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llo 產品故事:誰說一定要當獨角獸?

| |

「陽春不代表廉價。」

2017 年 1 月 9 日 專案管理軟體 Trello 以 4.25 億美元的價格被澳洲軟體公司 Atlassian 收購時,科技媒體《Wired》在報導中用「陽春不代表廉價」一句話描述這筆收購案的金額,同時引用了 Atlassian 創辦人 Mike Cannon-Brookes 的一段話「簡單的產品往往不簡單」來形容 Trello 的魅力。

簡單好用,是 Trello 使用者對該產品常見的評價。Trello 的概念源自於「白板」跟「便利貼」的組合。想像在一個「白板」上黏貼不同的「便條紙」,便條紙代表某項工作項目、步驟或事件,左右拖曳便條紙代表事情正進展到某個階段。Trello 上的「看板」(board)就是白板,清單(list )上面羅列的「卡片」(card)就是便條紙。

卡片裡面有許多功能選項,例如截止日(due date)、標籤(labels)與清單(checklist),協助使用者分類跟追蹤事項。另外,卡片上還可以「加入組員」,讓與該工作相關的人可以一覽自己的工作進度跟項目,卡片同時也提供留言功能來協助團隊間協作。如果你是主管,你可以在上面管理整個團隊的日常工作,如果是個人,也可以在上面管理跟紀錄日常瑣事。

相較於市面上與專案管理或團隊協作相關的軟體工具,例如 Atlassian 自己的 JIRA 或是 Basecamp、Asana 等,Trello 就介面、功能性與操作上來說,確實非常直觀且簡單明瞭,甚至可以說它只具備了非常陽春的功能與設計。

但這樣陽春的軟體工具在被收購前的 2016 年,就已經擁有超過 1,400 萬的用戶量,每日活躍用戶高達 110 萬,且以每週新增 15 萬用戶的速度高速成長。2017 年被收購之際, Atlassian 聲稱 Trello 已擁有超過 1,900 萬使用者,成長速度之快,再再顯示它的潛力無窮。

Trello 的概念源自於「白板」跟「便利貼」的組合。圖/Trello Facebook

防止員工無聊而開發的新產品

誕生於 2011 年的 Trello,本來是紐約知名軟體公司 FogCreek 旗下的一款產品,創辦人為 Joel Spolsky 跟 Michael Pryor。爾後於 2014 年從 FogCreek 中獨立出來,自成一家新公司 Trello, Inc,由 Michael Pryor 擔任 CEO,並接收來自 Index Ventures 跟 Spark Capital 兩家創投的資金挹注。

2011 年 FogCreek 參加知名科技媒體 TechCrunch 舉辦的創業活動「Disrupt」,在短短 6 分鐘內向全世界展示該公司的最新力作 Trello(Trello 這個名字還是上台前一刻才定案的)。根據 Joel Spolsky 描述,那場科技盛會為 Trello「吸睛」13 萬人( Joel Spolsky 並未說明 13 萬人指的瀏覽量還是獨立訪客),其中 22% 在接下來的幾天內註冊成為用戶。

Trello 可說是一砲而紅,但背後的開發故事其實有點誤打誤撞。

約莫在 FogCreek 成立十週年的時候,Joel Spolsky 思考要如何為工作環境加點新刺激,讓已經工作十年的老員工不要覺得工作太無聊,還可以精力充沛的再挑戰下個十年。於是他突發奇想,在不甘擾現有工作流程的前提下,把現有的人力再拆成四個兩人一組的團隊,每個小組各自開發新產品。Joel Spolsky 的用意是,每位工程師都可以在不同的產品間跳換,如此一來可以減少長期重複做一樣事情的厭倦感。

而這些小產品,必須要有精實創業的精神,快速開發後必須實測,再快速修正。Trello 是在 2010 年底開始開發,一直到參加 TechCrunch Disrupt 前共花了九個月的時間開發跟封測。據 Joel Spolsky 回憶,如果要讓 Trello 非常「精實」,大概在三個月左右時就應該要把它丟到市場裡試水溫,但當時大家都忍住這個衝動。反而在開發階段就把公司每個軟體工程師當成白老鼠,每天在 Trello 上追蹤跟紀錄自己的工作。白老鼠群之後拓展到員工的親朋好友,進行 beta 封測。

在確定 Trello 確實真的還不錯後,團隊才決定要讓它在 Disrupt 登台。後來的發展也證明了當初「吃狗糧」(Dogfooding,軟體工程師用語,意即讓工程師使用自己開發的產品)的決策有其必要。

自 2011 年問世後接下來的幾年內,Trello 團隊人數從最初的兩人擴編到 18 人,用戶數也在 2014 年時發展到 460 萬人,並陸續開發出 iOS、Android 跟 iPad 版本。

圖為 2015 年 TechCrunch Disrupt 大會上的 Michael Pryor。圖/TechCrunch (CC BY 2.0)

水平產品的策略:工程師再見,改走大眾風

FogCreek 是一家軟體公司,成立的願景是希望為軟體工程師打造一個讓他們最能成長與發展所長的工作生態圈(詳見〈約耳談軟體:Joel Spolsky,身為軟體工程師,創業就是要為工程師創造更好的環境〉一文),所以該公司旗下的產品都是軟體工程師會用到的工具與服務,如 Stack Overflow。

但有別於其他產品,FogCreek 賦予了 Trello 不一樣的「使命」,就是將目標客戶設定為非技術背景、非軟體工程師普羅大眾。

Trello 被定位為水平產品 (horizontal product),不像 Stack Overflow 是典型的垂直型產品,精準面對工程師這群用戶。套句 Joel Spolsky 的話,Trello 是要給「一般平民」(civilian)使用的。

Trello 的平民風,決定了它產品的定調跟設計,甚至也或多或少影響了未來被收購的命運。

外界一般在介紹 Trello 時,都會提及「看板」(Kanban)的概念。Kanban 源自於日本豐田在 40 年代研發的一套生產體系,每張卡片上都代表某個產品、存貨或零件,卡片在板上移動時,就代表它進展到下個工作階段。Trello 的出現把這套看板管理方法完整的視覺化出來,開啟了往後一波又一波看板風潮。就像客戶追蹤軟體 Crazy Egg 共同創辦人 Hiten Shah 所觀察的,在 Trello 之後 GitHub、Asana 跟 Airtable 等平台跟工具也都相繼導入看板概念。

但 Trello 的團隊從來不覺得 Trello 只是豐田看板系統的延續,或僅是視覺化後的產物。Spolsky 曾說過,很多工程師一開始看到 Trello 都會覺得就是某種 Kanban,然後要求加入更多符合工程師工作流程的需求,例如甘特圖。但開發團隊選擇刻意避開這些軟體工程師的需求,因為 Trello 不只是工程師的工具,它必須維持大眾能快速上手跟習慣的「簡易性」。

有意思的是,雖然大家都把 Trello 歸類為專案管理的軟體服務,但其共同創辦人暨現任 CEO Michael Pryor 卻不怎麼認同。2017 年他在創業科技盛會 Slush 上說過,Trello 的類型定位有點模糊,但說它是「專案管理」工具其實限縮了本來團隊創造它的精神與目的,因為產品開發的初衷是希望人人都能使用它;從專案經理、人資部門,甚至到個人私事如安排婚禮、與家人分配家事等等,Trello 都應該要能勝任,它不屬於某種特定類型使用者的產品。

有意識的維持產品的簡易性跟大眾性,幾乎是 Trello 一直以來的堅持。雖然它自 2013 年起陸續推出黃金級(Trello Gold)、商業級(Trello Business Class)跟企業級(Trello Enterprise ),同時在 2016 年全面開放「強化功能」(power-ups),讓使用者可以在卡片裡嵌入第三方應用程式,透過看板統一管理各種外部應用程式,但整體而言,Trello 還是維持著當年的「陽春」樣貌,簡簡單單、好上手。

外界一般在介紹 Trello 時,都會提及「看板」(Kanban)的概念,但 FogCreek 從來不覺得 Trello 只是豐田看板系統的延續,或僅是視覺化後的產物。圖/ Daniele Riggi on Unsplash

月亮不夠,收購就是要登火星

Trello 一直都是 FogCreek 的一個例外。它除了是該公司第一個水平產品之外,向來不接收創投資金的 FogCreek 也為 Trello 破了例,接受 Index Ventures 跟 Spark Capital 的資金。

Joel Spolsky 在與 Jessica Livingston 對談的《Founders at Work》一書中曾經表示,許多新創公司都因為拿了投資人的錢而崩壞,偏離初衷,因此他始終不讓願接收創投資金。所以 2014 年 Trello 接受創投資金時,Joel Spolsky 因此特地發文 解釋為何做此決策:

「我們不需要錢,FogCreek 有錢也有在賺錢,但 Trello 有機會壯大,當然就算沒有創投的錢我們還是有辦法讓它成長,只是不會那麼快而已。」

雖然 Trello 在被收購前已有超過 1,400 萬的註冊,但它的目標是更有野心的一億用戶,這個目標如 Michael Pryor 所說就像是「計畫要登火星」。Trello 是否有本事靠自己單打獨鬥達標,在被收購後已不得而知,但在對外宣布收購案時,Michael Pryor 很清楚的表明,Atlassian 跟 Trello 都有同樣的野心跟願景,Atlassian 的火力能讓 Trello 離火星更近。

Atlassian 跟 Trello 都有同樣的野心跟願景,Atlassian 的火力能讓 Trello 離火星更近。圖/Trello Facebook

被收購的命運:跛腳獨角獸還是更大的潛力股?

但雖然 Michale Pryor 對 Trello 的未來充滿期待,這樁收購案還是在網路上激起一片爭論。有人質疑,要做出跟 Trello 一模一樣的產品很難嗎?如此陽春的專案管理產品憑什麼以 4.25 億美元的價格賣出?

Hiten Shah 發表了一篇評論,分析 Trello 明明有獨角獸的潛力,卻又為何沒能成為下個 10 億美元等級的 SaaS 應用程式。他分析,Trello 太晚發展商業模式,雖然擁有龐大使用者卻都是免費用戶,而儘管後期推出商業跟企業版,但它的「簡易性」(陽春)終究無法滿足企業管理的需求。所以,他認為 Trello 從一開始的推出就錯失良機,註定成不了另一頭獨角獸。

該文受到廣大的迴響,但也引發了 Trello 擁護者發文反擊,認為人們不應該因為一個產品或公司的版圖沒有擴張到外界預期的程度,就輕易貼上「失敗」的標籤,因為那只是對「獨角獸」的迷戀,或是自私的期待每個產品跟公司都應該要以成為獨角獸為目標。

與此同時,更多的討論聚焦在 Atlassian 的併購動機:明明 Atlassian 旗下也有與 Trello 相似的專案管理工具 JIRA,為什麼願意砸錢併購前者?

Medium 上有一篇評論指出,Atlassian 大手筆併購是因為 Trello 對前者構成威脅。JIRA 固然擁有龐大的工程師使用戶,但發展卻陷入了軟體工具常見的泥沼 — — 為了滿足用戶需求而過度開發功能,產品越趨複雜,儘管能精準鎖定客群,但也越來越小眾。反觀陽春的 Trello,其簡易性反而牢牢抓住了普羅大眾的胃口。所以該篇評論認為,Trello 就是 JIRA 的輕量版,不只更簡易也更便宜,還提供了一種新的價值主張,至於 JIRA 因為越走越遠,已經回不去了。

另一種說法是,與其說 Trello 是個威脅,不如說雙方更像是在互補:Trello 使用門檻低因此能更快速拓展用戶量,這是 JIRA 望塵莫及的,因此 Atlassian 可透過 Trello 吸引新用戶,當專案或項目規模與複雜性增加後,在逐步引導這批用戶「移民」到 JIRA 上。

專案管理工具 Zenkit 創辦人 Martin Welker 也針對了「互補論」做了延伸的分析,認為在專案管理軟體的紅海裡,Trello 的特色並沒有突出到能夠對 Atlassian 構成威脅,但 Trello 真正的優勢在於這個產品跟其使用者所產生的黏著關係:

Trello 有一群愛它愛到不行的用戶。

這群「草根」用戶對 Trello 的依賴性強大到足以影響公司的採購決策。Martin Welker 認為這層關係在以往 B2B 的世界是被忽略的,企業內負責採購的人跟受採購決策影響的一般員工常常是平行時空。但是在未來,由下而上的影響將顛覆許多企業的採購決策,也會讓 Trello 這類產品有更多的競爭優勢,甚至可能改變專案管理軟體的市場樣貌。相關的見解也可以在《Wired》的分析報導中看到。

Trello 有一群愛它愛到不行的用戶。圖/Trello Facebook

收購一年後,還在飛往火星的航道上嗎?

關於 Trello 的收購決策評論,短時間難以看出結果,至少根據 Project Management Zone 2018 年的調查排行榜,在被收購一年後的 Trello 仍名列最受歡迎 Project planning 工具的第四名(JIRA 第二),在協作工具排行榜上更是排名第三,勝過其他知名的軟體工具如 Basecamp、Slack。

根據 Atlassian 2018 年 7 月財報會議,自 2017 年初收購以來兩間公司沒有太多的磨合,Atlassian 共同創辦人 Scott Farguhar 形容兩方就像失散多年的兄弟,Trello 融入的情況良好。而根據該公司 4 月的財報會議後報導指出,Trello 的使用者數穩定成長(未具體載明數據),可望如期在今年為 Atlassian 帶入 2,000 萬美元營收。

《VentureBeat》的記者 Jordan Novet 在 Trello 宣布被收購的那天,發稿紀念自己的「Trello 之戀」,還寫下 Atlassian 總裁 Jay Simons 是如何在訪談中不斷向他保證 Atlassian 不會毀了 Trello。有些人擔心被 Atalssian 「蠶食鯨吞」後 Trello 會失去原本的獨特性,但從上述的數據來看,Trello 受歡迎的程度目前不受影響。Trello 的愛好者暫時可以放心!

▋延伸閱讀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 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釋出
Previous

幫設計師找白老鼠:來自澳洲的使用者測試媒合平台 Askable

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別人的英雄 — — 專訪 Laravel 台灣社群發起人范聖佑

Next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