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記者單飛中:值得科技人訂閱的六份 Substack 電子報

| |

創作者經濟興起、Substack 崛起,科技記者也紛紛出走

2019 年,美國有超過 3000 名記者被裁員,1同時 Substack 等平台也開始崛起,不過當時大部分有才華的記者或專欄作家轉職,依然僅限在不同媒體間跳槽。然而隔年的 COVID-19 改變了數十億人的生活, 光 2020 上半年美國新聞圈就裁員超過 11,000 人,幾乎等同於 2009 年全年的數字。這或許也催化許多頂尖記者成為自僱者,而且多數人都選擇 Substack 為新的起點,進而改變了媒體產業。

除了 Ben Thompson 和 Benedict Evans 證明了以付費內容經營個人品牌的可行性,現今比起記者頭銜的所屬媒體,記者個人在網路上的聲量和話語權更左右了讀者的信任交付。所以除了你應該要認識的矽谷群俠 — — 推薦給科技人追蹤的人物與部落格,這次會介紹六位目前都離開大媒體,展開電子報事業的科技記者和媒體人,推薦讀者們認識和追蹤。

《Platformer》:Casey Newton

Casey Newtion(來源:http://cnewton.org/)
Casey Newtion(來源:http://cnewton.org/)

這波明星記者單飛潮的指標性人物,莫過於在媒體產業打滾近 20 年的 Casey Newton。他曾任職於《亞利桑那共和報》 (The Arizona Republic)、《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CNET》,最後落腳《The Verge》負責矽谷相關報導。但 2016 年那場美國大選,不只改變他對科技的看法,也間接催生《Platformer》

Casey Newton 原本就像大多科技記者著重觀察科技公司的商業動向與產業變化,不過他發現自己在大選落幕後走出相對「愛國」(patriotic)的岔路,不時提出更深重的叩問:社群網路是不是在破壞民主?於是他 2017 年 10 月才開始在《The Verge》經營《The Interface》電子報,專注於社群平台與民主議題,一寫就是三年半,累積超過 2 萬訂戶。直到 2020 年底,Casey Newton 接下 Substack 遞出的橄欖枝,離開待了超過七年的《The Verge》,在不惑之年拉開事業第二曲線,也就是如今的《Platformer》。

在電玩遊戲中,Platformer 是在懸浮平台上移動和穿越障礙物的遊戲類型,例如《超級瑪利歐》,Casey Newton 認為我們每天也穿梭在 Twitter、Facebook 或 YouTube 之間,「對我來說,這些平台對現代生活的品質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Platformer》聚焦各大平台如 Facebook、Google、YouTube、Twitter、Snap、TikTok ,偶爾 Apple、 Amazon、Microsoft 及嶄露頭角的新創也會登場;還有政府如何監管這些平台?平台的內容審核將如何發展?憑藉多年耕耘,Casey Newton 持續刊出獨家新聞,例如披露兒童使用社群平台的調查報告點出安全隱憂,以及 2021 年 5 月沸沸揚揚的 Basecamp 爭議系列報導;他也能拿到 Snap 執行長 Evan Spiegel 和 Facebook 執行長 Mark Zuckerberg 等科技巨擘的專訪。

《Platformer》週一到週四都會出刊,週五則不定期,更新頻率很高。電子報包括六大部分,包括主要分析、選摘當天各平台大事、政策監管面或產業面消息、幾條有趣推文或讀者回饋。每周免費開放一篇,每月 10 美元或每年 100 美元可解鎖付費牆,Casey Newton 針對訂閱會員還更進一步推出實驗性的經營模式。

2021 年 4 月,Platformer 成立屆滿半年時他推出 Discord 頻道 Sidechannel,和七位媒體人共同經營,涵蓋新創、網路文化、注意力經濟、podcast 產業、遠距工作、網路安全等領域。Sidechannel 「開幕式」就邀到 Mark Zuckerberg 首度公開臉書推音訊產品的策略思考和他對創作者經濟的看法,Casey Newton 說第一天就有 2,500 多人加入。2他預計陸續利用 Discord 類似 Clubhouse 的新功能主持語音討論、製作小型 podcast,也會再邀其他領域的獨立記者加入。

付費會員臥虎藏龍,加上大多身處科技產業,能貢獻許多線索和第一手消息,對記者來說能更有效率的取得素材並報導,搶佔話語權。這使得 Sidechannel 某程度也是一種「平台」,而 Casey Newton 當然清楚 Facebook 和 Twitter 向來備受爭議的內容審核政策,所以他也先把醜話說在前面——若之後 Sidechannel 規模擴大,匿名發表言論勢必會面臨挑戰。

推薦作品:
Basecamp 獨家報導〈🚨 What really happened at Basecamp〉、〈🚨 How Basecamp blew up

《Newcomer》:Eric Newcomer

Eric Newcomer(來源:《Newcomer》)
Eric Newcomer(來源:《Newcomer》)

2020 年 10 月,Substack 不只挖走了 Casey Newton,另一位在矽谷圈打滾的記者 Eric Newcomer 也從《彭博社》跳槽到 Substack 經營《Newcomer》,不過他和媒體訂閱制的淵源卻比多數記者來得早而深刻。

Eric Newcomer 是《The Information》 的第一號員工,當時他才從哈佛大學畢業一年就被同為校友的創辦人 Jessica Lessin 找來共事。3 雖然一年半後他就離開灣區到東岸的《彭博社》,但參與《The Information》草創時期的經驗難能可貴,讓他對媒體訂閱制的經營既不陌生也有一定的信任感。

在這兩家媒體的七年半裡, 他深耕新創與創投圈,報導 IPO、併購、VC 和矽谷企業內幕,代表作包括 2017 年披露因司機不滿 Uber 頻頻壓低價格,時任執行長 Travis Kalanick 卻對其飆罵髒話、甩門離去,被車內紀錄器拍下的過程 4;也在隔年和 Brad Stone 共同執筆 Travis Kalanick 跌下神壇的封面故事。5

如果你對矽谷創投內部權力鬥爭的故事及圈內人如 Dara Khosrowshahi、Chamath Palihapitiya、Keith Rabois 的第一手專訪有興趣;或對投資人無趣自嗨的貼文覺得很膩,想及早掌握富有潛力但尚未佔據媒體頭版的新創公司,都很適合關注 Eric Newcomer。

《Newcomer》每週更新一次,訂閱方案為每年 150 美元或每月 15 美元,每月有一則免費公開內容。除了獨家消息,他也提供深入分析,例如 2020 年 IPO 的 DoorDash 及 Affirm,在股價焦點外挖掘投資人的動向和考量,正如他電子報的副標題:Your Seat at the Cap Table。6

推薦作品:
The Unauthorized Story of Andreessen Horowitz〉揭露 a16z 成立新媒體的內幕和盤算。

《The New Consumer》:Dan Frommer

Dan Frommer(來源:《The New Consumer》)
Dan Frommer(來源:《The New Consumer》)

Dan Frommer 最為人知的身份或許是前《Recode》總編輯 7,不過他更稱得上是科技記者單飛的前輩。雖然 2019 年就在經營關注消費趨勢的訂閱制電子報《The New Consumer》,但早在 2011 年他便開啟自媒體《SplatF》的實驗,提供科技和商業新聞和評析近三年。

西北大學主修新聞出身的 Dan Frommer,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網頁和印刷設計師,一做就是十年,直到 2007 年才正式踏上媒體前線,擔任《富比世》科技記者,主跑電信、網路和蘋果;後來還成了《Business Insider》的第二號員工,包辦寫作、編輯、管理到設計,這時候就能看出他的「斜槓」特質。

除了一人公司《SplatF》,2012 年他以創業家的身份登上《Tech Crunch》——推出城市導覽指南 app「City Notes」,2015 年底還翻新上架。8而在《The New Consumer》之前,2018 年 Dan Frommer 就開始對電子報這個媒介試水溫,以旅行狂熱者的身份推出旅行獎勵、信用卡點數和忠誠度計劃資訊的《Points Party》 並持續兩年。9

或許是這些經歷讓他特別起勁於挖掘有趣的在地潛力公司和產品,像是推出訂閱制玩具箱的新創 Lovevery、洛杉磯一間販售魚罐頭的新創 Fishwife 有什麼特別之處?所以乍看《The New Consumer》主題可能會感到陌生,不過也有 Apple 和 Starbucks 的財報、Peloton 和 Netflix 的表現或 Clubhouse 的後勢等打擊面較廣的主題;另不定期推出人物專訪,如紐約餐飲大亨、Shake Shack 創辦人 Danny Meye 談用餐體驗的改變;以及消費行為分析,像是 Aesop 等品牌為何開始不推母親節檔期的優惠活動。

《The New Consumer》每週刊出兩次,訂閱費用為一季 60 美元、一年 200 美元,每週最多開放一篇免費閱讀。方案或許較不「親民」所以我疑惑過,疫情衝擊下大家還會願意為高價位訂閱制內容掏錢嗎?事業剛上軌道的 Dan Frommer 也很緊張,所以 2020 年 3 月他推出月付 20 美元的方案,結果快速吸引新用戶註冊,也在情勢最嚴峻的時期保持穩健成長,雖然大多數人都會續訂,不過半年後他仍決定取消這個實驗。「看到幾週後就消失的訂戶感覺還是不太好,我想專注和讀者建立長期關係。」

《Josh Constine’s PressClub》:Josh Constine

Josh Constine(來源:SignalFire)
Josh Constine(來源:SignalFire)

同樣在 2020 年,Josh Constine 則是選擇「從 TC 轉換到 VC」——帶著 8 年半《Tech Crunch》資深作者和特約編輯 (Editor-at-large)資歷來到創投 SignalFire 擔任投資人兼內容長,專注在社群媒體、創作者、通訊等新創(種子輪到 A 輪)的內容經營。

Josh Constine 的生涯代表作包括在 Robinhood 募到種子輪前的史上第一篇報導、Apple 收購 SnappyCam、披露 Facebook 付費收集青少年隱私數據的爭議工具 Onavo 等等,不過他擅長的領域除了社交平台為主的科技公司外,WFH 軟體、串流媒體、區塊鏈、加速器和創投也都是他長期的防守範圍。近年 Josh Constine 則特別熱衷於創作者經濟,他製作的 SignalFire’s Creator Economy Market Map 就有詳細脈絡和洞察。

而 Josh Constine 自稱由他主持的《PressClub》是 Clubhouse 第一個週更節目,來賓都很大咖,像是 Instagram、Shopify、Signal、Substack、Patreon、Slack、Wordpress 等公司的 CEO 或高層,並同步轉錄成 podcast《PressClub with Josh Constine》 。他執筆的電子報《Josh Constine’s PressClub》不收費,融合創投觀點著重在創作者經濟和相關新創話題,訂戶超過 8,000 人;Josh Constine 也在網站開設類似 slack 頻道的聊天頁面,除了作為互動管道,他主要藉此蒐集對節目邀訪來賓的提問,提升讀者和聽眾的參與度。

推薦作品:
1. 〈PressClub with Mark Zuckerberg, Daniel Ek, and Tobi Lütke – transcript & recording〉:Facebook、Spotify、Shopify 的 CEO 難得同台,討論創作者經濟以及 Apple 的政策如何傷害開發者和中小企業。
2. 〈Content density: Why TikToks trounce Stories〉:他從內容密度的角度剖析為何 Instagram 的 Story 形式將不敵 TikTok?

《Big Technology》:Alex Kantrowitz

Alex Kantrowitz(來源:https://alexkantrowitz.com/)
Alex Kantrowitz(來源:https://alexkantrowitz.com/)

2020 年 6 月,Alex Kantrowitz 離開任職五年的《Buzzfeed》並推出電子報和 podcast《Big Technology》,涵蓋亞馬遜、蘋果、Facebook、Google 和微軟的重大事件,訂戶累積近一萬人。比較特別的是,在疫情肆虐的這一年離開網路媒體,他選擇的「復古」媒介不只 email 和 podcast——Alex Kantrowitz 目前還兼任美國有線電視《CNBC》的特約 On-Air Contributor 提供分析。10

在《Buzzfeed》擔任資深科技記者之前,Alex Kantrowitz 曾各自在《Forbes》和《Advertising Age》工作近兩年,關注廣告、數位行銷、社群媒體經營等等,也使他後來即使主跑科技線,觀察巨頭的角度和商業、產品策略等略有不同。

《Big Technology》目前每週更新一次,全部免費閱讀。不過我觀察到和其他科技記者的電子報相比有個獨特之處—— 2021 年 4 月開始出現「業配」,每一檔合作可選擇包月或單週在電子報開頭露出。不知道這種模式是不是在為未來計畫每月 5 美元的付費方案鋪路?若能順利運作,或許之後提供免費內容的電子報也會借鑒這種商業模式。

推薦作品:
Where Tech Workers Are Moving: New LinkedIn Data vs. the Narrative〉搶先公開 LinkedIn 數據報告,一窺美國數十萬科技業員工在疫情之下各大城市移出與移入情形。

《Every》:Nathan Baschez

Nathan Baschez(來源: (@nbashaw) | Twitter)
Nathan Baschez(來源: (@nbashaw) | Twitter)

最後這位 Nathan Baschez 並不是單飛的媒體人,應該說是有創業魂的產品人。很少人知道他是 Product Hunt 的推手之一,2013 年被 Ryan Hoover 找上合作,除了寫出網站的 Rails 初版,也幫忙發想和優化早期功能。後來雖然 Product Hunt 上線逐漸壯大,但 Nathan Baschez 掙扎後選擇退出團隊,專注剛上軌道的產品經理正職工作。11

直到 26 歲,Nathan Baschez 辭去 PM 工作又再走上創業路。大學時他平均每年做 4 個 side project、畢業前也嘗試兩次創業的因子仍在體內躁動,於是他將推出視覺化敘事的小說閱讀 app「Hardbound」,可惜兩年後因不敷虧損又籌資不順而黯然收攤。12 接下來 Nathan Baschez 的職涯才正式往內容(content)挪移:先是在 podcast 媒體公司 Gimlet Media 擔任產品負責人13,2018 年則到不滿一歲、當時還默默無聞的 Substack 當了一年的產品副總。

後來雖然離職,但 2020 年 Nathan Baschez 和創業家 Dan Shipper 仍在 Substack 推出「合刊」《Everything Bundle》,讓讀者一次訂閱他們兩人的電子報,後期還陸續收錄八份,一年累積 2,400 名訂戶,也登上 Substack 付費排行榜前 10 名。但兩人籌到 60 萬美元後搬離 Substack 自己架站,《Everything Bundle》在 2021 年轉型成《Every》

《Every》聚焦生產力、商業戰略、領導力、文化領域,主打科技和新創業界人士的洞察,像是 Nathan Baschez 結合自己豐富的產品經驗和創業實戰,推出著重商業策略分析的《Divinations》,Roam Research、Clubhouse、HEY 都是他筆下主題;他和前 a16z 合夥人、Atelier Ventures 創辦人 Li Jin 共筆的《Means of Creation》則探討「熱情經濟」(Passion Economy)議題。14《Every》引入傳統編輯台的資源,也賦予作者高度自由,並客製化分潤合約例如預付酬勞等,自我定位在「介於《紐時》和 Substack 之間的新商業模式」。

其實,Nathan Baschez 當時曾為 Substack 開發 Twitter 帳號被轉推、按讚和回覆的「熱度」評分系統,創辦人再根據系統結果接洽熱度較高的 KOL,建議對方來 Substack 經營電子報——現在高人氣的歷史學教授 Heather Cox Richardson 就是這樣被挖來的,年訂閱收入據《紐時》稱超過百萬美元。或許《Every》是不想受制於 Substack 的這套框架,所以才獨自開闢了第三條路。

《Every》訂閱方案為每年 200 美元「吃到飽」,包括站上 13 份、17 位作者的電子報,不定期開放免費閱讀,也頗為貼心的提供兩週 1 美元的試閱方案,目前訂閱人數超過 2.5 萬。我很好奇 Nathan Baschez 會如何發揮他在 Substack 的經驗優化產品,也很期待《Every》能在新的大平台和傳統媒體之間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媒體人怎麼看待自立門戶之後的下一步?

即便沒有媒體品牌光環護體,這些科技人多年積累的影響力和人脈不容小覷,忠實讀者不乏知名創投和創業家,這時對傳統媒體來說取得一篇獨家專訪的競爭變得更激烈,最難纏的甚至是昔日的優秀員工。

2013 年就開啟訂閱制事業的 Jessica Lessin 對這波「新聞業人力資本的重組潮」並不意外。她認為明星記者單飛儘管衝擊媒體,卻也促使「夠聰明的人」意識到怎麼應對。她亦或許是少數樂觀的媒體經營者,點出現在反而是新聞產業的黃金年代,不過《The Information》卻久違的在 2021 年擴大招募,隱約有著人才大戰的煙硝味。15

原先 Dan Frommer 在單飛路上略顯形單影隻,他分析背後原因:「尤其在生活開銷高昂的美國城市,對許多媒體從業人員來說公司補貼醫療保險、提供指導(mentorship)的承諾、傳統品牌的聲譽以及和強者同事共事等等,仍有很大的吸引力。」往回看他在 2019 年寫的這段話,他應該也沒料到才一年的光景,這條路就變得如此擁擠。16

畢竟企業能給的薪資有其上限,像 Casey Newton 認為即使前東家待他不薄,但跳槽到 Substack 可以掌握更多的主控權,收入也有更大成長空間,長期下來或許還能為整個媒體圈創造工作機會,像是聘請其他記者貢獻更多報導或雇用編輯和圖表設計師。「也許我真的可以藉此開一家小的媒體公司,做一些很酷的事情。」

不過一人公司固然自由,但明星記者也失去了過往的後盾。Casey Newton 在宣佈 Sidechannel 時便坦承:「我懷念以前在《The Verge》的 Slack,記者和編輯一整天交流對大新聞的觀察⋯⋯雖然在 Twitter 也能有這種好處,但是在 Slack 彼此分享的環境和歸屬感還是有特別大的優勢。」所以他才想藉由 Sidechannel 重溫那種社群的親密感。

除了自立自強另闢和同業、讀者「取暖」的地方,顛覆媒體的明星記者也很理解創作者心底最軟的那塊肉。像《Every》就強調自己不是那種有傳統階層的媒體公司,而是藉由平衡的編務和財務結構,讓作者不需犧牲收入又能有自由發揮的高度彈性。

過去一年創作者經濟爆炸性成長,Substack 已經無法滿足所有創作者的需求,包括 Nathan Baschez 在內有越來越多電子報作者離開平台,Ben Thompson 也在 2021 年 6 月為《Stratechery》推出面向創作者的軟體服務 Passport17。或許,隨著在 Substack 圈足夠多讀者,再加上 Facebook、Twitter 等巨頭搶進分食市場大餅,Jessica Lessin 口中「夠聰明的人」掀起的下一波搬家潮應該也不遠了。

延伸閱讀:
電子報平台 Substack 創辦人 Chris Best:人們願意花錢買回注意力

資料來源:
1. Announcing Sidechannel, a new community for Platformer subscribers
2. About Platformer
3. Casey Newton on Leaving ‘The Verge’ for Substack and the Future of Tech Journalism
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 venture capital and the media is changing
5. On Leaving BuzzFeed, And What’s Next
6. Nathan Baschez: A Deep Dive on Business Strategy – Ep. 2
7. How I Built Product Hunt, Dash and more with Nathan Baschez
8. Newsletters are growing up and leaving the coop
9. Introducing Every


  1. The Human Toll of the 2019 Media Apocalypse  
  2. Five takeaways about Facebook’s pivot to audio  
  3. 《The Information》是由《華爾街日報》科技線出身的媒體人 Jessica Lessin 所創辦的新媒體,不走大眾路線,訂閱價格也不親民,單月就要 $39 美金,一年則要價 $399。詳細內容可參考之前我們介紹過的第一手消息看這裡!科技人必讀的新聞網站。  
  4. In Video, Uber CEO Argues With Driver Over Falling Fares  
  5. The Fall of Travis Kalanick Was a Lot Weirder and Darker Than You Thought。而 Brad Stone 也是知名商業記者和暢銷作家,著有《貝佐斯傳:從電商之王到物聯網中樞,亞馬遜成功的關鍵》(The Everything Store: Jeff Bezos and the Age of Amazon)、《Uber與Airbnb憑什麼翻轉世界:史上最具顛覆性的科技匯流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工作與商業》(The Upstarts :How Uber, Airbnb, and the Killer Companies of the New Silicon Valley Are Changing the World)等書,2021 年出版《Amazon Unbound: Jeff Bezos and the Invention of a Global Empire》也引發關注。 
  6. Cap Table 全稱為 Capitalization Table,意指每一輪投資中所有股東的持股變化紀錄表,包括資金如何引進、誰參與、投資金額、取得股份數量等等。 
  7. 《Recode》是老牌科技記者 Kara Swisher 與 Walt Mossberg 一起創辦的科技媒體,2015 年 5 月被 Vox 媒體集團收購。
  8. Dan Frommer Is Launching A Startup. It’s A Mobile Travel Guide. And It’s Not Called Frommer’s.  
  9. 《Points Party》 
  10. 他 2020 年 4 月出版《永遠都是第一天:五大科技巨擘如何因應變局、不斷創新、維繫霸業》(Always Day One: How the Tech Titans Plan to Stay on Top Forever),透過上百場與企業內上至 CEO 下至兼職員工的採訪,分享巨頭運作的秘密及文化。 
  11. The Origin of Product Hunt  
  12. A Terrible, Horrible, No Good, Very Bad Hardbound Update  
  13. Gimlet 於 2019 年 2 月被 Spotify 收購。 
  14. Li Jin 在 2019 年發表〈熱情經濟與工作的未來〉(The Passion Economy and the Future of Work)一文,也是首位提出 Passion Economy 的人。 
  15. The Information’s Jessica Lessin built a newsroom she wanted to work in — and coaches other journalists-turned-founders on doing the same 
  16. What I’ve learned in the first year of running a subscription newsletter business  
  17. Passport  

(文章代表圖:Photo by Viktor Talashuk on Unsplash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 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釋出
Previous

《星箭廣播》112 集——軟體工程師團隊怎麼工作?Pair Programming 實戰經驗談(ft. 資深工程師小朱)

《星箭廣播》112 集——軟體工程師團隊怎麼工作?Pair Programming 實戰經驗談(ft. 資深工程師小朱)|節目逐字稿

Next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