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手消息看這裡!科技人必讀的新聞網站

|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過我們先前寫的〈你不能錯過的聲音 — — 推薦給科技人的 10 個 Podcast〉?今天我們要跟大家介紹一些外國的科技新聞網站,假如你原本就很關心科技新聞,只是比較少讀英文新聞,或是你打算從現在開始認真追蹤外國科技圈的動態,都可以參考我們的推薦名單。

紐約時報

網站連結 / 需付費,部分免費

《紐約時報》網站截圖

《紐約時報》應該無須多做介紹,不管是想要練習英文閱讀或是單純關心新聞,《紐約時報》都是很好的選擇。

像《紐約時報》這樣的主流媒體,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可能不是科技領域的報導,但是別忘了,《紐約時報》是四家得以率先「評測」第一代 iPhone 的媒體之一。與此同時,他們也從來都不畏懼對科技公司提出質疑,他們的報導總是能提醒讀者注意科技領域的另一面。

大家還記得自己 2012 年的農曆新年假期在做什麼嗎?其實我也不太記得,但我肯定花了一些時間在讀《紐約時報》「The iEconomy」其中的幾篇報導。這個系列報導從 iPhone 生產製造、零售、專利和第三方開發者生態等議題出發,帶出「i 經濟」榮景背後容易被一般人忽略的問題。而《紐約時報》也憑藉著貫穿 2012 年一整年的系列報導,獲得 2013 年普立茲獎解釋性報導(Explanatory Reporting)的獎項。

2015 年 8 月,《紐約時報》一篇關於 Amazon 工作環境的報導〈Inside Amazon: Wrestling Big Ideas in a Bruising Workplace〉讓人重新審視平時鎂光燈照不到的角落(當然,並不是只有《紐約時報》在反思矽谷與科技圈的問題),該文近 6,000 則的讀者留言,恐怕是我看過最多的了;2017 年,〈Uber’s C.E.O. Plays With Fire〉為大眾詳細介紹了一直有爭議的 Uber 與其共同創辦人、當時的執行長 Travis Kalanick;2018 年,〈How Google Protected Andy Rubin, the ‘Father of Android’〉報導了 Google 是如何保護那些很可能是因為不當行為而離職的高層主管。

TechCrunch

網站連結 / 免費,部分需付費

《TechCrunch》網站截圖

《TechCrunch》是關注矽谷科技新創動態最重要的網站之一。2005 年 6 月,一名 35 歲矽谷律師 Michael Arrington 成立的個人部落格,如今成為新創圈人人都要看的新聞網站。在 Web 2.0 時代,Michael Arrington 或許還沒有到點石成金的地步,卻也足以讓一家新創公司因為登上《TechCrunch》而被接踵而來的流量搞到網站掛掉,也就是人稱的「TechCrunch Effect」。曾經有一段時間,大家還會討論諸如「一篇《TechCrunch》報導可以帶來多少流量」的話題。當然,後來創業家們也學會不要對這類流量有過高的期待。

當然,《TechCrunch》並不是只報導新創公司與創投的新聞,主流科技公司他們也會寫,有時還寫得很「用力」,例如 2019 年 1 月一篇獨家報導〈Facebook pays teens to install VPN that spies on them〉,揭露 Facebook 利用一項蘋果只開放給第三方開發者內部員工使用的 iOS app 開發機制「Enterprise Developer Program」,付費招募 13 到 35 歲的使用者將平時使用手機的資料提供給 Facebook — — 後者甚至要求參與者擷取 Amazon 的訂單記錄畫面回傳。這篇報導使得原本就因隱私議題而飽受批評的 Facebook 再度受到抨擊。

與我們等一下要介紹的《The Verge》不同,《TechCrunch》比較少做 3C 產品的評測(但是他們經常「開箱」新創公司、網站和 app),而除了新聞報導,他們每年舉行的 TechCrunch Disrupt 更是新創公司趨之若鶩的科技場合,甚至還被寫進 HBO 熱門影集《Silicon Valley》(矽谷群瞎傳),成為第一季創業主角們矢志登上的舞台。

附帶一提,僅管 Crunchbase 這個採取協作模式的科技新創資料庫已在數年前自《TechCrunch》獨立出來,但仍是我們在了解一家新創公司時的重要工具。2019 年 2 月,TechCrunch 宣布推出付費內容「Extra Crunch」,大家讀文章、關心科技新聞的同時,也可以好好觀察一下他們的發展。

The Verge

網站連結 / 免費

《The Verge》網站截圖

2011 年,正準備從運動媒體走向多領域垂直媒體集團的 Vox Media 找來 Engadget 前總編輯 Joshua Topolsky 和幾位他的前同事,共同打造一個全新的科技媒體《The Verge》,在短短幾年內,迅速成為全美最知名的科技網站之一。

《The Verge》並不像《TechCrunch》報導那麼多新創公司的消息,而是更加關注科技元素,特別是產品面的報導,他們對科技公司每年主力產品所做的評測總是令人期待。但《The Verge》並不只是 3C 評測網站,他們也報導科學新聞,並且關心科技領域的文化與政策面向。

自創辦以來,《The Verge》即在視覺上下足功夫,只要是專題報導或是重點評測,都會搭配精心設計的視覺元素,例如 2014 年這篇〈Fanboys〉,會因為你使用的裝置不同,而出現 iOS、Android 與 Windows Phone 等系統各自不同的視覺風格。¹

在這個強調影音的年代,《The Verge》擁有很可能是本文所列的媒體中最厲害的影音製作團隊,推薦大家訂閱他們的 YouTube 頻道(訂閱數比《紐約時報》還多)和 podcast 節目,挑幾支影片來看,或是聽一集《Why’d You Push That Button》(我推薦這集),你就會懂了。

彭博社 / 彭博商業周刊

網站連結 / 需付費,部分免費

《彭博社》網站截圖

《彭博社》是由前紐約市長 Michael Bloomberg 創辦的財經資訊平台和通訊社,2009 年買下《商業周刊》(Businessweek)後將之更名為《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2018 年 5 月,原本免費的《彭博社》改為付費訂閱,未付費的讀者每個月有 10 篇文章的額度可以看。

《彭博社》的特色之一是每篇文章的標題下方、正文開始之前,會列出文章的兩個重點。有趣的是,前兩代《彭博社》的網站設計與今日大家所見的並不同,在版面的編排上要比對手《路透社》要精彩的多,甚至你會覺得他們似乎帶點網路原生媒體的前衛風格,那是因為《彭博社》曾延攬《The Verge》創辦人 Joshua Topolsky 作為科技版的編輯,並且負責改造《彭博社》網站,只是後來與 Michael Bloomberg 意見不合而另尋出路(又創辦了一家媒體)。

2015 年 7 月時的《彭博社》網站

《彭博社》的科技新聞報導陣容堅強,領軍人物是資深執行執行總編輯 Brad Stone,他個人近期的兩本著作《貝佐斯傳》(The Everything Store)和《Uber 與 Airbnb 憑什麼翻轉世界》(The Upstarts)我們都相當推薦。而科技新聞主播之一 Emily Chang 主持節目、採訪科技圈重量級人物之餘,在 2018 年出版、描寫矽谷「兄弟會文化」問題的《Brotopia》也曾在業界造成轟動。此外,Mark Gurman 經常挖出蘋果的獨家新聞,也有一定的準確度。大家熟知的分析師郭明錤,其消息來源以供應鏈為主,而 Mark Gurman 的消息來源似乎多來自蘋果內部。

而封面設計總是令人深刻、拍案叫絕的《彭博商業周刊》(他們的視覺設計團隊真厲害!),僅管 2018 年 10 月一次關於 SuperMicro 晶片後門的封面故事引發質疑與爭議,但許多篇以科技議題為主的封面故事仍是相當精彩,例如 2015 年 6 月的〈What is Code?〉以財經雜誌而言絕對是非常特殊的一期。又或者 2016 年 2 月的〈The Most Important Apple Executive You’ve Never Heard Of〉讓大家得以認識 Johny Srouji 這名領導蘋果晶片設計團隊的人物。

Axios

網站連結 / 免費

《Axios》網站截圖

如果你懶的看長文,喜歡重點式閱讀,那麼 Axios 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2017 年才上線的 Axios,其創辦團隊大多來自美國的政治媒體《Politico》。雖然 Axios 不聚焦科技議題,但它報導的呈現方式強調精簡扼要,對講求效率或想快速入門的讀者而言,或許是個最佳吸收訊息的新聞管道。

Axios 認為平常我們看到的文章又長又臭,在資訊爆炸跟碎片化的數位時代,閱讀體驗要能做到「快速」跟「簡潔」,就是要有重點。因此他們的新聞最多 300–400 字英文,首段只露出約 100 字引言,有興趣的讀者可選擇「下拉」繼續閱讀。點擊下拉的按鈕還會貼心告知剩餘字數。

每篇報導也都會以粗體加列點,幫讀者擷取精華:這則新聞為什麼重要?(Why it matter?)、重要的數字(by numbers)、前情提要(Flashback)、整體概況(The big picture)等等。對剛進入科技領域、想學會看懂時事的讀者而言,Axios 是個能幫助你快速上手資訊管道。

Wired

網站連結 / 需付費,部分免費

《Wired》網站截圖

說到科技媒體,一定不能不提到《Wired》。如果你認為它只是報導科技的普通媒體,那就太低估這份雜誌了。

創立於 1993 年的《Wired》是由 Louis Rossetto 為首等幾位美國雜誌業資深媒體人所創辦;但大家對它的印象,可能更多來自創刊總編 Kevin Kelly,以及第二代總編 Chris Anderson,這兩位權威的科技人。

Kevin Kelly 固然幫《Wired》鍍了金,但這個以紙本起家的媒體,曾在 1994 年(不久後這世界就進入了網路泡沫時代)創立《HotWired》網站(已於 1999 年收掉),並大膽在網站上嘗試了現在我們看來稀鬆平常、但當時卻是變革性實驗的橫幅彩色廣告。這些歷史都顯示了《Wired》無可比擬的地位,以及與科技並肩為伍的前瞻性的特質。

正因如此,《Wired》對科技與未來趨勢的觀察,有著更敏銳的嗅覺,議題取材及編輯策展的功力亦是非常前衛。相比主流媒體大多是追著科技跑,它則像是在前線親身參與變革的那一個角色。《Wired》的內容常常給讀者一種對科技烏托邦式的想像,偶爾你會看到重量級科技玩物的開箱文,但更多時候你會看到許多大咖人物看似在大放厥詞的未來預言。

像是 Chris Anderson 在其任內就發表過許多相當前瞻的言論:2004 年他提出的「長尾理論」² 成為數位時代的經濟定律;2008 年喊出「免費才是商業王道」;2010 年,他與 Michael Wolff 合寫的〈The Web Is Dead. Long Live the Internet〉在 Facebook 崛起、手機 app 發展的背景下探討網路資訊傳遞管道的遷移;又或是 2012 年,對當時逐漸成熟的「自造者運動」(Maker Movement)下了重磅註解,認為這股力量正在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

除了高品質的內容之外,《Wired》另一個特色就是紙本雜誌大膽的設計風格,從封面、內頁排版到報導配圖,都可看出他們不惜成本的堅持。對喜歡藝術結合科技的讀者,《Wired》不失為一個高品味的視覺體驗。只是,在翻他們的雜誌時,讀者也有可能會因為他們不按牌理出牌的排版,而找不到頁碼或文章!

《Wired》網站在 2018 年開始改為付費訂閱,未付費一個月最多只能看 5 篇。

The Information

網站連結 / 需付費

《The Information》網站截圖

《The Information》是由《華爾街日報》科技線出身的媒體人 Jessica Lessin 所創辦的新媒體,不走大眾路線,訂閱價格也不親民,單月就要 $39 美金(約新台幣 1,200 元),一年則要價 $399(約新台幣 12,292 元)。

如此高費用當然伴隨著高品質的報導,往往還有別人拿不到的獨家,例如〈Inside Tony Fadell’s Struggle to Build Nest〉報導 Google 曾經高調收購、「iPod 之父」Tony Fadell 離開蘋果之後打造的智慧家居公司 nest 為何陷入掙扎,又或是〈The Seven-Year Itch: How Apple’s Marriage to Siri Turned Sour〉,帶讀者了解為何蘋果雖然早早即推出 Siri,如今卻在智慧語音助理領域落後⋯⋯ 《The Information》的目標讀者是產業人士,許多它的訂閱用戶自己本身就是科技公司的主事者,看新聞之餘也會貢獻評論。所以,除非你已身處相關產業,或想更近一步提升分析力,不然《The Information》所提供的內容未必適合一般讀者。

《The Information》有自己的 Slack 群組。由於訂閱戶有很多本身即是業界人士,他們常在 Slack 上分享彼此對趨勢的觀察跟預測,這些回饋都是外界難以取得的第一手素材。

另外,由 Jessica Lessin 每週親自發送的電子報,也與一般外面充斥廣告跟大雜燴的電子報不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她以「導讀」的方式推薦旗下記者的報導。平常我們收到的電子報,往往就是標題加摘要,很難真正引起興趣,但 Jessica Lessin 會花許多功夫解釋,記者為何從這些別人沒有察覺的角度去採訪或觀察、這對讀者理解趨勢有什麼幫助云云。

所以,如果你覺得訂閱 《The Information》太貴,建議你可先從電子報嘗試起,光是看 Jessica Lessin 整理資訊或偶爾釋出的免費文章,就能有許多收穫了。

Hacker News

網站連結 / 免費

Hacker News 網站截圖

接下來要介紹的兩個網站,其性質與前面的新聞網站不同,更像是新聞聚合器(News Aggregator),善用他們可以讓你更快掌握當日歐美科技圈都在關心什麼議題。

在美國創業圈被稱為「PG」的 Paul Graham,除了創辦孕育出 Dropbox、Airbnb、Stripe 和 Reddit 等知名科技公司的育成機構 Y Combinator 之外,還在 2007 年 2 月做了「Hacker News」這個網站。Hacker News 的功能很簡單,他會讓使用者張貼標題、連結(雖然 Hacker News 上有很多新聞,但其實並沒有限定只能張貼新聞連結)和一段文字(看你想寫什麼,不過通常大家都沒寫 XD),並且開放其他使用者投票(👍 或 👎)、留言,最後變成我們在網站上看到的排名。

今天 Hacker News 幾乎成了所有在網路科技圈工作的人都會關注的網站,能夠登上 Hacker News 首頁的東西,無論新舊,保證會成為大家當天關注的話題,如果成為頭條更是一件大事,台灣也有一些新創公司和產品曾經登上首頁甚至頭條。

此外,如果你只是瀏覽 Hacker News 上的新聞標題、打開有興趣的連結網頁,那就有點可惜了,有時候留言也是很精彩的。除了看矽谷科技人的唇槍舌劍之外,偶爾你還會看到一些名人在上面發言,例如 Alan Kay,他老先生顯然有在關注 Hacker News,還會在跟自己有關的貼文底下留言,例如這篇〈What did Alan Kay and Steve Jobs talk about at the 2007 iPhone keynote?〉,當然他也會參與其他討論,像是推薦值得閱讀的書 ——「The best book about the ARPA/Parc research in the 60s and 70s is “The Dream Machine” by Mitchell Waldrop.」他在一次的〈Ask HN: What are you reading?〉主題下留言道。

Techmeme

網站連結 / 免費

Techmeme 網站截圖

假如你先前有看過我們介紹《Techmeme Ride Home》這檔節目,就是由 Techmeme 網站所推出。當時我們沒有針對網站多做介紹,這回可以好好講一下這個網站各種有趣的設計。

首先 Techmeme 最大的好處就是每天按照重要性排出最重要的科技新聞,早期是創辦人 Gabe Rivera 寫程式去爬新聞,後來則是以編輯團隊下的標題和新聞連結呈現,並且標出作者與來源網站,同時列出其他報導相同消息的文章連結。而且 Techmeme 還會列出一些 Twitter 上的相關評論,這兩項設計有助於快速了解各方對新聞事件的報導、評論與分析。

Techmeme 的另外一項特點是他的「Leaderboards」,不僅有主題排序,還有記者與媒體的排行榜。根據 Techmeme 的說法,這是以作者和所屬媒體被站方引用的次數來計分,大家也可以根據這份名單來關注作者和媒體,慢慢地,你就會看出哪個記者對 Facebook 的消息最靈通,當謠言四起時,你該相信哪個記者的報導。

Techmeme「Leaderboards」的作者排行榜

Techmeme 還有一個類似「時光機」的庫存檔查詢功能,可讓讀者回溯特定某一天幾點幾分(美國東部時間)的頁面,看看當天的頭條與其他的重要新聞,例如 2007 年 1 月 10 日下午 2 點 — — 你猜對了,頭條是《紐約時報》的〈蘋果發表創新手機〉(Apple Introduces Innovative Cellphone)。

最後,關心科技圈的你,應該也會想要知道今年的各種科技峰會、科技公司財報會在何時發布,這些資訊在「Events」都找得到。

以上就是我們想跟各位分享的科技新聞網站,但如果你喜歡看科技圈與設計相關的文章,《Fast Company》和旗下的「Co.Design」《Designer News》會是不錯的選擇,後者算是設計師版的 Hacker News;想知道歐洲觀點?可以讀《The Guardien》(衛報)或是英國版《Wired》;東南亞?可以看《Tech in Asia》;關心 crypto 議題?你可以關注 CoinDesk;想看最尖端的科技,除了看學術期刊之外,可以造訪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旗下的網站《IEEE Spectrum》;如果喜歡硬底子的內容,可以看《AnandTech》《Ars Technica》,前者專注於電腦硬體零件的評測,後者的作者群有很多出身自研究機構;更不用提創刊超過百年的《MIT Technology Review》,他們每年的「10 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名單應該在近日就會揭曉。(2019/2/28 更新:2019 年的「10 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名單已經揭曉,這次是由比爾・蓋茲選出。)

雖然我們沒有特別介紹,但《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也都是值得關注的大媒體。《華爾街日報》在財經領域的表現無需多言,但講到科技新聞和評論,自然要提到 Walt Mossberg — 儘管他已在多年前離開《華爾街日報》,但 1991 年他在該報開始的專欄被視為主流媒體科技專欄的濫觴,他親眼目睹了過去 20 多年來電腦與網路發展的歷史。我們在本文提到的媒體(還有一些沒提到的 XD)就有許多重要的記者過去都曾是他在《AllThingsDigital》與《Recode》時期的同事,像是還在《Recode》的 Kara Swisher 和 Peter Kafka,《紐約時報》的 Mike Isaac、《Axios》的 Ina Fried 和《BuzzFeed News》的 John Paczkowski 等等,僅管《華爾街日報》需要付費,但是他們分類詳盡的電子報和 podcast 則是大多可以免費取得(推薦大家可以試試《The Future of Everything》)。

《華盛頓郵報》由貝佐斯收購之後的種種改變,被視為是老媒體改變策略的重點案例,而且這項改變還在持續發生中,假如你很關心科技領域的政策面、科技公司引發的公共議題,就可以讀讀《華盛頓郵報》。

要看的東西太多了?那先從 Techmeme 開始吧!

假如你以前比較少看英文科技新聞,覺得一時之間無法追蹤這麼多網站,那麼可以考慮先從每天瀏覽 Techmeme 篩選的新聞開始,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關心科技新聞的方法。

長期關注這些網站,其實也是看著媒體、科技 / 科技公司和一般大眾是如何互相影響。媒體在報導科技新聞的同時,自己也受到科技和趨勢的牽引:當讀者越來越喜歡看影片、聽 podcast,原本以文字見長的媒體,就會開始投入資源生產內容,更不用說為了求生,在經營模式上做出的種種改變。還有一件事很重要:保持開放的態度,持續接觸多元的觀點,雖然《紐約時報》很棒,但我們一點也不建議你「只看」《紐約時報》。

最後,還是那句老話,我們一定有所遺漏,歡迎大家留言討論,也不要忘了追蹤我們的 Medium Publication,按鈕就在右下方(或是下方,看你用的裝置)。未來我們還會介紹有哪些部落格、Twitter 帳號值得關心科技新聞的你 follow,敬請期待。

延伸閱讀:〈你應該要認識的矽谷群俠 — — 推薦給科技人追蹤的人物與部落格〉


  1. 這裡有一些當時的畫面可以看。
  2. 描述了在網路經濟時代,過去被認為不具備銷售力的小眾利基商品,都有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通路,鹹魚翻身,翻轉暢銷商品才是主要業績的傳統思維。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 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釋出
Previous

科技創業週報:時至今日,那些我所不知道的技術

科技創業週報:科技人必讀的新聞網站

Next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