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業週報 #367:一名程式設計師的告白:我後悔沒在大學時認真研究數學

| |

哈囉讀者,

筆記軟體 Obsidian 推出了 Canvas 功能,可以把筆記片段、圖片網頁、YouTube 影片、PDF 文件等等素材,放到畫布裡任意移動跟連結,用視覺化的方式組織腦內中的知識,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試試。

lily


.

[英] 一名程式設計師的告白:我後悔沒在大學時認真研究數學

在傳統工程學院中,學習程式一定伴隨著大量的數學課程,線性代數、工程數學、離散數學⋯⋯等都是工程學院學生的深刻回憶,然而許多的數學在踏入工程師工作後卻不再長期使用,也讓許多學生在學習高深數學的同時,懷疑數學的實用性及幫助。

本文作者過往曾經排斥學習高深數學,卻在工作後花了近十年的時間重新熟悉數學,他建議工程師不要放棄數學。許多進階的程式碼技巧都會利用更多的數學概念,高度的機器學習也要融會貫通多種數學技能。此外比起電腦科學,數學是一個上千年的科學,借用電腦科學的力量,可以實踐更多可能性。

Julie Zhuo: Facebook 產品設計副總與她的「冒牌者症候群」

▸▸▸ 好文回顧

「自己做得好、做得成功,只是因為幸運吧?大家會不會發現我其實沒什麼本事?我只是冒牌者、假貨?」-如果你常有這種念頭,那也許可以用「冒牌者症候群」來解釋。

「冒牌者症候群」(或冒名頂替症候群)是一種心理現象,指的是一個人對自己存在高度懷疑、缺乏自信,習慣將成功歸因於運氣,而非自己的努力與能力;這樣的人不只害怕被別人看穿與識破,也不認為自己值得獎勵。嚴重的冒牌者症候群容易造成焦慮的工作表現、完美主義,甚至是憂鬱。曾經擔任 Facebook(Meta)產品副總裁的 Julie Zhuo ,她是如何克服這層障礙的呢?

[英] 產品上線了,然後呢?

本文作者 Nathan Baschez 是 Every 電子報共同創辦人,上個月 Every 推出 AI 寫作產品 Lex,至今剛超過 10 萬人採用。他以 Lex 這個案例分享,產品正式亮相後,應該採取的行動跟觀察指標。

文章開門見山表明,大多數產品的使用者留存率都不會太好看,你也應該假設自家產品並非例外。他畫了兩種留存率曲線圖,最初幾天曲線從高峰驟降,而後維持平緩,是最好的狀態。接著進行使用者訪談,作者提供了自己的訪談腳本、以及抽取有用資訊的技巧。他也提醒,別指望靠著訊息狂轟濫炸維持表面留存率,如果發現自己投入太多時間在設計巧奪天工的 on-boarding 流程,那也可能是失敗的徵兆。

[中] Kevin Huang/如何使用 ChatGPT 開發一個像 ChatGPT 一樣的 LINE Chatbot

ChatGPT 可以獨立寫出一個完整可用的程式專案嗎?相信這是很多人都很好奇的問題。作者 Kevin Huang 曾有程式開發經驗,本文記錄他跟 ChatGPT 對話產出一個 LINE chatbot 程式的過程。作者提供了詳細的擷圖,大家可以看他跟 ChatGPT 是怎麼一來一往對話,如何下指令、問問題,當然也有些步驟還是得靠自己執行。

[中] 開發者的知識焦慮

身為開發者,從打出 hello world 的那天開始,每天都要面對大量的技術跟資訊焦慮,而快速的技術變革中要怎樣找到與壓力共處,這是一個開發人員得不停面對的問題。本文由技術專家林信良撰寫,針對技術開發者不同時期面對的困難與心態該如何面對的課題做出梳理。

從一開始的程式新手,往工作的準備中,對於知識的不足感到焦慮,在不停的知識深度中挖掘。一陣子後,面對更多大量更廣更新的技術課題,要怎樣面對這些技術壓力從整後輸出整理,成為自己吸收歸納的一套知識體系。最終,在技術開發許久後,會有所積累有時被認作高手,從而給自己更多壓力想去成長。有壓力才有進度,走過、面對這些,不過度的給自己太大壓力,職涯才會走得更遠。


.

(文章代表圖:Photo by Dan Cristian Pădureț on Unsplash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 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釋出
Previous

科技創業週報 #366:把我當十歲小孩一樣,解釋什麼是「零知識證明」?

科技創業週報 #368:如何跟 PM 合作規劃新的機器學習專案

Next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