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你的「有感」足跡,Felt 要讓每個人變身鍵盤地圖創作者

| |

Felt 是今年剛上線的地圖繪製服務,概念是把地圖當成一種媒介(medium)。想像地圖就是整幅畫布,每個人都能夠用隨手可取得的剪刀、膠水、便利貼、彩色筆,標記位置、為路面著色、加上影像照片,這張地圖從原本僅有藍色海面、黃綠陸地的自然地景,被群眾賦予了「有感」意義,而這一切可以在線上輕易的與他人共同協作完成,並且在網路上隨處分享。

Felt 出發點正經八百,為了讓更多人面對氣候變遷議題,它們提供了野火、乾旱、逐年攀高的氣溫等資訊,讓使用者能夠疊加在地圖上,以便自行創作針對氣候變遷發聲的議題地圖。

而工具型軟體最迷人的地方就在於,你永遠不知道使用者會怎麼將工具變成他們自己的模樣。有使用者訓練主動閱讀,積極與作者對話,便一邊讀書,一邊在 Felt 的地圖上記下書中主角的足跡;有單車騎士與車友們一起在上頭繪製了騎行路線圖,NGO 組織則邀請鄰里社區一起在 Felt 上標記選舉資訊,他們都不是工程師、設計師、資料學者或是專業製圖家,但都運用 Felt 輕鬆打造地圖。

用彩色筆、剪刀、糨糊,畫出記憶點

在 Felt 裡,地圖就是一張畫布,就像操作 Google Maps 或 Apple Maps 一樣,你可以放大縮小,拖曳調整到你想要的區域,或是直接輸入特定地點搜尋。

地圖的下方,有著一個簡單的美術工具箱。像是可以自動辨識,國境、城市邊界,更細緻者甚至可到街廓的剪刀。另外創作者可以用線條拉幾何圖形,方便框出使用者需要的地域範圍;還有多種彩色筆在地圖上做記號,並能加上照片、連結跟影片以及各種多媒體檔案,連結還能自動產生成含有縮圖跟標題的卡片樣式,方便所有使用者索引。

在這個宛若剪貼簿的工具箱裡,也有十分智慧化的功能,自動繪製路徑就是其中之一,並且能夠自動針對不同交通工具校正,例如步行單車、汽車、飛機等,偵測不同的路線軌跡。

資料疊加,在地圖上將你的洞見視覺化

Felt 預先提供許多資料圖層(layer)可套用,依照國界、氣候、交通建設、自然生態跟科學區分。像是全世界的火山據點、圖書館與地下鐵們,也有如「松鼠在紐約中央公園的群聚點」這類十分有趣的自然生態圖資。

Felt 預設提供多種圖層資料,可直接匯入地圖,進行後續「加工」。(圖/Felt)

創作者也能自行匯入資料,KML、KMZ、CSV 等地圖資訊常見格式都接受,並且可以一次選擇多種資料集,同時呈現在地圖上,無論是專業或業餘製圖家,應該都是十分方便的功能。如果希望能夠被陳列在 Felt 精選的資料集裡面,讓更多人運用這個資料集,也可以提交來源跟理由。

這些圖層資料也是建立在前人的收集之上,許多資料都是來自開放街圖(Open Street Map),或是美國太空總署 NASA 的貢獻,台灣政府資料開放平臺也有許多圖資檔案可以下載。

每張視角都是一個連結,協作分享一鍵傳送

Felt 的一個重要特色是為便於協作,只要填入 Email 或生成分享連結,就能邀請別人一起製作地圖。它也能生成嵌入碼,把地圖安置在網站上,還能選擇是要分享局部畫面或是整幅地圖,十分彈性。不過,Felt 目前並未內建 PDF 或圖檔輸出功能,若要製成圖片,就得手動擷圖解決了。

Felt 的成立理念:人人都該畫出自己的地圖

雖說我們已經離不開電子地圖,Google Map、Apple Map 或是各家導航軟體,讓我們不再害怕迷路。但若要用地圖說故事,可還是得花費一番功夫。

繪製地圖曾經是一門很專業的活動,即使到了網路時代,這類服務也大多都是為專業人士所設計,像是 ArcGISScribble Maps 等等。後來號召大眾一同協作地圖資料的「地圖版維基百科」 Open Street Map 也誕生了,另外還有如 StoryMaps 互動地圖製作網站,便於搭配敘事,不過通常要不是索價不斐,就是起碼有點程式跟美術基礎,才能組建出理想的地圖。

著眼於此,Felt 有個崇高的使命,不但要讓專業地圖繪師更輕鬆地製作地圖,還要為有新穎的發現或想藉由地圖創造意義,卻因地圖軟體過於龐大複雜,感到寸步難行的局外人。共同創辦人 Can Duruk 在個人電子報中,寫下他對 Felt 的期待:

  • 創作軟體應當更低價、更親和、更容易使用,不用下載額外的軟體,全面移除使用門檻。
  • 所有創作品都能產生一串網址,創作者只要有瀏覽器、連得上網就能揮灑創意,瀏覽者也能直接使用瀏覽器觀看、甚至參與,不必為了開啟作品,非得下載特定軟體不可。
  • 創作與編輯應當同時存在同一個空間。(他特別提及,網路(web)的原始初衷本來就不是「唯讀」,每個瀏覽者都能編輯網頁)

Felt 兩位創辦人的背景確實都跟地圖資訊息息相關, Can Durunk 身兼技術長,先前曾在 Uber 跟資料安全公司 VGS 工作過,而執行長兼創辦人 Sam Hashemi 可說是空間介面設計的前輩,曾為 NASA 太空人、科學家、律師等等角色繪製使用介面,他先前參與創辦的公司 Remix 以一億美金賣出,哪裡需要佈建人行道,哪邊的停車場不合理?城市規劃工作者在這塊網路畫布同步展開討論。 

剛成立一年半的 Felt,去年募集到 450 萬美金種子輪資金,今年又從 Footwork、Bain Capital、Moxxie Ventures、Designers Fund 獲得 1500 萬美金。此外,設計協作軟體 Figma 創辦人 Dylan Field、雲端服務公司 Vercel 創辦者 Guillermo Rauch 也都是金主,這兩個人有個共同點,他們自己都投身於「網站即軟體」的實踐,期望更多開發者投入這個領域。

目前 Felt 完全免費,無論一張地圖有多少人共同編輯、總共疊加幾層資料等等,都不收費。未來,Felt 則有可能會開啟團隊收費制。

無限畫布驅動的創作潮流

「無限畫布」的其中一個成員 EveryoneDraw,畫布空間沒有極限,見者有份,大家都來畫畫。(EveryoneDraw

無限畫布(infinite canvas)這幾年成為一們熱門的軟體設計類型,設計師 Arun Venkatesan 推出的「無限畫布」網路藝廊,歸納了無限畫布的幾種特性:畫布空間無邊無際,操作時能夠在畫面上自由放大縮小、直接編輯畫布中的物件如幾何形狀、文字等元素,並且可能支援多人線上協作。

不少讀者可能都已用過此類概念的軟體,像是讓產品團隊遠端討論變得輕鬆可行的網路白板軟體 Miro,台灣人開發的思考筆記軟體 Heptabase,都是要解除工具限制的封印,讓每個人都能無拘無束地思考與創作。

Felt 也是無限畫布的其中一名成員,將世界當成畫布,任意拖曳、加上註解,塗鴉做記號,無論是誰都能輕鬆進行地圖敘事。隨著台灣國境開放,大家是不是蠢蠢欲動已經決定好明年要去哪裡出遊了呢?除了用 Google 地圖規劃路線外,也許你可以嘗試 Felt Map 來創作更豐富、更活潑、更「有感」的地圖回憶錄。如果缺乏靈感,Felt 每週都會寄送電子報,精選創作者們利用 Felt 說出的地圖故事,甚至社群中也會發起 30 天地圖挑戰等等有意思的

參考資料

Previous

科技創業週報 #363:Twitter 大裁員卻沒掛?前工程師說分明

科技創業週報 #364:加密貨幣交易所破產連環爆,我們該如何看待 Web3?

Next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