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業週報 #208:優化程式碼不可不知的五個要點

| |

《科技創業週報》是由 Star Rocket 於每週三發送的免費電子報,內容涵蓋創新故事與觀點、產品開發技術與經驗的分享、值得一聽的 Podcast 節目與歷久彌新的經典好文。

每則選文都會加上編輯精心撰寫的引文,非常推薦給工程師、產品經理、設計師,或者是所有對科技產業感興趣的讀者訂閱。(訂閱連結附於文末)

哈囉讀者

你有想像過自己的程式碼能千古永流傳嗎?現在有個很容易的方式能讓你達成 XD。GitHub 最近公布的封存計畫(GitHub Archive Program),會將 2020/02/02 前在 GitHub 上所有活躍且公開的資料庫(Repository)進行快照後,存成磁帶並存放在北極圈附近冷岸群島上的「北極程式碼保險櫃」(GitHub Arctic Code Vault)中。

GitHub 表示這麼做是為了確保未來世代,也能享受開源軟體所帶來的好處。但編輯不禁好奇,到底這個封存計畫的檔案到底會有多大啊?🤔️

by Matt
[英] 進行程式碼優化時,不可不知的五個要點

工程師讀者想必都有遇過以下的需求:「能不能讓這程式運作得更快一點?」本文作者 Russ Olsen 有著超過 35 年的工程師經驗,也曾出版過程式教學的書籍。在本文中他分享了他認為在開始優化程式碼時,工程師必須先釐清的五個要點。

其中編輯覺得印象深刻的一點,是他提到「優化程式碼的麻煩之處在於,這件事其實沒有終點。」所以,與其弄巧成拙把現有的程式變得更難懂甚至更沒效率,知道什麼時候該停手,更是工程師在優化程式碼時需要特別注意的。
[中] 兩度半年沒工作、被 YC 拒絕四次,中年大叔的 HireClub 創業路才剛開始

「先建立社群,再打造產品。」這是一位中年大叔在經歷過創業失敗後領悟出的道理。他靠著經營 Facebook 不公開社團建立了工作媒合平台 HireClub,還推出訂閱制職涯輔導服務,2 年來已經有 2 萬會員,目前每個月有 1 萬美元左右的營收。

這個大家眼中的不成功人士,為何敢向創業再下一次戰帖?
[中]打造世界最大的 API 市集平台,RapidAPI 要讓開發者更快找到對的 API

由 Iddo Gino 所創辦的 RapidAPI,號稱是世界最大的 API 市集平台,能幫助開發者更快找到對的 API,進而加速產品的開發效率。RapidAPI 不僅已獲得 B 輪的投資,近期更與跨國公司攜手合作,要讓非英語國家的更多開發者,也能克服語言的障礙,從中找到合用的 API。

今年才 21 歲的 Rapid API 創辦人 Iddo Gino,在 16 歲的時候就展開創業人生。而他創業故事的起點,要從一場黑客松開始說起⋯⋯
[podcast] 星箭廣播 EP31|電子書特輯:以後你會說「我要去『逛』圖書館」

你買的下一本書會是電子書嗎?本集的《星箭廣播》邀請到國內電子書平台 Readmoo 讀墨電子書的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龐文真 Sophie,請她來跟大家聊聊電子書,並且回答我們幾個對於業者而言很可能略微挑釁的提問。

其中,Sophie 在節目中提出一個見解,認為未來我們去「逛」紙本書圖書館,會像在逛博物館一樣,我們並不是要去借書、讀書,而是去「看」書、「翻」書。不知道讀者你的看法又是如何呢?
[英]學程式不要閉門造車!10 個參與開源計畫的好處

Mailchimp 的軟體工程師 Linda 參與了開源計畫四年,據她表示,目前體制內的程式語言課程多沒有讓大家有交流、團體作業的經驗,而她所參與一項共同寫程式的 side project,就透過 Google Hangouts 與團隊遠端作業,不但讓新手學習更有效率、也幫助到交通不便的開發者參與社群。

另外,她也分享了 10 個投入 Open Source 的學習心得,其中她提到不只是學了寫程式,從中還學習了設計、專案流程、社群連結等技能。她認為對想不斷精進突破、跟上趨勢的工程師而言,參與開源計畫會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英] 擁有產品思維,才能設計出能真正解決問題的產品

「要以產品(Products)而非功能(Features)的角度思考。」本文作者 Nikkel Blaase 是一名產品設計師,他認為使用者體驗的設計,不只該注重在細微的功能設計,更需要以產品思維(Product Thinking)去審視:產品所真正要解決的問題為何?而誰又是這個產品的目標消費者?而我們的產品又為何/如何能真的解決這些問題?

在文中,作者也將他認為運用產品思維的六個關鍵要素繪製成一張流程圖,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英] 新創公司為什麼總喜歡稱自己是 XX 界的 Uber 或 Airbnb?

Buzzfeed 的資訊圖表〈你的新創點子有人做過了嗎?〉(Is Your Startup Idea Taken),將 Uber、Airbnb 等知名科技公司放在 X 軸,而各種商業領域則置於 Y 軸,讓人一目瞭然看出哪種排列組合,尚未有類似新創(譬如「麵包界的 Uber」就還沒有)

而 a16z 的 Andrew Chen 在本文中就針對這張圖表,以投資人的觀點分享他認為「XX 界的 Uber」這種宣傳手法,之所以能流行且有效的三點原因。但他也提醒,雖然透過這方式能快速獲得注意力,但新創要能成功,重點還是在於產品是否能為顧客提供價值。
[podcast] Slack 共同創辦人暨 CTO 談工程師創業的驚奇之旅

《Secret Leaders》是由兩位英國創業家所主持的 podcast 節目,每集都會訪問英國籍的創業家,不僅請他們分享自己的創業故事,並會用快問快答的形式,幫助聽眾能認識受訪者的不同面貌。

而編輯推薦的這一集節目是訪問到 Slack 的共同創辦人兼 CTO Cal Henderson。除了聽他回溯個人的成長歷程,以及 Slack 如何從遊戲公司 pivot 為通訊軟體的公司並大獲成功之外,編輯覺得值得一聽的是他從工程師的角度討論(大約從 35 分開始),他認為哪種類型的產品,在未來有機會像 Slack 一樣重新形塑工作的型態跟文化。


.

Previous

兩度半年沒工作、被 YC 拒絕四次,中年大叔的 HireClub 創業路才剛開始

《星箭廣播》32 集——「小海嚴講」:從工程師到總經理,我是怎麼變強的?

Next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