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業週報 #354:想嘗試新的程式語言該怎麼辦?

| |

哈囉讀者,

這次介紹一個視覺互動效果絢麗的網站:Notable People,開發者將全世界各國最知名的人物誕生地,放到一顆地球儀上,還可以根據文化、科學、領袖跟體育競技四種領域分類。進去轉轉這顆地球,看看哪些名人生在台灣吧(還可以放大看每座城市喔!) 😼

lily


.

瀏覽器分頁囤積症有救嗎?三個不斷捨離也沒關係的分頁管技巧

你會忍不住「囤積」瀏覽器分頁,動不動就開到成百上千個分頁嗎?開分頁不關掉的原因或許可以用心理學中的「損失規避」傾向來解釋,即使今天搜尋再怎麼方便、儲存技術再怎麼先進,要找回記憶中的內容也還是很麻煩。而既然網路空間無限,何不開了就擺著,免得之後找不回來。作家 John Kehayias 自白「分頁囤積患者」的心態:這世界上簡直沒有比點擊一堆連結並且擱置更簡單的事,還能不點嗎?

於是我們就淹沒在分頁裡面,忘記真正重要的事情。要戒除惡習、回歸一次開啟一個網頁的,可能太極端了,有些常見的分頁管理技巧,能夠幫助自己開啟井然有序的網路新生活。

[英] 先找粉絲再創作,Web3 時代的創作路徑翻轉

作者 Li Jn 長期研究創作者經濟,她在本文分析創作者在 Web2 跟 Web3 發展的路徑有何不同,並從創作模式、粉絲關係轉變、創作者人設三個面向討論 Web3 時代的創作風景。其中一個明顯的轉變是,以往創作者可能得先釋出許多免費優質的內容,以內容贏得粉絲青睞,再從中想出,但 Web3 則反過來,先發行代幣,讓粉絲買單,接著才創作內容。

她以音樂人 Daniel Allan 為例,去年他捨棄以往跟大型唱片公司簽約的慣例,選擇在內容創作平台 Mirror 上架新專輯,得到 87 個買家支持,賺得 50 顆以太坊。他花了很多時間在 Discord 社群跟音樂 NFT 愛好者打交道,既要創作又要維繫關係,這樣的模式會讓能量更快耗竭,抑或社群能夠讓創作者靈感更豐沛?有待觀察。

[中] Samuel/如何開始成為一位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

作者從半導體背景轉職為軟體業軟品經理,本文分享了該怎麼從零開始成為一位 PM 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透過哪些觀察跟提問,確定 PM 是不是自己想走的職涯道路。文末附有三道練習題,對 PM 這個工作有興趣但不知從何切入的話,試著回答這些問題或許會是具體的開始。

[英] 同樣都是將人帶離原始位置,連結跟按鈕有什麼不一樣?

設計網頁時,你有猶豫過某個點按元素應該要以按鈕還是超連結顯示呢?作者Ashlee M Boyer 對這個問題做了透徹的比較,區分連結跟按鈕的作用。例如同一個網頁範圍內以及連到其他網頁的連結是有差別的;樣式看起來像按鈕但實際上是連結,會對操作造成什麼影響呢?

文章也提供了十數個參考文獻,像是「為什麼超連結是這種藍色?」「連結該不該底線、底線又該如何設計?」這些設計都關乎網站的易用性跟親和性。

[英] 精美圖解 QR code 原理

QR cdoe 已經遍佈各個角落,你有仔細觀察過它嗎?我們曾在《星箭廣播》聊到條碼的前世今生,最近產品設計師 Dan Hollick 用精美的插圖,仔細拆解 QR code 的運作原理,一個個方格、線條都承載著不同訊息跟用途,過程彷彿遊戲一關一關解謎。

即使對 QR code 已經很熟悉了,也不妨看看他宛如教科書等級的圖文呈現方式,下次再看到 QR code 目光肯定不再一樣。

[中] 蒼時弦也/想嘗試新的程式語言該怎麼辦?

工程師也許都曾猶豫,有個自己不熟悉的程式語言好像很有意思,該不該真的投入心力下去學?作者自己是個喜歡學習各種新語言的人,他在本文提供了五種評估方式,包括流行性、該語言的優缺點、是不是有朋友可以問等等。來參考這篇文章挑對你想持續學習的語言吧!


.

(文章代表圖:Photo by Victoriano Izquierdo on Unsplash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 - 非商業性 - 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釋出
Previous

瀏覽器分頁囤積症有救嗎?三個不斷捨離也沒關係的分頁管理技巧

科技創業週報 #355:YC 創辦人:創業路上遇到的疑難雜症都很像,但沒有公式可以解答

Next
Share via
Copy link
Powered by Social Snap