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要認識的矽谷群俠 — — 推薦給科技人追蹤的人物與部落格

| |

不知道大家看過我們先前寫的文章〈你不能錯過的聲音 — — 推薦給科技人的 10 個 Podcast〉〈第一手消息看這裡!科技人必讀的新聞網站〉了嗎?這次我們要跟大家推薦幾個值得固定閱讀的部落格,以及 Twitter 上值得追蹤的科技圈人士。這份名單裡有創業者、工程師、創投、分析師和記者,但你不會看到 Jeff Bezos 或是 Tim Cook 這樣的名字。

可能有些人讀過 Steven Levy 寫的《黑客列傳》,或是看過 HBO 的知名影集《Silicon Valley》(矽谷群瞎傳),我們希望能夠藉由這一系列文章,讓大家可以進一步感受到現在真實上演的矽谷群俠傳。(Well,他們不一定真的「在」矽谷⋯⋯)

Ben Thompson

部落格:stratechery.com/Podcast《Exponent》/Twitter:@benthompson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看過我們介紹的科技新聞網站,那麼假如你想要用商業策略分析的角度來觀察科技圈,那我們推薦 Ben Thompson 的部落格「Stratechery」(看出來是由什麼字組合而成的嗎?不會念沒關係,因為他本人也承認這名字有點難唸 XD)。

定居台北的 Ben Thompson 因為經營這個訂閱制的科技 / 商業分析部落格而聲名鵲起,他發展出一套他稱之為「Aggregation Theory」的理論框架,用來分析網路時代的科技公司。他每天會挑 1–3 則科技新聞進行分析,寫成一篇文章。每週 Stratechery 會有一篇免費的文章,以及四篇需付費訂閱才能閱讀的科技新聞評論(有的是延續免費文章主題的討論)。Ben Thompson 的原則是根據公開資訊進行分析,因此你不會在他的文章讀到「根據內部消息人士告訴我⋯⋯」。(推薦閱讀:〈Amazon’s New Customer〉

Ben Thompson 待過蘋果(實習)、微軟和 Automattic(WordPress 母公司),分別做過 Apple University 的策略分析工作、Windows 開發者關係與 WordPress 的行銷。2013 年起,Ben Thompson 建立 Stratechery 網站,當時還是兼職寫文章,後來他轉為全職的部落客,Stratechery 也一如他早前所預告的轉為付費訂閱制。目前他在經營部落格之餘,也有做一些顧問工作。

在 2018 年 3 月一次網站改版後,讀者可以按照「公司」、「概念」(e.g. Aggregation Theory、Disruption Theory、Incentives、科技與社會、科技演化、媒體⋯⋯)和「主題」(e.g. AI & ML、AWS、Fintech)等索引來讀他寫的文章。

Ben Thompson 一直認為 podcast 是很適合搭配文字的媒介,所以他也跟朋友 James Allworth 一起主持 podcast《Exponent》,節目內容就是兩個主持人會討論 Ben Thompson 當週的部落格文章,同樣著重在商業策略的分析跟拆解。過去曾經固定每週推出,但最近幾個月推出時間並不固定。大家可以去找過去的節目搭配文章來收聽。

Benedict Evans

部落格:ben-evans.com電子報訂閱連結 /Twitter: @benedictevans

Benedict Evans(來源:Web Summit via Flickr

Benedict Evans 原本是在英國一家顧問公司擔任分析師,2014 年加入創投 a16z 擔任合夥人,主要關注行動裝置(Mobile)、自動駕駛車和人工智慧等趨勢。(推薦閱讀:〈Does AI make strong tech companies stronger?〉)此外,他的趨勢報告投影片也相當值得一看,例如最近的〈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除了在自家網站不定期發表趨勢分析文章,Benedict Evans 也經營一份每週更新的電子報,至今已超過 270 期,訂閱數超過 11 萬人,電子報的內容包含一週科技新聞評論,以及他個人讀過、推薦的文章,偶爾會介紹一些他覺得很酷的東西,或是一些統計數據,假如你有一兩週沒關注國外的科技新聞,那麼 Benedict Evans 的電子報會是一個可以讓你快速「補進度」的選擇之一,而且還附帶簡短評論。大家可以在這裡看到往期的內容

Benedict Evans 經常在 Twitter 上針對趨勢發表看法,往往也引來不少網友們的討論,他也很樂於回覆,但或許是因為 Twitter 篇幅的關係(過去有一則發文 140 字元的限制,現在是 280 字元),導致他常常得說:「我不是這個意思。」甚至還有記者因此在 BuzzFeed 將他的回應蒐集起來刊登。(其實就只是張貼 Benedict Evans 的 tweets。)¹

Paul Graham

網站:paulgraham.com/Twitter:@paulg

Paul Graham(來源:JD Lasica via Flickr

在科技圈、新創圈鼎鼎大名的「PG」 — Paul Graham,除了因為創立 Y Combinator、Hacker News(請參考我們這篇文章的介紹)為人所知,另一項知名的舉動就是他經常撰寫長篇文章分享他對創業議題的看法,例如這篇 〈Startup=Growth〉 或 〈How to Get Startup Ideas〉

Paul Graham 經常在 Twitter 透過他跟小孩的日常對話來談一些跟科技相關的現象和話題,讀起來別有一番趣味。

我們除了推薦大家常去逛逛 Hacker News、讀讀 Paul Graham 的文章和推文,也推薦大家去讀他在 2004 出版的文集《駭客與畫家》,書中主題包括駭客、創業、設計和程式語言(也許你看完後會想學習 LISP 語言 XD)等等。

雖然我們對 Paul Graham 的介紹僅寥寥幾語,但是他在 2005 年成立的 Y Combinator 與之後的 Hacker News,過去十幾年來建立起的社群網絡,對全球新創圈的影響是無與倫比的,如果想要了解矽谷的新創生態,從 Paul Graham 延伸出去的人脈和新創公司著手,絕對有幫助。

Sam Altman

網站:blog.samaltman.com/Twitter:@sama

Sam Altman(來源:TechCrunch via Flickr

我們前面介紹了 Y Combinator 創辦人 Paul Graham,而他的後輩 Sam Altman 青出於藍,自然不能遺漏。2014 年,當時僅 28 歲的他就被 Paul Graham 「欽命」出任總裁,接手這間美國最知名的加速器。在此之前,Sam 創辦的軟體公司 Loopt 亦是 Y Combinator 早期的團隊。2019 年 3 月,他宣布卸下總裁職務,轉任與馬斯克(Elon Musk)共同創辦的 OpenAI 執行長;但未來他依然是 Y Combinator 的董事。

相較於其他我們所推薦的科技人,Sam Altman 比較不是 Twitter 重度使用者,通常一天一則,或僅轉分享他人的推文,有時甚至久久才發文一次;但作為 Y Combinator 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一舉一動自然備受關注。雖然惜字如金,但他的 Twitter 有兩類內容值得讀者特別注意:

第一即是 Y Combinator 的動態,例如每屆入選的團隊種類、產業領域、Demo 情況等。讀者可透過他的眼光來觀察矽谷的趨勢,以及這類站在矽谷最前線的科技人,他們的創新品味跟選擇。

再來,他常會向新創公司提出建議,例如多思考股權結構、是否要募那麼多錢、好的管理與經營策略是什麼… 等等。Sam Altman 有自己的部落格,雖然更新頻率不高(大概一年一次 XD);但每篇文章皆言之有物,像這篇「How to be Successful」,標題雖然農場,裡面 13 點箴言卻一針見血,不禁讓人感慨這就是為何他年紀輕輕就能掌舵 Y Combinator。

Patrick Collison

網站:patrickcollison.com/Twitter:@patrickc

Patrick Collison(來源:TechCrunch via Flickr

Patrick Collison 是金流公司 Stripe 的共同創辦人。如果只看表面,這位年僅 30 歲的執行長感覺就是典型的矽谷成功創業家 — — 麻省理工學院輟學生、超年輕創業、Y Combinator 校友⋯⋯ 他的 Twitter 也像上面提到的 Sam Altman 一樣,會分享對創業、人才、管理及科技趨勢的看法;但他之所以值得追蹤,絕不只是因為其矽谷式的成功。

如果你喜歡看書,也關注「大人物」都看什麼書,或是想了解他們都從書中獲得哪些啟發,那 Patrick Collison 絕對是個不錯的關注對象。他是個書蟲,有自己的一套選書方法跟閱讀品味,例如他曾建議大家不要買剛出版的書,因為他認為書需要經過時間的沈澱與淬煉,不該淪為市場熱潮堆砌而成的暢銷書。

他在 Twitter 上常分享自己正在看的書、文章,甚至是學術文獻。他分享的作法就是直接截取具有啟發性的段落,並附上連結。

Patrick Collison 個人網站也是個挖寶的好地方,裡面列有超過百本他親自嚴選的書籍,領域橫跨科技、商業、物理、歷史與政治,甚至連小說都有。從他的清單可看出他閱讀的觸角延伸之廣,並不受限於其創業者的身份。比方說我注意到他看過像是杭亭頓的《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及霍布斯邦的《民族與民族主義》,這些書在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都是相當重量級的經典讀物。在 Patrick Collison 網站的目錄,有一項是「Silicon Valley History」,若想了解矽谷的歷史,可以先從這些書籍著手。

Kara Swisher

Podcast《Recode Decode》/Twitter:@karaswisher

Kara Swisher(來源:RISE via Flickr

有在讀我們 Star Rocket 文章的人對 Kara Swisher 這號人物應該不陌生,我們已經反覆介紹過此人。Kara Swisher 是老牌科技記者,服務過《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等媒體,曾在《華爾街日報》開設「Boom Town」專欄,寫矽谷的公司、人物和文化。後來與 Walt Mossberg 一起創辦了科技媒體《All Things Digital》(已關閉,過去是道瓊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和《Recode》(2015 年 5 月由 Vox 媒體集團收購),每年舉辦的科技峰會向來是大咖雲集。

如果你很在意科技公司對社會運作造成的影響,可以追蹤 Kara Swisher 的 Twitter,此人的作風一向直來直往,完全不介意在 Twitter 上跟人討論或是吵架,你甚至會看到她直接在 Twitter 上跟科技圈大咖敲定 podcast 採訪時間。(我們介紹過她的 podcast 節目《Recode Decode》。)

Kara Swisher 除了在自己創辦的《Recode》寫文章,2018 年 8 月起她也開始為《紐約時報》撰寫評論,想知道這位資深科技記者如何針砭科技相關議題,不要錯過她的文章。

Scott Galloway

Podcast《Pivot》/Twitter:@profgalloway

我們在這篇文章,以及之前的 Podcast 節目推薦文中,都介紹過 Kara Swisher 這位令許多科技大老闆「聞風喪膽」的資深媒體人。而她的節目搭擋 Scott Galloway,也不容忽略,兩人目前共同主持 《Pivot》。Scott Galloway 對科技巨擘的批判程度不亞於 Kara Swisher,但因為說話幽默風趣、擁有高超的調侃技術,因此他包裹糖衣的評論力道,有時更勝 Kara Swisher 直線球的攻擊。

Scott Galloway 本身是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教授,也是連續創業家,他於 2010 年創辦的 L2 研究機構,在 2017 年被美國顧問公司 Gartner 收購。但台灣讀者對他的印象,可能來自於他的著作 — — 《四騎士主宰的未來》,該書分析了 Amazon、Apple、Facebook 跟 Google 成功的原因。

他的推文內容多元,緊跟矽谷時事,但像是使用者隱私權、科技公司的社會責任、媒體數位化等議題,都是他跟 Kara Swhisher 所特別關注的。他的推文常參雜大量的美國政治時事,對不熟該國生態的讀者而言可能有點難進入狀況,但這邊建議讀者可以換個角度,觀察 Scott Galloway 是怎麼看待矽谷科技人與政府的關係,以及一個國家應該有什麼樣的科技政策。像是近期美國民主黨參議員華倫(Elizabeth Warren)提議拆分科技巨頭,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觀察案例。

如果覺得他的 Twitter 太多資訊,那讀者可以直接關注他所經營的「No Mercey/No Malice」。

Fred Wilson

網站:avc.com/Twitter:@fredwilson

Fred Wilson(來源:Joi Ito via Flickr

持續寫文章的創投為數不多,美國東岸的知名創投 Union Square Ventures 共同創辦人 Fred Wilson 是其中一位。他從 2003 年起就在部落格「AVC」寫創投與科技議題(還有音樂)。他曾在 2011 年分享過自己當初是如何錯過投資 Airbnb。(為此,他曾經將一個早餐麥片盒 — — Airbnb 早期想出的集資方式就是銷售印有歐巴馬與麥坎兩位總統候選人卡通圖像的「限量」早餐麥片盒 — — 放在會議室裡的 Wi-Fi 分享器旁邊,以提醒自己)²

Fred Wilson 也很樂於與科技圈其他領袖就某些議題進行辯論,或是就時事議題發表意見,例如 2019 年 3 月中,他就針對 Spotify 控訴 Apple、企圖代表民主黨角逐 2020 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參議員 Elizabeth Warren 提出「拆分巨型科技公司」的提議做出一些評論。而且 Fred Wilson 很敢做預測,這點大家可以參考這篇〈What Is Going To Happen In 2019〉。(當然,他的預測未必準確)

除了寫文章,他還會從網路上挑出相關主題的錄音或是影片作為「Audio of The Week」或「Video of The Week」推薦給讀者。(好東西,別錯過了)

Andrew Chen

網站:@andrewchen電子報訂閱連結 /Twitter: @andrewchen

「2007 年我們還是天使投資人的時候,狂看了所有我們找得到、關於打造產品跟公司最新技巧的文章,那時候有個部落客寫的文章非常突出,清楚地分析了銷售消費性產品的技術,清晰明確到不行,將商品銷售變成一門科學。那個部落客的名字叫 Andrew Chen。」³ 當一個人可以被 Marc Andreessen 跟 Ben Horowitz 這樣說,你就知道他應該有兩把刷子。

很多人認識 Andrew Chen 都是因為〈Growth Hacker is the new VP Marketing〉這篇文章。他曾經創業過,也曾在 Uber 領導用戶成長(growth)團隊(包含乘客、司機跟成長平台等等),2018 年他加入 a16z 擔任普通合夥人(General Partner),關注以消費性市場為主的新創公司,領域包含市集(marketplace)、服務經濟(service economy)、未來娛樂(遊戲、電競、串流和 VR 等),以及新興的社交、通訊 app。大家也可以看看這份關於投資人如何分析新創公司各種指標的簡報。

相較於過往在部落格寫文章,Andrew Chen 近年比較常在 Twitter 以 tweetstorm 形式(我們後面會介紹一位讓這個形式變成流行的傳奇人物)拆解科技公司的成長駭客策略(或是其他議題),推薦大家 follow 他的 Twitter,當然還有訂閱電子報。

David Heinermeier Hasson(DHH)

網站:dhh.dk/Twitter:@dhh

網路代號 @DHH,全名 David Heinemeier Hansson,Ruby on Rails 作者,是個「大砲」等級的推特人物。如果你不怕被他高頻率的發文洗版,也喜歡強烈個人風格與觀點,那 DHH 絕不容錯過。

來自丹麥的 DHH 是軟體公司 Basecamp(前身為 37signals)的技術長與共同創辦人,其大名在網路圈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技術好又是位賽車手,堪稱各種人生勝利貼紙集於一身的 DHH 在 Twitter 上卻不是吃素的,他在使用者隱私權、資訊安全、工作文化等議題常發表看法,批評的砲火猛烈。

或許是因為生長於北歐福利國家,DHH 比美國矽谷科技人更在乎勞動環境,以及企業的責任。他也從不掩飾對矽谷科技公司文化的反感,不推崇流於表面的開放自由,極度討厭打著創新旗幟而蔚為流行的開放式工作空間,也唾棄以努力及公司使命為名,行超時工作、血汗壓之實的勞動條件。

他的這套工作哲學跟公平正義,除了每天固定透過 Twitter 大肆放送之外,也會寫成文章,發表在 Basecamp 的部落格「Signal v. Noise」上;另外,他與 Basecamp 執行長 Jason Fried 過去曾合著的四本書 — — 《Getting Real》、《Rework》、《Remote》、《It Doesn’t Have to Crazy at Work》都有相當高的評價,推薦給大家。

Steven Sinofsky

Medium Publication:medium.learningbyshipping.com/Twitter:@stevesi

Steven Sinofsky(來源:D.Begley via Flickr

前微軟高層 Steven Sinofsky 自 90 年代末就在微軟工作,一直到 2012 年離開為止,領導過 Office 與 Windows 7 和 Windows 8 的開發,2013 年他加入 a16z 擔任 board partner(董事會的合作夥伴,但不是全職的工作)在 Twitter 上很活躍,經常以 tweetstorm 發表他對產品、管理和商業策略等議題的看法,值得追蹤。有在關心 Twitter 上科技圈動態的人,應該也會常常看到他參與別人發起的議題討論。

又或者,他也會在自己的 Medium Publication「Learning by Shipping」發表文章,除了將前述的 tweetstorm 推文做整理,過去幾年裡他也會發表像是參觀 CES 的圖文記錄(警告:篇幅極長),並且作出總結。以 CES 來說,過去我們常常看到來自媒體的報導,但是我更喜歡看到來自 Steven Sinofsky 這類資深產品人的觀察。

Marco Arment

網站:marco.org/Podcast《Accidental Tech Podcast》/Twitter:@marcoarment

如果你跟我一樣喜歡聽 podcast,那麼別忘記追蹤獨立開發者 Marco Arment。此人是 Tumblr 共同創辦人、第一任技術長,老牌「稍後再讀」服務 Instapaper 的創造者(此服務幾經轉手,現在是一家獨立的公司,我很推薦大家去試試看),目前他主要專注於開發 Overcast 這個好用的 podcast app,並且跟朋友共同主持 《Accidental Tech Podcast》,如果你喜歡聽開發者們聊蘋果、podcast 與科技圈的相關話題,鎖定這個節目準沒錯。假如你也是 iOS app 開發者,可以聽聽 David Smith 跟他共同主持的 《Under the Radar》

Marco Arment 是獨立的 iOS 開發者,2008 年 App Store 開張,當時他的 Instapaper 是架上最早出現的幾百個 app 之一,所以他對蘋果在產品方面的議題相關心,2015 年那篇〈Apple has lost the functional high ground〉 引發非常大的迴響⁴ ⁵。同時 Marco Arment 也相當關心 podcast 生態的發展,當然這一方面與他的生意有極大關係,另一方面是他自己就是個愛好者,因此你可以在 Twitter 上看到許多他對諸如「podcast 圈是不是應該要有一個像 Netflix 一樣的公司?」等相關議題發表評論。(順帶一提,關注 podcast 這項媒體,一定要訂閱的電子報是 Nick Quah 整理的「Hot Pod」。)

灣區日報

網站:wanqu.co/Twitter:@wanquribao

大家可能會覺得很奇怪,我們的推薦名單怎麼會出現中文名字?灣區日報成立至今四年多,是一名在美國灣區工作的中國工程師「W」在工作之餘,用來分享自己每天閱讀英文文章的專案,大家可以透過網站、app、電子報或社群網站上接收最新一期的內容。每當使用者在 app 用下滑手勢更新內容時會看到幾句「標語」,其中一句是:「你比昨天進步了嗎?」

灣區日報作者一次會推薦五篇英文文章,以中文分別做簡短的摘要,並且藉由他設計的程式做計算,告訴大家閱讀原文所需的概略時間。你不會常常在灣區日報看到當天的科技新聞,更常見的是產品、網站營運和技術相關的文章,或是由創業者、工程師所寫關於創業、管理或生產力的文章,有些甚至是多年前的「舊文」。讀者人數估計有數萬甚至十幾萬的灣區日報,推薦的文章常常會成為當周中文科技圈的熱門話題。

除了推薦文章之外,灣區日報的發行人(我們就姑且這樣稱呼吧)還習慣展示他的各項營運數字,例如各個平台上有多少讀者(多少人訂閱 RSS、多少人在 app 上開啟推播通知⋯⋯),以及開發灣區日報的各種紀錄,我們非常推薦大家讀讀這篇〈灣區日報是如何運作的?〉,從這篇文章大家可以窺見一名工程師是怎麼做自己的 side project,並且用工程師的方法,有效地運用(現成的、自己做的)自動化工具完成工作,將自己的精神放在最重要的工作上,也就是篩選文章、撰寫摘要。

不過先前就有在留意灣區日報的朋友,可能有發現最近的更新比較不固定,而根據創辦人的說法是單純因為工作繁忙,所以灣區日報自 2019 年 3 月起開放讀者推薦英文文章,大家或許也可以觀察一下這項改變對灣區日報的影響。

其他網站、部落格和更多 Twitter 上值得追蹤的人

假如你對科技趨勢、產業觀察很感興趣,可以鎖定業界最認真做內容的創投之一 — — a16z 的部落格、 YouTube 頻道投影片我們介紹過的 podcast,或是按照主題來看他們的各種內容。

或是你也可以看 Steven Blank 的部落格,他本身曾是連續創業者,躬逢其盛矽谷崛起的年代,寫過《The Startup Owner’s Manual》等知名的創業相關書籍,他所發展出的客戶開發(Customer Development)方法論成了 2009 年之後「精實創業」運動的核心主題(《精實創業》(The Lean Startup)的作者 Eric Ries 就是他的學生)。他從科技圈退休之後在史丹佛大學教創業,大家可以去他的部落格挖寶,除了電子報之外,他整理了許多給創業者與新創公司的指南和工具。

假如你對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體即服務)類型新創公司的商業模式感到好奇,除了前面介紹過的 Andrew Chen,也可以讀 Tomasz Tunguz 的同名部落格,他常常會在這類公司申請上市時分析他們的 S-1 文件。

如果你喜歡看科技圈子的人閒嗑牙(有時則是認真的討論或激辯),可以多在 Twitter 晃晃,看看科技圈記者分享他們的觀察,像是追蹤 Nilay Patel(《The Verge》總編輯)、Dieter Bohn(《The Verge》執行主編) 、《TechCrunch》總編輯 Matthew Panzarino、《Recode》第二把交椅 Peter Kafka,《華爾街日報》的 Joanna Stern,當然也別忘了我們常提到的 Walt Mossberg。(你也可以參考 Techmeme 的這份名單,按圖索驥去找厲害的科技記者,只不過這群人未必都會在 Twitter 或 Facebook 上踴躍發言。)

或是從科技記者轉行成為創投的 M.G. Siegler,他在 Medium 的 publication「500ish Words」值得追蹤。而談到矽谷科技圈,除了創業者,另外一股重要的勢力就是創投,除了前面提到的 Fred Wilson、Andrew Chen,一些經常在 Twitter 上發表意見的創投還包括 Benchmark Capital 的 Bill Gurley、Ben Horowitz(a16z)、Chris Dixon(a16z)、Mark Suster(Upfront Ventures)、Keith Rabois(Founders Fund)、Josh Elman(Greylock Partners)、Kevin Rose(True Ventures)等人。此外,Mary Meeker 雖然平時公開發言不多(她也沒有 Twitter 帳號),但她每年的「網路趨勢報告」是產業人士必讀的簡報。(這裡有過去的報告,過去通常是五月底會發表,但由於 Mary Meeker 已經離開 KPCB 這家創投,所以我們不清楚今年的狀況。)

這邊特別介紹一下 Chris Dixon 與 Josh Elman。Chris Dixon 過去是創業者,後來加入 a16z,近期專注在 crypto 領域,跟 Katie Haun 共同負責一筆專投 crypto 的新基金,推薦大家去讀這幾篇 Chris Dixon 的文章:〈What’s Next in Computing?〉〈How Aristotle Created the Computer〉〈Why Decentralization Matters〉

Josh Elman 曾在 Facebook、Twitter 擔任過產品經理,對成長駭客、產品經理工作發表過許多精闢的見解,所以如果想要了解產品開發相關議題也可以追蹤他,或是去搜尋他過去寫的文章(他自 2018 年 3 月起開始擔任明星新創公司、做股票投資服務的 Robinhood 產品副總裁)。

Marc Andreessen(來源:JD Lasica via Flickr

網路界的傳奇人物 Marc Andreessen 曾經在 Twitter 上很活躍,還帶起了「Tweetstorm」風潮(前面介紹的 Andrew Chen、Steven Sinofsky 等人都是此一形式的愛用者),他在 2016 年 9 月突然刪去所有推文,稱自己要「休息一下」(Taking a Twitter break!),而近期的推文則是停留在 2018 年 7 月。不過他沒有刪去自己建立的「List」⁶,其中一些分類例如「業界人士」(Industry)、「媒體」(Press),還有一個分類是「Sharp」XD,如果你覺得本文推薦的人不夠多,可以參考 Marc Andreessen 的清單,或是另外一位 Robert Scoble 建立的清單

Twitter 也是眾多科技圈分析師發表高見的地方,例如有「分析師之王」美稱的 Heroce Dediu,或是 Creative Strategy 的分析師 Ben Bajarin,假如你關注遊戲圈的話,可以 follow Daniel Ahmad。

當然,講到 Twitter 也不能忽略那些持續分享自身經驗的創業者,隨著他們在創業的不同階段,分享的內容也會略有不同,例如 Box 共同創辦人 Aaron Levie(他除了管理公司,也做很多新創投資)、Justin.TV(Twitch 前身)共同創辦人 Justin Kan、Stack Overflow 共同創辦人 Jeff Atwood(我們介紹過另一位創辦人 Joel Spolsky,他的網站「Joel on Software」是公認的有料。)⋯⋯ 他們都沒有把 Twitter 當公關帳號在經營,而是分享真正有料的東西,很多你創業時想過或是沒有想過的問題,他們可能早就都在 Twitter 上說過。

但我最喜歡的,還是 follow 那些打造我使用的網站、app 或產品的工程師、設計師或 PM,你可以從他們在 Twitter 上的發言、發表的文章,或是在 podcast 上的談話,感受到他們對產品的熱情。大家不妨搜尋一下自己最喜歡去的網站或是 app,他們的創辦人、產品經理、工程師或設計師有沒有在寫文章、玩 Twitter,說不定你還可以向他們請教兩招。

透過這些人,你會學到更多、認識更多人

我們在本文介紹的這些人,往往不吝於分享他們對科技趨勢的觀點,也很樂意跟網友們交流,因此假如你會一點英文、遵守網路禮節,說不定可以試著跟他們交流看看。我們也相信,在你追蹤這些人的 Twitter、訂閱他們的電子報、閱讀他們寫的文章,同時也會逐漸擴張你的認知邊界,還會藉由這些人而認識更多業界的高手,向他們學習。

最後,我們還是要再次強調,真正值得關注的人物遠不止我們提到的這些,歡迎大家留言分享,也別忘了追蹤我們的 Medium Publication,按鈕就在右下方(或是下方,看你用的裝置)。


  1. Benedict Evans Knows What He Said
  2. 想多了解 Airbnb 的創業故事,可以去讀 Brad Stone 寫的《The Upstarts》(中文書名:《Uber 與 Airbnb 憑什麼翻轉世界:史上最具顛覆性的科技匯流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工作與商業》),他從 2009 年歐巴馬就職典禮寫起,帶讀者看當年參加的兩組人馬:Airbnb 三名共同創辦人,以及 Uber 兩名共同創辦人,是怎麼把一個點子,發展成今日改變人們生活、衝擊社會既有商業模式、估值名列前茅的超級明星公司。(Uber 即將 IPO,Airbnb 也被認為有可能在今年申請 IPO)
  3. Andrew Chen
  4. Apple has lost the functional high ground | Hacker News
  5. Michael Tsai — Blog — Apple’s Software Quality, Continued
  6. Twitter 的功能,使用者可以建立(或說「策展」)一個由其他 Twitter 帳號組成的「清單」,可以是公開或私密,前者其他 Twitter 使用者都可以追蹤。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 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釋出
Previous

一介文科生為何學寫程式?理由不是你想的那樣

科技創業週報 #174:你應該要認識的矽谷群俠 

Next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