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業週報 #304:成為不被 burnout 壓垮的工程師

| |

Hi 讀者們~

我們之前介紹過生成辦公室和酒吧環境音的網站,最近我發現開發者 Neal Agarwal 又做了一個「混亂環境音產生器」,提供 30 種環境音隨意組合,強度也能客製化,最好笑的是有很多很鬧的環境音,包括牙科診所、賭場、情侶吵架、犯罪現場、火山爆發、中世紀戰爭、太空科幻片、鬼片和一大群僵屍(害我一直想到《屍戰朝鮮》的畫面)⋯⋯

啊不用擔心,也還是有基本款的風聲、雨聲、咖啡廳環境音和 Lofi 音樂可以選啦🎧

Julie


.

[Podcast] 星箭廣播 EP126 | 你有資訊焦慮嗎?看看科技編輯怎麼對付它(ft.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你有資訊焦慮嗎?你怎麼面對這種焦慮?本集邀請科技網站《Inside》兩位記者 Chris 與 Mia 來跟大家聊聊資訊焦慮,順便傳授幾招減緩焦慮的方法。一開始 Chris 和 Mia 會先分享他們每天讀新聞、吸收資訊的流程,聽眾們也可以看看記者的做法跟自己有什麼不同。接著就要談談每天大量接觸各種新聞資訊,對生活有什麼影響嗎?最後,則是請他們談談自己怎麼面對這種焦慮,Titan 跟 Liz 也會分享一些他們的做法。

Chris 與 Mia 也是 podcast《塞掐 Side Chat》的主持人,而且 Titan 跟 Liz 也作客錄製了一集〈個人電腦 Mac 有哪些好用的生產力工具? ft. 星箭廣播〉,有興趣的聽眾可以前往收聽。
[英] a16z 合夥人告訴你,為何去中心化的 Web 3 很重要

a16z 負責 crypto 領域投資的合夥人之一 Chris Dixon 最近在 Twitter 發表推文串,解釋為何 Web 3 很重要。Web 1(1990-2005)建構在開放協定上,具備去中心化特性,而且是由網路社群所控制;Web 2 則是孤立的、由大型企業主宰的中心化服務。他認為我們正處於 Web 3 時代的開端,它結合了 Web 1 的去中心化、社群治理精神與 Web 2 的先進、現代化功能。

接著,他用兩張 S 曲線圖快速地解釋中心化網絡的問題(詳細的論述可以參考推文串一篇他 2018 年的文章〈為何去中心化很重要?〉),並在推文串後半段繼續解釋了區塊鏈技術、token、使用者與去中心化的特性,以及彼此之間的關聯,認為 token(機制)使得網絡的參與者團結起來並且朝共同目標前進:發展網絡並且使 token 升值,如此一來便可解決過去中心化網絡其累積價值都被單一企業整碗端走的問題。當然,並不是大家都同意 Chris Dixon 的論述,也有像 Reddit 共同創辦人 Alexis Ohanian 那樣深表同意的,推薦各位讀者瀏覽各方的討論。
[英] 為什麼網頁在桌機上大放異彩,卻沒有佔領行動裝置?

為什麼網頁(web)在桌機上大放異彩,卻沒有佔領行動裝置?作者 Gordon Brander 曾在 Mozilla、Google 等公司參與過網頁瀏覽器的設計工作,他認為每個時代的「不對稱性」是根本原因。iPhone 是前所未有的產品,這個全新的硬體需要有全新的互動、介面語言、操作模式,但網頁已經發展出根深蒂固的商業模式、成本結構、技術假設和標準流程,不利行動裝置的全新需求。例如導覽行為從鍵盤輸入轉向圖示點選、不再需要重複輸入帳號密碼,而集中化的 App Store 也讓應用程式更容易被發現,降低下載門檻。他也提到安全性的觀點,App Store 的審核機制創造了更安全的環境,促成更活躍的嘗試。
[中] 滲透各大網站,插畫風格「Corporate Memphis」描繪出科技烏托邦幻象

最近類似上面這種插圖在科技公司或 SaaS 服務的網站越來越常見,並不是你的錯覺,通常是膚色多彩、四肢和身體不成比例的扁平人物環抱在一起,或是演繹使用者的科技行為。這種插畫風格也普遍到被取了名字叫做 Corporate Memphis。究竟是從哪裡冒出來、又怎麼入侵各大網頁的?

這種展現美好、樂觀和無害的設計頻頻出現,開始遭到批評——為什麼這對使用者來說可能有誤導性的?對新創或科技公司來說,也有比選不選用 Corporate Memphis 更重要的事。而這個趨勢目前看來還沒有消退的跡象,歸根究底,可能還是跟「錢」有關係。
[英] 十週做出 Clubhouse 的 Android 版:團隊第一位工程師經歷了哪些事?

👋你還有在用 Clubhouse 嗎🤭 台灣大概是今年 1 月底掀起討論,當時很多 Android 使用者哀怨沒辦法體驗,直到 5 月上旬 Android 版終於上架。Mopewa Ogundipe 在 2 月加入 Clubhouse,首要任務就是從頭做出 Android 版本,在本文回顧她這十週的挑戰和收穫。(雖然 Clubhouse 退燒許多,不過透過這篇可以看到上半年的熱潮背後,小型新創團隊在外界千呼萬喚的壓力下經歷了什麼。)

像是,頭一個月 Android team 只有作者自己一個人,她要和當時唯一的 iOS 工程師每週同步進度,花大量時間在寫程式(凡事起頭難,包括搭建網路層和 local 資料層等等),還要負責找人面試,擴編團隊。除了分享技術實作,內文還提供他們從 iOS 版本的經驗制定打造 Android 的流程圖。
[中] 鄭婕/10個在B2B與B2C產品使用者研究上的差異

身為使用者研究員,面對 B2B(企業對企業)、B2C(企業對消費者)兩種不同面向的產品或服務時,採取的研究方法可能會有哪些不同?本文作者鄭婕列舉了十個視角說明:像是 B2B 產品的購買決策者跟終端使用者常是不同角色,而且後者處於被動接受的位置。另外,B2B 的產品更迭速度可能一季起跳,但若是消費者產品需要更靈活地面對市場反應,更新頻率一個月也許就很長了,這也會影響到量化、質性研究方式的相容度;兩者在數據收集方式、訪談環境、使用者驗證、獲取意見的管道、測試假設等等視角都有差異,推薦給有興趣切換到另外一種商業模式的讀者。
[英] 工程師怎麼避免 burnout?我實測有用的幾個方法,推薦給你

對工作失去熱情、身心俱疲⋯⋯你可能或多或少經歷過倦怠(burnout),這在工程師之間似乎也是常見的「職業傷害」之一。 作者是前 Uber 工程師,受過幾次倦怠折磨,始終沒有讓他放棄寫程式這件事,但多少讓他對職涯產生懷疑,所以他開始調整工作方式,找到可以有效延緩甚至消滅 burnout 的方法。(除了針對工程師的建議,也有一般人通用的方法喔 🌟)

他先歸納倦怠的四大源頭,其中他最有共鳴的是「因為反覆為那些最終失敗的高風險問題燃燒自己,而大腦的機制會把付出和失敗連結起來造成倦怠。」而文中對抗 burnout 的建議中有一項是「在日常工作中加入你知道自己能完成的任務」,這會讓大腦對於產出有更正面的回饋感,分泌的腦內啡也可以幫助你恢復工作狀態。

雖然沒有預防 burnout 的萬靈丹,但希望不論是曾經或正在克服 burnout 的你,早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癒方案⛽️
[中] Maxam/打造簡潔有力版面的小秘訣:Dcard 編輯器實作經驗分享

Dcard 前端工程師 Maxam 在這篇文章中,詳細說明了開發一個圖文網頁編輯器的歷程。他從 HTML 樹狀結構開始講解,說明他們怎麼解決編輯器效能。他也提到,一般使用者習以為常的游標其實無法自己定位,需要由開發者界定範圍讓 API 理解。此外,圖文編輯對一般使用者來說就是一段來回游移、刪減的過程,復原、重做(undo/redo)看來也是理所當然,但其中包含了很多操作跟資料存取細節,推薦給想了解編輯器開發基本功的讀者~


.

(文章代表圖:Photo by Stefan Spassov on Unsplash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 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釋出
Previous

星箭廣播 127 集——他想改變 Internet,第一步是打造全新的筆記軟體(ft. 詹雨安)

星箭廣播 128 集——一個全新的筆記軟體與一本半世紀前的報告(ft. 詹雨安)

Next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