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okie Fund 突破學生框架:成就校園創投的四個軟價值

| |

2018 年 6 月 12 日,Star Rocket 與校園創投基金 Rookie Fund 共同舉辦了一場學生創投與學生創業團隊專屬交流的微醺之夜 — — Tipsy Tuesday! Startups! 當晚的活動,對 Rookie Fund 執行總監唐琦(Stephanie Tang;以下皆以 Stephanie 稱呼) 來說,就是第三屆 Rookies 的「結業典禮」。因為在今晚結束後接下來的暑假期間,Stephanie 就要開始馬不停蹄地為第四屆進行招生。

Rookie Fund 是一支由學生組成,專門投資學生創業團隊的天使創投基金。它前身是 500 Startups 底下的 500 Rookies,於 2017 年 3 月從 500 Startups 體系中獨立出來,由 500 Startups 大中華區負責人馬睿跟張劭謙(Norman Chang )共同創辦,並在同年找上了當時在 HTC 創投部門擔任投資經理的 Stephanie。隔年(2018)Stephanie 雀屏中選,登上了美國《富比世》雜誌「亞洲三十歲以下、十個領域三百名傑出人士」的名單。

這屆的 Rookies,是 Stephanie 自去年接下執行總監一職後,一個個親自面試進來、再一個個親手「帶大」的學員。為了幫這群大學生創造一個能夠記得一輩子的結業典禮,我們邀請了幾位本屆的導師 — — SHOPLINE 共同創辦人 Fiona、R3 亞洲區董事總經理 Carl Wegner,及素有「創業甘道夫」之稱的陳泰谷,來與學生們進行最後的一次的導師經驗分享。活動當晚還有三個 Rookies 投資過的創業團隊到場,他們分別是:以精準受眾成功在電商紅海中佔一席之地的「團圓堅果」、透過美國募資平台 Kickstarter 打進美國市場的智慧釀酒器「 Alchema」,以及運用人工智慧的自然語言技術(NLP)推出客製化行銷策略的一氧化三氫(UNH3O)。

活動前,我約了 Stephanie 來聊聊這一年帶隊的心歷路程,以及她對校園創投的觀察。

2018 年 Stephanie 雀屏中選,登上了美國《富比世》雜誌「亞洲三十歲以下、十個領域三百名傑出人士」的名單。

成就 Rookies 的四個價值觀,首先你要追求卓越

當天的約訪晚了半小時才開始。Stephanie 風塵僕僕趕到時,臉上透露一絲疲倦,我才知道原來她幾個小時前飛機才落地,從泰國參加完活動回來,回家匆匆洗了個澡後趕來赴約。

這次去泰國,是受到當地政府的演講邀請。在那,Stephanie 強烈感受到泰國政府推動青年創業的野心,而面對政府的積極助攻,泰國年輕創業家也以對創業成功的飢渴來回應。儘管有些幾乎不太會講英文,還是可以比手畫腳地跟 Stephanie 推銷自己。「推銷自己」也是 Stephanie 這一年在帶台灣的 Rookie 們時,特別重視與極力希望栽培的特質。

在 Rookie Fund,除了有「硬知識」的教導,意即了解創投要具備哪些技能、創投界趨勢、基金如何運作等人人都可在網上找到解答的問題,還有四件 Rookie Fund 致力於傳授的「軟價值」信條:

  • 追求卓越
  • 彼此挑戰
  • 樂於分享
  • 擁抱改變

「追求卓越」放在第一順位,是要 Rookies 認知到凡事都要全心投入、認真做,不要馬虎。因為馬虎會養成習慣。當團體中大家都願意為了要達成的目標追求卓越,有了共識,碰到問題時也會願意就事論事,而非為「人」爭鋒相對,或計較妥協。

但 Stephanie 也表示,「人」終究是一個團隊的組成,所以第二個 Rookie Fund 要教會 Rookies 的是學會彼此挑戰。唯有適時表達意見,而非唯唯諾諾順應他人,讓各種意見與想法能更放膽與自在的交流時,才能創造卓越。

同時,Rookie Fund 追求「樂於分享」的態度。Rookie Fund 所做的事不是短時間內就有回報的,由於投資的錢是由募款所獲得,如果有因為投資而賺到的錢,最終也是會放回基金裡面。最後一項「擁抱改變」,是要 Rookies 在面對世界及人生的各種變動時,學會正視並接受挑戰。

上述四項所謂的「軟價值」,與人格特質的養成鑲嵌一起,說穿了並不是創投才應該要具備的人格條件,而是加速一個人成長的關鍵,各行各業都需要。但 Rookie Fund 將這些視為培育學生創投不可或缺的要件,再次傳遞了 Rookie Fund 在學生創投之外,對於 Rookies 該如何立足世界的堅定信仰。

「追求卓越」放在第一順位,是要 Rookies 認知到凡事都要全心投入、認真做,不要馬虎。

在 Rookie Fund,不能第一次被打槍就退縮

一年過去了,對「親手帶大」這屆 Rookies 的 Stephanie 而言,他們最大的轉變是臉皮變厚了。

以前在跟加速器談合作時,如果被拒絕了,Rookies 會非常沮喪,現在則是越挫越勇。Rookie Fund 準備了一份清單列表,列有上百間待接洽的機構,也同時列有每次接觸一個團體時必須要反覆執行的幾個步驟:譬如說,要先傳 email,對方不回,再傳一次,再不回,就要打電話,對方如果不要,那就試著問是否可轉介其他機構。所有步驟都做完後,一個項目才算真正完成。透過這樣的訓練,Rookies 確實變得更厚臉皮,也對自己多了信心。

講到 Rookies 對外接觸業務上最常碰到的阻力,就是「年齡」問題。別說是長輩可能覺得他們只是群毛頭小孩,甚至學生創業團隊也會有大小眼的狀況,只想跟「大人」或「真正的創投」講話。但 Stephanie 認為 Rookie Fund 還是有籌碼的,因為如果連學生創投都難以說服、都難以要到第一筆創投資金,是要怎麼跟經驗更加豐富的「大人」提案呢?所以最終,很多團隊都選擇跟 Rookie Fund 進行第一次的創投提案初體驗。

每週三,Rookie Fund 都在三創育成(Star Rocket)的 10 樓空間,與學生創業團隊進行各種實體或線上的提案。

「Tipsy Tuesday! Startups! 」之夜,每位在場的大學生、導師跟 Rookie Fund 學長姐,都要在 30 秒內自我介紹,讓大家快速認識你。
Stephanie 不斷提到,你要學會推銷自己、學會說服人家跟你合作、學會如何讓他人覺得你是一個可信任的人。

為什麼應該由學生來投資?「宿舍創業」 — — 只有學生創投能做到

「太年輕」是 Rookies 在外常被挑戰的障礙。「年輕」、「不成熟」、「沒有歷練」等標籤,屢屢反映出社會習於加諸在年輕族群身上的框架。這些框架固然難以突破,有時卻也是得天獨厚的優勢跟施力點。例如,「學生投資學生」有什麼特點是只有學生能做到的,而大人不能的呢?那就是「宿舍創業」。

Stephanie 舉了幾個耳熟能詳的例子,例如 Facebook、Snapchat,以及台灣的 Dcard ,都是大學時期孕育而生的點子。這些點子在一開始出現時,唯一可能會聽到消息的,就是同寢室或同班級的好朋友,而不是業界的創投「大人」。

「Information is power(資訊就是力量)」

過去十幾二十年,主宰科技革命與趨勢的人才、技術與點子,都始於這些衝破「學生該做的事」框架的破壞力,以及一間間平凡又不起眼的學生宿舍。大學生的宿舍,就是創新創業的溫床。而對創投基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掌握這些資訊的流動,而且越早知道越好。宿舍的夥伴、學校同學,即是資訊前線的兵跟將。

但是,掌握「宿舍資訊」也只是掌握有潛力交易的最快途徑,獲得資訊後創投還需要對團隊或創辦人進行「評估」,而此時又屬校園同儕會比陌生的創投長輩更為適合。因為投資初期需要觀察的是「人」。在產品之外,創辦人的品性、與他人的日常互動,種種關於創業者的細微觀察,都只有每日跟他朝夕相處的校園同儕才有機會打聽到更多資訊。

最後,同身為年輕人,學生創投又會比創投長輩更清楚知道年輕人喜歡什麼。Stephanie 認為,創投前輩或許能透過豐富的經驗敏銳地嗅出趨勢,但終究是隔了一個世代、隔了一個生活圈。當「大人」只能說「我認為年輕人喜歡什麼」時,學生創投可以給出更肯定的答案。


整場與 Stephanie 的談話,有一個詞不停冒出,就是「業務」。Stephanie 不斷提到,你要學會推銷自己、學會說服人家跟你合作、學會如何讓他人覺得你是一個可信任的人。臉皮要厚、不要怕摔跤 — — 這些就是她跟 Rookie Fund 給應屆畢業的 Rookies 最後的餞別建言了。


資訊就是力量。過去十幾二十年,主宰科技革命與趨勢的人才、技術與點子,都始於這些衝破「學生該做的事」框架的破壞力。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 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釋出
Previous

We F8 Together!在 Facebook F8 科技盛會中為自己創造機會的 6 大法則

「讓你煩惱的事,其實正是個機會」:Levels.fyi,填補矽谷資訊缺口的資料庫

Next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