來衡量軟體品質的問題清單,例如「你能用一個步驟建出所有結果嗎?」「你有一份最新的時程表嗎?」「你有寫規格嗎?」「你會先把問題都修好再寫新的程式碼嗎?」有志於協同工程師打造好軟體的管理者,都能使用這份清單隨時自我檢視。 此外,這篇文章還討論了一個有趣的問題:軟體的生產能夠像麥當勞炸薯條一樣有一套 SOP 可以依循,從而確保品質完全一致嗎?這是一個合理的期待嗎?🍟 🧵 深入閱讀 Joel Spolsky 的故事👉約耳談軟體:Joel Spolsky,身為軟體工程師,創業就是要為工程師創造更好的環境 |
[中] 袁浩 / 利用 Apps Script 讓 Google 表單回覆自動產出 Google 文件 你如果常用 Google 表單蒐集回覆,可能得手動把一筆一筆的試算表資料建成不同 Google 文件,等到全部 key 完命也去了一半(?)作者袁浩原本發現 Google Form 擴充套件 FormPublisher 確實可以滿足「一收到表單資料就自動填到指定文件」的需求,但免費版額度只有 20 個。 這篇就是他手把手教你用 Google 開發的程式腳本平台 Apps Script 自製數量無上限的簡易版本(而且免費),只要試算表一收到用戶回應就會複製一份文件模板,並且將此回應自動填入該檔案。這麼實用的教學就算現在用不到也值得先收藏啦✨ |
[中] Jeff Sia / 關於 UX 研究員作品集,一個研究員菜鳥的見解 作者 Jeff Sia 現任 104 人力銀行的 UX 研究員,這篇是他就職一年後以「菜鳥」角度分享的見解,像是為什麼明明是研究員,還要準備像設計師一樣的作品集?以及他幫忙看作品集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值得正在迎戰求職季的讀者參考。 例如,業界與學校 Project 在研究方法上有所不同,但 Persona 與 CJM 之外仍有許多成果值得放入。另外,研究員的價值展現在「如何對團隊產生貢獻」而不是「如何做出一個很棒的研究」,而自己如何與團隊合作產出成果卻是許多作品集常忽略的部分。 📌 作者今年初也更新了用戶研究兩年工作心得,有興趣的話也可以順便參考囉~ |
送上挑戰憑記憶畫 Logo 參賽連結 😎 啊對了,歡迎回信跟我們分享你的大師級畫作,我可以大聲說我自己前兩題畫的很讚~ |
(文章代表圖:Photo by Hello I’m Nik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