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業週報 #227:工程師的核心競爭力

| |

《科技創業週報》是由 Star Rocket 於每週三發送的免費電子報,內容涵蓋創新故事與觀點、產品開發技術與經驗的分享、值得一聽的 Podcast 節目與歷久彌新的經典好文。

每則選文都會加上編輯精心撰寫的引文,非常推薦給工程師、產品經理、設計師,或者是所有對科技產業感興趣的讀者訂閱。(訂閱連結附於文末)

哈囉讀者:

本週有件重大事項要跟大家宣布就是:我們新的部落格網站上線囉!而究竟為什麼要從部落格平台 Medium 轉移到用 WordPress 自行架設網站呢?我們在本週的文章中,有很完整的說明~

by Matt
[中] 我們把文章搬到自己架設的網站了

你有看過 Star Rocket 新的部落格網站嗎?如果沒有,現在給你看看!久違的偽工程師 Venetia 再度浮上水面跟大家見面了!這次她要來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們這次從 Medium 搬遷出來的重要原因,以及我們如何決定要用什麼技術來做網站。

比較有趣的是,一向喜歡嘗試新事物的我們,捨棄了近期流行的 Next.js 的框架,取而轉向使用 WordPress 來架設這次的網站。不懂我們在說什麼嗎?沒關係,這就留給大家閱讀文章了解原因囉。
[中] Muse Chang/新擬物化設計讓 UI/UX 設計師重新思考的 5 件事

「扁平化設計」與「擬物化設計」這兩種設計風格究竟孰優孰劣的論戰,在過去幾年之間幾乎沒有停過。而近期也出現了嘗試揉合上述兩者優點的「新擬物化設計」(Neumorphism)。但設計師 Muse Chang 認為,新擬物化設計的出現,不只是一種新的設計風格,也能幫助設計師重新思考設計本身的深層意涵。

像是習慣實體介面的長輩使用者,可能就無法理解扁平化設計中所提供的視覺元素暗示。而相同的顏色或陰影效果,卻也可能在不同文化、年紀的使用者之間遇到感知不同的問題。Muse 在文末也提出她覺得在思考選用設計風格時,應該考量的幾個重點。
[英] 技術規格文件的完整寫作指南

編輯好奇,工程師讀者們在開始寫程式之前,有撰寫技術規格文件(technical specification document)的習慣嗎?與 PM 所提供的產品規格,或者主要提供給其他開發者使用的技術文件(documentation)不同,技術規格文件主要是要幫助工程師先釐清並設想產品開發的目標、在開發中可能面臨的技術困難與解決計畫。

在知名技術論壇 StackOverflow 的部落格中,軟體工程師 Zara Cooper 就分享她認為撰寫技術規格文件雖然乍看是一份額外的工作,但其實對個人、團隊與產品都會帶來許多好處。在這篇文章中,她也詳列出寫作技術規格文件所應涵蓋的重點,以及在技術規格文件完成之後,如何藉此促進團隊的溝通進而優化產品開發的過程。
[英] 渡過疫情難關,給新創公司的經營建議

最近因為疫情的影響,許多新創公司都面臨巨大的經營挑戰。曾任 Airbnb 成長產品經理的 Lenny Rachitsky 在這篇文章中就將多名創辦人、CEO 或創投的建議,彙整出八個重點。其中包含必須先確認公司所處的產業是面臨成長還是衰退;透過設想從最好到最糟的情境,確保公司在不同情境中仍能保留足夠的可選擇性。以及在非常時期,經營者如何照護好員工跟顧客。

除了提供疫情期間經營策略的建議之外,Rachitsky 也針對新創公司在疫情和緩後,可能遭遇到的三種經濟復甦的情勢提供分析。在文末 Rachitsky 也附上本文的所有引用來源,若對相關議題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點入閱讀。
[中] Wen Shaw/美國軟體業的產品經理如何成為團隊的中樞角色

不知道讀者有沒有考慮過在美國軟體業從事產品經理呢?或者你也好奇國外產品經理的職責跟內容跟台灣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

本文作者 Wen Shaw 目前在 Facebook 擔任產品經理,也曾經在 Dropbox 擔任過資深產品經理,他在文章中詳細列舉了他認為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能力跟職責,也在文章中提到了自己被任命帶領團隊開發一個新的工具時,如何著手研究、執行、優化的過程。

最後他總結,一個好的產品經理不會問:「這件事情該不該是我做?」而是該問:「我應該做哪件事情以最大化團隊成果?」也在文末拋出問題,讓讀者思考自己是否具備成為產品經理的能力。
[podcast] 星箭廣播 EP50|「創業不好玩,但人生值得錯這麼一次。」

「音樂人就像魔法師,法師需要魔法杖,我就是那個製杖的人。」過去《星箭廣播》不管是談創業故事,還是邀請來賓分享創業經驗,大多著眼於「軟體」方面的創業,這次我們有機會邀請到 maker 邱歐吉(Ozzy)來跟大家聊聊他開發電子樂器「joyMIDI」這段失敗的「硬體」創業故事。

玩過幾年音樂,過去曾在電子廠擔任韌體工程師的歐吉分享了他怎麼打造原型,接著寫程式、設計硬體、機構、去「左岸」跟「右岸」找零組件,用 3D 列印機自行量產,最後還要算成本,「以前當工程師都不用管這些。」最後歐吉也跟我們分享了為何在事情即將出現轉機時決定結束創業——原因既簡單又直接,我們就留給各位自己聽囉。
[podcast] 從設計師如何轉職為前端工程師?在設計與工程思維怎麼取得平衡?

由設計協作平台 InVision 所製播的 podcast《Design Better》,其第四季的節目聚焦於如何打造出在設計、工程、商業等層面都能帶來影響力的團隊。而編輯推薦的這集,邀請到《紐約時報》的設計工程(design engineering)領導 Natalya Shelburne 來分享,她是如何從看似水火不容的設計與工程思維中找出平衡點,進而形塑相互信任的團隊文化。

此外,編輯認為 Shelburne 分享她從設計師轉職成前端工程師的心路歷程,也值得正在考慮職涯轉換的讀者收聽:包含她如何面對職涯轉換的恐懼,以及她跨領域的經驗能如何幫助團隊找出更多可能的選項。

另外溫馨小建議,若只想聽本段訪談的讀者,可以直接快轉到 14:30 左右。

🎧《Star Rocket 科技創業週報》的 Podcast 推薦播放列表,可以透過常用的 podcast 播放器直接訂閱!
[中] 陳董 Don Chen/工程師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工程師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麼?「好想工作室」的共同創辦人 Don Chen,在歷經了自學程式、自由接案並擔任一段時間導師(mentor)角色之後,於文中提出他認為工程師應具備的三項核心競爭力: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影響力,以及他認為能有效提升這三項能力的方式。

雖然文章的標題是聚焦在「工程師」的核心競爭力。但是編輯在讀完文章之後,覺得這三項核心競爭力以及文中所建議提升能力的方式,其實也適用於各領域的工作者。此外,文中透過思考需求的實例,去解釋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段落,我想任何有產品開發經驗的讀者應該都會很有感~


.

Previous

《星箭廣播》51 集——用連結取代搜尋(新角色登場!)

《星箭廣播》52 集——地表上方兩萬公里:常常被誤解的 GPS

Next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