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hi 讀者: 大家可能有在 Twitter、部落格或是簡報場合看過工程師分享自己寫的程式碼,有些還設計得很漂亮。前陣子我在 Hacker News 上看到這個「Carbon」專案,可以將程式碼轉換成好看的圖片,方便使用者在 Twitter 這類不適合直接貼上程式碼的地方分享,不僅可以選字體、相應的 syntax 和不同的視覺風格,而且更棒的是如果你直接用那個「Tweet」按鈕,他會自動加上 alt text 確保你的圖片是有網頁親和性(web a11y)的。(當然,Hacker News 上少不了工程師們一番辯論:為什麼檔案這麼大?怎麼不用 SVG 就好?為什麼嵌入還要包含字體⋯⋯ 背後有各種考量,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來看看。) Titan |
[Podcast] 星箭廣播 EP133 | 和《M 觀點》Miula 聊創作者經濟:就像 20 年前的電子商務 本集《星箭廣播》邀請到《M觀點主講》、《科技巨頭解碼》主筆 Miula,來跟大家聊聊如何經營個人媒體。他從一開始的實驗,到後來決定全職投入後,在主題的選擇、商業模式的嘗試是怎麼進行的?他又怎麼看待創作者與目標觀眾的關係?節目中 Titan 跟 Miula 會聊到 podcast 與創作者經濟,Miula 為什麼會將目前的創作者經濟生態比喻為 20 年前的電子商務呢? 對於想要經營個人媒體的聽眾朋友,他也分享了幾個忠告,並且認為「先做再說」「可以邊做邊學」可能是很危險想的想法。最後,Miula 也會談到他的工作型態,例如怎麼安排工作、要怎麼安排《M 觀點》直播與《科技巨頭解碼》的寫作,以及他是怎麼被《星箭廣播》推坑開始用 Roam Research,他最喜歡這個筆記工具的哪一個設計? |
[英] 機器人帳號來搗亂,換個字型或許是個好主意 🤖 在社群媒體上,機器人帳號一直是讓人頭痛的問題,立意良善的機器人提供資訊情報,例如天氣、地震,或是讓人會心一笑的 emoji 隨機混搭機器人,也有如「美玉姨」這樣查證新聞資訊的機器人;但當然,也有機器人專門混淆是非,散播不實訊息。 最近 Twitter 開始測試讓開發者為自己開發的機器人帳號加上特殊圖示的功能,瑞士設計公司 iA Inc 則有更多想法,首先機器人要能夠被精確指認,在訊息流上應該以機械式字體標示,讓使用者能夠一秒區分內容是由真人還是機器人產生;同時提出七種方式辨識機器人帳號。他們的本意不是消滅機器人,而是讓擬真機器人的製造成本更大費周章。 這篇文章也讓編輯想到,2018 年 Google I/O 展示人工智慧客服應用 Duplex 時,由刻意模仿人類說話的 AI 機器人當客服,回應預訂、時間等需求。無法確定跟自己對話的到底是機器人還是真人,讓有些人感到不適。如何輕易辨認機器人,推薦給對這個議題感興趣的讀者。 |
[中] 黃哲翰/在「元宇宙」裡,你會是誰? 在熱熱鬧鬧的 Metaverse 裡,每個人似乎都可以扮演另外一個角色,展開第二人生,但這個人生究竟是不是你自己呢?在 Metaverse 裡,你會產生「我是誰、我在哪裡、我在做什麼」的懷疑嗎?還是本文作者黃哲翰提出了帶點哲學味的問題,讓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思索未來。 他從媒體、歷史的演進視角,介紹了幾個反直覺的觀點,例如數位時其實並非個人主義大放異彩,而是趨向集體主義,每個人都在彼此參照,萬物都是「二創」的結果,「自我」建立在社群網絡上,隨時爭取關注、主動關注別人。而面對無限內爆的內容,個人的判斷力可能將全面由演算法代勞。他也認為,早在法拉利發明電力時,就已經揭示 Metaverse 的必然性了。(讀畢,編輯顯示為 #更懷疑人生了 🤯 ) |
[中] 馮彥文/創業募資 Pitch 的雜感 台灣 DeFi 新創 Perpetual Protocol 共同創辦人馮彥文(Tempo)是一位連續創業者,他最近寫了一篇文章,將過去募資時與投資人來往的感想整理成五個要點,包含實際操作的方法,其中幾個或許有點反直覺,相當值得創業者參考。 舉例來說,「我們的產品可以拓展到海外,只是先從台灣開始」可能是不少創業者很自然的選擇,但 Tempo 警告,假如一開始不能全球化,通常就表示(你想做的生意)有全球化的門檻。又或者 Tempo 在文章也奉勸創業者:「請不要在意說服別人。」他認為應該找到喜歡你的投資人而不是說服不喜歡你的投資人。 |
[英] 當創投遇到創作者:給你一筆錢,未來 30 年收入 5% 歸我,你願意嗎? 在熱錢多到找不到公司投資、創作者經濟當道的時刻,矽谷創投 Slow Venture 乾脆把目標直接瞄準個人創作者,押注 YouTuber 網紅 Marina Mogiko,她得到 170 萬美金,投資人換取 5% 她從創作者事業中斬獲的酬勞,例如說她現在經營的 YouTube 事業,或是如果 Netflix 找上她合作都屬於這個範疇,綁定 30 年。如果創作者決定轉職律師、或者有其他非創作者收入呢?那麼這些資金全部歸她,沒有但書。 Marina Mogiko 當然只會是其中一個案例,Slow Venture 的算盤是投資成百上千位創作者,從中試驗、樹立典範,讓投資「個人」成為常態。至於創作者本人是怎麼想的呢?她打算運用這筆資金做什麼?她也談到被標上價格的滋味,如果你是創作者,會用 30 年創作生涯換取這筆資金嗎?如果你是創投,投資個人跟投資公司又會有哪些不同考量呢? |
[英] 我的小 side project 比自己在軟體業十年的影響力還要大 身為開發者,你會不會也有過這種念頭:自己小小 side project 創造的正面影響力,比起作為一個軟體工程師的十年歲月還來得更大。 開源專案 mammoth.js 在 Github 上有 3000 人收藏和 300 多次 Fork,開發者 Michael Williamson 初期雖然没覺得多振奮,卻因為幫使用者省下大把時間和心力陸續收到許多暖心回饋。反觀提供他實質報酬的正職工作,影響力或成就感都不如 mammoth.js 來得深刻。 他感嘆,不知道怎麼做會讓自己更快樂一點——如果改當獨立開發者,可能會懷念和其他人合作的時光,也沒信心自己有能力以獨立開發維生。「但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自己好像錯過了一個機會。」 |
[中] Leah/冒險的一手— — 如何運用 In-App Review 客製化流程,提升 App 商店評價 作者負責的 app 是 to B 性質,且去年初剛翻新,整體而言已優化許多,但她入職接手後發現在商店的評論與評分都還留在前一年的使用者歷史(是很慘烈的負評),不過她是第一次負責 app 產品,於是開始著手研究如何提升評價,並以產品經理的角度說明:如何透過流程設計讓 In-App Review 達到最大效益。 她分別說明前期研究、流程設計、條件設定和實作上線與成效四階段的執行細節,包括她先有使用者對「商店評價」的基本認知,接著很快就決定不採用官方提供的評價機制,改成自己刻畫面等等。最後,比起之前平均一個月一顆五星,這次評價觸發機制上線三週內從雙系統獲得超過 34 個五星評分,團隊因為這次成果也對產品信心度大增,作者認為這才是最大的收穫。 |
[中] Jasmine Lin/Google 設計師的面試經驗談 作者在上個月正式加入嚮往已久的 Google,她分享了進到夢想公司的心路歷程以及線上面試流程,像是今年取消在第二關跟最終面試之前的 Design Challenge 環節。總共面試時間約 6、7 個小時,也橫跨了兩個月,但她為了成為 Googler 卻醞釀了整整五年。 Jasmine 說自從擔任 UX 設計師,就一直對 Google 很有愛,不過是某次契機才開始對 Google 產生「執念」。所以面試過程給作者的最大收穫,也還是「不要輕易放棄」。 |
(文章代表圖: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 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