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吧,Indie Hackers!用獨立創業「駭」掉你的獨角獸思維

| |

The big difference between what I’m doing and normal tech media is that the stories on Indie Hackers really give readers a sense of, “I can do this!”
( Indie Hackers 跟一般科技媒體最大的差異在於,我們網站上的故事,真的能讓讀者有「我一定可以做到!」的感覺。

— Courtland Allen, Indie Hackers 共同創辦人

Courtland Allen 這番話所言不假,因為會出現在 Indie Hackers 上的人,都是「Bootstrap(不求人創業)」,不是獨角獸。他們大多都是一人創業,沒有團隊、沒有亮眼的學歷、靠著 side project 每月賺進區區幾百幾千塊美金。最重要的是,他們背後都沒有創投的「金援」。所謂的 indie hackers,指的就是不接受投資人的錢的創業,營收全都來自客戶購買商品或服務所支付的費用。

這些人的創業因為規模不大,不太容易被媒體的關注。而他們的經歷比較「樸素」,少了祖克柏那種宿舍創業的傳奇色彩,也沒有 Android 跟 iOS 那種世紀之爭,也因此不易吸引大眾目光。可是,賈伯斯太遠了、祖克柏太遠了,對同樣在獨立創業,又選擇不拿創投資金的人而言,彼此的經驗更貼地氣,遠比第一線科技巨擘的成功之路,來的更受用。

我曾在 Indie Hackers 上取材,看到了一個來自新加坡年輕工程師的自述,他多次開發軟體產品,卻都賺不到一毛錢,直到有天在 Indie Hackers 看到另一位創業者的故事,分享如何透過簡單技巧來驗證產品的市場需求,他覺得上了一課,於是套用這個技巧到自己下一個開發的產品上,最後順利賺到錢,月營收為 1,000 多美元(新台幣約 30,000 元)。

這個金額也許不算太多,但上述的情況正是 Courtland Allen 創辦 Indie Hackers 的初衷:提供一個空間,讓獨立創業者敞開心胸分享故事,從彼此的經驗中學習。

Indie Hackers 創辦人 Courtland Allen。(來源:截自 Y Combinator podcast)

與其說 Indie Hackers 是一個內容網站,不如說它已經成為一個「平台」,除了採訪文章、podcast,也有類似「論壇」的討論功能,同時也像 Product Hunt 一樣,可以在上面找到各種 side project 跟產品。另外,不管海內外,站上的獨立創業者們還可以發起 Meetup 活動,Courtland Allen 有時自己也會親參加在舊金山的小聚。Indie Hackers 可以說是一個專屬獨立創業者的社群,也是一個各種經驗與點子匯集的集散地。

這些獨立創業者分享的不只是個人的一段經歷,當我們把這些故事放到更大的脈絡去看,會發現他們就算是一人身軀,背後的能量卻是全球流動,不亞於獨角獸公司在這世界上烙印的痕跡。

例如科技雜誌《Offscreen》創辦人 Kai Brach,他在澳洲設計,卻在德國印刷,在全球 200 多個實體銷售據點,透過結合科技與人文,為讀者帶出科技的人性面;或是賣西班牙聖經譯本 App 的 Trevor Mckendrick,人在美國創業,卻跑到秘魯錄製聖經音檔,然後銷售至南美洲或美國的西班牙裔社群。

點進 Indie Hackers 的採訪,不難發現所有的訪問,都是遵循一套固定的 Q&A 模式。常見的起手式,會先從「你的背景是什麼?你正在開發什麼產品?」、「是什麼動機驅使你創業?」這樣的提問開始,帶讀者初步認識這位獨立創業者。中間貫穿的問題,則會一步步深入了解產品怎麼開發的、如何找到第一批使用者、商業模式是什麼、下一步的計畫為何、碰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等等。最後,會以「給其他正要起步的 indie hackers 的建議」收尾。

制式的問答是個很「經濟實惠」的作法,因為一米養百種人,同一道題目往往能得出不一樣的答案;但更多時候,我們會發現創業一遭,創辦人的的甘苦心得也很雷同。就拿最後一題「給其他正要起步的 indie hackers 的建議」來說,我最常看到的建議,就是要創業者們越早把產品丟到市場去試水溫越好,不要因為追求完美而過度鑽牛角尖。聽起來是老掉牙的論調,但想想也確實反映了許多創業者的心聲。

Courtland Allen 似乎也察覺到其中的奧妙,所以他非常鼓勵有志者來分析比對 Indie Hackers 上的採訪內容,看看可以從大家的共通點中獲得什麼洞見。累積至今,Indie Hackers 已有超過 500 篇故事。

制式問答的採訪之外,你也可以自己寫文章來「投稿」。(來源:截自 Indie Hackers)

除了接受 Q&A 採訪,獨立創業者也可以選擇自己寫好故事後進行「投稿」。倘若不知道該從何下手,Courtland Allen 也很貼心的準備了「題材庫」 供大家參考。題材庫裡囊括各種寫作靈感,有些是相對直白的題目,例如「我如何找到獲利模式」、「我怎麼決定在哪裡創業」、「每月為公司寫份分析報告」,也有複雜度較高,但或許有助於閱讀者更全面的了解創業生態的題目,例如「探討經營新創的各種倫理問題」、「時事議題的討論」。

除了文字採訪,Courtland Allen 也做 podcast,但能上 podcast 的人都是由他親自篩選、親自訪問的對象。製作一集 podcast 的人力與時間成本非常高,從資料蒐集、訪綱擬定、錄製、剪輯到上架跟整理逐字稿,通常會花掉 Courtland Allen 一整天的時間,但他還是盡可能維持一個月 4–5 集的產出。

Courtland Allen 曾說開始製作 Podcast 的原因,是因為他找到很多有趣的創業故事,這些創業者的營收多半比較高,不願意公開,所以 Courtland Allen 只好用 Podcast 的方式來採訪他們。(來源:截自/Indie Hackers)

公開透明,不再倚賴獨角獸的迷幻

「There’s this obsessive focus with these unicorn companies that are going for a billion dollars.(一直以來,我們太執著關注於獨角獸、以及獨角獸追求的上億金額。)

有逛過 Indie Hackers 的,應該都會注意到它一個顯眼的特色,就是產品列表會明明白白地標註「月營收」數字。而月營收的標註方式有兩種,一個是 self-reported,由創辦人自己計算、提供,另一個是 Stripe-verified,顧名思義是經由網路金流服務公司 Stripe 驗證後的金額(這項功能是 2017 年 Indie Hackers 被該公司收購後才加上去的)。

為什麼要赤裸裸的公開展示營收?這項設計其來有自,根據 Courtland Allen 的說法,公開營收有兩層的意義:第一是 Indie Hackers 網站主張「公開透明」,來網站上分享經驗的創業者,不能造假故事、也不能幫營收灌水,這是一個大家必須共同維護的良善文化。這個概念有點像是 GitHub 上的開源文化,當大家都願意無私分享,彼此都能受惠。

Courtland Allen 同時認為公開營收有它的益處:創業的概念很抽象、很模糊,而這些數字就算再小,都能讓創業有更具體可前進的目標。比方說,想透過 side project 創業的人,在觀察其他人的產品跟營收後,他可以有更具體的數據來評估自己能做多少、會花多少時間,才能達到那樣的數字目標。

而用數字具體化創業的第二層意義,在於讓創業更貼近我們「普通人」的生活。綜觀主流科技媒體,報導的都是獨角獸公司的天文數字,但這裡沒有 Facebook 那種破億的用戶量,或哪個新創公司又募得幾千萬美元的資金,有的只是小則幾百塊美金,大則幾千塊美金的金額而已。數字或許不大,但每一筆都是客戶的自掏腰包。

這些事業或許不會變成下一隻獨角獸,依然是紮實的創業。

產品列表上都會標註月營收。(來源:截自 Indie Hackers)

自我限期兩天,開發不求創投的產品

據 Courtland Allen 回憶,他第一次興起不拿創投錢的想法,是 2009 年在 Startup School 碰到 Basecamp(這是該公司後來的新名字,當時叫「37Signals」)共同創辦人 Jason Fried,Basecamp 一直以來都自負盈虧,不曾拿過創投的錢。當時在現場的都是創投跟創投資助的新創公司,Basecamp 顯得獨樹一幟,Jason Fried 甚至語出驚人,要聽眾不要相信投資人的「唬爛」。

類似的場景幾年後在 Y Combinator 的一場晚餐會上又出現,這次向創投說不的是一個線上表單建立器公司 Woofu。那次之後,Courtland Allen 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做出一個不用依賴外部投資的產品。

Indie Hackers 誕生之前,他給自己設定了兩天的期限來腦力激盪,從早上睜眼那刻起就不停的寫下各種創業點子,太瞎、可能性不大的,就果斷劃掉。強迫式的腦力激盪剛開始很痛苦,但練習個兩天後,Courtland Allen 也察覺自己的點子變的越來越完整跟清晰。最後,他在 Hacker News 上閒逛找靈感時,找到了答案。他發現每當有人在網上介紹自己的新專案、新產品或新想法時,網友都喜歡反覆問同樣的問題:你的背景是什麼?你的商模式是什麼?你的營收是多少?

上述的問題讓他察覺自己不是唯一一個想了解別人都怎麼創業的。雖然坊間四處都可以找到分享故事,但 Courtland Allen 覺得自己可以把這些故事跟這些人整合在一起,甚至做的更精緻、更完整。

確實他也做到了。Indie Hackers 的網站上不只有各式各樣的採訪文章跟 podcast,它還有幾個特色功能。比如說首頁一進去,左側欄列著正預備在全世界各地發生的 Indie Hackers Meetup;剩下的版面是個長得像時間軸的討論區,每天都有許多獨立創業者在上面發問或是分享各種心得,從推薦書單,到「我第一個客戶跑掉了」這種沮喪的取暖文都有。

大部分的時候網友都很和善,但免不了會出現酸民跟惡意留言,這個時候默默潛水海巡的 Courtland Allen 就會示出警告,甚至直接隱藏、封鎖留言。印象中有一次,一位剛加入 Indie Hackers 沒多久的用戶,在一篇採訪文章下酸創業者能夠被收購只是純粹運氣好,Courtland Allen 為此親自下海爭論,最後對方因為態度不佳,留言就被標示警語了。

Courtland Allen 沒事就會默默海巡 Indie Hackers 上的留言。(來源:截自 Y Combinator podcast)

雖然有弟弟 Channing Allen 的支援(不太清楚具體的工作,但他有 UX/UI 的背景,推論應該協助 Indie Hackers 的設計工作),但大多時候,Courtland Allen 幾乎是一人包辦所有事物:寫程式、採訪、錄製 Podcast、編輯文章、發送電子報、回覆讀者跟獨立創業者的 Email。

他不尋求媒體曝光,每天埋首 Twitter 跟 Hacker News 上,靠著推友跟獨立創業者一傳十,十傳百,在成立半年後隨即達到 12 萬月訪客量。但當時的月營收其實也只有 800 多美元,全部都是廣告贊助(後來被收購時,月營收已達 6,000 美元,約台幣 18 萬。)

由 Courtland Allen 來經營 Indie Hackers,可說是非常合適,雖然他的學經歷可能比大多版上的獨立創業者來的具有優勢(麻省理工學院資工系、Y Combinator 校友),但他創辦 Indie Hackers 的路程本身就是典型的獨立創業,不靠外部資金挹注、與弟弟兩人單打獨鬥,連營收都很「親民」。

直到 2017 年 4 月,在 Indie Hackers 成立整整一年之後,一個機會敲上門來:Indie Hackers 被 Stripe 收購了。

明星金流公司為何要收購一個部落格?

2017 年 4 月 12 日 Indie Hackers 被 Stripe 收購,收購金額不明(雖然是受合約限制而無法公開,但這也讓 Courtland Allen 遭受質疑,畢竟他一直以來都在推廣營收公開透明的文化)。現在, Allen 兄弟檔都是 Stripe 旗下的員工,Courtland Allen 的職稱就直接叫「Indie Hacker at Stripe」。好巧不巧,Stripe 的創辦人也是一對兄弟檔:Partrick Collison 跟 John Collison。

從創立到被收購,不過短短一年,也許有人會好奇怎麼捨得賣掉,但對 Courtland Allen 來說,後期為了維持收入,他不得不花更多時間去拉廣告,從中被犧牲的是優質的內容,以及每個上來分享自己故事的創業者。他有時不免覺得自己離當初創造 Indie Hackers 的初衷越來越遠。

所以當 Patrick Collison 發 Email 給他討論收購時,某種程度也算是種解脫吧。不用再去拉廣告的 Courtland Allen,在收購後重拾過去的身分——工程師、主編,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專注在提升內容的品質。

2017 年 4 月 12 日,Indie Hackers 被 Collison 兄弟檔的新創獨角獸 Stripe 收購。圖為哥哥 Patrick Collison。(來源:Web Summit,CC BY 2.0)

Indie Hackers 的收購案沒有引起太多的報導,畢竟這個網站還很小眾。但 Stripe 不是一般的公司,它是一隻獨角獸,為何收購一家月營收只有 6,000 美元的「部落格」網站?

讓更多網路公司使用 Stripe 是 Patrick Collison 收購時所預期成果,而確實Indie Hackers 被收購後,該平台上的許多創業者也順勢用起了 Stripe 的金流服務。2016 年 Stripe 推出「Atlas」計畫,幫助世界各地的新創團隊落腳美國,從設立公司到開戶,一手包辦。而 Indie Hackers 上的創業者遍佈全球,我們或許可推論,Indie Hackers 社群的全球性,才是 Stripe 著眼收購的原因之一。

2011 年,矽谷創投大老 Marc Andreessen 用一句話「軟體正在吃掉世界」,說明了未來不可逆的趨勢。而 Stripe 的名言「讓網路產業的 GDP 成長(Increase the GDP of internet.)」,正是在回應 Marc Andreesseen 口中的世界。

這幾年 Stripe 積極進攻開發者社群:2017 年 4 月在收購 Indie Hackers 後的第二天,Stripe 開始發行軟體工程師雜誌《Increment》,找了因揭發 Uber 性騷擾文化而成名的工程師 Susan Fowler 擔任該雜誌的總編輯。2018 年 7 月 Stripe 宣布成立 Stripe Press,出版各種與經濟、科技發展相關的書籍,有紙本也有電子書;同月,Patrick Collison 在 Twitter 上打書,第一本由 Stripe Press 出版的書籍《High Growth》問世。

Stripe 頻頻向軟體工程師示好,企圖釋出「Stripe 也是開發者社群一員」的訊息。這麼做除了是推廣 Stripe 的服務,也是希望能延攬更多「正在吃掉這世界」的工程師人才。

從科技金融跨足數位內容,以及更古典的紙本出版業,Stripe 的野心不言而喻。而收購 Indie Hackers 顯然是其策略佈局中的一環。此外,從 Stripe 積極涉略內容產業來看,我們也許可嗅出另一波趨勢:當軟體與內容(或是內容行銷)碰撞一起,一股爆發力或許正在醞釀中。

這過程中,Stripe 這隻傳統的獨角獸又會帶領這群 indie hackers 走向何方呢?

2017 年 4 月 在收購 Indie Hackers 後的第二天,Stripe 開始發行軟體工程師雜誌《Increment》。(來源:《Increment》)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 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釋出
Previous

你不能錯過的聲音——推薦給科技人的 10 個 Podcast

桌子的隔板沒了,但大家都躲回蛹裡:科技人,你想念以前的辦公室嗎?

Next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